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以~(32)P—HBV DNA为探针,对50例具有一项以上乙肝血清免疫标志阳性病员及13例健康人白细胞DN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例乙肝患者(16%)的白细胞存在游离形式的HBV DNA,6例(12%)患者的白细胞基因组有HBV DNA片段的整合。13例健康对照均无HBV DNA存在。 通过比较白细胞中存在的HBV DNA状态,相同于肝细胞内的HBV DNA,即既有HBV DNA整合片  相似文献   

2.
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和特点。方法 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将PCR产物应用ABI377自动测序仪直接做核苷酸序列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进行种系发生分析及基因型鉴定。结果 HBV DNA标准株P基因片段可进行基因分型。在沈阳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可检出基因型B、C和D,检出率分别为22%、50%和28%,基因型C分布与基因型B、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V携带者间各基因型间分布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测定HBV DNAP基因序列片段可进行HBV DNA基因分型。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基因型B、C和D型,其中基因型C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肝脏内源性microRNA调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表达与复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内源性microRN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iRNA靶点分析软件寻找与HBV序列之间相关联的肝脏内源性microRNA,体外化学合成相应的microRNA分子,将合成寡核苷酸及对照与1.3倍HBV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质粒pUC18-HBV1.3采用Lipofectamine2000共转染HepG2细胞,转染48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通过ELISA检测HBsAg、HBeAg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HBcAg的表达水平;Trizol抽提转染细胞RNA,逆转录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mRNA的水平;提取细胞基因组DNA,Southern印迹检测HBV的复制中间体。经以上检测从HBV蛋白表达、转录和复制水平评价相应的microRNA作用效应。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提示miR-16和miR-122存在与HBV基因组作用的可能结合位点。经试验初步证实miR-16可下调HBV蛋白的表达及HBVDNA水平;miR-122可下调HBsAg、HBeAg的表达,上调HBVmRNA的水平。结论肝脏内源性microRNA可以调节HBV的复制与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外周血NKG2A+NK 细胞与调节性T 细胞(Treg)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 例CHB 患者和17 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A+NK 细胞及Treg 的比例。结果:将CHB 患者分为Low HBV DNA 组(300 ~ 104 U/ ml)及High HBV DNA 组(105 ~108 U/ ml)。我们发现High HBV DNA 组ALT 明显高于Low HBV DNA 组(P<0.05)。High HBV DNA 组CD56dim NK 细胞及NKG2A+CD56dim NK 细胞的比例均分别明显高于Low HBV DNA 组(P<0.05)。且High HBV DNA 组Treg 明显高于Low HBVDNA 组和对照组(P<0.05)。此外,NKG2A+CD56dim NK 细胞的比例与High HBV DNA 载量及Treg 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 =0.59,P<0.05;r =0.53,P<0.05)。结论:CHB 患者的NKG2A+CD56dim NK 细胞的水平与HBV 的免疫逃逸及疾病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本科室收治的2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检测HBV DNA、HBV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行腹部超声检测脾大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记录常见并发症.根据HBV DNA水平分为4组:G1组,HBV DNA<103拷贝/ml;G2组,HBV DNA 103~<105拷贝/ml;G3组,HBV DNA 105~<107拷贝/ml;G4组,HBV DNA≥107拷贝/ml.比较各组间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和门脉高压指标的差异以及各组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63例患者中217例(82.5%)HBV DNA阳性.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之间的Child-Pugh评分分级、HA、Hpc-Ⅲ、Ⅳ-C、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之间脾大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肝性脑病、肝癌等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绝大部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DNA阳性,但血清HBV DNA水平高低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资料,均采用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比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不同HBV DNA表达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异常率,分析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sAg+HBsAb+HBcAb>HBsAg+HBeAb>HBsAb+HBeAb+HBcAb>HBcAb/HBsAb+HBeAb/HBeAb+HBcAb,除HBcAb、HBsAb+HBeAb、HBeAb+HBcAb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2样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重度病情患者>中度病情患者>轻度病情患者(P<0.05);不同HBV DNA表达患者CD3+、CD4+、CD4+/CD8+对比,HBV DNA阴性患者>低拷贝患者>高拷贝患者(P<0.05),CD3+、CD4+、CD4+/CD8+异常率对比,HBV DNA阴性患者<低拷贝患者<高拷贝患者(P<0.01);本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CD3+、CD4+、CD4+/CD8+均呈负相关(r=-0.789、-0.812、-0.706,P=0.012、0.007、0.001)。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中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M、病情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载量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疾病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P-10蛋白及IL-12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BV DNA载量与IP-10蛋白及IL-12间相关性.结果: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入组时HBV DNA载量(486.25±541.21)×105 copy?mL-1,IP-10蛋白106.69±29.70 pg?mL-1、IL-1259.61±33.39 pg?mL-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12、IP-10蛋白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均是患者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2、IP-10蛋白水平与HBV DNA载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检测IL-12、IP-10蛋白水平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HBV DNA与HBV M、乙型肝炎临床类型的相关性 (意义 )。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 (FQ PCR)检测 10 5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 ,分析其在乙型肝炎 5项指标(HBV M)中的检出率 ,在乙型肝炎不同类型中的分布。结果 HBV DNA与HBV M对比 ,HBsAg( )、HBeAg( )、HBcAb( )患者的检出率为 97% ,HBsAg( )、HBeAb( )、HBcAb( )患者的检出率为75 % ,HBsAg( )、HBcAb( )患者的检出率为 6 0 % ,HBsAg( )患者的检出率为 4 0 % ,HBsAb( )、HBeAb( )、HBcAb( )的 (或HBsAb阳性、HBcAb阳性 )病例未检测到HBV DNA。表明HBV DNA与HBV M的抗原呈正相关 ,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 )。急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 72 2 % ,慢性乙型肝炎检出率为 75 % ,肝硬化检出率为 70 %。血清HBV DNA与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HBV 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乙型肝炎临床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乙型肝炎抗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乙肝前S1(PreS1)及传统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与平行比较研究,探讨LHBs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检测385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LHBs、PreS1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307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86.97%)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4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35;HBeAg阴性标本中LHBs的检出率为76.92%,比较HBV DNA的检出率(67.95%)无统计学意义;PreS1的检出率(45.73%)则明显低于LHBs和HBV DNA。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表达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两者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均高于PreS1,LHBs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清中乙肝病毒(HBV DNA)与前S1抗原(PreS1 Ag)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乙肝病毒(HBV DNA)检测的558例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表达载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reS1 Ag的表达.结果 221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PreS1 Ag的阳性率为88.6%(196/221),阴性率为11.4% (25/221);337例HBV DNA阴性标本中,PreS1 Ag的阳性率为56.9%(192/337),阴性率为43.1% (145/33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 DNA阳性的标本中,随着病毒载量递增,PreS1Ag阳性率并未升高(P>0.05).结论 HBV DNA的表达与PreS1Ag阳性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病毒载量与PreS1 Ag阳性率不相关,HBsAg/HBeAg/HBc三项阳性(俗称“大三阳”)模式中HBV DNA与PreS1 Ag表达具有相关性.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俗称“小三阳”)模式中HBV DNA与PreS1 Ag表达无相关性.提示对于小三阳的妊娠期女性HBV DNA监测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药阿德福韦(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采集1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ADV治疗前血清,即基线(BL)血清,以及持续服药12、16、28、40、48、52、68、80、92周共10个时段的系列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 DNA的水平.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其ALT的水平. 结果 从BL到48周时段,HBV DNA中位数显著下降;在52周,HBV DNA中位数出现反弹;从52至92周时段,HBVDNA中位数再次下降.16例不同时段血清ALIT中位数的变化与HBV DNA中位数变化一致.ADV治疗12周时,HBV DNA中位数较基线下降了2.34 lg拷贝/ml,无HBV DNA阴转、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28周时,HBV DNA中位数较基线下降了2.91 lg拷贝/ml,有2例HBV DNA阴转、ALT恢复正常、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40、48周时,HBV DNA中位数较基线分别显著下降了3.83、3.95 kg拷贝/ml,有4例HBV DNA阴转、ALT恢复正常、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52周时,HBV DNA中位数较基线下降了2.90 lg拷贝/ml,出现反弹,但仍有4例HBV DNA阴转、ALT恢复正常、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68、80、92周时,HBV DNA中位数较基线显著下降了3.51、3.81、4.01 lg拷贝/ml,分别有4、6、6例HBV DNA阴转、ALT恢复正常、HBeAg血清学转换.16例患者接受ADV治疗的两年中,有9例患者分别从16、28、40周开始HBV DNA的水平显著下降;7例患者HBV DNA的水平下降但不显著. 结论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DNA及ALT中位数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52周时段HBV DNA水平出现反弹,提示52周可能是抗病毒的关键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尿液中乙肝病毒DNA对HBV相关肾炎患者的诊断效果,为更好的诊断HBV相关肾炎(HBV-GN)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HBsAg阳性或血清HBV-DNA阳性者60例作为Ⅰ组、HBsAg阴性且清HBV-DNA阴性者60例作为Ⅱ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Ⅲ组.采用PCR方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尿中HBV DNA水平.结果 Ⅰ组中有38例(63.33%)患者尿HBV DNA呈阳性,Ⅱ组、Ⅲ组中无患者尿HBV DNA呈阳性.尿HBV DNA、血HBsAg和血HBeAg联合检查诊断HBV-G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是最高的,其次为尿HBV DNA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尿HBV DNA、血HBsAg和血HBeAg诊断HBV-GN效率比较高,尿HBV DNA可能作为HBV-GN的一种简单、无创、患者容易接受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紊乱与肝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表达,以及胰腺细胞HBV DNA阳性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地高辛素标记HBV DNA s 577 bp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2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胰组织内的HBV DNA;应用图象分析系统对该12例肝细胞IR和TPK,进行抗胰岛素受体和酪氨酸蛋白激酶抗体免疫组化标记物定量测定。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HBsAg和lR。肝、胰组织活检前,常规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肝细胞HBV DNA阳性11例(11/12),糖耐量试验异常(IGT)7例中肝细胞HBV DNA均阳性(7/7),糖耐量试验正常(NGT)5例中HBV DNA阳性4例(4/5)。胰腺细胞阳性8例(8/12),IGT7例中胰腺细胞HBV DNA均阳性(7/7),NGT5例中仅1例HBV DNA阳性(1/5),IGT组与NGT组胰腺细胞检出HBV DNA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IGT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内IR和TPK表达较NGT的肝硬化患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IR=3.617 P<0.O1,tTPK=20.143P<0.01)。肝细胞内IR与TPK表达量高度相关,r=0.82597(P<0.0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显示肝细胞和胰岛细胞IR阳性处有HBsAg存在。结论HBV不仅能侵害肝细胞,也能直接侵害胰岛细胞。后者可能是HBV感染后并发类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直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灵敏度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与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34例患者标本,同时检测HBV DNA载量和HBV M.根据HBV M模式将结果分为五组,并对HBV DNA载量和HBV M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77例乙肝患者,分析HBV DNA载量水平与HBeAg之间的关系.结果 Ⅰ组HBV DNA阳性率为77.4%;Ⅱ组HBV DNA阳性率为70.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 >0.05).HBeAg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γ=0.812,P<0.01).结论 高灵敏度HBVDNA与经典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提高HBV DNA的检测灵敏度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尤其对小三阳患者的病情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HBV-M)、肝功能ALT、AST的关系,以期对慢性乙肝患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搜集乙肝六项、肝功能等资料,探讨HBV DNA载量与HBV-M、ALT、AST含量的关系.结果 各阳性模式的病毒载量比较,大三阳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大三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血清HBeAg滴度无相关性(r=0.683,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HBsAg含量无相关性(r=-0.483,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ALT无相关性(r=-0.157,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无相关性(r=0.062,P>0.05).结论 大三阳血清HBV DNA载量、病毒阳性率均高于其他阳性模式;但血清HBV DNA定量值的高低与HBV-M、ALT、AST含量无相关性,所以,HBV DNA可反映HBV在外周血的复制情况,并不能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妊娠中晚期孕妇使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97例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TF组(n=48)和LdT组(n=49).DTF组口服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DTF)治疗,LdT组口服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治疗,对比两组孕妇血清乙肝病毒基因(Hepatitis B virus-DNA,HBV DNA)水平、外周血Treg/Th17平衡状态、HBV母婴传播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孕妇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新生儿HBV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T与DTF两种药物对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妊娠中晚期孕妇治疗,均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调节免疫状态,降低HBV DNA水平,提升抗病毒效果,效果相当,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HBIG联合HBVac阻断HBV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 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10%(3/30)和34.8%(8/23),二组差异显著,而PBMC中HBV DNA检出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阻断组孕妇血清 HBV DNA水平下降率38.5 %(10/26),而对照组10.5%(2/19),差异显著, PBMC中HBV DNA水平二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多次联合注射HBIG 和 HBVac 可有效降低孕妇体内HBV DNA水平,从而降低HBV宫内感染率,但对孕妇PBMC中 HBV 影响不大, 并不降低新生儿 PBMC 中HBV 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乙肝两种血清学模式HBV DNA与HBV M定量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M)的定性评价已有报道[1-3],我们对HBsAg阳性感染者的HBV DNA和HBV M进行定量测定,并对两种常见阳性模式(HBsAg/HBeAg/抗-HBc,HBsAg/抗-HBe/抗-HBc)的HBV DNA与HBV M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两种模式HBV DNA与HBV M之间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收集HBsAg阳性血清标本共225份。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仪器为PE7000型PCR仪及上海申友试剂;HBV M采用微粒子酶免法,仪器为AXSYM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1.2方法对225份血清标本进行HB…  相似文献   

19.
吴雪飞  张明丽  赵志旭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28-1029+1014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type B,CHB)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者(n=49).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乙肝病毒DNA定量(DNA quantif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水平和人软骨糖蛋白-39(Human chondroglycoprotein-39,YKL-40)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YKL-40和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确切,能够促进HBeAg的转阴率,改善近期疗效,降低HBV DNA水平及血清YKL-40和CEA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6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M、HBV-LP和HBV.DNA.结果 (1)在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HBV-LP阳性率和HBV DNA无明显差异,而且HBV-LP的吸光度(A值)和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2)在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HBV-L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V DNA.结论 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水平能反映HBV感染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对于判断HBeAg阴性患者体内复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