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胆汁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32例HLD患者口服肝豆片Ⅰ号治疗4周,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术留取治疗前后HLD患者的胆汁B液,并与非HLD患者30例胆汁作为对照组,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胆汁中铜,锌,铁,钙等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HLD患者胆汁中铜,铁含量及铜/锌比值显著低于非HLD对照组(P<0.01或P<0.05),钙含量显著高于非HLD对照组(P<0.01),而锌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胆汁排铜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锌,铁,钙含量及铜/锌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胆汁排铜障碍是导致HLD患者体内铜蓄积的机制之一,肝豆片Ⅰ号能促进HLD患者胆汁排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肝豆片治疗的34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肝脏声像图、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24小时尿铜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有明显的排铜作用,13例患者肝脏声像图较疗前改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由35.35±6.48g/L增高至38.76±6.36g/L(P<0.05),球蛋白由30.42±5.88g/L减低至25.61±6.13g/L(P<0.01),提示中药驱铜治疗可通过减轻肝细胞的铜中毒,促进HLD肝硬变及肝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肝豆片Ⅰ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肝豆片Ⅰ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临床疗效及对其24h尿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口服肝豆片Ⅰ号治疗 34例 HLD 4周,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的变化,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 24h尿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总有效率为 70.59%,显效率为8.82%。对儿童及(或)病情较轻的患者疗效较好。治疗后每周的24h尿排铜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 0.01);虽然其 24h尿排铜量和疗程是负相关( r=- 0.96; P< 0.05),但是治疗后各周之间的 24h尿排铜量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故其尿排铜作用无减弱。结论:肝豆片Ⅰ号治疗 HLD有效,能促进 HLD尿铜的排泄,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豆灵联合DMPS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VFV、SVFV的影响.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DMPS组(A组)、肝豆灵组(B组),A组予以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B组予以二巯基丙磺酸钠联合肝豆灵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VFV、SVFV及肝功能部分指标,24h尿排铜,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PVFV水平均显著下降,以B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SVFV水平2组下降均明显(P<0.01);治疗后2组24h尿铜量均有显著增加(P<0.01),且B组>A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30%.结论:肝豆灵联合DMPS治疗能较好改善HLD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24h尿排铜量,不良反应较少,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中药肝豆片Ⅰ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及对铜生化及肝肾功能的影响,发现该药无抑制外周血象及损害肝肾功能的副作用,对血铜等微量元素、血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血电解质等无明显影响(P>0.1)。临床观察该药治疗34例HLD患者,4周后总有效率为70.6%,其中显效率为8.8%。  相似文献   

6.
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肝豆片I号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32例HLD患者治疗前检测脑电图(VEEG)、肌电图(EM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于口服肝豆片I号治疗4周后,对治疗前有异常神经电生理改变的患者进行复查。结果:HLD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VEEG、EMG及BAEP的有效率依次为71.43%(5/7例)、70.00%(7/10例)、66.67%(20/30例),其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LD患者治疗前Ⅲ、Ⅴ波潜伏(PL)及I-Ⅲ、Ⅲ-Ⅴ、I-Ⅴ波峰间期(IPL)均较健康对照组延长(P<0.05,P<0.01);治疗后Ⅲ-Ⅴ、I-Ⅴ波IPL均有改善。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HLD有辅助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肝豆片I号能改善HLD患者异常的神经电生理。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排铜作用的拆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证肝豆汤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肝豆汤的排铜机制,明确肝豆汤中的主要药味。方法采用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进行拆方研究,比较各组经加入含药兔血清后肝细胞模型内铜、锌含量的差异。结果各组细胞模型细胞内铜、锌含量、铜/锌比值的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组间均数比较相差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的有全方组铜含量、铜/锌比值与其他各组;铜/锌比值参三七组与金钱草组、对照组;全方组锌含量与黄连组、金钱草组、对照组间。结论肝豆汤组方是合理的;肝豆汤的排铜机制难以仅仅用使细胞内锌含量增加的原因来解释;参三七可能是肝豆汤的主要药味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巯丙磺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及肝豆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H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用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豆汤,疗程8周。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达86.1%,明显高于对照组70.O%(P〈0.05);②治疗后2组尿排铜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多,观察组治疗后第2—8周的尿排铜量均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P〈0.01);③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随着驱铜疗程的延长,改善趋势更为明显(ALT↓、AST↓、ALB↑,P〈0.01)。结论:肝豆汤用于HLD的治疗可显著提高24h尿排铜量,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可促进疾病向有利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豆灵联合二巯丙磺酸钠治疗对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二巯丙磺酸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豆灵片,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MDA,SOD,24 h尿铜、神经功能评分等相关指标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均减低,SOD活性均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尿铜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变显著(P0.01),治疗组驱铜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铜蓝蛋白与铜氧化酶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根据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发现治疗组副作用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血清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可以加强驱铜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近期疗效和6个月-24年的随访结果。方法:198例HLD患者住院期间均静脉滴注二颈基丙磺酸,同时口服肝豆片和葡萄糖酸锌进行强力排铜治疗;出院后予二巯基丁二酸和青霉胺交替服用,并同时服肝豆片和葡萄糖酸锌以维持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临床痊愈、显效及改善分别为22例(11.11%)、15例(7.58%)及131例(66.16%),愈显率18.69%,总有效率84.85%。随访6个月时,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增高;随访6^+个月-24年,临床痊愈、显效率均增高,无效和恶化率亦增高,而改善率下降。结论:倘若长期坚持中西医结合维持排铜治疗,可使大多数HLD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并能长期存活,而少数不能坚持服药或晚期重症患者,往往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41例肾阳虚患者不同疾病头发微量元素的分组对比观察,探讨微量元素与"证"和"病"之间的关系。发现肾阳虚患者在不同疾病头发锌含量有相同的改变,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显示肾阳虚证与锌的低下有关。克汀病组头发铜含量比对照和骨质增生组均明显降低(P<0.001及0.01),克汀病和骨质增生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这两种不同疾病对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的减少或增多以及影响人的正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生与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分析年龄在4856岁,平均50岁在治疗前后放出血液中锌、铜、铁、锰、硒和铅、镉、汞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愈后血液中铁、锌、锰升高,铜和汞降低,硒、镉和铅基本不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始治疗和治愈后值进行比较,铜、锌、铁差异比较显著;锰、硒、镉、汞和铅差异不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始治疗时和正常值进行比较,铜、锌和锰差异较显著;铁、硒、镉、汞和铅差异不显著。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生与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总黄酮与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及其药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灯盏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灯盏花中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吸收波长为λ=510 nm;采用HNO3-HC lO4湿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钾、钙、钠、镁、铁、铜、锌、锰、镍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测定结果显示,灯盏花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铁、铜、锰元素。结论实验结果为研究中药灯盏花中黄酮类化合物与微量元素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中药灯盏花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通里攻下法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制备大鼠MODS模型。应用通里攻下中药大承气汤对模型动物进行治疗,并观察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黄嘌呤氧化酶(XOD)、过氧化脂质(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的变化,肠粘膜、肠细胞膜通透性及小肠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MODS时肠道屏障功能明显受到损伤和破坏。大承气汤能明显降低MODS大鼠血中内毒素水平,减少了血液和肠组织中TNF的含量,降低了血和肠组织中XOD和MDA水平,提高了GSH的含量,显著提高了肠组织中DAO的含量,并能降低模型动物肠粘膜和肠细胞膜通透性,减轻肠粘膜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通里攻下中药对MODS时肠道屏障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龙牡壮骨颗粒对厌食症患儿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厌食患儿给予龙牡壮骨颗粒治疗2个月,观察服药前后食欲、食量及末梢血微量元素钙、铁、锌的变化。结果:厌食患儿临床治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末梢血微量元素锌、钙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牡壮骨颗粒能有效改善厌食患儿食欲、食量,提高患儿末梢血微量元素锌、钙含量,对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在既往临床研究表明仙贞片有降血糖,抗自由基损伤,红细胞膜钠,钾TP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仙贞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观察60例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及集能力,并对其中的30例给予仙贞片治疗8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600例妊娠期妇女与100例育龄期未受孕妇女微量元素检测分析,揭示微量元素与孕妇妊娠的密切关系,为孕妇合理膳食及临床保健服务.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孕妇全血及育龄期未受孕妇女全血进行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期妇女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67%、11.17%、27.5%、0.83%和38.67%.育龄期未受孕妇女五种元素缺乏率分别为1.00%、3.0%、7.0%、1.0%和14.00%.结论:重庆地区妊娠期妇女以铁缺乏最为普遍,钙、锌次之,与育龄期未受孕妇女进行统计分析有明显统计意义.因此应加强妊娠期妇女铁、钙、锌的合理补充,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银蒺胶囊改善心绞痛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机理。方法: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了28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服用银蒺胶囊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5.7%;心功能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治疗前为45.0±4.9%,治疗后为48.2±3.5%,P〈0.05);其中收缩早期和晚期射血分数均升高(治疗前分别为22.6±2.1%和8.3±1.2%,治疗后分别为2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