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烧伤患者休克期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爱维治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男性烧伤患者,伤后5d随机分为爱维治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爱维治用法为1600mg,静滴,1次/d,连续10d,测定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正常对照组为15例健康查体者。结果烧伤患者休克期后高切、中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及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TK)、刚性指数(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爱维治后,高切全血黏度、还原高切全血黏度、TK、IR均有明显改善;而常规治疗组仅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结论烧伤患者于休克期后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爱维治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与黏附分子CD54和血小板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63(CD63)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脑梗死患者发病3d、7d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和CD54及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水平,并与3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MS)患者发病72h内、7d外周血CD3^+CD69^+与CD3^+CD54^+及血小板CD62P与CD63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d时各值虽较72h略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CD3^+CD69^+与CD3^+CD54^+、CD62P和CD6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8、-0.117、-0.224,P〉0.05);而CD54与CD62P、CD63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68,P〈0.01;r=0.39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增强,其细胞表面CD54分子表达增高,同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分子表达增加,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介导了白细胞与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的黏附,加速了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价值及机理。方法对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HBO加尼莫地平治疗(HBO组),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尼莫地平加甘露醇治疗(药物组),于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DI)、球结膜微循环(BCM)、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O组治疗后BCM改善显著(P<0.01),DI明显增强(P<0.01),但TCD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组治疗后BCM、DI及TC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CM、TCD与HBO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I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价,HBO组与药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O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并不优越于常规药物的疗效,它具有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影响,必须适当选择适应症,并应与扩血管药、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以对抗其不利的影响,有利于缺血脑中风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塞病人白细胞流变性与球结膜微循环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核孔膜滤过法对3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和23例健康查体者的白细胞流变学及其他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检查了球结膜微循环。结果提示病人组白细胞总数、变形指数及球结膜微循环积分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而红细胞流变学有关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在急性脑梗塞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球结膜微循环可作为估价脑梗塞发生、发展、预后和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球结膜微循环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进一步探讨血小板在脑梗塞发病中的动态改变及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血小板呈园盘形或椭园形,中间为密度很高约2-3个致密体,并有多个溶酶体颗粒,以及较小的密度很高的许多糖元颗粒等。而患者组血小板形态、线粒体、致密斑颗粒、糖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变化或减少(P<0.001)。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亦更明显,微血管血流慢、血管迂曲、形态不规则、局部扩张、细胞聚集等(P<0.01)。脑梗塞患者组血小板超微结构及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与疾病程度成同步变化倾向。故脑梗塞患者除治疗缺血外,还应解除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 3只昆明种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尼莫地平组 ,后两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阻断血流 3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 ,分别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和生理盐水对照。检测各组手术前及手术后各时间段血小板选择素CD6 2 p、红细胞内钙(IECa2 + )、红细胞变形指数 (DI)和全血粘度 (WBV) ,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尼莫地平组术后第 1天和第 2天CD6 2 p、IECa2 + 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 .0 5) ;但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 ,CD6 2 p、IECa2 + 下降至假手术组水平。脑组织形态学病理改变以手术组较重 ,其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残存的细胞大部分肿胀、固缩或者变性、崩解。尼莫地平组仅见少数散在神经细胞肿胀、固缩、变性。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有保护作用 ,有利于脑血循环、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生长抑素 (SS)、P物质 (S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S、SP含量进行动态检测 ,同时检测 2 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检测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程第一周SS为 2 0 6.0 7± 4 3.96pg/mL ,SP为 14.0 8± 2 .56pg/mL ,第三周SS为 118.77± 2 7.87pg/mL ,SP为 19.97± 5.2 2pg/mL。与对照组第一周SS163.4 2± 10 .2 9pg/mL ,SP 2 9.62± 8.57pg/mL相比较以及组内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S、SP与急性脑梗死有关 ,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利平  孙贤义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1):59-61,I0002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水飞蓟宾治疗组(33例),随访1个月。采集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氧化应激水平。实验末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月的治疗,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09%vs84.85%,P>0.05)。但水飞蓟宾治疗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同时入院后第7天血清NO、ET和氧化应激的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与微循环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梗塞的微循环和红细胞变形性及其关系进行评价。方法:对30例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30例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和红细胞变形性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脑梗塞患者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和红细胞变形性指数的改变均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亦显示皮质支梗塞者红细胞变形性改变更为明显,深穿支梗塞者微循环障碍更为明显。而甲襞、球结膜微循环改变分别与红细胞变形性改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其无相关的原因为多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DMCI组(n=40)和非糖尿病脑梗死组(NDMCI组,n=70),并设健康体检对照组(CON组,n=6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各组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采用微循环检测系统观测各组甲襞微循环(NFM)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运用加权积分法分析比较各组分值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增厚者为15.00%,与NDMCI组的15.7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MCI组颈动脉斑块占67.50%,显著高于ND-MCI组的54.29%,P<0.01。DMCI组NFM形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值与NDMCI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DMCI组NFM流态积分值(2.16±0.70)明显高于NDMCI组(1.16±0.66),P<0.01;主要表现在DMCI组微血流呈粒缓流和/或粒摆流,甚至停滞,同时白色微小血栓(白微栓)数量及红细胞重度聚集和微血管渗出、出血均比NDMCI组严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明显增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和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n=40)用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12d,对照组(n=38)应用银杏叶注射液静滴12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恢复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C)评分.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均未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或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及其护理措施,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死亡率和预防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我院入院30例发病3h内确诊脑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经过对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积极抢救及护理,仅5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转院,其余23例患者抢救存活,23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及有效护理后均有效控制。结论及时有效抢救和护理是急性脑梗塞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