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2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44-145
目的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拔牙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资料。结果22例患者患牙均顺利拔除,无一例意外发生。结论掌握适应证,做好防护措施,心血管疾病不是拔牙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老年拔牙患者有增加趋势。故近年来在拔牙病人中遇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多。以往这类患者常被列为拔牙禁忌证,但由于患牙症状反复发作,病人甚为痛苦,同时影响咀嚼或义齿修复。为此,我们在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协助下,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为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开展拔牙手术。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平均63.5岁。在行拔牙术时,心衰1度者12例,心衰五度者4例,住院患者32例。心血管疾病分布及患牙种类见表互、表人2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对35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与200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全过程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护,测定各组血压、心率、心肌耗氧量、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变化.结果 除心率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各项均有相应变化.结论 拔牙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危险性,但是良好的麻醉、和缓熟练的拔牙过程、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正确的拔牙时间、心电监护能够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方法。方法:对11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110例患者共拔除患牙158颗,无任何心血管疾病意外情况发生。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麻醉、麻药选择、缩短拔牙时间和取得内科医生意见和医生高超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可行性。方法:对78例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电、血压监护下拔牙并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的观察。结果:78例患者术中、术后血压有明显改变,心率也有影响,心电图基本无改变。全部病例未因血压、心电图、心率的改变而影响手术,术后临床表现均这。结论: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电监护拔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郭海玲  封兴华 《医学争鸣》1998,19(6):717-718
0引青为了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与正常人在接受拔牙手术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我们选择了在心室收缩时间间期测定(STI),对不同心脏情况的患者进行了拔牙手术中的心功能观察.l资料和方法l,1检测对象1.1.1试验组本组共ZO(男11,文引例,平均年龄577(3~78)岁,均经其它医院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中单纯有冠心病者IO例(为试验1组),合并或单纯性高血压患者Ic例(为试验n组).1.1.2对照组本组共IO(男6,女4)例,平均年龄54.2(22~72)岁,既往均无心血管疾病史,并经查体排除心血管疾病的普通拔牙者.1.2方法均用同一测…  相似文献   

7.
1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近几年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病例较过去明显增加,以往这类患者常被列为拔牙禁忌,患牙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极为痛苦且影响咀嚼或托牙修复,笔者有选择性地为老年性18例患者在心电监测及内科医师协助下做了拔牙及相关处理,顺利地完成了拔牙术,现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56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均顺利完成,仅26例术中出现恐惧、心率加快,6例出现暂时血压升高,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术前充分心理辅导,术中麻醉确切、手术操作快速准确和术后观察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拔牙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收集153例心血管疾病患,经术前充分准备后拔牙,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152例患拔牙基本顺利,但有不适,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结论:心血管疾病经术前充分准备后拔牙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护拔牙的临床观察—附7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拔牙进行了临床观察,对患者在麻醉前、后及术后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及PRP值等心血管指标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拔牙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拔牙前后的用药,拔牙区域的设计等问题逐项进行了阐述。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拔牙满意率达到98.1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对290例心血管病患者(非健康组)及100例无心血管病的患者(健康组)在拔牙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无论患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在麻醉中及拔牙中,血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加快(P<0.01),但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在拔牙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且非健康组术中一过性ST-T改变较多,而健康组术中未出现ST-T改变。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接受拔牙手术能够明显提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对290例心血管病患者(非健康组)及100例无心血管病的患者(健康组)在拔牙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无论患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在麻醉中及拔牙中,血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加快(P<0.01),但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在拔牙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且非健康组术中一过性ST-T改变较多,而健康组术中未出现ST-T改变.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接受拔牙手术能够明显提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马学锋 《当代医学》2009,15(10):69-69
目的观查327例老年患者拔牙前后血压的变化。方法对327例老年拔牙患者做术前调查,检测拔牙前后的血压,将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拔牙患者术后血压平均值较术前有所增加。结论拔牙术可增加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刘一俭 《安徽医学》2006,27(4):340-341
拔牙术是牙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措施。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牙病患者比例逐年增多,给拔牙术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因而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共为3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了拔牙术、经配合临床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拔牙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拔牙术中心血管意外的预防方法。方法对97例心血管患者在拔牙前采取预防措施,观察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无1例发生心血管意外。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拔牙术前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防工作,能够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的患者拔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是因拔牙过程中的精神紧张,手术刺激及疼痛的影响,随时可能发生心血管病的意外,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口腔医师在熟练掌握口腔技术操作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心内科、心电图、心血管病急症处理及心血管用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心电心压的监护,必要时配合内科医师完成手术过程,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492例心血管病患者789例次拔牙,进行了分组可行性研究。分组依据于病情程度。A组者病情较轻,手术安全系数较大。B组者病情较重,术前虽作药物准备,麻醉或拔牙时可出现血压、心律、ST段、T波改变者仍明显高于A组(P<0.01)。C组者病情最重或尚处急性病发作期、恢复期等,属手术禁忌,较易发生手术意外。将需要拔牙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A,B,C三组,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监测、治疗手段,对提高拔牙手术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且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牙法在阻生齿拔除术中的实际运用效果,通过临床应用,以期达到使用微创拔牙术拔除阻生齿优于常规拔牙术的目标。方法选择需要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分别用Original luxato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轮牙钻去冠和常规拔牙器械拔除,比较每组的断根率、拔牙窝完整性,畏惧、肿胀的差异。结果微创拔牙刀与高速涡轮牙钻组的断根率、拔牙窝的不完整率、畏惧率、术后肿胀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拔除阻生齿,可达到无痛、安全、微创的目的。对于恐惧拔牙、较难拔除的患牙及年老体弱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了更好的手术方法选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97年至 1999年 ,对 30 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拔牙手术中采用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现将临床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心血管内科确诊后入本科 ,其各型心血管疾病分布为冠心病 115例 ,占 38 3% ,高血压病 95例 ,占 31 7% ,肺心病 5 5例 ,占 18 3% ,风湿性心脏病 35例 ,占 11 6 %。  拔牙过程中有 12人出现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 ,15例出现头晕、心慌、寒战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及护理 ,症状缓解 ,均顺利通过拔牙术。2 护理2 1 术前准备严格掌握适应证 :术前应全面了解病史和心脏、血压情况 ,对于近 1个月内无明显…  相似文献   

20.
黄彬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24):28-28
资料与方法自2002年以来在本院门诊施行拔牙治疗的9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54-76岁,平均62.7岁。男42例,女54例。其中高血压患者51例,占53.13%;冠心病患者16例,占16.67%;心肌病患者3例,占3.1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6例,占27.08%。所有患者均经心血管内科确诊。拔牙原因:残根、残冠158颗,牙周病松动牙齿41颗,纵裂牙及死髓牙59颗,阻生牙、多生牙及其他影响修复的牙齿15颗,共273颗。平均每人每次拔牙2.84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