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评价该疗法对血压和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共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减量或停用,仅用nCPAP治疗就能维持正常血压。结论nCPAP是非药物治疗合并OSAHS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认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最佳无创方法,其对OSAHS患者呼吸调节的影响如何,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nCPAP治疗前后OSAHS患者低氧通气反应(HVR)、高碳酸通气反应(HCVR)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明确nCPAP的作用,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评价该疗法对血压和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的影响.方法 临床确诊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共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减量或停用,仅用nCPAP治疗就能维持正常血压.结论 nCPAP是非药物治疗合并OSAHS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OSAS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82例睡眠打鼾者同步进行夜间7h以上多导睡眠图(PSG)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PSG结果分为OSAS组64例和对照组(单纯鼾症组)18例,比较组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生类型;对18例中重度OSAS伴心律失常患者行nCPA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监测资料。结果:OSAS组LAT、MAT长于对照组,AHI高于对照组,mSaO2低于对照组(均P<0.01),OSA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nCPAP治疗后,AHI下降,mSaO2上升,平均每小时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OSAS与心律失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OS-AS患者夜间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密切相关,nCPAP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作为内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主要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通过nCPAP治疗 ,可以显著减少以至消除患者睡眠时打鼾、睡眠时呼吸暂停和 (或 )低通气、纠正夜间低氧血症 ,提高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白天过度嗜睡状态[1 4 ] 。nCPAP治疗OSAHS患者的远期疗效 ,国内报道较少 ,本文总结我院自 1 997年使用nCPAP治疗OSAHS以来 ,能坚持在家长期使用nCPAP治疗 ,定期随访 ,并有完善多导睡眠图 (PSG)监测资料的 6 6例OSAHS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经过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确诊为OSAHS,并经心脏彩超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两组,即nCPAP治疗组(共11例)和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0.2,每晚一次,共10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PSG及肺动脉压力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正规治疗后nCPAP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缺氧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24.8±6.6)mmHg∶(35.1±4.5)mmHg)],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nCPAP治疗能显著减少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改善睡眠时的低氧状态,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7.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的研究通过对随访期的nCPAP压力再滴定,以探讨随访期治疗压力需求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经过多导生理记录仪(PSG)睡眠呼吸监测把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OSAHS患者65例)、对照组(单纯打鼾者40例),均测量血清IL-6。试验组中32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另33例未予nCPAP治疗,2个月后65例都予PSG监测、血清IL-6测量。结果OSAHS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打鼾者(P<0.05),并与体重指数、整夜睡眠监测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一整夜睡眠监测中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占整个睡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有正相关(P<0.05)。nCPAP治疗2个月后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体重指数没有改变(P>0.05)。未予nCPAP治疗组IL-6较前无下降(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此可能与OSAHS患者是心血管事件和糖代谢紊乱发生的高危者有关,经nCPAP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因而可能降低这些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能影响全身多脏器的常见疾病,尤其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立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病人中,合并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极为困难,治疗效果差并被称为难治性高血压。轻中度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治疗,也是内科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除nCPAP通气治疗外,部分病人常需要外科配合,以手术治疗更为有效。本研究旨在观察nCPAP通气治疗与外科手术配合对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主观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睡眠呼吸疾病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符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适应证者86例,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首次nCPAP治疗后,给予接受性问卷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接受性良好,19例接受性一般,4例接受性差。影响患者接受性的因素主要是治疗时的睡眠状态、治疗后精神状态的改善,夜尿减少;而性别、年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SaO_2低于90%、80%的低氧时间、nCPAP压力水平、治疗前嗜睡评分无明显关系。结论重视OSAHS患者首次治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提高其接受性和顺应性。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目前已成为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的首选措施。本文介绍了应用nCPAP的治疗机制、对各器官的治疗作用、压力水平的调节、影响其成功的因素、以及经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治疗OSAHS新模式和治疗的副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老年人OSAHS合并高血压的远期效果。方法104例确诊为OSAHS合并高血压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52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nCPAP治疗作为治疗组,于行nCPAP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及24h动态血压测定,另52例患者未行nCPAP治疗或治疗失败作为对照组,6个月后对两组重复上述各项指标的监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分压(SpO2)、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63.5±22.4)s、(46.8±19.2)次/h、(62.4±18.5)%、(146.2±9.5/90.4±8.5)mmHg,经过nCPAP治疗6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10.5±11.4)s(、4.6±4.0)次/h(、89.81±8.2)%、(134.7±8.3/82.6±9.1)mmHg,均有显著改善(P<0.01),平均血压明显好转,治疗组降压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患者停用降压药。结论反复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可能是部分老年OSAHS伴发高血压的发病原因,nCPAP治疗有助于此类患者血压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疗效。方法 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的对比研究。结果 42例患者经过3个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平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肌供血的关系,探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中重度OSAHS患者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中重度OSAHS患者中随机分为持续nCPAP治疗1年以上的长期治疗组(n=32 例),短期治疗组(n=30 例)及对照组(n=31 例).治疗前三组的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治疗后的三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和睡眠呼吸监测,观察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事件、心肌缺血负荷,同时实时观察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中13 例(41.94%)夜间出现心肌缺血发作,心肌缺血负荷为(59.12±7.18)mm·min / h.其与呼吸暂停- 低通气累计持续时间及累计次数呈正相关(r=0.816、0.749,P<0.01).随着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增加,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也增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长期治疗组患者经1年的nCPAP 治疗后夜间心肌缺血发生例数(6.25%、41.94%)及心肌缺血负荷[(1.32±0.78)mm·min / h、(59.12±17.18)mm·min / h],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短期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短期组中,仅3 例(10.00%)夜间出现心肌缺血发作,心肌缺血负荷为(2.42±1.43)mm·min / h,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程度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夜间心肌缺血在中重度OSAHS患者中较多见,且与呼吸暂停- 低通气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有关.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nCPAP 治疗都能明显减少中重度OSAHS 患者夜间心肌缺血的发生例数.  相似文献   

15.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嗜睡及正压通气的即刻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天过度嗜睡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可导致多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我们通过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SLT)来判断此类患的白天嗜睡情况,并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白天嗜睡的即刻治疗效果,初步探讨产生白天嗜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夜间呼吸暂停次数,纠正低氧血症,并降低OSAHS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我们的研究测定OSAH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nCPAP短期治疗(4d)是否降低OSAHS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一步探讨OSAHS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入选2003年1月~10月在我院睡眠实验室通过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25例OSAHS患者(中度7例、重度18例)和36名对照者。25例OSAH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作用。方法报告了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1-2003年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及CRAP对6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AHI每小时(54.1±46.8,3.3±4.8)次;最低血氧饱和度(67.7±10.5,82.4±8.7)%;平均血氧饱和度(88.4±5.9,94.1±1.96)%,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CPAP能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病人的夜间低氧血症,CPAP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后对睡眠、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129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3组。nCPAP组43例(完成21例),高压氧治疗组44例(完成33例),另42例患者为对照组。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nCPAP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等PSG参数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总评分及记忆、语言项目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复述项目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高压氧治疗组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并较对照组在MMSE量表总评分及记忆、语言项目明显改善(P<0.01)。nCPAP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高压氧治疗组在神经功能方面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nCPAP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心理、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HS)等,临床上以OSAHS最为常见。OSAH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病情逐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及nCPAP治疗组(43例),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V·O2max值,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治疗6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CPAP治疗组AHI[(27.5±6.2)比(6.8±1.2)]显著降低,LVEF[(0.45±0.07)比(0.48±0.05)]及V·O2max值[(16.5±3.5)ml·kg-1·min-1比(19.2±3.4)ml·kg-1·min-1]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改善已接受基础药物治疗的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通气功能、心功能和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