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讨论尿液常规分析中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应用Uritest-200B对尿液进行常规分析,对其中尿干检测全阴的1000份标本离心沉淀后用OLYMPUS-CX 显微镜进行镜检.结果:其中有23例红细胞(RBC)镜检阳性(5/hp~ ),有17例白细胞(WBC)镜检阳性( ~ ).结论:尿液常规检测中干化学法不能替代显微镜检查,即使干化学法均为阴性也要进行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不同意义。方法:对1000例随机抽取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标本进行干化学法和尿沉渣联合检测。结果:其中128例干化学法检测结果为潜血阳性,与尿沉渣检测结果不同步;872例尿潜血为阴性的标本,则有4.5%红细胞超出正常范围;阳性标本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形态与干化学法潜血多少没有必然联系。结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刘蕾  张晓军  王晨 《医疗装备》2011,24(2):51-52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法检测隐血结果与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符合率。方法:对1753位门诊患者的尿液隐血与尿液沉渣镜检红细胞比较分析。结果:尿液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存在着差异。结论:只用尿液干化学法而不用显微镜检查是不可取的,尿中的红细胞还是要以镜检为准。  相似文献   

4.
尿液成分的分析,对泌尿、肾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尿流式沉渣分析法、全自动尿沉渣智能镜检分析法等。由于尿干化学分析存在一定的方法学局限性,临床运用时需与显微镜沉渣检查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我们将尿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检查3种方法进行有机地整合、匹配,向临床出具准确报告。我们选择了3681份尿液标本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3681份尿液标本均来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其中男性2206份;女性1475份,随机尿液260份。2仪器AVE-763B全自动尿沉渣智能分析仪(长沙爱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URISYS-2400尿干化学分析仪(罗氏公司);OLYMPUS显微镜(日本);牛鲍氏计数板。3方法所有患者的标本充分混匀后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检查。按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测定。显微镜沉渣检查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镜检结果采用双盲法。结果1检测结果3421份尿液标本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检查结果见表1。与干化学法相比:(1)干化学+镜检阳性检出率增加7·...  相似文献   

5.
秦琦 《现代保健》2013,(14):86-87
目的:探讨比较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对白细胞、红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0月1000份尿液标本进行本次所实验。所有标本均采用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检查方法,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检查结果以尿沉渣镜检作为标本,尿干化学方法检测白细胞准确率与红细胞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干化学法发对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进行检查会出现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就诊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100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镜检法、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法进行检测,对比并分析三种不同方法检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的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的阳性率(23.00%,25.00%)与显微镜镜检法(12.00%,14.00%)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沉渣分析法检测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的阳性率(24.00%,26.00%)与显微镜镜检法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与尿干化学法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分析法检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结论显微镜镜检法、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与尿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可将不同方法进行结合,以提升临床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分析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青  李欣 《工企医刊》2011,24(4):23-24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优利特200-A型分析仪,尿沉渣镜检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200份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200份标本中,将红、白细胞两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显示,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人数为50例,阳性率为2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法联合尿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12月于屏南县总医院拟行尿常规检查的187例患者,采集所有受检者的10 ml尿液作为检查样本,均行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显微镜法检测,比较不同方法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尿沉渣分析法联合尿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分析法联合尿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分析法与尿干化学法具有互补作用,两者联合能够提高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涂片显微镜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分析法、手工沉渣镜检法对1500份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沉渣进行检测。结果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分析法、手工沉渣镜检法对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3%(605/1500)、40.8%(612/1500)、43.5%(653/1500),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4%(711/1500)、46.5%(698/1500)、46.8%(702/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干化学分析法无法检测管型。尿沉渣分析法与手工沉渣镜检法对管型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7%(220/1500)、7.0%(105/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linitek-500尿干化学分析仪对尿中管型的检测存在不足,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分析法、手下沉渣镜检法检测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490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妊娠期女性尿液污染对尿干化学及尿沉渣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门诊收集189例无泌尿道感染临床症状的妊娠期女性中段尿,用SYSMEX UF-1000i尿液沉渣分析仪和AUTION MAX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其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尿蛋白、上皮细胞(EC)阳性的孕妇经过外阴清洗后重新留取尿液进行检测。结果对189例妊娠孕妇外阴清洗前后留取中段尿进行尿干化学法比较,发现尿蛋白阳性率从83.1%下降到清洗后的37.6%(χ^2=81.745,P<0.01)、白细胞阳性率从76.2%下降到53.4%(χ^2=21.449,P<0.01)。尿沉渣检测清洗后上皮细胞(EC)及镜下WBC均明显低于清洗前,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82、4.062,P<0.01),镜检RBC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P>0.05)。结论正确的留取尿液标本对尿干化学及尿沉渣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为临床对于妊娠期女性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细菌及白细胞,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亚硝酸盐及白细胞与尿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标本,分别作尿培养、干化学及尿沉渣分析。结果:亚硝酸盐和白细胞对泌尿系感染判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1.21%,98.35%和77.27%,74.22%;尿沉渣分析细菌计数对泌尿系感染的判断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为84.58%。多项目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单独运用均不能准确预见尿培养结果,但综合两者结果并利用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期值高的特点可对检验结果可疑的标本进行筛选,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但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故仍不可替代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联合使用的检验效果。方法:将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需接受尿检的患者400例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施以的尿检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以尿液干化学法行单一尿检,联合组以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行联合尿检,将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联合组检验结果的误诊率、出错率、漏诊率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与单一组检验的白细胞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然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联合尿检的方法与尿液干化学法单一尿检的白细胞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前者较后者尿检的准确性更高、错误率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时尿沉渣镜检、尿常规干化学法的检验价值,为尿常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总计200例。结合检验方法,将200例尿常规受检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尿常规干化学法检验,观察组100例采取尿沉渣镜检,比较2组尿常规受检人群组间红细胞、白细胞、化学尿蛋白阳性率以及管型阳性率、结晶阳性率、黏液丝阳性率情况。结果:2组受试的尿常规检验人群组间红细胞、白细胞、化学尿蛋白阳性等指标占比率对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尿常规干化学法检测,尿常规检验时尿沉渣镜检价值较高。但是,为了提高尿常规检验价值,建议采取尿沉渣镜检、尿常规干化学法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结果正常时与显微镜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再对91例正常标本和98例干化学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中.有24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阳性;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中,有25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阴性.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不能替代显微镜检查,否则会出现结果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而造成试验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法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82例住院患者的尿检资料,对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H-1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淀镜检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微镜红细胞阴性率均高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白细胞阴性率均低于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以将仪器法检查和手工镜检相结合,从而提高尿液分析的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利福平对尿干化学检测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用阳性尿液质控液配置的不同利福平浓度的模拟利福平阳性尿液和以阳性尿液配制的相对利福平浓度的模拟利福平阳性尿液。结果:低浓度利福平对尿液的测定无明显干扰。但当利福平达到一定浓度时,对BIL、BLD的测定呈负干扰,对KET、PRO的测定则有正相干扰。干扰强度和利福平浓度呈线性关系。结论:利福平影响尿中BIL、KET、PRO、BLD的干化学测定。干扰机制可能与利福平具还原性及利福平本身颜色有关。患者使用利福平后尿液干化学结果临床要慎重。  相似文献   

18.
毕洁  李春素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18-1719
目的分析Urisys24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0份尿标本采用仪器干化学分析法和光学显微镜检查法检测白细胞、红细胞2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造成尿分析仪测定各项指标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干化学分析法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3.0%,假阴性率为1.1%;白细胞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0.8%。结论在尿液的常规检验中,需要干化学法和光学显微镜镜检相结合,防止产生漏诊和误诊,要重视尿的实验室的质控工作,定期作好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WBC试验与尿沉渣镜检WBC检验结果不吻合的因素。方法:干化学法进行尿液分析仪WBC试验,尿沉渣镜检WBC,统计分析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存在不吻合现象:分析前因素占58.4%,方法学因素占22.3%,病理因素占5.6%,药物因素占4.2%,其它因素占9.5%。结论:尿液分析仪WBC试验与尿沉渣镜检WBC检验结果存在的不吻合现象: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可明显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须结合其它因素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