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苏州市金阊区1991-1998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金阊区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由1991年14.67‰、10.72‰、6.2‰,下降到1998年7.85‰、5.71‰、2.85‰(P<0.0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8年间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畸形、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意外、早产。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死亡为主,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3.88%,提示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故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非感染性疾病占儿童死亡总数的70%,提示我们应注重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妇女、儿童尤其是对尊重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州地区1980年—1999年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市20年间新生儿死亡率为9.92‰,近5年新生儿死亡率为6.99‰,新生儿死亡率平均增长速度为-13.89%。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出生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其他先天性异常、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加强产、儿科协作,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及危重病的诊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实现2000年将我市婴儿死亡率降低1/3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2年1月—1994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窒息患儿370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27.78%,轻度窒息287例,重度窒息83例。新生儿疾病死亡81例,病死率6.08%,窒.包死亡38例,病死率10.27%,占新生儿疾病死亡总数的46.91%。宫内窘迫为窒息的主要原因。合并症最常见的为吸入性肺炎,其次为硬肿症,颅内出血为第三。新生儿窒息的死亡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嘉定县1982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4.45‰,1991年降为9.35‰.其中死胎率为4.61‰.死产率为1.28‰.一周内新生儿死亡率为7.99‰.死胎、死产和一周内新生儿死亡数分别占死亡围产儿数的33.2%、9.3%、57.5%.在一周内新生儿死亡中前10位死因依次为窒息、早产、畸形、肺炎、先心、颅内出血、无脑儿、脑积水、败血症、宫内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了解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探讨有力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改善儿童的生存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2013年江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当年的漏报调查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进行死亡情况的系统分析。结果11#-间江门市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8.75%o、7.26%0、4.30%0,下降到2013年6.75%0、5.23%o、3.59‰,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O.001);婴儿死亡633例,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7.43%;新生儿死亡435例,占婴儿死亡的68.72%;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和新生儿重度窒息是主要引起儿童死亡的病因。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点是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孕期保健,提倡住院分娩和科学接生。  相似文献   

6.
我市从1994年开始回顾、追踪监测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监测结果:9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8.64‰,95年为15.58‰,96年为19.38‰。0-4岁儿童的死亡年龄构成:1994年0岁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75%,农村占92.5%;1995年城市0岁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5.7%,农村83.33%;96年城市0岁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100%,农村95.45%。从监测的死因顺位可以看出我市0-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肺炎,降低三者的发病率是降低我市0-4岁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高邮地区2005年-2007年的98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邮地区2005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98例,死亡率分别为8.09‰、7.52‰、4.18‰,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死胎53.06%,死产4.08%,新生儿死亡42.86%。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为不明原因、胎儿畸形、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等。结论加强国产期监护,预防为主,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不断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分析十年(1981~1990)虹口区围产期Ⅰ中死亡围产儿共1753例,死亡率为14.04‰。围产儿死亡前三位原因是缺氧、早产、畸形分别占37.53‰;14.83‰;13.92‰,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是早产、缺氧、肺部疾病。死胎、死产死亡主要原因:缺氧和畸形。对防治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破伤风近几年在全国报道较少,发病率虽明显下降,但偏辟农村仍时有发生,且病死率很高。我院新生儿病房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32人,占同期住院新生儿2.04%,死亡34人,占同期新生儿死亡总数的6.8%。为了降低死亡率,现将34例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死亡34例,男,26例,女,8例。其中足月儿29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3例,生后47天发病20例,8-12天发病11例,12天以上发病3例。全部患儿来自农村。二、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均有抽搐、目.表现为重型;抽搐时间长,次数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自1990.1.1-1995.12.31,6年来本辖区内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在9650例围产儿中,死亡99例,总死亡率为10.2‰,围产儿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由1990年的6.5‰降至1995年的2.7‰,是使围产儿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构成比依次为48.5%、6%、45.5%。在死亡原因中,先天性畸形为首位,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围产保健水平,必须做好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控制出生缺陷,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分析121例围产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16.42‰。其中死胎71例占58.68%,早期新生儿死亡41例占33.88%,死产9例占7.44%。畸形是引起围产儿死亡首要因素,共45例占37.19%。而畸形儿中,又以α-地中海贫血巴氏水肿胎儿(HbBart's水肿儿)最多共16例,占畸形的35.55%。本文指出畸形是围产儿致死的首要因素,影响优生。做好产前咨询和国产保健,开展产前诊断,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畸形儿的出生,可以预测胎儿的健康情况,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更好做到优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陕西省儿童健康和保健服务状况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对未来三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新生儿死亡率(NMR)及婴儿死亡率(IMR)进行预测分析,为制定儿童保健服务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20年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儿童保健相关数据,分析儿童死亡率和儿童保健指标变化趋势,了解陕西省儿童健康状况和保健服务情况,并建立GM(1,1)模型进行未来三年的儿童死亡率预测。结果 2005—2020年U5MR、NMR、IMR、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及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呈下降趋势(P<0.001)。经GM(1,1)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3年儿童死亡率,U5MR分别为3.15‰、2.74‰、2.37‰;NMR分别为1.38‰、1.15‰、0.96‰;IMR分别为2.14‰、1.82‰、1.54‰。结论 U5MR、NMR和IMR呈下降趋势,儿童保健服务指标呈上升趋势,但仍要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病毒感染与先天畸形(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畸形国内文献报道总发生率为13.07‰,最高达20‰,其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27.5%,而畸形胎儿中,病毒是主要生物致畸因素之一。世界上已能识别的病种有380多种,因此当前探讨病毒致畸已引起优生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宫内窘迫与围产儿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查1993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有完整资料的1761例活产婴儿·对宫内窘迫与围产儿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宫内窘迫351例,发生率19.93%,并发因产儿疾病161例,发病率为9.14%,新生儿窒息39例,为2.2%;死亡6例,死亡率0.34%。发病中男婴明显高于女婴为24%:15.4%。宫内窘迫继发新生儿窒息是最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无锡市各医院剖宫产围产儿死亡54例死亡原因。结果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2.9‰(54/19 529)。剖宫产围产儿死亡中死胎18.5%(10/54)。死产9.3%(5/54),新生儿死亡72.2%(39/54)。剖宫产围产儿死因主要为MAS、RDS、早产、畸形,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儿窘迫、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社会因素。结论为了降低剖宫产围产新生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产前和产程中监护,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决择手术时机,提高复苏抢救水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准确掌握孝感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孝感市2007~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孝感市2007~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0‰,婴儿死亡率为5.75‰,新生儿死亡率为4.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列居前5位的依次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溺水.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婴儿期,尤其以新生儿居多.因此,控制婴儿死亡的关键是控制新生儿死亡.结论 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需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孕产期系统管理,预防早产和畸形儿的发生;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规范产时监护,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做好新生儿期的保健,加强系统管理,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强化婴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从而达到降低儿童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梅州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2821例,年均发病率为187.45/10万;死亡病种6种163例,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58.65%,年均发病率109.9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6.56%,年均发病率68.5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的63.80%。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今后梅州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HIV/AIDS等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范清泉 《医学信息》2008,21(2):262-264
目的 掌握弥渡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 村-乡-县三级妇幼保健网监测与报告.结果 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268例,死亡率23.93‰.前3位死因顺位是:肺炎、早产、新生儿窒息.在268例死亡中,早期新生儿死亡131例,新生儿死亡153例,婴儿死亡221例,1-4 岁儿童死亡4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85.6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9.2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2.46%.结论 肺炎、早产、先生儿窒息是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新生儿(特别是早期新生儿)、婴儿死亡是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年龄段.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完善高危孕产妇、高危儿转接诊制度,坚持抓小、抓早、抓牢的原则,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围产儿死亡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4-1995年间177例围产儿死亡及其死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组围产儿死亡率为14.68‰。死亡围产儿中早产儿占42.94%,畸形儿占18.64%。新生儿首位死因为窒息,胎死宫内首位原因为脐带、胎盘因素所致的宫内缺氧。资料表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环节是防治早产,加强对畸形儿的筛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治胎儿宫内缺氧,提高产科质量,搞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本地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本文对近三年来越秀区辖区内产科医院的国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3年期间辖区内十一间产科医院的围产儿死亡病例共计1128例,围产死亡率平均为17.60‰,死胎占84.22%,死产占3.55%,早期新生儿死亡占12.23%,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胎儿畸形(占54.08%)、脐带因素(占17.02%),母体因素(占11.70%)、早产低体重儿(占7.53%)、胎盘因素(占4.60%)、新生儿重度窒息(占1.15%)。结论加强出生缺陷的监测,通过产前诊断尽早发现畸形,在28周前终止妊娠,从而减少围产儿死亡。做好产前保健,加强孕期监护,积极防治先兆早产,及时防治胎儿窘迫和妊娠并发症,提高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质量及复苏后治疗护理水平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