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总结乳腺癌的X线征象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300例以乳腺肿块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从中选出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28例,误诊病例6例.误诊病例中4例病理报告为良性而X线诊断为恶性肿瘤,包括纤维瘤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特发性肉芽肿性炎1例;2例病理报告为乳腺癌而术前误诊为良性病变.分析乳腺癌及误诊病例的X线表现,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多位于外上象限,大多数可见肿块影,边界模糊,有沿导管分布的泥沙样、断针样钙化,病侧血管增粗;4例误诊的良性病例因具有部分恶性病变特征而误诊,回顾分析时可见它们与恶性肿瘤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明显肿块影,钙化点较粗大且分布不规则;2例因肿块边界清晰而误诊为良性病变,回顾分析时见其部分边界不清,且伴病侧血管增粗,Cooper韧带增粗等恶性征象.结论仔细分析钼靶X线病变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秦伟 《当代医学》2013,(13):99-100
目的探讨钼靶X线用于乳房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分析。方法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0月经钼靶X线显示乳房肿块并有完整资料患者214例,将肿块病理结果同X线表现征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乳腺良恶性肿块在X线的表现差异。结果乳腺纤维腺瘤53例,乳腺囊性肿块35例,乳腺结节样增生42例,乳腺脂肪瘤20例,乳腺黏液腺瘤23例,浸润性导管癌41例。良性肿块173例,发病率80.8%(173/214),恶性肿块41例,发病率19.2%(42/214)。乳腺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大多均一,边缘规则光滑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清楚,少数伴有点状钙化;乳腺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密度不均一,形状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毛糙有放射状或毛刺征,也可为结节样,边缘不伴有毛刺。结论钼靶X线影像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对于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区别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乳腺触诊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不典型乳腺癌X线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中14例乳腺数字钼靶X线片误诊的原因.结果 误诊的14例占总乳腺病变患者的10.1%.在钼靶片上,3例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微小且位于增生的致密腺体内;1例浸润性导管癌无肿块影;1例良性病变术后病灶被掩盖;2例单纯癌可见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晰;1例不典型髓样癌影像缺乏密度差,以上8例被误诊为良性病变.4例慢性乳腺炎并囊肿形成,铜靶片上可见肿块直径2.5~5.0 cm,边缘毛糙;1例纤维腺瘤,似见慧星尾征,局部腺体略聚拢;1例不典型增生,可见不规则高密度块影和毛刺,以上6例均误诊为乳腺癌.结论 CR钼靶对不典型乳腺癌及致密型乳腺的诊断有一定困难,在读片时应注意对小病灶及局部结构紊乱征象的发现,必要时结合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提高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春容  朱军  胡帮聪 《吉林医学》2013,(35):7437-7438
目的:分析腋下病变的钼靶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腋下病变的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副乳乳腺增生29例(51.78%),X线表现为斑片状稍高密度影16例,团片状稍高密度影9例,条索状稍高密度影4例。副乳腺纤维腺瘤6例(10.71%),表现为腋下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块影,边界清楚。副乳腺癌3例(5.35%),表现为毛刺状肿块2例,表现为边缘不规则肿块1例,其中伴有微小钙化灶1例。腋下淋巴结异常18例(32.14%),X线表现为淋巴结长径大于1.5 cm以及密度增高,中心低密度区消失。结论:腋下病变的钼靶X线分析,强调与乳腺实质内病变以及临床的紧密结合,仔细分析此病的X线征象,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1例为小肿块,有明显增生及小钙化。1例为分叶状大肿块,曾有纤维腺瘤病史。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须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6.
解胜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08-108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表现,以提高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37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6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相符,8例X线诊断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误诊为导管扩张。乳腺钼靶平片:31例无异常表现,6例有导管扩张,4例有肿块。乳腺导管造影:20例导管内见充盈缺损,13例见导管内杯口状堵塞,7例导管有不规则扩张,2例导管壁不规则狭窄。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有效方法,但应与导管内瘤、导管扩张症鉴别,宜做病理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陈留斌  严景恩  龚水根  渝丽 《重庆医学》2003,32(8):1024-1024,1027
目的 探讨乳头状瘤X线平片、导管造影的X线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乳房X线平片,导管造影表现及病理改变;并根据病变大小、形态,病变处导管形态及二者的关系,在导管造影片上进行X线分型且与病理改变进行对比。结果 56例均有单个乳孔溢液,血性37例,乳晕区触及肿块7例。乳房X线平片示乳晕下区肿块7例。导管造影:56例均示导管内充盈缺损,其中ll例并导管扩张。管内型39例,囊内型12例,实体型5例。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一致。结论 乳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单个乳孔溢液,乳腺X线平片征象少;导管造影特点是管内充盈缺损,对乳头状瘤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万芸  游玉梅  黄伟康  黄宇辉 《广东医学》2007,28(8):1297-1298
目的 比较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不典型乳头状瘤的临床及X线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验证的24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与263例不典型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 X线平片对于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不典型乳头状瘤的敏感性较低.结合导管造影能够大大提高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检查率.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出现乳头溢液的比例较不典型乳头状瘤高,在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则更高;而不典型乳头状瘤临床可触及肿块、X线见病灶及钙化的概率均较导管内乳头状瘤高,而且不典型病灶较良性病灶大,相比良性病灶的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结论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不典型乳头状瘤的临床及X线特征相似、相互交叉,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延玲  方云德 《农垦医学》2011,33(3):230-233
目的:分析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ization Mammography,FFDM)诊断乳腺疾病的X线征象。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0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乳腺疾病患者共102例,其中21例在乳腺体检中发现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结合病理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102例乳腺病变中乳腺癌31例,乳腺良性病变71例。31例乳腺癌中浸润型导管癌19例,浸润型导管癌并Paget病1例,浸润型小叶癌4例,髓样癌3例,黏液腺癌2例,富脂质癌1例,导管内癌1例;71例乳腺良性病变中纤维腺瘤42例,囊肿4例,导管乳头状瘤4例,脂肪瘤3例,淋巴结慢性炎症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乳腺腺病14例。临床触及肿块者63例,未触及肿块者39例。影像表现为肿块73例,单纯簇状微小钙化4例,结构紊乱并粗长毛刺2例,结构紊乱并微小钙化1例,局部片状致密21例,平片无明显影像表现1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能清晰显示乳腺疾病的X线征象,尤其能够显示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对临床未触及肿块的早期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并与乳腺良性病变进行鉴别。方法选择6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病变30例,以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病变30例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钼靶X线检查。观察乳腺癌病灶钼靶X线摄影征象,包括病变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等,重点分析肿块及钙化特征。并与乳腺良性病变进行对比。结果 1.乳腺癌主要征象包括单纯肿块、单纯钙化、肿块合并钙化及钙化合并结果扭曲等。其中表现为肿块最多,共52例,比例为83.9%,表现为钙化次之,共23例,比例为37.1%。2.在肿块径线方面,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边界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分叶及边界模糊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癌病变中泥沙、短棒及针尖样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而乳腺良性病变圆点、小片及蛋壳样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主要包括肿块及钙化,且其主要征象与乳腺良性病变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9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确诊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各3例。术前主要误诊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青春期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的谱系性疾病,组织学形态变化较大,生物学行为不定,容易复发和恶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术前临床误诊率高,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改变,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乳腺肿块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手术确诊。回顾性分析78例良性乳腺肿块和12例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分级、RI值。结果 90例良恶性乳腺肿块中,78例为良性肿块,其中乳腺增生40例(包括腺瘤样增生及囊性增生),纤维腺瘤35例,脂肪瘤3例;12例恶性肿块中浸润性导管癌9例,原位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彩色多普勒(CDFI)特点:良性肿块血流分级以0~I级为主93.6%(73/78);RI<0.7。恶性肿块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91.7%(11/12);RI>0.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性质以及血流情况等,能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早期明确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355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的导管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355例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的乳腺肿瘤(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21例)的导管造影表现:226例分布在主导管及一级分支导管(良性肿瘤221例,乳腺癌5例),129例分布在二、三级及小分支导管(良性肿瘤113例,乳腺癌16例),348例导管内充盈缺损(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14例);86例导管中断(良性肿瘤76例,乳腺癌11例),131例导管壁破坏(良性肿瘤117例,乳腺癌14例),173例导管扩张(良性肿瘤168例,乳腺癌5例),6例导管狭窄(良性肿瘤3例,乳腺癌3例);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在肿瘤发生导管部位、充盈缺损形态、导管中断、导管壁破坏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乳腺癌导管造影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1%、76.2%、76.2%。 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鉴别导管内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姚建莉  任静  曹英  许国辉  周鹏   《四川医学》2018,39(2):192-195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探讨钼靶X线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5例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检查资料。结果良性33例(60%),交界性14例(25.5%),恶性8例(14.5%)。病灶直径约1.5~25cm,其中33例为圆形或椭圆形,22例为分叶状,38例边界清晰,17例边缘模糊,29例伴有晕征,9例有钙化灶。结论乳房内肿块大,分叶状,边界清晰且周边有"透明晕征"是乳腺较特征的X线征象;肿块短期内快速增大有助于叶状肿瘤的诊断;同时,边缘模糊并伴细小点状钙化,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以期给予临床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余海波  李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75-17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90例乳腺导管造影病例中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头溢液乳腺病的X线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导管癌7例,导管扩张症11例,导管增生炎症4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在导管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导管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钼靶X线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乳腺癌X线钼靶摄片误诊病例的影像特点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近 2年来X线诊断后行乳腺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 15例误诊病例。结果 :15例中 9例良性误诊为恶性 ,误诊率为 10 6 % ,6例恶性误诊为良性 ,误诊率为 9 7%。其中乳腺炎性变易与乳腺癌相混淆 ,本组有 7例 ,占 46 7%。结论 :浆细胞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 ,乳腺X线片上仅显示圆形肿块的单纯癌易误诊为纤维腺瘤 ,而浸润性导管癌容易漏诊 ,但是认真分析X线征象 ,详细了解病史 ,亲自查体 ,结合穿刺活检可以明显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乳腺病变钼靶X线误诊常见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文亭  杜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18-119
目的 探讨乳腺疾病钼靶X线误诊的常见原因,尽量避免误、漏诊现象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10年6月我院行钼靶x线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而临床病理检查为乳癌的23例病例及钼靶检查为恶性病变而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最终经上级医院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的3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为女性,致密性腺体,年龄33~56岁。结果 14例小叶浸润癌误诊为小叶增生,表现为一侧乳腺小叶不对称性致密,结构紊乱;9例导管原位癌误诊为腺体囊性增生,表现为局限性腺体结构紊乱、致密,无明显钙化灶存在;2例钼靶X线提示小叶原位癌,病理误诊增生性病变,表现为微小肿块,周边有透亮水肿带;1例乳头状腺癌,病理误诊为内生乳头状瘤,表现为浅分叶肿块,周边明显透亮水肿带形成。结论 乳腺疾病的误漏诊时有发生,危害严重,其良、恶性肿瘤具有较为特征性的钼靶X线征象及体征,密切结合临床体检与钼靶X线征象综合分析,可明显减低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乳腺肿块性病变,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7例,粘液癌4例,纤维腺瘤1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CT检查先平扫,而后分别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后28、90s时进行二期增强扫描,并应用MIP、VRT对动脉期轴位图像进行重建。回顾分析所有病例中乳腺肿块本身、周围结构及淋巴结的CT表现。结果 88%的浸润性导管癌及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均在动脉期明显强化;4例粘液癌及92.31%的纤维腺瘤在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恶性肿块中45.90%呈不规则形,54.10%呈边缘有分叶、毛刺的类圆形,55.74%呈不均匀强化,44.26%呈均匀强化;而良性肿块中94.12%呈类圆形,64.71%呈边缘光滑,76.47%呈均匀强化。在61例乳腺癌中,8例出现乳晕粘连,14例伴局部皮肤增厚、凹陷,5例伴胸壁浸润,24例CT术前检出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显示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