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8例冠心病患者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记录一般情况、术中支架植入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88例冠心病患者共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119枚,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在防治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植入术(STENT)与球囊扩张后经皮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粥样斑块体积的变化及差别.方法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STENT与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术.同一患者不同病变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采用血管内超声测量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比较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变化及2组粥样斑块体积变化的差异.结果 2组术后粥样斑块体积较术前减少.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08±0.46)mm3;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67±0.62)mm3.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为低.结论 STENT减少了球囊扩张次数,可减少粥样斑块的破碎及脱落,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更小.  相似文献   

3.
张莉莉  贾国良 《医学争鸣》2002,23(B12):53-55
由冠脉阻塞所致的缺血型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介入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但无论是PTCA还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均面临着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难题,特别是冠状动脉腔内治疗术能显著激活血小板而增加了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主要预防措施是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本文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药物在药理学预防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率,但支架同样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易发生再狭窄[1].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和裸支架相比,DES使6个月的再狭窄率降至0%~9%[2、3].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186例病人行PCI术,80%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公认为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和术后易发生难以预测的急性血管闭塞致心肌梗死(MI)或猝死等重大并发症,术后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可明显减少PTCA的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本文报告20例安放30个血管支架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7.
郭金花  李琴 《中国病案》2004,5(1):40-40,25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支架降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介入治疗后即刻的管腔扩大,能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并通过外力使斑块固定在管壁与架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 3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均获成功 ,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 ,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 ,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 2 6例 ,1例术后 1 3天发生猝死 ,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 ,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有所改善 ,余 2 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 ,结果表明 ,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亦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逐步走向成熟,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发展到支架置入术,使PCI更为安全、有效;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则明显减少了裸金属支架(BMS)置入后的再狭窄,减少了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在PCI发展的同时,冠状动脉外科技术也不断改进,心脏不停跳而不需体外循环(off—pump)的搭桥手术,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心脏病介入治疗学的发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再通的治疗。血管内支架由于其良好的弹性记忆力,几何稳定性和相对的组织稳定性,不但扩大了PTCA的适应症,同时减少了PTCA后再狭窄及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两种合用是目前治疗冠心病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1998-2000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地为1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PTCA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虽然与单纯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相比较,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已大大降低,在局限性病变和直径>3.0mm血管的病变中,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的发生率大约是10%~20%,如果合并有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弥漫性病变或是直径<3.0mm血管的病变,则ISR的发生率高达30%~60%,所以如何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主要有:①血管弹性回缩;②血管重建;③血管内皮增生。支架植入术可以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重建所引起的再狭窄的发生,但却加剧了血管内皮的增生。这是因为支架植入引起了血管损伤及排异反应,从而启动了血管壁  相似文献   

12.
药物涂层支架在冠脉再狭窄介入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香 《医学争鸣》2006,27(6):574-575
0引言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主要有两大冠脉介入技术应用于临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支架植入术.自1977年应用以来再狭窄问题一直影响着PTCA的远期疗效,尽管后来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大大降低了再狭窄率,但也有10%~50%的病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问题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为防治再狭窄也曾做过许多努力,如:为数众多口服药试验研究均未获得满意效果,放射疗法被认为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因心绞痛复发来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接受了介入治疗和随访。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洗脱支架31例,切割球囊5例,球囊扩张3例。切割球囊5例中同时接受放射治疗3例。结果在平均18.7±9.5(6~36)个月随访中,9例有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当中,7例(13.5%)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球囊扩张组1例患者心绞痛复发,植入TAXUS支架一枚,未再发心绞痛。1例TAXUS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术后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见支架内完全闭塞,予PTCA治疗,未再发心绞痛。其余患者复查显示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切割球囊扩张和支架内放射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成功率高,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自从 1977年第 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成功实施以来 ,PTCA已经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PTCA术后有 30 %~5 0 %的病例发生再狭窄[1,2 ] ,尤其是在PTCA术后 6个月内。因此 ,如何有效地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已经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课题。至今尚无药物治疗确切有效的报道。而支架植入术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对PTCA术后再狭窄有效的治疗方法[3] ,但是支架植入术后仍有 2 0 %的病例发生再狭窄[4 ] ,而且支架的植入可能增加血管壁损伤和血栓形成的危险。近年来 ,随着对PTC…  相似文献   

15.
张小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1027-102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或)支架植入术已成为且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及常用治疗方法,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对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PTCA或支架植入术。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实施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尽管随后的复发率较高,对于裸金属支架内再狭窄常行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内近距离放射疗法(VBT)常可取得最佳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基于多聚体的缓释性紫杉醇洗脱支架对自体冠状动脉置入支架后发生再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  相似文献   

17.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术(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1],支架的应用后仍有30%左右的再狭窄率.因此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已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明显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挽救了大量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可减少单纯PTCA的血管再闭塞及狭窄,其应用广泛。但是支架也同样存在亚急性血栓形成、再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的问题。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与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徐绍辉  高瑜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2):110-1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远期的再狭窄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而冠状动脉内支架种植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再狭窄中的弹性回缩、血管重塑和血栓问题,使术后3~6个月的再狭窄率明显下降,但是仍然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诞生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其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27例冠心病(CHD)患者中4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术,23例行常规方法支架植入术。结果27例患者28处病变血管植入31只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DeNovostenting)19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不理想植入支架(Suboptinalstenting)8只,PTCA并发夹层、内膜撕裂和濒临闭塞时植入支架(Bail-outstenting)4只。术前血管狭窄平均(87±13)%,术后为(15±5)%(P<0.05)。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消失。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或死亡。术后随访1~6个月,仅1例发生非Q波AMI。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