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梧桐科22属59种的花粉进行形态观察,根据其花粉萌发孔的数目、形状、位置和花粉表面纹饰等,可以将它的花粉分为12个花粉类型:1.苹婆类型(Sterculia—type)、2.银叶树类型(Heritiera—type)、3.蛇婆子类型(Waltheria—type)、4.梭罗树类型(Reevesia—type)、5.滇桐类型(Craigia—type)、6.昂天莲类型(Ambroma—type)、7.刺果藤类型(Byttneria—type)、8.午时花类型(Pentapetes—type)、9.翅子树类型(Pterospermum—type)、10.山芝麻类型(Helicteres—type)、11.鹧鸪麻类型(Kleinhovia—type)、12.灾绳树类型(Eriola-ena—type)。本文从花粉学的观点,对中国梧桐树花粉类型的划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秉滔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0,(2):25-35
本文在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夹竹桃科植物作了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对国产的17厲32种进行了订正,其中有7个新组合,46个新异名,给予归并和更正。为提供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及教学、科研、医药卫生等参考,会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李秉滔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1,(3):38-42
本文报道大戟科一新属—方鼎木属,并根据国内外较新文献资料,将中国萝科植物作了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为了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有关规定,新属给予拉丁文描述发表,对萝科植物一些分类位置错误,进行了更正,现将其中新组合和新名称先给予发表,为提供科研、教学、医药卫生等应用,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选择了中国木贼科两属11种植物共11个分类运算单位;选取了形态学、组织学、化学成分等方面的35个性状;采用单联法、全联法、WPGMA 法、UPGMA 法、离差平方和法、可变类平均法和可变法等七种方法,进行了分类运算。最后,绘出了 UPGMA 法的树系图和结合线图。研究结果支持将木贼科分为两属:木贼属和问荆属。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三白草科植物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综述了三白草科植物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 三白草科植物具有多类活性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结论 三白草科植物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The. dried leaves of C. trichotomum Thunb. belonging to family Verbenaceae has been used as sedative and antihypertensive ag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t is similar in appearance to the leaves of C. frangrans Vent. But the latter is not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In order to distingush C. trichotomum Thunb. from C. frangrans Vent, their comparative anatomy was studied. The petiole's vascular structure of family Verbenaceae is of taxonomic value. However, C. trichotomum has been misidentified as ten or four separate bundles in its petiole. Its developmental anatomy showed that it is made of three separate bundles. A large bundle in the centre is one bundle, not eight or two. Because its phloem from young leaf to old is all continuous arc, and so is the xylem of old leaf.Some of the more important diagnostic characters of these plants are tabulated with 13 photos accompanying them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8.
在筛选新抗生素过程中,从我国福建省的土壤中分离到两株有拮抗作用的稀有放线菌,80-A11和80-A15。气生菌丝绿色、浅白色,孢子梗上大多产生2~4个的短孢子链,偶见5~6个;80-A11菌株基内菌丝黄褐色而80-A15菌株的基内菌丝为褐-绿褐。细胞壁化学组分Ⅲ型并含少量甘氨酸,全细胞糖B型。通过分类研究证明它们不同于小四孢菌属中的已知菌种。菌株80-A11定名为福建小四孢菌Microtetraspora fujianensis n. sp.Jin,1991,菌株80-A15定名为绿色小四孢武夷新变种Microtetraspora viridis var.wuyiensis nov.var,Jin,1991。 相似文献
9.
10.
11.
从我国福建省的土壤中分离到五株马杜拉放线菌,编号80-2、80-A13、80-30、80-28和80-191。其中除80-A13菌株外,其它菌株均有拮抗作用。无气生菌丝或气生菌丝贫乏,前二个菌株产生2~9个孢子的短孢子链,孢子表面疣状,后三个菌株孢子链形成假孢囊,孢子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份为Ⅲ型,糖类型B,含马杜拉糖,甲基萘醌分析结果80-2为MK-9(H_6)、MK-9(H_8)。80-A13为MK-9(H_4)、MK-9(H_6),而80-30和80-191为MK-9(H_4)、MK-9(H_6)、MK-9(H_8)。通过分类研究证明它们不同于马杜拉菌属中的已知菌种。命名80-2为荧光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fluorescence sp.nov.1991;80-A13命名为微弱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parva sp.nov.1991;80-30和80-28定名为紫褐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violacefonscussp nov 1991;80-191 定名为赭色马杜拉放线菌屏南变种Actinomadura ochracea varPingnansis nov.var.199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作者1985~1987年间在广东省肇庆地区调查栽培药用植物病害过程中发现的尾孢属新种:Cercospora alpinicola sp.nov.寄生于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C.alpinii-Ka'sumadaicola sp.nov.C.alpini-katsumadae sp.nov.寄生于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C.ardrographicola sp.nov.寄生于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C.sauropi sp.nov.寄生于龙利叶(Sauropus apatulifolius Beille)C.evodio-rutaeearpae.sp.nov.寄生于吴茱萸(Evod:a ruttaecarpa(Juss.)Benth.),C.pueraria-thomsona ap.nov.寄生于葛(Pueraria thomsoni Benth.)。文中对以上各菌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拟茎点霉属(Phomopsis)的4个新种及3个国内新纪录,新种是寄生于肉桂和锡兰肉桂的樟拟茎点霉(P.cinnamoni sp.nov.),寄生于泰国大枫子的大枫子拟茎点霉(P.hydnccarpi sp.nov.)寄生于胖大海的苹婆拟茎点霉(P.sterculioe sp.nov.)及寄生于龙眼和荔枝的龙眼拟茎霉(P.longanoe sp.nov.)新纪录是可拉拟茎点霉(P.colaoe Bond.-Mont.),薯蓣拟茎点霉(P.dioscoreoe sacc.)及棕榈拟茎点霉槟榔生理型(P.polmicola(Wint.)sacc.f.arecoe Sacc.)。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记述了在湖北神农架山区杂草上采获的梳蓟马属(Cte(?)ips)一新种,滑背梳蓟马Cie(?)hrips leic(?)tus,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本新种与产自日本的C.(?)Haga & Okajima的雌虫颇相似,但前者头较短,头长与头宽之比为0.85,而后者为1.02;复眼后面不收缩;长翅型,前翅前缘鬃具29根,上脉鬃23—24根,下脉鬃18—19根,本种又与C.(?)Chen(产自台湾)的雄虫相似,但本种的前胸背板光滑,腹部第LX背板无锥状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报道中药龙胆的两个新基源植物:亚木龙胆Gentiana suffrutescens J.P.Luo et Z.C.Lou 和建德龙胆G.manshurica Kitag.ssp.jiandeensis J.P.Luo et Z.C.Lou,并通过对上述二种与它们的近缘种的根茎和根的组织构造特征、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分析以及种子、花粉和叶片的扫描电镜特征的比较研究,为形态分类提供了有意义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道了苦苣苔科的一个新分类群—小花台地黄Titanotrichum parviforum X.B.Ye et W.T.Lin。该分类群分布于广东省新会县古兜山地区。与近缘种台地黄T.oldhamii(Hemsl.)Solerder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叶基生,花较小,花药分离,子房无毛等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