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雌二醇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5月—2016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绝经后妇女56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50例正常行经妇女和45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雌二醇及血脂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绝经后妇女血清雌二醇浓度远远低于其他两组妇女(P<0.05),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远远高于其他两组妇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以及LDL-C与雌二醇呈现直线负相关(r=-0.65,-0.57,-0.68,P<0.001),而HDL-C与雌二醇呈现直线正相关(r=0.49,P<0.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血脂水平异常,与雌二醇水平下降有关,应警惕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了解性激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453例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4项性激素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指标,并对5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6个月后再重新测定其血清中的脂类。结果:绝经后妇女E2水平较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有明显下降(P〈0.01),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绝经后与围绝经期妇女的PSH及LH均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P〈0.01),绝经后较围绝经期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绝经后与绝经前妇女血脂水平相比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妇女E2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58例HRT 6个月后,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脂异常与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HRT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探讨C反应蛋白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有无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7年6月期间本院住院病人101例,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定CRP与雌二醇。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②冠心病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③冠心病组血清CRP与雌二醇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病有明显的关系,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可作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在脑梗死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A组);23例绝经后健康妇女(B组);20例正常育龄行经妇女(C组)的血清雌二醇(E_2)、孕激素(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T);同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显示,E_2、HDL-C水平显著降低,T、FSH、LH、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_2与FSH、LH、TC、TG、LDL-C呈显著负相关,而与LDH-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代谢异常,可能是绝经后妇女脑梗死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丹 《黑龙江医学》2008,32(7):515-5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美国BECK-MAN360CE全自动免疫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150例健康人和2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RP和TG、TC、HDL-C、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RP、TG、TC和LDL-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病例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CRP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冠心病且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组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常规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TC、LDL-C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HDL-C和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加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TC、LDL-C和TG水平均下降,而HDL-C水平升高(P均〈0.05);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除血清TC及LDL-C外,另三项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降低冠心病患者TG水平,升高HDL-C水平,抑制血清hs-CRP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慧阁  刘志红 《海南医学》2014,(22):3346-3348
目的探讨脑梗死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雌二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脑梗死女性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入选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查,观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按照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60例(其中轻度26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和非斑块组30例。检测所有入选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纤维蛋白原(FI)水平,分析E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斑块组患者血清E2及E2/T水平明显低于非斑块组,在斑块组的各亚型中重度组最低,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血清T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在斑块组的各亚型中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斑块组;TC、TG、LDL-C及FIB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绝经后脑梗死女性患者的E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负相关(r=0.76,P〈0.05)。结论雌二醇水平下降与绝经后脑梗死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机制可能与雌二醇调节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30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结果绝经后女性C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C、T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与血脂异常有关,它参与绝经后女性CH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唐秀革  花冠杰  韦利元  周卓东 《广西医学》2010,32(10):1213-1215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促动力学法分别测定9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稳定型心绞痛33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尿酸(UA),并用酶学终点比色法检测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冠心病组血清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3个亚组UA、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陆建建  许春平  曾波  林松  陈军 《广西医学》2007,29(2):172-175
目的探讨绝经后冠心病(CHD)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敏感性(IS)、血脂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绝经后CH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FPG)、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雌二醇/睾酮(E/T)、孕酮/睾酮(P/T)、雌二醇/孕酮(E/P),并将CHD患者的E2、E/T、P/T、E/P与血脂、FIN、ISI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CI-ID患者E2、E/T、ISI、HDL-C显著降低(P〈0.01);FPG、2hPG、FIN、TC、TG、LDL-C显著增高(P〈0.05);T、P、FSH、LH、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HD患者的E2与FIN、TC、TG、LDL-C呈显著负相关,与ISI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E/T与FIN、TC、TG亦呈显著负相关,与ISI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LDL-C、H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P/T、E/P与血脂、FIN、ISI无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CHD患者存在内源性雌激素(E)严重缺乏,E/T、E/P比例失调,E2、E/T二者与血糖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IS降低和胰岛素抵抗(IR)等CHD发病危险因素的聚合有关,它们共同影响绝经后CH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的变化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结果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C、TG,LDL-C、FPG、2hPG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与血糖、血脂异常有关,它们共同参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雌激素、内皮功能、脂蛋白与冠脉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分析雌激素对内皮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4例绝经后女性,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分析血糖、脂蛋白(a)、hs—CRP、ET-1及高血压病史、血糖、E2、NO、NOS和冠脉病变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糖、脂蛋白(a)、hs—CRP、ET-1及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升高,E2、NO、NO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多支病变E:、NO、NOS、E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CHD发生上升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赵助飞  王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38-139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发病申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120例冠心病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P—PLA2和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LP—PLA2、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157,11.152,P〈0.01);在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患者中,AMI组血清LP—PLA2、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t=3.509,3.973,4.453,7.510,P均〈0.01),UAP组血清LP—PLA2、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t=2.998,4.466,P〈0.05);血清LP—PLA2和CRP水平无相关性(r=0.067,P〉0.05)。结论LP—PLA2和CRP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脂康干预hs—CRP水平的作用。方法:冠心病分为四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缺血性心肌病组,比较并分析各组间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各组hs-CRP水平越来越高(缺血性心肌病组〉AMI组〉UAP组〉SAP组)(P〈0.01),表明随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加重hs—CRP的水平逐渐升高。血脂康应用后各组的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s—CRP的水平也逐渐下降(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血脂康具有显著的降低hs—CRP的作用,且为中成药,临床上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CHD患者血浆CRP水平,在CHD组中单支病变22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23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结果CRP水平在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依次增高,稳定型心绞痛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三支病变组中CRP水平也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和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CHD)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200例,分为4组,CHD组80例,T2DM组20例,CHD+T2DM组60例,对照组(非CHD非T2DM组)40例.检测Lp-PLA2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研究Lp-PLA2及CRP与CHD和T2DM的相关性.同时分析CHD合并T2DM患者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T2DM组、CHD+T2DM组Lp-PLA2及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经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显示CHD和T2DM在CRP及Lp-PLA2升高方面有交互作用(F=7.62,P<0.05;F=9.68,P<0.05).CHD+T2DM组冠脉Gensini积分大于CHD组(44.15±36.28 vs 60.51±42.58,P=0.020).CHD组Lp-PLA2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81,P=0.016),CHD+T2DM组Lp-PLA2水平与Gensini积分也呈正相关(r=0.224,P=0.0 11),且后者相关性更好.结论:CHD和T2DM在CRP及Lp-PLA2升高方面有交互作用;与单纯CHD患者相比,CHD合并T2DM患者Lp-PLA2水平更高,冠脉病变更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L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清HCY、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各组之间血清HCY、CRP水平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CHD的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症状符合但并未确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P、Fib、Lp(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CHD组CRP、Fib、Lp(a)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和对照组(P<0.01),并且联合检测3项指标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CRP、Fib、Lp(a)有助于CHD的预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