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断与及治疗,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48岁。Sheldon分期Ⅱ期1例,ⅢA期8例,ⅢC期2例,ⅣA期1例,ⅣB期1例。13例患者均获手术治疗,10例行膀胱扩大部分切除术1例因术后复发并远处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1例术后2年出现局部复发转移,予以MVAC方案化疗,化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内死亡。其余8例随访3个月至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均未见复发。3例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其中两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半年内死于并发症,1例随访四年未见复发。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0%、25%。结论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作为治疗脐尿管癌的首选术式,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对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人,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共10次.结果:40例患者定期随访12~24个月,3例肿瘤复发.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讨论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3例患者起病均有排尿时一过性血压升高症状,B超、CT扫描和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占位性病变。膀胱肿瘤TNM分期,3例患者分别为T2aN0M0、T2aN0M0、T2bN0M0;3例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随访12~120个月,平均随访3年。1例随访6年后因肺部转移而死亡:2例于术后2、3年因广泛盆腔淋巴结浸润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无其他不适。结论: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需经膀胱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确诊,TNM分期在Tis、T1、T2期的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分期在T3期以上或位置在膀胱颈口附近,则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7):528-532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例病理确诊为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8例。2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bladder tumor,TURBT),7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0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余2例未行手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术后病理TNM分期:T_1N_0M_0期7例,T_2N_0M_0期7例,T_3N_0M_0期8例,T_3N_2M_0期2例,T_4N_xM_0期1例,T_4N_xM_1期1例。根据浸润深度分类:7例为非肌层浸润肿瘤,19例为肌层浸润肿瘤。24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2~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死亡病例19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生存分析显示不同浸润深度及手术方式预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非肌层浸润肿瘤行TURBT术可取得相对较好的预后。肿瘤分期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切口,以预防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男220例,女176例,中位年龄64岁。肿瘤病理分期为T1期27例,T2期163例,T3期144例,T4期62例。手术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周边膀胱壁组织后,用羟基喜树碱40nag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浸泡膀胱腔、膀胱前壁切口、耻骨后间隙及手术切口共5rain,吸出药液后用约500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3次。结果:本组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尿路刺激症27例(6.8%),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12例(3.0%),尿瘘9例(2.3%).上尿路感染8例(2.0%),术后出血3例(0.8%)。377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8~117个月),仅1例患者肿瘤切口种植复发,发生率为0.27%。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手术切口,能显著降低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端粒片段扩增(TRAP)法检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预测膀胱癌复发方面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膀胱移行细胞癌 44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6例 ,年龄 2 7~ 82岁 (平均 5 4岁 ) ,肿瘤分期为 :G119例、G2 12例、G313例 ;PTa13例、PT112例、PT2 10例、PT3 49例。初次发病 2 6例 ,复发 18例。随访 2~ 3年。2 .标本采集及端粒酶提取 :术中切除标本立即置液氮中冷冻备用。另 18例非肿瘤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用。膀胱癌组织 5 0mg研碎 ,适量磷酸盐缓冲液洗 ,离心收…  相似文献   

7.
Chen X  Wang B  Tian HZ  Gao JZ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0):580-582
目的 探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 Bt)术后复发的新方法。方法 初发浅表性膀胱肿瘤TUR Bt术后膀胱黏膜下注射抗肿瘤药物 (比柔吡星 )患者 6 8例 (注射组 ) ,其中肿瘤单发 4 4例、多发 2 4例 ;以TUR Bt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 74例患者作为对照 (灌注组 ) ,其中肿瘤单发 4 9例、多发 2 5例。根据随访结果对两种方法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注射组平均随访 38个月 ,对照组平均随访 35个月。注射组随访期内有 8例复发 (11 8% ) ,灌注组随访期内有 2 2例复发 (2 9 7% ) ,两组复发率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0 0 13,P <0 0 1) ;注射组和灌注组中 ,肿瘤单发与多发之间复发率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719,P >0 0 5 )。结论浅表性膀胱癌TUR Bt术后单次黏膜下注射抗肿瘤药物 ,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费用低 ,是治疗膀胱浅表肿瘤的一种实用方法 ,可有效地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适形照射技术治疗膀胱癌术后残留肿瘤及复发肿瘤 8例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8例。男 6例 ,女 2例。年龄 36~ 6 5岁 ,平均 5 3岁。其中移行细胞癌 5例 ,鳞癌 2例 ,小细胞癌 1例。按 1997年UICC分期 :Ⅱ期 3例、Ⅲ期 5例。病理分级 :G2 6例、G3 2例。 7例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者中有 4例再次术后肿瘤残留 (距第一次术后复发时间 8~ 47个月 ) ,1例为探查术后。肿瘤最大直径 10 .0cm× 9.0cm ,最小4.0cm× 3.5cm。 7例为输尿管腹壁造瘘术后。全部患者在术后 3~ 4周行常规X线外照射 ,8~ 10mV ,每次照射 2 .0G…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Ⅳ型胶原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 9(MMP 2 ,MMP 9)及Ⅳ型胶原的表达 ,探讨其在BTCC进展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 1988~1995年间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 4 9例。男 4 0例 ,女 9例。年龄 35~ 84岁 ,平均 5 9岁。有随访结果者 4 2例 ,随访时间 3~ 12 0个月。除 1例膀胱全切、1例手术无法切除者外 ,术后复发 2 4例。初发肿瘤 4 1例 ,复发 8例。WHO分级 :G114例 ,G2 2 3例 ,G312例。UICC TNM分期 :T0 1例 ,T12 4例 ,T2 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LPC)治疗膀胱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膀胱疾病患者(2例避孕环膀胱结石,2例膀胱憩室,7例膀胱肿瘤)行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2例脐尿管癌行腹腔镜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术后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并随访。结果:11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min(65~120min),术中出血量52ml(40~100ml),术后住院时间7.5d(6~11d)。标本采用标本袋自切口取出,标本均完整。腹腔引流管2~3d拔除,术后8~10d拔出尿管。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结果,2例避孕环膀胱结石,2例膀胱憩室;术后病理:1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膀胱憩室,2例脐尿管癌,4例尿路上皮癌,2例为膀胱结石。1例脐尿管癌于术后16个月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保守治疗。无穿刺通道及腹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具有微创、失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少、术野美观等优势,可作为治疗子宫穿入膀胱异物、膀胱憩室和膀胱良性肿瘤及经过筛选的膀胱恶性肿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膀胱灌注10-HCPT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10-式喜树碱(10-HCPT)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膀胱肿瘤患者在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胱肿瘤电气化术后作10-HCPT10mg加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是18 ̄56个月随访,平均34.7个月,24例无肿瘤复发;2例于2年后复发。结论: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10-HCPT治疗效果可靠,副作用微小,无全身性化疗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诊断与方法。方法:对8例患者经直肠指检、膀胱和前列腺B超检查,均自距肿瘤边缘2cm的阴囊皮肤扩大切除术,其中1例淋巴结转移者切除患侧睾丸,3例行Ⅱ期淋巴结清扫术,1例2周后行Ⅱ期淋巴结清扫术,1例因大腿内侧、腹股沟皮肤缺损大而行大腿中厚皮片植皮。结果:2例分别于术后1年10个月与3年4个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4例术后已分别生存8年2个月、6年2个月、3年4个月、11个月,无复发及转移发生,2例失访。结论:对可疑病例宜早期行活检,治疗以阴囊局部扩大切除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2年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以全程无痛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伴排尿困难2例,尿频、尿急1例,膀胱镜检示肿瘤发生于膀胱左侧壁2例,膀胱顶底部1例。3例患者中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1例行膀胱全切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癌肉瘤,3例均为高级别。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1例术后10个月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1例术后至今存活3年。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放化疗效果均不理想,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膀胱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膀胱良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膀胱良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术前经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CT、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加活检诊断为乳头状瘤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分化Ⅰ级乳头状癌8例。27例均行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结果:术后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乳头状瘤13例(4例伴非典型性增生).内翻性乳头状瘤14例(4例伴非典型性增生)。随访9个月~2年,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各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15.4%和14.3%。复发病例均伴有非典型性增生,无恶性进展。复发者经二次TURBT后随访至今未见再次复发。结论:膀胱良性上皮性肿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加活检,而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TURBT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不伴非典型性增生的乳头状瘤和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可不作腔内灌药;而对于伴非典型性增生的患者.术后要常规腔内灌注抗癌药,以降低复发和防止恶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1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例行膀胱肿瘤电灼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结果:术后生存良好,随访3个月-10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预后良好。确诊需行内镜检查及活检。TURBt是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予免疫制剂膀胱灌注有利于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及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990-2011年收治的1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中12例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B超及CT均提示膀胱顶壁或前壁外囊性或囊实性肿物.9例患者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膀胱全切术;3例术后行化疗,1例单纯行化疗.随访2个月~11年,9例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例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并远处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至今3年及6年肿瘤无复发;3例行手术加化疗患者中1例术后,1年复发转移死亡,2例术后分别随访至今4年及6年肿瘤无复发;1例单纯化疗患者2个月后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脐尿管癌首发症状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手术方法以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为主,术后应积极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和膀胱异物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对5例膀胱肿瘤和3例膀胱异物[宫内节育器(IUD)嵌入膀胱并结石]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肿瘤采用经腹膜外途径,膀胱异物采用经腹腔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取出膀胱异物后,缝合膀胱。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膀胱肿瘤术后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并随访。结果:8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98(80~1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10~4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5~9) d。9~12 d拔除导尿管,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结果:膀胱平滑肌瘤2例,IUD异位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副神经节瘤1例,尿路上皮癌1例。结论: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膀胱良性肿瘤、膀胱异物及部分膀胱恶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TUERBT)对初发膀胱肿瘤的精准分期与切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由单一术者(庞俊)收治的初发膀胱肿瘤患者42例。采用珠海司迈(SM)等离子电切镜杆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保留完整的膀胱肿瘤基底送病理检查。术后辅以即刻灌注表柔吡星和常规灌注化疗。结果 42例患者(男性28例,女14例),中位年龄57(26~84)岁,手术均获成功,肿瘤数目平均1.5个(1~5个),大小2.2 cm(0.8~5cm)。未出现膀胱穿孔及闭孔反射。肿瘤基底组织均可见肌层。术后病理分期Ta 5例,Tis 7例,T1期20例,T2期9例(其中3例患者因高龄术后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6例行二期膀胱癌根治术),T3期1例(行二期膀胱癌根治术)。32例T1期及以下患者行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后仅1例行二次电切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辅以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术后随访中位时间16个月(6~40个月),仅1例患者复发。10例T2期及以上患者中7例行根治术后无复发,3例行整块剜除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随访中位时间8个月(6~12月)未见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有利于膀胱肿瘤术后精准分期,肿瘤基底切除更彻底,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初发膀胱癌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1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病理证实黏液腺癌7例,腺癌6例,黏液腺癌伴尿路上皮细胞癌1例,小细胞内分泌癌1例。依据 Sheldon分期标准,Ⅱ期1例,ⅢA 期9例,ⅢB 期4例,ⅢC 期1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14例,其中同时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12例获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3~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例小细胞内分泌癌患者接受 MEP 方案化疗,于术后3个月死于全身骨转移;1例术后1年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并接受联合化疗及盆腔放疗,于术后1.5年死于远处转移;1例术后15个月和2年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于术后3年死于盆腔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术后3年死于远处转移;7例随访至今,未出现复发及转移。1年生存率为83.3%(10/12),5年生存率为37.5%(3/8)。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高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隐匿,预后极差。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为治疗脐尿管癌的主要术式。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对肿瘤预后判断及辅助治疗选择有一定临床意义。根据病理及复发情况,可行化疗或积极补救性手术,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应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2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切除肿瘤29个。术中以绿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并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间剥离膀胱壁,将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壁整块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23分钟,平均(14.2±4.3)分钟;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术后亦无继发出血,术后留置导管1~3天,无需膀胱冲洗。术后病理示T1期18例,T2期6例,随访12个月,复发1例,无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