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以甘肃白条党参产籽量为观察指标,评价党参种植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籽量的影响。方法:党参原药材地上茎叶生长旺盛期(7月初至8月初),对地上藤茎实施两期剪藤打尖。第一期于7月中旬剪除地上藤茎30 cm;第二期于8月初在第一期剪茎后茎叶生长的基础上再次剪除地上藤茎20 cm;并与原药材自然生长株作对照,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统一收集蒴果与种子,以重量法计算其单位种植面积产籽量,比较实施两期剪藤打尖与自然生长株产籽量的变化。结果:第一期的产籽量高于自然生长株的21%,第二期的产籽量低于自然生长株的17%。结论:在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的不同期次对党参产籽量有显著影响,第一期能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第二期降低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籽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党参产量及质控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党参生长茂盛期剪去地上藤茎顶端20,30cm(1~2次),抑制其藤蔓生长,减少养分过分消耗,改善光照条件,维持地下根与地上茎叶的生长相对平衡,从而促进根的生长。以丈量法测量其根粗与长,重量法计算产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党参质量标准及党参的活性成分党参炔苷为重点考察其质量。结果: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根鲜样平均直径(cm)增粗26%、长度(cm)增长21%,单位面积的增产幅度达到25%~35%,且对党参质量质控参数影响甚微。结论: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位面积的产量平均提高30%,生产的党参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规定,有利于当地党参药材产业发展,可为提高甘肃白条党参的产量与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5,(12)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党参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栽培方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栽培方式设吊蔓(D)与不吊蔓(D0)两种模式,试验设5个不同密度:M1(13.3万株/hm2),M2(16.7万株/hm2),M3(22.2万株/hm2),M4(33.3万株/hm2),M5(66.7万株/hm2)。结果:采用吊蔓栽培方式的党参单株果实数、产种子量以及果实成熟度均较未吊蔓的高;党参单株结果数、产种子量以及果实成熟度随密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高密度下因个体种子量减少导致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降低,低密度下虽然个体发育良好,但是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减少导致产量较低,密度为22.2万株/hm2的中等密度下党参种子产量最高。结论:吊蔓能增加党参种子繁殖单位面积的密度容量,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党参种子繁殖推荐采用吊蔓栽培方式、密度22.2万株/hm2,其产量达319.5 kg/hm2,较常规的未吊蔓方式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甘肃党参栽培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甘肃地产药材党参的栽培状况及其市场流通情况,提出甘肃党参的种植建议及对策。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专家咨询"方式,对甘肃渭源县、临洮县、宕昌县、岷县、陇西县、文县、武都区等甘肃地产党参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结果:甘肃地产党参主要分为白条党和纹党,白条党主要分布在渭源县、临洮县等地,种植面积广,质量较好,产量大,栽培区域呈逐年扩大趋势;纹党主产区为文县及其周边县区,商品等级划分为多个等级。结论:甘肃地产党参具有量大质优的特点。应在党参主产区建立GAP基地,稳定党参品质,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化,形成优质、稳定、高效的生产格局,保证甘肃地产党参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甘肃商品白条党参质量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进行其质量评价。方法:对甘肃6个商品白条党参主产地的52份样品,依据传统外观性状结合市场现状进行等级划分,测定其党参炔苷、浸出物、苍术内酯Ⅲ及总多糖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白条党参质量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各评价单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在0.322~0.551,单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0.450的样本有25批,这些样本的质量评价较高,其主要来源于白条党参主产区临洮县、渭源县的样本。相对关联度排名在前43名的样本中,甘肃临洮县产有10批,甘肃渭源县产有9批,甘肃漳县产有4批,分别占各自产地样本总数的100.0%,100.0%和44.4%,说明采集于临洮、渭源县的党参质量较优,这与实地调查情况相一致。结论:该方法及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地产药材的质量评价。现行甘肃白条党参的商品等级划分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陇中白条党参成药期生长规律。方法:选用系统观察法,从白条党参定植后60 d开始,每次按序采挖20株,并进行编号,依次检测植株蔓高、叶片数、地上部茎叶鲜重、叶面积系数、主根长度及芦粗、侧根数及长度、根鲜重。试验于3月25日栽植,于6月1日~10月30日,每隔10 d观测一次,并观察其物候变化,于收获期再观测一次。结果:白条党参成药期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共生阶段,从栽植到收获约220 d左右。由于移栽前期地温低,生长速度缓慢,7月中旬后生长进程显著加快,8月下旬地上部茎叶量最大;白条党参根鲜重增长在8月上旬后显著加快,直到10月上旬为快速增重期;到10月20日后内在质量最好,浸出物含量达到65.2%。结论:气温8~19℃、0~20 cm地温12~15℃,降雨量350 mm左右,为白条党参成药期生长的最佳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P333及种植密度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喷施PP333为主因,种植密度为副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其对种子产量、药材产量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以600 mg/L(PP333)+60株/m2(种植密度)最高,单位面积药材产量以600 mg/L(PP333)+90株/m2(种植密度)最高,最佳药材质量以900 mg/L(PP333)+60株/m2(种植密度)最高。结论:适宜的组合可提高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及药材产量,改善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蒙古黄芪种子的化感作用,并为探寻黄芪和党参间套种植提供信息.方法:对蒙古黄芪种子用蒸馏水浸种不同时间(12,24,36,48,60 h),以未浸提的蒸馏水(0 h)为对照,研究其浸提液对纹党参和白条党参2个党参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蒙古黄芪种子中存在一定的化感物质,其种子水浸液对不同种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在2个种中均表现一致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对不同种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促进后抑制,浸种24 h的蒙古黄芪种子水浸液可极显著改善不同种党参种子的萌发特性,而浸种60 h的水浸液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浸提60 h内的浸提液对不同种党参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却显著抑制幼根伸长生长,随浸提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减弱但抑制作用增强,对党参种(白条党参)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蒙古黄芪种子内存在一定化感物质,在种皮未受损条件下,水浸提24h后才开始浸提出其内源抑制物质,破除休眠提高发芽率.建议黄芪田可间套作适宜比例的党参,但要注意党参的配置比例因栽培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9.
白条党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 HY  Wang R  Liu Y  Shi YP 《中药材》2011,34(4):546-548
目的:研究甘肃省渭源县大宗种植药材白条党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各种波谱技术(NMR)及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渭源产白条党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Ⅰ)、β-槐糖正己醇苷(Ⅱ)、苍术内酯Ⅲ(Ⅲ)、党参炔苷(Ⅳ)、lobetyolin in(Ⅴ)、蒲公英萜醇(Ⅵ)、蒲公英萜醇乙酸酯(Ⅶ)、α-菠甾醇(Ⅷ)、9,10,13-三羟基-反-11-十八烯酸(Ⅸ)、β-谷甾醇(Ⅹ)、β-胡萝卜苷(Ⅺ)和蔗糖(Ⅻ)。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Ⅸ为首次从党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施肥对川党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田间试验,田间统计产量,HPLC测定党参炔苷含量、UV测定党参多糖含量.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有机肥以5900kg~7900kg/667m2、尿素28.5kg/667m2、磷肥36kg/~47.5kg/667m2、钾肥21kg~28.5kg/667m2,川党参药材产量高;正交试验以处理组合,氮肥24kg/667m2、磷肥40kg/667m2、钾肥16kg/667m2、栽培密度55560株/667m2产量最高,方差分析表明,氮肥、磷肥、钾肥、氮磷互作、氮钾互作及磷钾互作对川党参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党参炔苷、党参多糖在施肥水平处理中差异不显著,磷肥能显著提高党参炔苷含量.结论:不同种类肥料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合理的配合施肥能提高川党参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依据模糊物元模型对甘肃商品纹党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甘肃不同产地、不同商品等级纹党药材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对纹党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依据欧氏贴近度数值大小,其中贴近度值0.450的样本量有18批,这些样本评价度较高,主要来自于甘肃文县、武都区的样本。商品等级为二等品的样品普遍靠前,综合排序并不以商品等级顺序排序,受产地因素影响较大。结论:该方法及模型能客观地评价纹党药材的质量,可用于其他药材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硫磺熏蒸前后党参红外光谱特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硫磺熏蒸前后党参红外光谱的特征变化规律,为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鉴别依据。方法:对党参药材以不同比例的硫磺进行熏蒸,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熏蒸前后的党参药材、党参醇提物和党参水提物进行红外图谱及二阶导数图谱分析。结果:对于党参药材、党参醇提物和党参水提物3种分析对象来说,其各自的未熏党参与硫磺熏蒸党参在红外光谱上的差别并不明显,而通过具有高分辨力的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后,可得到明显的差别变化。二阶导数光谱显示,对于党参药材,硫磺熏蒸前后的吸收峰在1 500~1 600 cm-1峰强变化比较明显,而对于党参醇提物和水提物来说,在1 500~1 600,1 715 cm-1处峰强变化明显,且随熏蒸党参硫磺用量的不同峰强有各自的变化规律。结论:利用硫磺熏蒸前后党参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可快速、高效地鉴别党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处理,为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党参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评价其质量的稳定性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党参药材及饮片,制备党参标准汤剂;建立UPLC指纹图谱及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确标准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计算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和溶液p H等参数,评价工艺的稳定性。结果:党参标准汤剂中党参炔苷平均质量分数0.02%,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党参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主要共有峰有12个,出膏率45.4%,转移率58.1%。结论:建立的系统评价党参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行,党参饮片厚度是影响其标准汤剂出膏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种常用药用辅料微晶纤维素(MCC),糊精(DE),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可溶性淀粉(ST)和麦芽糊精(MA)对党参颗粒吸湿及其成型性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辅料,2种辅料不同配比混合后分别与党参浸膏按1∶1混合制粒,通过Higuch方程,Weibull分布和一元二次曲线方程模型拟合党参颗粒的吸湿动力学,并结合成型性和溶化性,筛选制备党参颗粒的最佳处方。结果: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党参浸膏-MCC-DE(3∶2∶1)组合时,党参颗粒均可在2 min内全溶,成型率85.41%,48 h内平衡吸湿量6.28%。结论:按最优处方所制党参颗粒的阻湿性和成型性均较好,工艺稳定可行,能有效降低党参颗粒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质的种苗是保证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基础,寻求绿色、安全、有效的措施缩短萌发时间、提高萌发率和发芽整齐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5常用种中药材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烟水与常用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烟水母液由悬铃木干燥植物材料闷燃产烟入水制得;利用TTC测定种子活力;测定种子含水量;检测种子吸水率;分别用水(空白组),烟水(0.2%母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150 mg·L-1),氯化镧(0.6 mg·L-1),硝酸钙(30 mg·L-1)和水杨酸(0.028 mg·L-1)处理种子,比较植物源烟水和4种生长调节剂对5种常用中药材(菘蓝、桔梗、知母、黄芩、黄芪)种子发芽率、平均萌发时间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烟水对菘蓝、桔梗、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其中使黄芩种子发芽率提高27.27%;对5种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显著提高桔梗和黄芩的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0.97%和27.49%;具有类似赤霉素的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结论:烟水的无毒性和易于取得性使其更易于应用于农业实践,综合来看,烟水技术在促进中药材种子萌发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菊花、党参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利用《中国药典》收录方法测定中药二氧化硫操作易出问题的环节,提示测定操作的注意事项,以便使测定操作更加完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了解菊花、党参样品二氧化硫污染状况。方法:以党参和菊花样本为研究材料,利用《中国药典》方法和《欧洲药典》方法测定其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对比测定结果和测定过程,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的结果,20个党参样品中超过400mg·kg-1的样本有6个,10个菊花样本均在30mg·kg-1以下,都符合150mg·kg-1的标准。结论:实验环节中滴定的起点、二氧化硫吸收过程、滴定终点的判断都会影响结果,应严格控制。菊花的二氧化硫污染较少,党参污染相对严重,需要加大监管治理力度,给市场提供合格的药材,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华东、华中不同地区3家医院"十八反"中乌头组反药应用情况进行临床调研和对比分析,探讨"十八反"乌头组反药同方配伍在临床应用的现状及特点。方法:从不同地区的临床应用处方中收集含乌头组"十八反"药对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分析药物的配伍特点。结果:"十八反"同方配伍分析显示,在两地区的临床处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药对是附子-半夏的配伍,支持度为44.45%,占有较大的比重,达到所有调研处方的一半;两地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半夏,支持度达到76.24%;取支持度前10的药物比较,核心药物除附子、半夏外,华中地区前10的药物多是温中补气类药物,如干姜、白术、党参等,而华东地区前10的药物多是活血养血类药物,如当归、川芎、丹参等;取支持度前10的药对比较,除附子-半夏外,华中地区临床应用的核心药对主要为化痰温中类药物配伍,如半夏-甘草、半夏-干姜等;而华东地区则主要是以活血补气类药物配伍,如白术-半夏、当归-半夏等;在两地区处方中出现的核心药组频率最高的为附子-甘草-半夏三药的配伍,支持度高达59.73%,在所有药组的应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结论:临床存在"十八反"乌头组反药同方配伍应用情况,其中以附子与半夏的配伍应用为多,但是"十八反"同方配伍药物在两地区临床上的应用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rowing years on the yield, quality and benefits of Codonopsis Radix for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guiding the planting and obtaining relatively stable economic benefits. METHODS The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 were cultivated year by year by field plot completely randomized trial for measur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1 year to 5 year Codonopsis Radix. The Codonopsis Radix was harvest in the fifth year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yield of plot was measured for the evaluating yield of per Mu. Quality of character and the content of extract of Codonopsis Radix were analyzed and measured according the methods recorded in 2015 edition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content of 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 was measur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The contents of lobetyolin and atractylenolide ?? were determined by method of HPLC. Taking yongxinxiang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and market risk of growing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 RESULTS The yield of Codonopsis Radix increases along with increase of growing years. The siz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ngth of growth, and the texture is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a negativ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of 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 extract and the increase of growing years. And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ents of lobetyolin, atractylenolide ??, output value of field and the increase of growing years. However,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due to the price in market.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ultivation years of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 should be extended for effectively avoiding market risks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quality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Codonopsis Radix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market fluc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