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8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首剂静注负荷剂量胺碘酮75~150mg,5min注入,继之以1,0—1.5mg/min维持静滴,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15—30min后,再给75~150mg的追加负荷剂量,24h总剂量600~900mg。结果 有效率87.5%,副反应5.3%。结论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静注胺碘酮治疗高危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在高危病人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 mg稀释10 min内注入,随后以1.0-1.5 mg/min维持静脉点滴(输液泵),以后依病情渐减,当心律失常控制不理想时,可每隔30 min再注入150 mg增加负荷量,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持续5天左右,口服600 mg/日1周,400 mg/日1周,200 mg维持。结果:第1个24 h静脉胺碘酮用量为(1462±320)mg,心律失常控制达58%(36/62),72 h后心律失常控制达96.4%(60/62)。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VT和(或)VF安全高效,用药强调个体化。推荐剂量:第一天(24 h)内静脉胺碘酮1000-1500 mg,预防心律失常复发需长期口服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猝死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室性心率失常时胺碘酮的应用。方法:选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1%、8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在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静脉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 (VT)和 (或 )心室颤动 (VF)患者 (室颤患者先给予电除颤 ) ,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 15 0mg后以 0 5~ 1 0mg/min静脉维持注射 ,同时口服 6 0 0mg/d ,并逐渐减至 2 0 0mg/d维持。结果 :第一个 2 4h 2 2例心律失常获控制 ,静脉用胺碘酮 92 0~ 2 14 0 ( 112 4± 2 13)mg ,72h心律失常全部被控制。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VT和 (或 )VF对控制心律失常是快速、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静脉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150~300 mg,10 m in注入,继之以0.5~1 mg/m in维持泵入。静脉维持用药24~48 h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 mg/d,并逐渐减至200 mg/d维持。结果维持静脉点滴平均(4.0±1.5)d,总有效率85.7%。静脉用药期间,未见QT间期明显延长,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静脉与口服联合给药起效快,可达到早期抢救生命的目的,又可稳定血药浓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在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心肺复苏过程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57例。分别予胺碘酮(34例)及利多卡因(23例)治疗,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其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8.3%,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60.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同时静脉和口服给药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胺碘酮同时静脉和口服给药对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口服胺碘酮600~800mg/d,同时深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mg,15~20分钟注毕,续之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1.5±1.2)天。结果72小时总有效率73.1%。静脉用药期间2例出现一过性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一过性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减量后恢复。结论同时静脉和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马里兰急诊医学必知 (Maryland Emergency Medicine Pearls) 胺碘酮与普鲁卡因胺在稳定广泛复杂性心动过速中使用的对比 Michelle Hines 针对心肺复苏和紧急心血管救护中发生的稳定宽大QRS波复杂性心动过速,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指南中推荐的两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是:胺碘酮150 mg 10 min静脉注射以及普鲁卡因胺20~50 mg/min静脉滴注(最多17mg/kg).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大QRS波单一性心动过速(假定为室性心动过速)急救治疗过程中,使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后,对患者发生的主要心脏事件的概率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研究中使用的两种方案分别是:胺碘酮5 mg/kg静脉滴注20 min,或者使用普鲁卡因胺10 mg/kg静脉滴注20 min.  相似文献   

9.
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在复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和(或)电复律无效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用胺碘酮,首剂3 5 mg/kg,继以0.5~1.5 mg/min泵入维持,若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 min再追加75~150 mg负荷量,共2次,终止后逐渐减少静脉维持量到停用.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临床疗效、心电改变和副作用.结果7例在2 h内、10例在24 h内、12例在72 h内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2例在减量或停用后复发,经追加胺碘酮用量后控制发作,2例死亡.静脉用量2 h内380~520(462±65) mg,24 h内用量1 010~2 150(1 416 ±276) mg,静脉维持2~8(4.43±1.50) d.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率<50次/min,经减量后恢复正常.认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AMI并顽固性室性VT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用药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利多卡因反复应用无效或反复除颤利多卡因不能维持的16例病人,胺碘酮3~5mg/kg稀释后10min内静脉注入,随后0 5~1 5mg/min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注射75~15 0mg ,同时口服胺碘酮2 0 0mgtid ,静脉平均用药3~9(5. 9±3. 2 )d。结果 第1天平均静脉用量115 3±183(90 0~15 0 0 )mg ,心律失常控制率18 7% ,第2天31. 3% ,72h全部控制。7d后2 0 0~6 0 0mg/d维持。30d时1例停服胺碘酮17d的病人,室性心动过速再次发生,除颤无效死亡;余15例病人,病情稳定后改用胺碘酮10 0~2 0 0mg口服,随访3~12 (7 .7±3 .1)个月无复发。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加口服应用对顽固性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完全有效,用药要个体化。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预防复发需坚持长期口服。  相似文献   

11.
张辉 《新医学》2008,39(3):184-185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予胺碘酮(负荷量600 mg/d治疗7日,再给予400 mg/d治疗7日,其后用200 mg/d治疗2周,继以100~200 mg/d治疗4个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QT间期延长与抗心律失常有效率的关系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高达95%,其维持量小(100~200 mg/d),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QT间期延长者较QT间期不延长者效果好.对负荷期末QT间期不延长者,延长其用药负荷期后部分患者可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延长者较不延长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疗效。但临床应用多为小剂量 ,对大剂量应用的经验不足。 2 0 0 2年 11月至2 0 0 3年 2月我院收治了 3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例均为男性 ,平均 6 3岁 ,均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用常规剂量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 ,3例均不能终止室性心动过速或防止复发。1 2 给药方法 治疗初始阶段 ,先以15mg/min的速度静注胺碘酮 15 0~30 0mg ,并行同步直流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转归。方法分析2002年8月~2005年12月间位院治疗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和相关问题。结果43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静脉应用较大剂量的胺碘酮治疗后,显效率为58.1%,有效率为32.6%,总有效率为90.7%,病死率为9、3%。结论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作用快、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分别给予胺碘酮(n=38)和利多卡因(n=28)治疗,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判定疗效。【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显效20例(52.6%),有效10例(26.3%),无效8例(21.1%),总有效率78.9%。利多卡因组显效7例(18.4%),有效8例(28.6%),无效13例(46.4%),总有效率5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75~150mg负荷量后续以1.0mg/min持续泵入6h,然后以0.5mg/min持续泵入共48h,总量450~2400mg,静脉泵入同时口服胺碘酮,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第3周200mg/d,维持1~4周。结果显效30例,即非续性室速消失且24h内心电监护无室速发生;多源性室性早搏消失,24h室早减少90%以上;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有效20例,即室早减少50%以上,房颤病人的心室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无效6例,其中2例病人因反复室颤死亡。治疗期间4例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3例减少胺碘酮用量,1例停药后心率恢复到正常;2例外周血管炎,停药并用硫酸镁热敷后症状逐渐消失;2例血压下降至80/50mmHg,其中1例经减慢静推速度,补充血容量后血压恢复正常,1例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正常。结论静脉加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16.
心脏骤停复苏时胺碘酮的疗效及护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婷  暴青竹 《现代护理》2005,11(18):1558-1559
目的观察应用静脉负荷量胺碘酮在心脏骤停复苏中的疗效和护理的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1例心脏骤停患者。经心电图或心电示波证实为心室颤动(室颤)、心室扑动(室扑)时,即刻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CPR)。当200J或300J1~2次体外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不成功时,立即给予胺碘酮3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2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再行直流电击除颤(300~360J),并继以胺碘酮1000μg/min速度静脉滴注。在CPR过程中除胺碘酮外不再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但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等常规抢救药均可应用。选择1998~2000年我急救中心77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CPR方法同上,主要药物除胺碘酮外亦基本同治疗组,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为利多卡因。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22.2%),对照组6例(7.8%),P<0.05。治疗组有效37例(45.7%),对照组32例(41.6%),P>0.0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组67.9%(55例),对照组49.4%(38例),P<0.05。结论快速静脉负荷量胺碘酮在心脏骤停复苏中复苏成功率高,较肾上腺素或/和利多卡因可以明显增加复苏成功住院率及生存率。护士的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静脉负荷量胺碘酮在心脏骤停复苏中的疗效和护理的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1例心脏骤停患者.经心电图或心电示波证实为心室颤动(室颤)、心室扑动(室扑)时,即刻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CPR).当200 J或300 J1~2次体外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不成功时,立即给予胺碘酮30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1~2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再行直流电击除颤(300~360 J),并继以胺碘酮1 000 μg/min速度静脉滴注.在CPR过程中除胺碘酮外不再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但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等常规抢救药均可应用.选择1998~2000年我急救中心77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CPR方法同上,主要药物除胺碘酮外亦基本同治疗组,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为利多卡因.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22.2%),对照组6例(7.8%),P<0.05.治疗组有效37例(45.7%),对照组32例(41.6%),P>0.0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组67.9%(55例),对照组49.4%(38例),P<0.05.结论快速静脉负荷量胺碘酮在心脏骤停复苏中复苏成功率高,较肾上腺素或/和利多卡因可以明显增加复苏成功住院率及生存率.护士的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在复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和(或)电复律无效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用胺碘酮,首荆35mg/kg,继以0.5~1.5mg/min泵入维持,若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追加75~150mg负荷量,共2次,终止后逐渐减少静脉维持量到停用。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临床疗效、心电改变和副作用。结果7例在2h内、10例在24h内、12例在72h内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2例在减量或停用后复发,经追加胺碘酮用量后控制发作,2例死亡。静脉用量2h内380~520(462&#177;65)mg,24h内用量1010—2150(1416&#177;276)mg,静脉维持2~8(4.43&#177;1.50)d。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率〈50次/min,经减量后恢复正常。认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AMI并顽固性室性VT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快速心律失常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心律平组(30例)。胺碘酮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150—300mg缓慢静注,维持量0.5-10mg/min,维持静点3d,静脉用药同时口服0.2gq8h。心律平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70mg静脉注射,若无效15min后重复70mg,最大累计量24h不大于240mg,次日1:2服0.2gq8h,观察两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转复到窦性心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总成功率81.25%(26/32)比心律平组转复总成功率60%(18/30)高,而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较心律平组低。结论胺碘酮静脉给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心脏术后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针剂治疗心脏手术后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80例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或房颤的的患者,以胺碘酮针剂2~3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20 ml,缓慢静脉注射,效果不明显者于30 min后再次静注1 mg/kg剂量,而后按5~10 mg/(kg.d)持续静脉滴注1~5 d,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有效率为95%,能较好的控制心率,且对血压影响不明显。【结论】胺碘酮针剂治疗心脏手术后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快速性房颤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