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注麻黄素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低血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预注麻黄素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低血压的预防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初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对照组(n=20)注射腰麻药0.75%布比卡因1~1.2 ml(7.5~9 mg),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组(n=20)腰麻药的种类和剂量同对照组,注射腰麻药同时静脉注射10 mg麻黄素.术中两组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1.6%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产妇于胎儿娩出前的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麻醉后血压波动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妇不良反应产生比观察组明显.结论预注麻黄素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预防低血压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0例,产妇进入手术室后静脉进行开放后对照组麻醉前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 mL,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肌注麻黄碱20 mg,然后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2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注射麻黄碱可以明显减少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发生率及血压的下降幅度,使剖宫产产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处于平稳状态,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麻醉药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在妊高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行剖宫产术的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32)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5ml+10%GS2.0ml麻醉,对照组(n=32)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园1.0ml+麻黄素1.0ml(30mg)麻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阻滞效果、肌松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低血压发生、硬膜外追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高症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药物选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5ml)+10%GS(1.0ml)为满意方案.该麻醉药物方案麻醉显效快、阻滞效果好、肌松效果佳,且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低硬膜外追加用药的可能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2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呕吐、低血压和牵拉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效果确切,麻醉起效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冯继峰 《广西医学》2004,26(7):968-969
目的 对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新式剖宫产术进行观察对比 ,分析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 ,分为腰麻组 (S组 ) ,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各 5 0例 ,麻醉穿刺均选择L2~ 3,腰麻注入 0 75 %布比卡因 1 1~ 1 3ml,硬膜外麻醉组用 2 %利多卡因 ,总量 15~ 18ml,监测记录给局麻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所达到的痛觉阻滞平面及其所需时间 ,术中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和麻黄碱使用的情况。结果 与硬膜外组相比 ,腰麻组从给局麻药到能手术的时间短 ,能达到的痛觉阻滞平面高、所需时间较短 ,术中不需要静脉辅用全麻药 ,但造成低血压、呕吐、恶心率较高。结论 腰麻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只要加强麻醉管理及监测 ,腰麻应用于新式剖宫产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460例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感觉阻滞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注射5 ml生理盐水能否减少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置管时置入血管的发生率.方法 1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n=65)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0.9%生理盐水5 ml,B组(n=65)产妇不在硬膜外腔预先注射生理盐水.记录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以硬膜外导管顺利回抽到血液为判断置入血管的标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率为1.6%,B组为1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鞘内注射后10 min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5 ml生理盐水可以减少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赖妙银 《中原医刊》2007,34(22):50-50
目的观察预扩容对纠正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母体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扩容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入室后记录血压和心率,预扩容组患者于实施麻醉前开放上肢静脉快速输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300 ml和6%羟乙基淀粉胶体液500 ml;对照组患者常规于麻醉成功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液,观察两组麻醉后血压的变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麻醉前预扩容可有效降低母体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芝一 《中外医疗》2010,29(30):26-2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产妇560例随机分成2组各260例,分别实施单纯硬膜外麻醉及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起效慢、麻醉效果较差(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血压比例较高(P〈0.05);2组比较麻醉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满意的优点,应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但应加强麻醉管理,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健康剖宫产妇120例,随机分成低浓度小剂量组(L)、常规剂量组(N)和硬膜外组(E),L组腰麻剂量0.125%布比卡因4ml,N组腰麻剂量0.5%布比卡因1.5ml,E组单纯硬膜外注1.8%利多卡因13~17ml。观察麻醉效果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起效、完善时间以及镇痛效果L组与N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优于E组(P〈0.05)。低血压L组少于N组(P〈0.05)。结论低浓度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作用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张旭宇  徐康清  黄文起  陈坚伟 《广东医学》2007,28(12):1984-1985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能否减少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置管时置入血管的发生率。方法1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n=65)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0.9%生理盐水5ml,B组(n=65)产妇不在硬膜外腔预先注射生理盐水。记录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以硬膜外导管顺利回抽到血液为判断置入血管的标准。结果A组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率为1.6%,B组为1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鞘内注射后10min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可以减少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2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显著,可在改善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麻醉用药量,减少术中出血,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坤全 《广东医学》2003,24(3):319-320
目的:观察在腰麻药液中加入小剂量麻黄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时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I,Ⅱ,Ⅲ3组,I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局麻药加入麻黄素25mg和50mg。结果:I组麻醉后血压明显降低;Ⅱ组无变化;Ⅲ组稍升高。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时,在腰麻药液中加入麻黄素25mg,可有效预防腰麻后引起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产羟已基淀粉预扩容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B两组于麻醉前分别快速输入国产羟已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各500ml预扩容,观察术中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使用麻黄碱情况。结果腰麻注药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有所下降,但A组下降不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下降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两组HR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麻醉前预充国产羟已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产妇及其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产妇右臀部垫高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60例ASAⅠ~Ⅱ级,无严重胎儿宫内窘迫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5例,产妇取仰卧位右臀部垫高4~5 cm,对照组125例,取仰卧位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30°。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收缩压较基础值下降30%或低于90 mmHg时,静脉注射麻黄素10~15 mg,比较两组麻黄素的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有14例使用麻黄素,占10.4%,对照组有34例使用麻黄素,占2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右臀部垫高比手术床向左倾斜30°防治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彭旭 《医学综述》2008,14(16):2548-2550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需急诊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每组3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记录阻滞平面达T8水平的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于出院前随访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注射局部麻醉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4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平均法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70例产妇行单纯硬膜外麻醉操作,观察组70例产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至分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剖宫产产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帮助产妇顺利娩出胎儿,且麻醉过程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2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采用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L3~4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及镇痛效果、硬膜外用药剂量、15 min脊麻平面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麻醉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81.3%;观察组产妇硬膜外用药剂量、15 min脊麻平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观察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对照组为38.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可提供更为满意的麻醉及镇痛效果,但对照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观察组,安全性相对更高。所以,需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间隙。  相似文献   

19.
罗振吉  黄荣敏  陈星波 《重庆医学》2011,40(11):1107-1108
目的比较腰麻前静脉预扩容和预扩容的同时联合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对剖宫产腰麻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探讨甲氧氯普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腰麻前预扩容,A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B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的同时预先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10 mg,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记录腰麻后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腰麻后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01),低血压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8%)显著低于A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时,预扩容联合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能显著提高腰麻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等比重腰-硬联合阻滞腰麻针不同方向注药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诊剖宫产患者480例,Ⅰ、Ⅱ两组分别向头、向尾注药并记录SBP、DBP、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等比重腰-硬联合阻滞腰麻针向尾侧注药适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向尾侧注药集中了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同时又减少了腰麻硬膜外穿刺套针侧孔向头注药引起的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相对降低因低血压造成子宫胎盘血流减少引起的胎盘缺氧、胎儿酸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性,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可作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