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8、hs-CRP联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分析对3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两周治疗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损伤后含量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接诊的45例急性损伤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AVP、CRP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男29,女16)急性损伤患者来自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急诊收治的病人,年龄(16~75)岁,平均(38.5±16.7)岁。其中颅脑损伤15例,胸部损伤11例,腹部损伤10例,四肢外伤骨折等10例。健康对照组4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和免疫法对3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SICAM-1和CR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ICAM-1和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重型组为甚。结论: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ICAM-1和CRP水平对了解病情,并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TNF-α含量,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6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TNF-α和CRP变化与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NOS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NO、NOS和h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NO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NOS、hs-CRP水平则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血清中NO、NOS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研究急性早期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判断疗效及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RP与TNF-α、IL-1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 1β)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 (CRP)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TNF -α、IL - 1β和CRP的浓度。 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ACS)TNF -α和IL- 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p <0 0 5 ;p <0 0 1)。ACS患者CRP水平(7 99± 11 9)mg L显著高于SCHD组 (2 71± 5 4 5 )mg L ,p <0 0 5和对照组 (0 99± 1 5 )mg L ,p <0 0 1。CRP水平与TNF -α呈显著正相关 (r=0 5 4 5 ,p <0 0 1) ;与IL - 1β亦呈明显正相关 (r=0 31,p <0 0 5 )。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炎性标志物CRP密切相关 ,提示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浆ET和血清NO、NOS水平检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和生化法对35例健康人和31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浆和血清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和血清NO、NOS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NO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浆ET和血清NO、NOS水平的变化对观察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浆皮质醇(cortisol)、TNF-α和IL-6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RIA和超敏免疫分析测定了84例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其中46例重症和38例轻症)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TNF-α和IL-6水平,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84例急性颅脑损伤颅... 相似文献
9.
化脑患者脑脊液TNF-α、IL-6、sICAM-1联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脑膜炎存在有细胞因子及上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异常的研究,国内外多有报道,但对脑脊液中检测细胞因子及上皮细胞黏附因子的报道很少,为了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则收集化脑患者的脑脊液进行TNF—α、IL-6、sICAM-1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川芎嗪对脑梗死患者CRP、Hcy、NSE、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小剂量组加用120mg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大剂量组则加用240mg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用药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RP、Hcy、NSE、TNF-α的水平差异。结果大剂量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7%(43/44),显著高于小剂量组86.4%(38/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Hcy、NSE、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大剂量组患者CRP、Hcy、NSE、TNF-α水平降低程度比小剂量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更好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降压素(NT)和血清hs-CRP、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浆NT和血清hs-CRP、APN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血浆NT和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APN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PN水平与NT、hs.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108、-0.5984,P〈0.01)结论: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T和血清hs—CRP、APN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定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检血浆B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45例CHF患者,分别动态监测其血浆BNP、cTnI和CRP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浆BNP、cTnI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CHF程度、疗效、预后的评估有关(P〈0.01)。结论:血浆BNP、cTnI和CRP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对疗效观察和病情转归有实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CRP、D-D、FG含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中脂蛋白(a)[Lp(a)]以及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35例,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检测其Lp(a)、CRP、D-D、FG的含量。同时选择性别和年龄相似的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Lp(a)、CRP、D-D、FG的水平。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Lp(a)、CRP、D-D、FG的值分别为(425.13±85.11)mg/L、(16.32±5.21)mg/L、(285.11±116.33)ng/ml、(7.11±3.26)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不同梗死面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间Lp(a)、CRP、D-D、FG的水平呈现大梗死灶〉小梗死灶〉腔隙性梗死的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液中Lp(a)、CRP、D-D、FG的水平关系密切,Lp(a)、CRP、D-D、FG水平越高提示梗死面积越大,病情严重。Lp(a)、CRP、D-D、FG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可预测患者的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多发伤是指由单一致伤因素所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的严重损伤,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重者危及生命,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尤以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者死亡率高,多种细胞因子在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BNP和NSE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其机理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血清BN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伤情越重,BNP浓度越低;NSE含量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74,P〈0.01)。结论:血清BNP和NSE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输血性肺损伤患者44例(输血相关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肺损伤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组),根据输血相关组患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48 h存活组和48 h死亡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清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损伤组患者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IL-6、IL-8和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和IL-6显著高于肺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IL-1、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输血量的升高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中死亡例数为19例,病死率为43.18%,肺损伤患者死亡例数为5例,病死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6,P<0.05),Person相关系数为0.339,存在相关.结论 患者入院时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和发生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存活和死亡相关,且输血量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IL-1、IL-6、IL-8和TNF-α对输血所致急性肺损伤死亡患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李建马龙王鑫李晓鹏于湘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1,(1):69-73
目的 探讨熵指数对评估急性脑损伤(ABI)患者病情与预后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ABI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8.6岁.根据患者入ICU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GCS评分≥9分)60例,重度组(GCS评分<9分)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讨血清IL-6、TNF-α、CRP水平与凝血因子PT、APTT、D-D、FIB、PLT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的肿瘤患者70例,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及凝血因子PT、APTT、D-D、FIB、PLT水平,分析肿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0期肿瘤患者血清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Ⅰ、Ⅱ、Ⅲ期的肿瘤患者,Ⅰ期肿瘤患者血清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Ⅱ、Ⅲ期的肿瘤患者,Ⅱ期瘤患者血清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Ⅲ期的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期肿瘤患者凝血因子PT、D-D、FIB水平均低于Ⅱ、Ⅲ期的肿瘤患者,0期肿瘤患者凝血因子APTT、PLT均高于Ⅰ、Ⅱ、Ⅲ期的肿瘤患者,Ⅰ期肿瘤患者凝血因子PT、D-D、FIB水平均低于Ⅲ期的肿瘤患者,Ⅰ期肿瘤患者凝血因子PT、D-D、FIB水平均高于Ⅲ期的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水平与凝血因子D-D、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凝血因子APTT、PLT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IL-6水平与凝血因子PT无相关(P>0.05)。血清TNF-α、CRP水平与凝血因子PT、D-D、FI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凝血因子APTT、PLT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肿瘤患者成分输血后,凝血功能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凝血功能紊反应加剧,且血清IL-6、TNF-α、CRP与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动态水平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50)和OC组(开腹胆囊切除术,n =48),两组麻醉、术后处理一致.分别于术前24h与术后3d、7d动态监测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 IL-4水平依次显著降低,而术后3d IL-2、TNF-α、CRP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术后7d IL-2、TNF-α、CRP水平均明显回落(P<0.05),但OC组术后7d IL-2、TNF-α、CRP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仍略高于正常范围,而LC组则明显低于术前,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内(P<0.05),且LC组术后3d、7d IL-4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小于OC组,术后3d IL-2、TNF-α、CRP水平升高幅度显著较OC组小,术后7d IL-2、TNF-α、CRP水平降低幅度显著较OC组大(P<0.05).LC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固体食物进食时间均显著较OC组短(P<0.05).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进食时间与术后7d血清IL-2、TNF-α、CRP水平呈负相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可一定程度降低机体因手术操作、疾病而产生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