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超长心肺复苏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病情。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成熟和普及,超长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报道增多,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以来对11例患者进行了超过了30min的CPR,最终出院3例,死亡8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病人分为心跳骤停5min内心肺复苏术组、5~1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10~30min内心肺复苏术组,并以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共计4组,用ELISA法测各组静脉血中的ICAM-1水平。结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时间越长的心肺复苏术患者静脉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越高(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会明显升高,心肺复苏术越早实施,其ICAM-1水平越低,预后越好(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心肺复苏术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院前猝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收集院前猝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行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特制的心脏泵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结果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复苏前的SBP与SaO2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5、10min上述指标值均有明显上升,复苏后10min达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复苏后5、10、15min治疗组的SBP与Sa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能促进SBP和SaO2值的恢复,从而提高抢救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CPR)成功的因素;方法:在心肺复苏时,改变传统CPR的顺序,采用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结果: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增加;结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及大剂量肾上腺素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关心肺复苏(CPR)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原因与复苏后死亡的关系。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45例明确心脏骤停,采取胸外按压、除颤,气管插管及复苏后入住ICU综合治疗。结果心肺复苏成功33例次,心肺脑复苏成功18例次,复苏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出院9例,死亡36例。死亡主要与原发病、年龄大、器官衰竭数目相关。结论心肺复苏后仍须进一步在ICU进行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ST段抬高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AMI患者,根据是否获得溶栓治疗,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或抗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脑保护等对症处理,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溶栓纽23例血管再通,对照组4例血管再通,溶栓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4周平均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住院4周死亡1例,对照组住院4周死亡9例,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时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患者行复苏前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为两组,机控组运用心肺复苏机对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行机械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呼吸支持均使用心肺复苏机;对照组简称人工组,采用标准心肺复苏术,人工胸外按压加呼吸机容量控制通气实施标准心肺复苏。且胸外按压实行两人交替进行。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病例心肺复苏术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收缩压情况以及按压有效率等五项指标。结果机控组的收缩压及按压有效率两项指标明显优于人工组;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心肺复苏机可有效提高循环支持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案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对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两种不同心肺复苏方案,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患者为机控组;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的患者为人工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复苏药物和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方案10 min及30 min后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及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后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机控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氧分压、碳酸氢根离子以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组(P〈0.05);但心肺复苏30 min后,两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46.8±5.2)min,机控组为(45.6±5.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人工组4例有效,而机控组15例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采用心肺复苏机的心肺复苏的方式在循环的支持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可以有效地提升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9年10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CPR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24例,对其基础病因、CPR时间、并发MODS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脏器功能损伤,随着CPR时间的延长,受损脏器数目增加,程度加重。本组患者最终痊愈出院2例(8.3%);转为植物状态3铡(12.5%);放弃治疗7例(28.8%);死亡12例(50.0%)。结论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尽量降低脏器受损数目及程度,重点是心脑肺的保护,即使复苏时间较长仍不要轻易放弃抢救,复苏后多个脏器受损的患者仍有望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的临床监测与护理重点,以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ICU心肺复苏后的56例病例资料.结果 56例患者有40例心肺复苏成功,占71.43%,心肺脑复苏成功23例(41.07%).其中38例患者合并有两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占(67.86%).最终死亡43例(76.79%),痊愈出院13例(23.21%).结论 心肺复苏后应早期监测评估及积极维持重要脏器功能,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积极防止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尽可能避免或逆转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血液滤过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42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8例给予循环、呼吸支持、脑保护以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观察组24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实施血液滤过治疗:心肺复苏成功后4h内开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12h,观察二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严重度评分的变化;以及病死率,存活患者ICU住院天数。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前MODS严重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D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比对照组病死率低(P〉0.05),存活患者ICU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实施血液滤过能有效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的疗效与徒手心肺复苏疗效的比较,旨在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濒死患者救治中的意义.方法102例濒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在得到确认后4s之内开始心肺复苏术,其中组1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术,组2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心肺复苏术,按照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执行持续心肺复苏,观察自主心率、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面色、瞳孔,心电图.结果2组救治方法比较,观察指标证明有效或无效,组1有效1例,无效63例,有效率1.56%;组2有效6例,无效31例,有效率16.21%,2组对比两总体阳性率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2明显高于组1.结论心肺复苏机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有很好的复苏效果,复苏率明显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同时,在调试合理,运用娴熟的情况下,还可有诸多的好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心肺复苏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心跳骤停经积极有效的救治,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几率增加。但之后出现的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使患者出院率仍然徘徊在较低水平。PR—MODS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影响复苏成功关键因素,在心肺复苏ROSC后护士严密监测病情,为医师早期估计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有利于临床治疗和提高疗效。笔者回顾2003-2004年32例在本院急诊科抢救的心跳骤停病人心肺复苏成功后病情监护情况,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护士临床观察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44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A组(复苏成功后存活> 72h,但最终1周内死亡,29例)、B组(复苏成功后存活>1周,15例).检测入院后12、24、48、72h的PCT值.观察不同时间段PCT变化趋势,分析PCT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入院后12h的PCT值均高于24、48、72h的PCT数值;两组随着时间的推移,PCT值总体均有下降,但A组下降缓慢;两组48、72h的P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肺复苏后患者PCT值存在明显升高的现象,通过动态观察PCT值变化,可能对判断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而心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传统的CPR技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等因素可影响按压的效果,而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是一种以高压氧气为驱动力的心肺复苏一体机,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后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淑芳 《广西医学》2006,28(2):292-293
在临床抢救中发现,相当部分心跳骤停的患者经过心肺复苏术,能恢复自主循环,自主循环恢复率可达25%~50%.但之后出现的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使患者出院率仍徘徊在2%~22%的低水平[1].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6月间在急救中心抢救的26名心肺复苏并出现MODS病例的病情监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所迅速采取的一切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1]。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病人的意识(脑功能),因此这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统称为心肺脑复苏。虽然心肺复苏术已相当普及,但脑复苏仍旧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复苏成功者中约有40%最终成为植物状态甚至死亡,约20%伴有脑损害后遗症。因此,脑的复苏是心肺脑复苏中的重点,本文就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诚  丘佩青  梁建新  宋黎明 《吉林医学》2011,32(12):330-331
目的:观察与分析147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情况,以期提高成功率。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47例心肺复苏患者且对患者相关病历资料、治疗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147例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共成功44例,占29.93%,且不同年龄段病种分布存在差异以及心肺复苏术实施越早成功率越高(P<0.05)。结论: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抢救措施,不断规范及提高心肺复苏术技术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明俊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1):59-59,61
规范、切实的心肺复苏技术,能使心跳骤停的患者经过抢救获得新生.但总的看来,其成功率很低.作者通过对78例心脑肺复苏术的总结分析,探讨心肺复苏措施的效果及机制,以期达到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92-95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ICU 收治的心脏停搏患者,其中心肺复苏失败的患者60 例为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60 例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是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停搏患者受到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心肺复苏易失败,临床应根据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