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术后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对36例成人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或外固定术后的患者,按不同的骨折、固定方法、阶段而采取不同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早期、系统、恰当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使69.44%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骨折或关节处骨折术后后期经积极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亦取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系统、恰当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和功能锻炼,积极鼓励发挥患者的主观毅力,使关节功能取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在四肢骨折康复治疗中不可避免会使患者产生疼痛感,从而影响康复的效果。四肢骨折康复过程中导致疼痛的原因一般有创伤刺激,炎症刺激,神经性疼痛等。不同类型的疼痛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而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较少,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四肢骨折康复中的疼痛治疗的要点,以求对该方面的疼痛治疗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1.1骨折的定义骨折(Fracture)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中断。1.2骨折的分类1.2.1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1.2.2根据导致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1.2.3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和强化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等级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肿胀状况,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7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恢复正常的有33例,Ⅰ级肿胀的有4例,Ⅱ级肿胀的有3例,Ⅲ级肿胀的有2例,恢复正常的比例为78.6%,观察组患者中恢复正常的有42例,Ⅰ级肿胀的有2例,Ⅱ级肿胀的有1例,Ⅲ级肿胀的有0例,恢复正常的比例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为(7.6±2.5)d,观察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为(4.3±2.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中,可以缩短患者的肿胀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花接骨散治疗四肢骨折术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2年,我院应用三花接骨散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患者45例,与未服该药物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通过观察三花接骨散有抗炎消肿、止痛、刺激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男31例,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对四肢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四肢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四肢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于术后均按疾病常规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取康复运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四肢关节功能恢复。结果:两组患者四肢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x2=12.2661,P<0.05)。结论:针对四肢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对四肢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把在本院接受四肢骨折手术之后发生肢体肿胀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第七天肿,对照组的胀程度明显比观察组高,对这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进行护理干预,康复效果良好,还能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患肢无肿胀、Ⅰ级肿胀、Ⅱ级肿胀例数、术后疼痛指数及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并且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具体时段内接收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展开研究,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者术后1周肢体肿胀情况、焦虑抑郁、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无肿胀22例,对照组无肿胀15例,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48.22±5.36)分,SDS(49.11±3.25)分;VAS(3.11±0.22)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四肢骨折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惠德 《安徽医学》2008,29(5):499-50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在我院收治的33名地震伤病员中,年龄最大82岁,最小16岁,其中多数伤员属于骨折病人。由于骨折病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四肢,因此开展四肢骨折的康复,尤其是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肢骨折多为中青年,基层医院的四肢骨折康复水平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就其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1目前我国四肢骨折康复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十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相继成立了康复研究中心及一些中、小型专科为王的康复医疗机构,并开始了康复医学知识的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但在大多数中、小城市医院仍缺少康复机构及专职技术人员,对常见的四随骨折一般经用各种方法进行复位、固定后,病人即出院,其实骨折的愈合过程中及其以后的关节功能恢复;尚需要很长一段时期,大量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69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四肢骨折病人术后产生的不良现象及原因,而手术会给患者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常导致患者激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不良现象主要有伤口感染、疼痛、肢体肿胀、褥疮、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及泌尿系感染以及因遭遇创伤后引起的负面不良情绪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常规护理,使四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487例四肢骨折患者,以住院号奇偶顺序分成常规组754例、观察组733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复位、固定、对症处理及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测评2组患者遵医行为、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同时也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四肢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并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下加用优质护理,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完全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家庭康复指导的方法。方法对70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并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结论正确的康复指导方法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使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