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前后尿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plasmakineticpro-statectomy,TUPK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57例患者术前P/Q图检查及Schaefer分级和Lin-PURR定量分析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出口梗阻(其中Ⅲ级11例,Ⅳ级18例,Ⅴ级21例,Ⅵ级7例),逼尿肌收缩强度弱加(W+)9例、正常减(N-)26例、正常加(N+)17例和强烈(ST)5例,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IPSS评分由(25.47±4.67)分下降到(12.53±5.23)分,最大尿流率由(5.67±3.43)ml/s上升至(15.48±5.41)ml/s,而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由(77.67±26.57)cmH2O下降至(37.12±29.46)cmH2O,膀胱容量由(235.84±157.17)ml升至(389.73±177.54)ml,前列腺长度明显减小,而压力变化不明显。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可显著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流出道梗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检查(PFS)中无排尿良性前列腺梗阻(BPO)病人的梗阻判定方法。方法对选定的非压力-流率参数在梗阻和非梗阻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对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351例有完整和可供分析PFS资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者221例,非BOO者130例。BOO组和非BOO组比较,逼尿肌不稳定(DI)发生率分别为51.13%和31.54%(P<0.05);逼尿肌开放压(Pdet.open)分别为(89.74±34.27)cmH2O和(42.05±25.85)cmH2O(P<0.05)。逼尿肌开放压大于60 cmH2O时BOO发生率高达91.5%。DI患者有113例(73.38%)存在BOO。结论 PFS时无排尿病人的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借助其最大逼尿肌压以及是否存在逼尿肌不稳定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与尿动力学检查非压力-流率(P-F)指标评估经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RP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8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IPSS 及选定的尿动力学指标在术后疗效满意组(SG)与不满意组(DG)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特点.结果189例患者中,对手术疗效满意132例,占69.84%;对疗效不满意57例,占31.10%.全部患者均经术前IPSS询问及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获最大尿流率(Qmax)值104例,其中测得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力(Pdet,Qmax)者85例,其余85例未能测得Qmax及Pdet,Qmax值者接受RPP手术.SG与DG的IPSS均数分别为24.65+6.932与26.75+8.804(P>0.05),Qmax均数分别为33.95+2.743 ml/s与1.71+0.402 ml/s(P<0.05),Pdet,Qmax均数分别为86.96+41.955cmH2O与35.64+19.966 cmH2O(P<0.05).结论IPSS不能作为评估RPP术治疗BPH疗效的依据;尿动力学非P-F指标中,Qmax>2 ml/s及Pdet,Qmax>50 cmH2O可作为评估RPP术后疗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TURP与TURP TUIBN的治疗价值。方法 经尿道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病人66例,27例采用TURP,39例加用TUIBN。结果 TURP组I-PSS评分从术前24.8±4.5降至术后13.1±2.3,最大尿流率(Qmax)从术前8.1±3.2ml/s升至12.8±3.9ml/s;TURP TUIBN组LPSS评分从术前24.6±5.2降至术后5.6±2.9,Qmax从术前7.7±3.3ml/s升至24.7±4.7ml/s;LPSS及Qmax手术前后改善程度TURP TUIBN组明显优于TURP组(P<0.001)。结论 加用膀胱颈内切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颈出口梗阻疗效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观察其临床指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TUVP)后的疗效进行监测和研究。方法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患者,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以手术时间为标志,分别在术前1月和术后3个月、6个月施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最大尿流率由8.714ml/秒上升至17.52ml/秒,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力由81.45cmH2O下降至37.51ml/CmH2O,膀胱顺应性由19.63ml/cmH2O上升至37.07ml/cmH2O,出现最大排尿愿望时的膀胱容量由240.1ml上升至353.59ml,国际前列腺症评分显示所有病例综合评分由24.41分下降至12.93分;术后3个月与6个月检查结果显示TUVP对尿道外口括约肌有短期的、可逆的损害。结论本研究提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可有效改善排尿症状和膀胱功能,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小舟  巢志复  许滔 《江苏医药》2000,26(6):443-444
目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前列腺增生患者支架置入术中 ,前列腺增生梗阻的长度、部位与支架相匹配的问题。方法 经尿道测压 (UPP)检查测定前列腺尿道长度 ,据此选择合适的镍钛记忆合金支架 ,行前列腺支架置入术。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 ,术后病人恢复自行排尿 ,最大尿流率(MFR)由术前 4 2± 2 0ml/s上升为 12 5± 2 5ml/s,平均尿流率 (AFR)由术前 1 8± 0 8ml/s上升为 4 0± 1 5ml/s,残余尿由术前平均下降至 40~ 90ml,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UPP检查能准确地判定前列腺尿道的长度及压力 ,为支架准备提供精确的依据 ,并能很好地判断术后支架的位置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伴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并伴逼尿肌不稳定的27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予以口服托特罗定,术后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术后排尿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11±5)分,最大尿流率为(15.01±6.1)ml/s,残余尿量<50 ml。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托特罗定、生物反馈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不稳定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吴玲 《江苏医药》2003,29(6):480-480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 ,我院近期开展该手术 3例 ,现就有关护理问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平均年龄 6 8岁 ,经B超测量前列腺平均体积 4 0 8ml。最大尿流率 (MFR)和平均尿流率(AFR)分别为 ( 7 4± 3 5 )ml/s和 ( 2 3± 1 9)ml/s。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 (QOL)分别为( 31 4± 3 6 )、( 5 1± 0 74 )ml/s。心肺功能不全者 1例 ,其余无并发症。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由于该手术是新术式 ,须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的优缺点 ,并发症的预防 ,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由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进而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35例患者全部行尿动力学检查,均提示逼尿肌收缩无力,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收缩者8例,伴膀胱内压达40 cm H2O以上,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留置18F尿管,8周后拔除,排尿通畅。27例逼尿肌无力患者门诊留置导尿,2个月后再次复查尿动力学检查,23例提示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压力达60 cm H2O以上,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余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行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经留置尿管后大多数患者膀胱功能可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检查(PFS)中无排尿良性前列腺梗阻(BPO)病人的梗阻判定方法.方法对选定的非压力-流率参数在梗阻和非梗阻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对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351例有完整和可供分析PFS资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者221例,非BOO者130例.BOO组和非BOO组比较,逼尿肌不稳定(DI)发生率分别为51.13%和31.54%(P<0.05);逼尿肌开放压(Pdet.open)分别为(89.74±34.27)cmH2O和(42.05±25.85)cmH2O(P<0.05).逼尿肌开放压大于60 cmH20时BOO发生率高达91.5%.DI患者有113例(73.38%)存在BOO.结论PFS时无排尿病人的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借助其最大逼尿肌压以及是否存在逼尿肌不稳定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BPH)手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0例BPH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残余尿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110例BPH患者中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术后BPH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都得到改善,梗阻得到解除,膀胱功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测可以判断BPH患者是否存在BOO以及了解逼尿肌及评价膀胱功能,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经超声测量膀胱逼尿肌厚度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伴有下尿路症状的102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压力流速测定结果分为梗阻组与非梗阻组,梗阻组Qmax≤12mL/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25cmH2O,非梗阻组Qmax>12mL/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25cmH2O,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年龄、尿动力学参数、膀胱逼尿肌厚度的差异,并计算膀胱逼尿肌厚度≥1.9mm时在无创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Qmax、排尿量、残余尿量及逼尿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前壁逼尿肌厚度≥1.9mm时,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敏感性为39%,特异性为100%。结论经超声测定膀胱前壁逼尿肌厚度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具有无创伤,简单、方便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并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对指导BPH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19例BPH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估(QOL)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19例患者中有4例可疑梗阻,3例无梗阻,7例逼尿肌收缩乏力,105例膀胱出口梗阻(BOO)。BOO患者中伴不稳定膀胱41例(39.05%),低顺应性膀胱19例(18.10%),不稳定膀胱合并低顺应性膀胱16例(15.24%)。根据测定结果选用不同方法治疗,其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03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例,膀胱造瘘术7例,保守治疗7例。治疗后4~6个月复查,比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BPH患者有无BOO及梗阻程度如何,又可了解膀胱功能和逼尿肌稳定性,为临床鉴别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蒋为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26-27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UVP)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从膀胱颈至精阜先汽化突入膀胱内的前列腺,然后分别气化两侧的前列腺组织,气化深度达到出现前列腺外科包膜,达到外科包膜时可见白色纤维,并伴有少量出血,此时可用气化电极电凝止血。术后放入22F三腔气囊尿管,以便膀胱冲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6.8min。65例患者术后1个月有轻度血尿,2例出现严重血尿,经电凝后止血,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IPSS评分从24.8分减至5.4分,生活质量评分也从4.9分减至2.1分。剩余尿从108ml减至22ml。229例尿动力学测定显示无膀胱出口梗阻,其余患者显示从术前的重度膀胱出口梗阻到术后的轻度梗阻。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一种新的、易于把握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死亡率低,疗效稳定的特点,并且能替代传统开腹前列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临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搜集2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尿动力学资料,对114例中叶增生(中叶增生突入膀胱长度≥2.0cm)组(A组)及150例非中叶增生或中叶增生不明显(中叶增生突入膀胱长度<2.0cm)组(B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中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不稳定、低顺应性、收缩亢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良性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梗阻症状明显,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贵书  李家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63-146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对306例患者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膀胱出口梗阻(BOO)合并膀胱逼尿肌功能损害较轻,或基本正常的患者术后疗效理想,合并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IDC)的大部分患者术后1个月内恢复,排尿通畅、尿频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半年仍疗效不佳的60例患者中,术前逼尿肌不稳定(DI)13例,逼尿肌低顺应性17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A)25例,膀胱出口仍有梗阻5例.结论:造成BPH术后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与逼尿肌的功能受损有关.尿动力学检查能正确判断患者是否有BOO,还可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从而对BPH的治疗方案、治疗时机的选择,特别是对术后疗效的预测、评估及查明疗效不佳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单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治疗组,应用PVP先汽化前列腺至凝固层形成,换用TURP切除凝固层及剩余腺体.观察2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前后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全部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45±22)min,术中无输血病例;术后常规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时间48~96 h,平均(34 ±27)h;拔管后2例出现短暂排尿困难、2例继发出血、2例短暂性尿失禁;术后3个月随访128例,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5.9 ±2.1)ml/s增加至术后(18.4 ±2.5)ml/s,IPSS及QOL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术前性功能良好者,术后均保留良好性功能.对照组130例中17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留置尿管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联合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出血少、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排尿症状改善明显、性功能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涂和平  汪开保 《安徽医药》2014,(8):1533-153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肾镜下弹道超声碎石系统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TURP和瑞士EMS公司第四代弹道超声系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18例资料。分析其清石率、膀胱穿孔、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严重出血、全身感染并发症情况及术前与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清石率达100%。手术中无膀胱穿孔、TURS和全身感染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凝块填塞膀胱。术后随访3-11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膀胱结石复发。IPSS、QOL、Qmax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TURP联合肾镜下弹道超声碎石系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罗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45-45,5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Gyrus等离子体外系统及内镜系统对10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VP),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进行比较。结果 106例患者均顺利手术,IPSS由术前的(25.4±3.8)降至术后1个月的(7.8±2.6),RUV由术前的(132±15)mL降至术后的(26±12)mL,Qmax由术前的(6.7±3.2)mL/s增加至术后的(18.4±4.3)mL/s。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