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药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医门八法"见于程钟龄之《医学心悟》,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通过古代医籍及文献报道论述关于"医门八法"的相关内容和特点,结合"医门八法"在辨治眩晕中的运用,对"医门八法"与眩晕辨治的相关性和可结合性予以逐个剖析,并对"医门八法"辨治眩晕的思路进行归纳梳理。"医门八法"对辨治眩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眩晕的辨治与"医门八法"息息相关,临床对于眩晕的治疗,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可借鉴于八法之特点,分别治之,今试述"医门八法"在眩晕辨治中的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肺位最高,不耐寒热,素有"娇脏"之称,外邪侵入,肺则首当其冲;肺朝百脉,如肺有病常及它脏,它脏有病亦常累及于肺;中医治肺有法可效,有方可循,方法庞杂,应用不当常难以奏效;遍览各家治肺之法,结合临床体会归纳整理为"治肺六法"。  相似文献   

3.
肺系疾病是临床最常见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感冒、咳嗽、肺痿、肺痈、喘症、哮症、肺胀、肺痨等病。掌握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大体分为直接治肺法和问接治肺法。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即治肺八法,属于直接治肺法的范畴。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而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不耐寒热,喜润恶燥,所以治肺之法,应以辛、平、甘、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喉源性咳嗽证治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喉源性咳嗽的证治八法 :肺失清肃 ,痰凝咽喉 ,治以肃肺 ;表寒外束 ,肺气郁闭或表虚宣发无力 ,治以宣肺 ;正气虚弱 ,病邪留恋不去 ,治以补虚 ;咽喉不利 ,鼻窍不通 ,治以利咽通窍 ;风邪外客或风淫上扰 ,治以祛风 ;咳嗽日久 ,气血凝滞 ,治以活血。临床上各法可参合运用 ,并可结合使用外治之法  相似文献   

5.
汗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首,可开泄腠理、调和气血、宣通肺卫以驱邪治病。表证是外邪侵袭肌表所致病证,解表过程多伴有汗出,导致有解表法即汗法的认识。结合中医、西医对发汗的认识,汗法、解表法的历代医药文献记载和古今临床应用,阐明汗法在临床上既可治表,又可治里,解表法不止于发汗,解表过程可有汗出亦可无汗出,以期正确理解汗法、解表法的关系,推进两法在临床上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6.
喉源性咳嗽证治八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新华 《江苏中医》2000,21(7):35-36
归纳喉源性咳嗽的证治八法,肺失清肃,痰凝固喉,治以肃肺;表寒外束,肺气郁闭或表虚宣发无力,治以宣肺;正气虚弱,病邪留恋不去,治以补虚,咽喉不利,鼻窍不通,治以利咽通窍,风邪外客或风淫上扰,治以祛风;咳嗽日久,气血凝滞,治以活血。临床上各法可参合运用,并可结合使用外治之法。  相似文献   

7.
余午亭是明代新安著名临床医家,有着十分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文以余午亭所编写的临床综合性医著《诸证析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余氏"治火八法"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笔者总结余氏论治火病的八种方法,从实火泻之、虚火补泻兼施、相火滋阴降火、燥火滋阴润燥、湿火湿热并治、猛火和之养之、郁火升阳散火、无名之火非人力所及分别论述。余氏的"治火八法"既是对前人"火热论"的继承,又有对火病分类、治法方药的创新与发展,其论治思想及治疗经验总结至今对临床火热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风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以拓展治疗肺系疾病的思路。方法从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入手,结合当代名医经验、仲景论述和笔者的临床体会,揭示治风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广泛应用。结果治风法不仅适用于以外感为主因所致的肺系疾病,而且或主或次的散见于治疗肺系疾病的始终;木反侮金,滋阴、潜阳、熄风等防治内风的方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结论肺系疾病虽各有主证,但外风易侵,内风易侮;及时治风,轻证则还肺以"清虚",重证则能截断病势,扭转病机,使疾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未被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祖国医学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既往临床上的中医治疗大多着眼于肝、脾两脏,而少及于肺。《黄帝内经》中言及"肺与大肠相表里"。基于此理论而衍生的"肺病治肠,肠病治肺"独特治疗手段在临床颇有疗效。宣肺法是"肠病治肺"的重要治则,近年来很多医家运用宣肺法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陶汉华以辨治内科杂病而著称,临床以脏腑辨证为主,从脏腑本身出发,以则统法,以法立方,把握病机,随症增损。陶师于肺病临床治法归纳为理肺气、调肺血、温肺阳、滋肺阴、清肺热、消痰饮、理肠腑、通肺窍八法,以八法为代表统领诸方,更切病机,适于临证。  相似文献   

11.
通腑法是在脏病治腑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八法"下法"范畴,现在普遍观点认为此即为通利大便,而笔者认为二者不可等同:所谓通,即为通畅、不堵塞之意;所谓腑,即指胃、大肠、三焦、胆、膀胱、小肠,皆与肺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故通腑法非独通利大肠也。  相似文献   

12.
"医门八法"之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出自清代程国彭撰著的《医学心悟》,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医门八法"上承辨证、下统方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医门八法"对中医治法给予了概括性总结,其详细阐述多直接引用仲景治法,且以伤寒方药为依据,体现了程氏对仲景学说的继承。"医门八法"首创简便的辨治体系,是对《伤寒杂病论》治法治则的凝练与提高,起着执简驭繁、提纲掣领之功用,更是对仲景学说的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所推崇。从医者需领悟仲景治法之深意,掌握"八法"之精奥,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分析"医门八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基本运用及其特点,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利大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从神经肽角度探讨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熏烟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复制COPD大鼠模型。50只雄性大Wistar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分别用治肠药(生大黄)、治肺药(生石膏、苦杏仁、瓜蒌皮)、肺肠同治药(生大黄、生石膏、苦杏仁、瓜蒌皮)灌胃,连续7 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中SP、VIP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SP表达较强,而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表达较弱;VIP在正常大鼠支气管上皮表达较强,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弱,各治疗组VIP表达明显增强。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SP在模型组肺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肺组织SP含量均明显降低,VIP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治肺组相比,肺肠同治组肺组织S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利大肠或治肺基础上增加通利大肠,可调节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神经肽SP、VIP的含量,这可能是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献琳以"肝体阴用阳"为核心,结合肝脏特点,确立虚实治法、治肝八法及整体治肝法三大治法体系。虚实治法将肝系疾病分为虚证、实证两大类,乃据病情虚实分类拟定的治法;治肝八法基于肝脏特点,结合肝之阴阳气血的病理变化,提出养肝阴、补肝血、通肝络、疏肝气、泻肝火、平肝阳、熄肝风、温肝寒8类基本治法;整体治肝法是基于脏腑密切关系,从五脏六腑论治肝病。  相似文献   

15.
肺、肾两脏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经脉循行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每至换季或体虚时易合并肺系疾病而加重病情。王耀光教授在"肺肾同治"理论指导下,辨标本缓急,提出了"治肺三法",即补肾宣肺法、补肾敛肺法、补肾泻肺法。补肾宣肺法针对实邪,宣发疏散;补肾敛肺法针对虚证,以治本为主;补肾泻肺法针对中晚期合并胸水者,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6.
谈治肺     
直接治肺之法,常用的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凡是医生,人人会用。其中宣肺、肃肺二法最为常用,但其概念却有被误解之处。宣肺:宣者通也。肺主气,气宜通畅。任何外邪,侵犯到肺,都能使肺气失于通畅,导致咳嗽上气,故谓“诸气腕郁,皆属于肺。”宣肺之宣,是宣通肺气之膹郁,则咳嗽上气自得缓解,属于十剂中“宣可去壅”之范畴。李时珍释为“壅者塞也。宣者布也散也”,为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肺部疾患,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笔者从肺生理特性出发,总结提出了"肺失治节"理论,认为"肺失治节"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针对"肺失治节"的治疗手段——"调肺复节"策略对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泻肺法、通腑法、通腑泻肺法对实验性大鼠ALI/ARDS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方法复制大鼠ALI/ARDS模型,分别采用泻肺方、通腑方、通腑泻肺方灌胃。结果第3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较模型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和治肠组较模型组IL-6含量降低(P<0.05);第7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IL-6含量降低(P<0.05)。对肿瘤坏死因子三者都改善明显,且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对IL-1β改善水平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明显优于治肺组;对IL-6改善水平治肺组要优于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结论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均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和全身的炎症损伤。三组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改善效果,但他们作用靶点不同,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泻肺法、通腑法、通腑泻肺法对实验性大鼠ALI/ARDS炎性细胞因子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方法复制大鼠ALI/ARDS模型,分别采用泻肺方、通腑方、通腑泻肺方灌胃。结果第三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较模型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和治肠组较模型组IL-6含量降低(P0.05);第七天时,治肺组、治肠组及肺肠同治组大鼠血清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肠组与肺肠同治组IL-1β明显降低(P0.01);治肺组IL-6含量降低(P0.05)。对肿瘤坏死因子三者都改善明显,且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对IL-1β改善水平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明显优于治肺组;对IL-6改善水平治肺组要优于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结论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均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通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和全身的炎症损伤。三组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改善效果,但他们作用靶点不同,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动-定序贯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在先贤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总结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所创立的以"症脉-核心病机-主证-治法-药串"为诊治特点的思维方法,用于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本文以"动-定序贯八法"为指导,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对哮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核心病机进行动态把握,以核心病机-浊痰闭肺为出发点,以宣肺化痰为基本方法,兼以疏风、散寒、清热、渗湿、化瘀、理气等治标之法,运用上下同治、表里同治及五脏同治对哮病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