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介绍在老年患者应用穿间隔 (transseptal,TS)技术进行左侧后间隔及位置较高的外侧游离壁旁道的消融是安全、易行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患者 ,年龄 (6 5± 6 )岁(6 0~ 85 )岁 ,14例经常规方法消融未成功 ,改用穿间隔的方法 ,另外 8例中 3例经判断为左后间隔旁道及 5例高位外侧游离壁旁路后直接应用穿间隔技术。将直接穿间隔患者分为一组 ,其余病例分为另一组。应用Dag 8F鞘或Mullin鞘和Brockenbrough穿刺针 ,取正位影像在左房影下缘上一个椎体水平与脊椎右中 1/ 3垂线交点处 (冠状窦口上一个椎体 ) ,右前斜位 4 5°在房室沟与心外缘正中间 ,在卵圆窝处进行房间隔穿刺 ,术中应用肝素 30 0 0~ 5 0 0 0U。选用Cordis普通射频大头或EPTTMP大头 ,通过房间隔进行消融。消融术后行电生理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有无差别。结果 标测穿刺间隔后房室瓣环 ,划分内中外上四个区。 15例为左后间隔旁路 (内区 ) ,7例为位置较高的外侧游离壁旁路 (上区 )。消融术后电生理检查旁路前传逆传阻断 ,未诱发SVT ,消融成功。输出功率 18~ 30W ,放电 (10 0± 2 0 )s ,改用穿间隔组X线透视时间为 (5 5± 8.2 )min ,直接穿间隔透视时间为 (30± 6 .5 )min ,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 1993年至 2 0 0 3年 10年间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总结。方法 对110 8例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对其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①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总成功率为 96 .7% ,其中AVRT98.3% ,AVNRT97.5 % ;总复发率 3.7% ,其中AVRT 3.1% ,AVNRT 2 .6 % ;总并发症发生率 0 .99% ,无一例死亡 ;②后 5年与前 5年对比研究 :每例患者所用时间为 (4 .2± 0 .8)h和 (1.1± 0 .6 )h(P <0 .0 0 1=,x线透视时间为 (4 0 .3± 10 .3min)和 (2 0 .1± 7.1min) (P <0 .0 0 1=,复发率为 4 .9%和 1.6 % (P <0 .0 0 1=,并发症率为 1.8%和 0 .6 % (P <0 .0 0 1=。结论 ①射频消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②我院射频消融水平将随着治疗病例数增多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例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结果及消融过程。结果 5例中具有2条房室旁路3例(右后侧壁 右前壁1例,左前游离壁 左后游离壁1例,左中间隔 左后游离壁1例,1条旁路(左前游离壁或右前壁)伴房室结双径路2例,5例全部消融成功,随访7~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前,应行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提高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检出率,有时术前不能全部揭示存在的折返径路,射频消融后应详细电生理检查,不仅看是否诱发心动过速,更重要是观察心房、心室激动顺序,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是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我们结合12例显性间隔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对此类旁路的心电图、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方法时行了初步的  相似文献   

5.
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 3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射频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3年至 2 0 0 3年 10年间我院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千例患者中 ,37例同时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 ,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12± 76岁 (平均 4 7± 15岁 ) ,均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病史多年。其中瓣膜病 4例 ,先天性心脏病 5例 ,高血压心脏病 17例 ,心肌病 3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4例 ,肺心病 1例。射频消融方法 :常规行左右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必要时颈内静脉穿刺 ,放置电极导管至冠状窦 (CS)、高右房 (HRA)、右心室 (RV)及希氏束 (His)位置。根据患者病情 ,高血压患者先控制好血压 ,有心功能不全者术前将心功能纠正为I -II级。术中根据情况 ,决定先行射频消融还是先纠正某些基础心脏病 ,由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患者 ,尽量少诱发心动过速 ,以免诱发心功能不全。结果  37例患者 36例 1次消融成功 ,1例首次消融失败第 2次手术成功 ,2例复发 ,经再次手术成功。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4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 1例 (显性旁路 7例 ) ,多径路 2例。 3例二尖瓣狭窄患者 ,2例先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1例因发作频繁先行射频消融术。 2例房间隔缺损和 3例动脉导管未闭者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复发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方法 通过 110 8例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对其中 4 0例复发患者从诊断 ,消融部位 ,靶点图形 ,功率 ,即刻成功时间 ,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心电生理情况 ,消融技术开展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 ,并总结其复发原因。结果 ①总复发率为 3.7% ,其中AVRT3.1% ,AVN RT2 .6 % ;②对诊断复杂 ,右侧旁道 ,靶点V Q间期 <10ms ,消融功率 >2 5W ,即刻成功 >5s,消融时AV波稳定性差及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的AVRT患者容易复发 (P <0 .0 1) ;③对消融功率 >30w才出现结性心律 ,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仍存在心房回波和A H跳跃现象的AVNRT也容易复发 (P <0 .0 1) ;④对V Q <2 0ms的PVB也易复发 ;⑤复发病例多集中在消融技术开展的第 2~ 5年。结论 诊断是否明确 ,消融靶点的掌握 ,消融部位及功率的选择 ,即刻成功时间 ,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消融技术开展时间是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VT)射频消融放电过程中VT由电轴左偏转变为电轴右偏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2 2例特发性左心室VT患者 ,VT发作时心电图均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电生理检查确定此 2 2例患者为起源于左心室左后分支区域VT。经股动脉送入消融导管至左心室 ,按寻找VT时最早Purkinje纤维电位 (PP)或舒张期电位 (DP)部位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采用温控法放电(5 5℃~ 6 0℃ ,能量最高 5 0W ) ,如放电 10~ 30s无效 ,则重新标测消融靶点。结果  2 2例患者的VT均消融成功 ,其中 2例在放电过程中出现VT由电轴左偏改变为电轴右偏 ,但VT周长无明显变化。在发生此改变的放电处PP均提前VT时体表心电图QRS波 30ms。窦律时体表心电图也均表现为电轴右偏。VT由电轴左偏改变为电轴右偏后局部PP距希氏束电位时间不变 ,但PP距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间由 30ms分别延长为 5 0ms和 4 0ms。在发生VT和窦律下体表心电图电轴改变前分别在VT时PP较为提前的部位消融 4次和 3次。最后VT均在发生电轴改变消融处的上方 ,局部PP或DP在VT时分别提前体表心...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9例预激综合征和3例房室结双径路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例预激综合征共9条旁道,左前壁2条,左侧壁3条,左后间隔、右前壁、右后间隔、右前间隔各1 条.除1例右前壁旁道外,其余8条旁道均消融成功.3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2例阻断慢径路,1例阻断快径路.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多条折返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附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2 1例由多条折返径路引起的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的方法和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 1993年至 2 0 0 2年 12月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890例 ,其中具有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 2 1例 ,占 3%。均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病史。行常规心电生理检查 ,摆放高右房 (HRA)、希氏束(HIS)、右室心尖部 (RV)及冠状窦 (CS)电极。分别行心房程序刺激和心室递增刺激检测房室结前传和逆传功能 ,并试图诱发心动过速 ,必要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依据心房、心室起搏或心动过速发作时HIS、CS、HRA、心室激动顺序判断折返机制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多条径路折返的判断 :①窦性心律、心房起搏时 ,有不同心室激动顺序或δ波 ;②显性预激者 ,窦性心律时最早心室激动与AVRT时最早心室激动不在同一部位 ;③ )心室起搏或顺向AVRT时心房激动顺序不同 ;④消融过程中心房顺序发生改变而心动过速不终止或仍然可诱发心动过速 ;⑤顺向和逆向AVRT最早心房和心室激动不在同一部位。消融时采用“剥笋式”操作流程。结果  2 1例患者 ,体表心电图显性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和宽QRS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鉴别诊断和射频消融术 (RFCA)结果。方法  85例患者 ,记录心动过速发作时 12导联心电图和或食道心电图 ,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诱发的宽QRS心动过速 (WQRST)若室 房 1∶1传导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 2 0~30mg ,观察有无室房分离 ,则明确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并确定心动过速的靶点位置进行消融。 结果  85例患者 ,其中 4 5例心电图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电轴左偏 ,食管心电图 5例室房 1∶1传导 ,心内电生理诊断为左室特发性室速 (ILVT) ,4 4例左室中后间隔消融成功。 6例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II、III、avF导联高大R波 ,心内电生理诊断右室流出道室速 3例 ,左室流出道室速 1例 ,消融成功 ;1例房性心动过速Maiham氏纤维前传 ,于右侧游离壁消融成功 ;1例疑为特发性心外膜左室流出道室速。 34心电图诊断为SVT并束支阻滞病例 33例电生理确诊为SVT ,1例为ILVT ,消融成功。结论 RFCA术前对WQRST图形 ,必要时结合食道心电图描记进行仔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CARTO组(在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和对照组(在常规X线下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均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05.8±23.8minvs117.1±21.6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6.3±2.6minvs16.2±7.0m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2.7±1.5vs5.8±2.4,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73.2±80.5svs355.8±96.4s,P<0.05);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9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病例。结论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AVNRT安全有效,较常规X线透视下标测定位准确可靠,可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浦肯野电位 (P电位 )在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LVT)的标测及导管消融中的地位。方法 连续 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ILVT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根据VT发作时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伴电轴左偏 ,可大致判断起源点位于左室间隔部或心尖。右心室递增刺激或程序刺激 (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 )不能诱发VT ,则在左室记录到P电位处行刺激诱发。采用激动标测法 ,以VT发作时P电位较QRS波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以射频消融术后在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以及左室消融靶点处进行递增刺激和程序刺激均不能诱发VT为成功消融标准。结果  3例患者经右室刺激可诱发VT ,但另 3例患者经右室刺激不能诱发VT ,而在左室记录到P电位处刺激可诱发VT ;成功靶点P电位较VT时QRS波提前 2 5~ 4 8(32 .6 7± 8.0 4 )ms ,成功消融靶点均位于左室间隔后半部分 ;随访 3~ 2 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在左室记录到P电位处进行刺激可提高ILVT的诱发率 ,可缩短手术时间。成功消融的靶点处P电位较VT时QRS波提前≥ 2 5m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加电切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 (TUEVAP)加电切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 6 8例。结果 :6 8例情况均较平稳 ,心电监护未见异常。手术时间 30~ 12 0min ,平均 70min。无一例患者发生TUR综合征。术后保留导尿管 3~ 5d ,平均 3.5d。拔管后均排尿通畅。 5 8例术后随访 6个月~ 2 .5年。继发性出血 2例 ,暂时性尿失禁 4例。IPSS由术前 2 9.2± 2 .0降至术后 7.0± 0 .3。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 (5 .0± 0 .4)ml·s-1升至术后 (17.3± 11.6 )ml·s-1。结论 :TUEVAP加电切术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8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 2月开始对 83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扑 (AF )及左室特发性心动过速(ILWT)患者给予心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 ,现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83例住院患者 ,女 4 3例 ,男 4 0例 ,年龄 9~ 78(平均 4 5± 18)岁 ,病程 6个月~ 6 0年 ,有频繁的心动过速发作史 ,其中AVRT 55例 ,AVNRT 2 9例 ,ILWT及AF各 1例 ,包括多房室旁路 2例。 4例有窦性心动过缓 ,2例有冠心病 ,6例有高血压病 ,其中3例有心脏扩大。余患者入院后体检、胸…  相似文献   

15.
定量分析评价180°与360°采集对心肌显像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 180°与 36 0°采集方式对心肌断层显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正常者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45 .3± 5 .6 )岁 ;冠心病患者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5 5 .6±6 .4 )岁。2 .方法。采用Toshiba 72 0 0 A DI双探头SPECT仪。受检者于注射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5 5 5~ 74 0MBq后 1.5~ 2h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采集矩阵为 12 8× 12 8,2 0~ 30s 帧 ,6° 帧 ,共6 0帧。采集完毕后 ,分别行 36 0°和 180°(左后斜位 4 5°~右前斜位 4 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脏化学 (无水乙醇 )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 (3.5年 )。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HOCM 119入院行PTSMA ,1.入选标准 :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明确的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病史 ) ;②超声诊断左室流出道 (LVOT)宽度 <10mm ,室间隔 (IVS)厚度≥ 15mm ,室间隔 左室后壁≥ 1.3,SAM征阳性 ;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愿意接受该治疗患者 ;④经导管压力测定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PG)≥ 5 0mmHg(1mmHg =0 .133kPa) ,或应激后LVOTG≥ 70mmHg。⑤心脏血管解剖适于行PTSMA[1 ] 。 2 .除外标准 :①非梗阻性心肌病 ;②合并严重的左房室瓣病变 ;③间隔心肌较薄 (<15mm)和间隔心肌中部梗阻者 ;④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疾患 ;⑤不能确定靶间隔支及球囊在间隔支固定不确切[1 ] 。其中 34例随访近 3.5 (3.5± 0 .5 )年。在消融术前及术后半年 (5~ 7个月 )至 3.5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 (IVS)厚度及左室流出道 (LVOT)宽度。 3.化学消融情况 :每例患者平均使用无水乙醇为 3.0~ 9.0ml,平均 (4 .2± 1.8)ml,消融间隔支平均1~ 3(1.4± 0 .4 )支 ,34例患者平均住院 (15 .4± 4 .5 )d。 4 .术中、术后LVOTPG :术前平均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P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是常见、多发病 ,射频导管消融术 (RFCA)可以避免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便 ,以及免受外科治疗的痛苦。本研究报道 6例部队老年人行RFCA治疗的结果及随访。资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我院及外院 1992年至 2 0 0 1年收治的 6例快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年龄 >75岁 ,其中 5例男性 ,1例女性 ,平均年龄 (77± 5 ) 75~ 83岁 ,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明确的心动过速病史 ,发病时间半年至 5 0年不等 ,心律失常种类包括房室结双径路(AVNRT)、房室旁路 (AVRT)、房扑 (AF)。并发高血压 4例 ,高脂血症 3例 ,2型糖尿病 1…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6年始开展射频消融术 (RF)以来 ,累计病例已逾 15 0例 ,共随访 10 8例 ,包括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10 8例 ,男 6 5例 ,女 4 3例 ,平均年龄 (4 6±13)岁 ,经体表心电图及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诊断为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AVRT) 5 9例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4 4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5例 ;合并高血压病 11例 ,糖尿病 3例 ,冠心病 1例。二、方法对旁道采用文献 [1]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标测和消融。房室结双径路采用慢径路后位法及下位法标测和…  相似文献   

19.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效果的CT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CT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6 8例肺癌患者通过集束电极射频治疗用CT比较手术前后肿瘤大小和密度的变化。结果  6 8例肺癌 70个病灶射频治疗术前、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进行CT复查。单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积在术后 30min增大明显 ,在术后 6 0d缩小 ,治疗前后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4.15± 0 .97)cm ,(5 .5 4± 1.37)cm和 (2 .79± 0 .6 8)c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多点治疗组 :病灶的体积在 30min增加不显著 ,在 6 0d缩小不明显 ,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8.0 6±1.91)cm ,(9.13± 1.78)cm和 (7.6 3± 2 .16 )cm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灶CT值在术后 30min和术后 6 0d均减低 ,单点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 30min及 6 0d的密度值分别为 :(49.6± 6 .2 )Hu ,(40 .5±14.4)Hu和 (35 .2± 3.2 )Hu ;多点治疗组分别为 :(46 .7± 5 .3)Hu ,(37.4± 11.8)Hu ,(35 .1± 2 .3)Hu ,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T可判定肺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和密度变化 ,给肺癌射频治疗的预后提供重要参数 ,为重复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以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最常见,其次为阵发性房扑,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VT)。我院自1995年6月开始对19例AVRT、AVNRT及VT患者给予心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现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