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饮水高氟对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氟饮水地区和对照地区作为调查点,以当地出生成长的8~12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含量。按照《GB16004-1995》中甲状腺肿大的诊断标准诊断甲状腺肿大情况,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种激素水平。结果高氟区儿童尿氟含量为2.09 mg/L,对照区儿童尿氟含量为0.83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儿童尿碘含量为294.85 mg/L,对照区儿童尿碘含量为468.82 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儿童血清FT3的浓度为5.73 pmol/L,对照区儿童血清FT 3的浓度为4.60 p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儿童血清FT4的浓度为7.40 pmol/L,对照区儿童血清FT4的浓度为8.07 p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儿童血清TSH的浓度为1.03 pmol/L,对照区儿童血清TSH的浓度为1.10 p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区和对照区儿童甲状腺肿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水高氟可影响儿童血清FT3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源性高碘对儿童甲状腺激素和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2月,在天津市选择399名7~12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高碘一区(150μg/L≤水碘300μg/L)和高碘二区(水碘≥300μg/L)各100名儿童,对照地区(水碘≤100μg/L)共199名儿童。采集晨尿并抽取空腹晨起静脉血,检测尿碘、尿氟水平和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及智力水平。结果不同地区儿童血清FT4、TSH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碘二区比较,高碘一区和对照地区儿童血清FT3水平较高,而尿碘和尿氟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碘二区相比,对照组和高碘一区儿童的智力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间男童智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碘二区女童的智力水平低于对照地区和高碘一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尿碘和尿氟水平不同时,儿童智力的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尿氟≤2.16 mg/L比较,尿氟2.16 mg/L时儿童智力更容易出现中等及以下(IQ110)水平(OR=2.1,95%CI=1.11~3.94)。儿童血清FT3、FT4、TSH水平与IQ值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尚未发现高碘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造成儿童智力损伤;天津市高碘地区儿童智力水平下降可能与当地的高碘伴随高氟有关,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饮水氟碘浓度对儿童氟斑牙及甲状腺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饮水中不同氟碘浓度对儿童氟斑牙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省开封、通许2个县的4个村庄分别为饮水高氟区、高氟高碘区、高碘区及对照区;以本地出生的8~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检查各调查点儿童氟斑牙及甲状腺肿患病率,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高氟碘组19.2%,高碘组19.4%、高氟组12.7%、对照组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高氟高碘组49.3%、高氟组46.5%.明显高于高碘组和对照组(P<0.05);2个氟病区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调查点血清中F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高碘组儿童血清FT4水平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高碘及高碘组儿童血清TSH水平高于高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碘及高氟高碘均可加重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氟、碘对FT3的分泌影响不大;高碘促进TSH的分泌;高碘条件下,氟可促进FT4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甘肃省不同儿童碘营养水平地区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状况。方法依据2009年甘肃省8~10岁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别选择尿碘中位数≥300μg/L的武威市凉州区、200~299μg/L的张掖市临泽县和100~199μg/L的平凉市华亭县作为研究地点,并结合2014年8~10岁儿童尿碘调查结果,华亭县为碘过量地区、凉州区为碘适宜1地区、临泽县为碘适宜2地区。2014年对每个点按东、南、西、北、中随机选择1个乡,每个乡选择哺乳期妇女10名,进行尿碘和甲状腺功能检测,采集家中食盐进行盐碘检测。选择其中3个乡的60名8~10岁儿童开展家庭食盐摄入量调查。采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2份,在其覆盖内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末梢水各1份;分散式供水每个乡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采集水样1份进行水碘检测。结果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32、0.70和6.18μg/L(P0.05);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5.3、25.0和28.6 mg/kg(P0.05);人均日摄盐量分别为15.0、11.3和4.7 g,日摄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1.8、143.1和10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哺乳期妇女促甲状腺激素(TSH)中位数分别为2.3、2.2和1.9 mIU/L,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数分别为15.0、13.9和14.6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均数分别为5.0、4.8和4.6 pmol/L;TSH、FT4和FT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哺乳期妇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阳性率分别为3.6%、11.3%和13.2%,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 Ab)阳性率分别为3.6%、11.3%和1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3%、21.0%和9.4%(P0.05),其中低FT4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1%、4.8%和1.9%(P0.05),亚甲减患病率分别为3.6%、11.3%和3.8%(P0.05)。结论甘肃省三个地区哺乳期妇女碘营养总体适宜,但均有部分个体存在碘营养不足或碘过量;三个地区均有部分哺乳期妇女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开展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监测并建立哺乳期妇女正常甲状腺功能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8~10岁儿童尿碘含量和甲状腺肿大率进行分析,掌握济南市儿童碘营养水平及分布状况,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济南市8个县(市)、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10岁的儿童进行尿碘和甲状腺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共检测850份尿样,尿碘中位数为146.61μg/L;尿碘<20μg/L的占11.2%;尿碘在20~50μg/L之间占9.8%;尿碘在50~100μg/L之间占17.4%;尿碘在100~300μg/L之间占42.7%;尿碘>300μg/L的占18.9%。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6%。不同县(市)、区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市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兰州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了解儿童碘摄入情况。方法于2016年按照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兰州市8个区(县)分层整群随机抽取43所小学,每个区(县)随机抽取(8~10)岁学生200名(共1 600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甲状腺容积、尿碘化物和碘盐等相关资料。结果 1 6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M为3. 95 m L,甲状腺肿大率为3. 25%,男性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高于女性儿童(P0. 0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间甲状腺肿大率及不同年龄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碘盐M为23. 80 mg/kg,合格碘盐率为93. 06%,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碘盐摄入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合格碘盐组甲状腺容积中位数低于不合格碘盐组和非碘盐组,不同碘盐水平下甲状腺容积中位数和甲状腺肿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尿碘化物中位数为190. 00μg/L,男性尿碘化物含量高于女性(P 0. 01)。不同年龄组间尿碘化物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 05),儿童尿碘化物与甲状腺容积呈正相关。结论兰州市(8~10)岁儿童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甲状腺容积与碘营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鉴江流域水源性高碘村居民碘营养状况,掌握水源性高碘对居民甲状腺容积的影响,为预防控制高水碘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碘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抽取高碘改水村、高碘未改水村、适碘改水村和适碘未改水村常住居民,调查居民的尿碘含量、儿童甲状腺容积、食用盐碘含量和饮水来源等。结果调查高碘未改水村9个702人,居民尿碘中位数为199.0μg/L;调查高碘改水村4个371人,居民尿碘中位数为174.0μg/L;高碘未改水和改水村居民的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适碘未改水村13个1 086人,居民尿碘中位数为156.4μg/L;调查适碘改水村4个468人,居民尿碘中位数为135.0μg/L。调查6~12岁儿童1 356人,甲状腺肿大率为1.0%(14/1 356)。调查30个村1 293户居民家庭的食用盐情况,不同类别村的碘盐覆盖率在95.3%~98.7%之间,盐碘中位数在24.8~27.9 mg/kg之间。共抽查7个未改水村245户家庭,其中241户的烹饪用水均为井水,94户家庭直饮水是从市场购买的桶装水。结论水源性高碘自然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较低,改水与未改水村居民的尿碘水平存在差异;建议采取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改水降碘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和掌握黔东南州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监测分析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对黔东南州农村地区203个乡镇992个村的2 325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采集水样测定水碘含量;2017-2020年每年随机抽取黔东南州农村地区80个乡镇80所小学的3 200名8~10岁非寄宿儿童,检测尿碘、家中盐碘含量,并进行甲状腺容积B超检测。结果 本次共检测水样2 325份,水碘中位数为2.20 μg/L,范围0.1~9.9 μg/L,不同地区水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8.401,P<0.05)。共采集13 003份8~10岁儿童尿样和盐样,尿碘中位数210.00 μg/L;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972.362,P<0.05)(χ2 = 16.752,P = 0.358>0.05),各年龄段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56,P>0.05)。盐碘中位数27.10 mg/L,碘盐覆盖率99.92%、合格碘盐食用率95.82%,不同地区盐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0.64,P<0.05 )。B超检查6 507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55%,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 = 2.597,P = 0.273>0.05)。结论 黔东南州农村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但由于外环境长期缺碘,消除碘缺乏病必须长期坚持适宜于自身特点的补碘措施,使儿童碘营养处于一个较适宜水平,才能保证儿童免受碘缺乏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水源性高碘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现状及甲状腺肿大情况,为开展高碘危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水源性高碘地区5个街/镇中,选择2 207名学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儿童尿样测定尿碘含量,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结果 调查地区水碘含量范围是100.4~175.1 μg/L,各街/镇水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422,P = 0.001)。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15.96 μg/L(141.88~307.66 μg/L),男童尿碘中位数高于女童(Z = -2.768,P = 0.006),各街/镇儿童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1.981,P<0.001)。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为3.2 mL(2.5~4.1mL),甲肿率为3.7%。各街/镇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1.402,P<0.001),甲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7.117,P = 0.130)。水碘与尿碘(rs = -0.037,P = 0.084)、甲状腺肿大(rs = - 0.022,P = 0.302),尿碘与甲状腺肿大(rs = - 0.027,P = 0.209)之间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调查研究暂未发现水碘、尿碘与甲状腺肿大之间的关联性。水源性高碘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处于超足量水平,甲肿率高于我国多个省份,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因地制宜的制定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市不同水碘地区人群碘营养水平,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调查天津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食用盐含碘量,调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水平和全市水碘含量。结果非高水碘地区8~10岁儿童中甲状腺肿大率为2.14%,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6%,与2005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7.9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5.3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9.9μg/L;集中式供水水碘值在0~10μg/L之间。水源性高碘地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338.3μg/L。结论天津市非高水碘地区孕妇尿碘中位数略低于适宜水平,水源性高碘地区儿童尿碘碘过量,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日常监测,有待进一步研究盐碘、尿碘与碘营养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淮河流域沙颍河水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污染现状及其对儿童智力发育和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在沙颍河出河南省的S县段内,分别距河床2km以内和20km以外,各选取1个村庄作为污染区和对照区,分别采集河水和居民生活饮用水。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河水和饮用水水中4种PAEs(DEP、DBP、DMP、DEHP)水平;整群抽取两区8~13岁在校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方法对两区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化学发光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含量。结果沙颍河S段各断面DEP、DBP水平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同对照区相比,污染区饮用水中DEP、DBP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儿童血清中FT4明显高于对照区儿童(P<0.05)。污染区儿童智力低于对照区儿童(P<0.05)。结论污染区儿童体内甲状腺相关激素及智力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是否与水质PAEs污染有关,尚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地氟病区改水后儿童尿氟含量(UF)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测定,探索尿氟的接触限值及其与AKP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汕头市4个病区村,1个对照村饮水氟含量及8~12岁小学生尿氟含量并测定血清中AKP活性,用基准剂量法(BMD法)计算氟接触基准剂量。[结果]汕头市地氟病区4病区村及1个对照村饮用水水氟测定结果均低于0.2mg/L,除改水14年村外,不同改水年限的各村儿童尿氟含量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11,td分别为16.814、17.403、19.550,P均﹤0.05),改水15、17年村AKP活性与对照村相比显著降低(F=9.885,td分别为1.348、1.514,P均﹤0.05)。在尿氟﹤2.0mg/L水平,AKP活性异常率随着尿氟含量升高而上升,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基准剂量(BMD)法计算得尿氟基准剂量值及基准剂量下限(BMDL)值分别为2.77mg/L,1.19mg/L。[结论]AKP活性随改水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氟病区8~12岁儿童尿氟致AKP改变的生物接触限值为﹤1.0mg/L。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及T-2毒素水平。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阿坝州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5个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市(县),分别选择1个历史重病区乡,每个乡选择1个历史重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每个村采集30名常住6~12周岁儿童发样,检测发硒含量;每个村采集10户家庭主食粮样,检测粮食硒含量及T-2毒素含量;每个村采集10份土壤样,检测土壤硒含量。结果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儿童发硒(n=180、120)中位数分别为0.2600、0.3300 mg/kg,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Z=-6.319,P<0.01);其中马尔康市和红原县病区村儿童发硒均低于非病区村(Z=-3.327、-4.939,P均<0.01),壤塘县和若尔盖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粮食硒(n=110、70)中位数分别为0.0058、0.0180 mg/kg,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Z=-2.263,P<0.05);其中若尔盖县病区村粮食硒低于非病区村(Z=-2.306,P<0.05),马尔康市、壤塘县、红原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粮食(n=103、65)T-2毒素含量均低于检出限(1μg/kg)。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土壤(n=60、40)硒含量分别为(0.0453±0.0215)、(0.0658±0.0454)mg/kg,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t=2.672,P<0.05);其中红原县病区村土壤硒低于非病区村(t=14.838,P<0.01),马尔康市、壤塘县、若尔盖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儿童发硒整体处于中等水平(0.25~<0.50 mg/kg),粮食、土壤硒整体处于缺乏水平(<0.025、<0.125 mg/kg),且病区村均低于非病区村;粮食中未检出T-2毒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供应未加碘食盐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为探讨未加碘食盐供应范围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4个水碘浓度(100~<150 μg/L、90~<100 μg/L、80~<90 μg/L、70~<80 μg/L)村18~<60岁成人、8~<10岁儿童和孕妇的尿碘水平、甲状腺容积和结节、成人和孕妇甲状腺激素与抗体进行检测。  结果  共调查822名成人、793名儿童和87名孕妇,儿童和成人的尿碘水平在4个水碘组均超出适宜水平,孕妇尿碘除70~<80 μg/L水碘组处于适宜水平外,其他3组均处于大于适宜量水平。儿童组(χ2=25.703,P < 0.001)和成人组(χ2=13.139,P=0.004)尿碘值与饮用水含碘量均呈正向关系。不同水碘组孕妇尿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78,P=0.159)。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20.8%,不同水碘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61,P=0.095);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16.0%,不同水碘组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3,P=0.413)。不同水碘组孕妇和成人的全血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 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 TPOAb)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均有P>0.05)。  结论  饮用水碘>70 μg/L的地区应食用未加碘食盐,水碘>100 μg/L的行政村应严格落实未加碘食盐供应,水碘含量为70~<80 μg/L地区的孕妇可适当进食富碘食物补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水碘地区8~10岁学龄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的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邳州市和淮安市的楚州区6个存在高水碘乡镇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高水碘乡(镇),不足5 h全部抽取,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随机抽取20名8~10岁学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样中碘含量,用盐碘半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其所在居民户食用盐盐样。结果:已停供碘盐地区,非碘盐覆盖率为98.2%;共检测儿童尿样600份,总的尿碘中位数为452.7μg/L,停供碘盐和未停供碘盐地区尿碘中位数分别为538μg/L和231.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碘地区应进一步开展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慎重对待部分地区的停供碘盐措施,对于儿童碘营养严重过剩的地区,不仅仅要停供碘盐,还要改水降碘。  相似文献   

16.
迟海燕  周玉萍  李莉 《卫生研究》2012,41(4):540-542
目的探讨硒对高碘摄入大鼠甲状腺TGAb、TMAb、FT3、FT4和TSH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碘组和高碘加硒组,高碘加硒组灌胃给予亚硒酸钠,观察各组血清TGAb、TMAb、FT3、FT4和TSH水平变化。结果各组实验前后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碘组两种抗体水平逐渐缓慢升高,自身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碘加硒组抗体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高碘组大鼠血清自身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而硒对此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甘肃地区妊娠早期妇女碘营养的实际情况,探究妊娠早期妇女碘营养的情况与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早期妊娠妇女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空腹状态下尿碘水平以及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结果选取的200例中早期妊娠妇女中尿碘水平的范围为8.2~1 857.8mg/L,中位数为178.3mg/L,碘缺乏总例数为79例,所占比例为39.5%,尿碘异常患者总例数为121例,所占比例为60.5%;早期妊娠妇女不同碘水平状态下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有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碘摄入异常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为7.1%(9/126),显著高于碘摄入正常者的1.4%(1/74),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661,P0.05)。结论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地区妊娠早期妇女中碘摄取量普遍不足,存在着碘缺乏的现象,碘摄取量不同会明显影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可能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