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suPA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该数值与疾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期、年龄、髓外浸润、染色体异常、肾功能、C-反应蛋白、β2-MG等)的关系及其在预测疾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40例M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suPAR表达水平。结果:①无效组与缓解组、进步组血清suPAR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存期<2年组血清suPAR表达高于生存期>2年组(P<0.01);③除血红蛋白数值高低与suPAR数值无相关性外,分期、肾功能异常、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髓外浸润各组血清suPAR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应用logistic回归对诸因素与患者生存期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疾病分期、suPAR表达水平高是导致患者生存期不足2年的独立因素。结论:suPAR水平增高与MM疾病进展、生存期缩短、早期出现髓外浸润等因素有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抗凝血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抗凝血酶(AT)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T活性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AT活性的差异,分析初发、缓解、未缓解、复发不同阶段AT活性的变化。结果:多发性骨髓瘤Ⅱ、Ⅲ期患者AT活性较Ⅰ期患者降低(P<0.05),初发组、部分缓解组、复发组较缓解组AT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复发组白蛋白较缓解组降低,初发组、复发组、部分缓解组β2-MG、球蛋白及LDH均较缓解组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活性水平与β2-MG的变化具有相关性(r=-0.441,P<0.05);AT活性水平与白蛋白、球蛋白及LDH水平的变化无明确相关性。结论:AT活性不仅反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抗凝系统功能,也可反映患者整体病情变化,而且AT活性水平变化与β2微球蛋白具有相关性,可能具有一定的预后评估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认为β_2-微球蛋白(β_2-M)、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本文通过测定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β_2-M、CRP水平的变化,研究并分析β_2-M、CRP与各相关指标的相关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5~2002年6月我所收治的MM患者39例(MM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7~72岁,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有研究认为,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Durie-Salmon分期及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13q-等生物学因素与其预后明显相关。MM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逐渐增多。肿瘤患者可通过心理及健康教育,改善或消除恶性肿瘤本身的不适症状与治疗时出现的并发症、机体功能变化及心理障碍,延缓病情进展。我们对MM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伴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着重探讨预后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63例MM患者,根据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分为MM伴SMF(MM-SMF)组与非MM-SMF组。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国际预后分期(ISS)、免疫球蛋白类型、一般实验室检查及生存期的差异性,分析相关指标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各期和各型的MM均伴SMF。生长因子IL-6在MM-SMF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M-SMF组(P<0.001)。两组β2-微球蛋白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进展期的MM患者的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的MM患者(P=0.025)。另外,MM-SMF组较非MM-SMF组的总生存期缩短。结论MM-SMF患者较非MM-SMF患者总体预后较差。IL-6的高表达使得阻碍IL-6信号通路的药物可能作为有效治疗MM的手段,为M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方法1997-01~2004-08对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7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年龄、血钙、Hb、肾功能、骨质破坏、骨髓浆细胞比例、球蛋白、M蛋白等与白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高球蛋白(>35g/L)和非高球蛋白组的白蛋白、胆固醇、血钙、Hb、浆细胞比例及D-S分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M患者白蛋白水平与球蛋白及M蛋白有相关性(P<0.05);高球蛋白组血清白蛋白和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高球蛋白组(P<0.05);但两组间的D-S分期及Hb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均无差异(P>0.05)。结论MM患者白蛋白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球蛋白升高所致,其机制可能与肝脏白蛋白减少有关;而肿瘤负荷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38例临床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及肾功能可逆性的相关因素和生存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3-12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91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中38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中有38例(41·8%)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病程进展更快,贫血更严重,血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质量浓度更高,以及尿蛋白量更多,同时对化疗的反应更差及生存时间更短。其中34·2%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是可逆的,血肌酐和LDH是肾功能可逆的独立预测因素。肾功能可逆患者的生存时间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ox生存多因素分析发现肾功能可逆性(B=1·294,EXP(B)=3·647,P=0·001)是与生存惟一相关的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并发症,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血肌酐水平和LDH水平是肾功能可逆的重要因素,肾功能可逆性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前已十分明确各种癌肿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可以升高。本文旨在研究β_2-微球蛋白水平是否有助于泌尿系癌肿的生化监测.作者筛选了298例泌尿系癌肿患者。选择血清肌酐水平≤105μmol/L 的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测定血清β_2-微球蛋白的水平。膀胱癌按癌肿结节和转移分期。35例已治的 T_1期膀胱癌及无肿瘤者血标本作对照组(正常值2.4mg/L)。5例晚期膀胱癌患者连续测定β_2-微球蛋白。结果膀胱癌患者常倾向于高血清β_2-微球蛋白,肿瘤期增高达15~57%,肿瘤大小和β_2-微球蛋白水平之间无明显关系。作单侧肾切除术的肾癌患者因血清肌酐水平普遍升高而妨碍用β_2-微球蛋白作为术后疾病进展的指标。与膀胱癌相反,前列腺癌尽管癌肿很大,但血清β_2-微球蛋白升高的病例很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HLA-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清sHLA-Ⅰ水平。结果血清8HLA.冰平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高于白血病(P均〈0.05),淋巴瘤组与多发性骨髓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初治组、复发或未缓解组血清sHLA-Ⅰ水平高于缓解组(P均〈0.01),初治组与复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HLA-Ⅰ水平与患者外周血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有关。结论血清sHLA-Ⅰ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监测及判断恶性血液病预后及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SF,散射浊度法检测CRP。结果:MDS低危型患者β2-MG水平与高危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MDS低危、高危型均比正常参考值显著增高,低危组明显低于高危组(P<0.01);MDS低危型CRP水平大致正常,高危型明显高于低危型(P<0.01)。结论:β2-MG、SF和CRP联合检测,对于MDS患者贫血改善、感染判断以及转化和预后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170例未经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型与疾病特征(包括生存期)的关系。病人和方法 170例未经治疗的 MM 患者,男86例,女84例,中位数年龄69岁。患者用马法兰-强的松(60%)或 VMP/VBAP(40%)交替治疗,两组的中位数生存期相似,分别为24和26个月。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水平是以放射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老年MM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MM患者300例,其中老年患者134例,通过与非老年组各种临床因素对比观察分析老年组的临床特征;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探讨各临床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下降明显,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血钙及尿本周蛋白(BJP)阳性率明显升高。ISS分期中Ⅲ期患者在老年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β2-MG、ALB、ISS分期和治疗方法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MM患者具有相对较重的临床表现,多重因素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102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了解反映瘤负荷及近期疗效的指标,比较DS分期与SWOG分期反映体内瘤负荷的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骨骼损害积分、M蛋白量(轻链型及IgD、IgE型除外)、DS分期、SWOG分期与β2微球蛋白(β2-MG)呈正相关(均P<0.05);DS分期与SWOG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Hb)、血肌酐、白蛋白、β2-MG、骨骼损害积分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WOG分期较DS分期简单易行,同样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瘤负荷及预后;动态测定血肌酐、β2-MG、白蛋白对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的状态,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β2-微球蛋白(β2-MG)与MM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MVD;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M患者血清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骨髓MV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国际预后分期(ISS)及血清β2-MG相关(P<0.01),随临床分期的增加依次增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有效组骨髓MVD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MVD及血清β2-MG检测可作为MM患者体内瘤负荷、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骨髓血管新生在MM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管新生治疗可能成为治疗MM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83年1月至2007年9月MM患者存活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7例MM患者中位存活3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髓外浸润、合并感染、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酸、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形态、治疗后是否达到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CR)是本组MM患者存活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骨髓细胞分类中浆细胞类型和治疗后是否达到骨髓细胞形态学CR是MM患者存活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近20余年,MM患者中位存活近3年,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骨髓浆细胞类型和治疗后达否骨髓细胞形态学CR是影响存活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及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探讨其免疫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表达和CD4^+CD25^high Tregs水平。分别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溴甲酚绿法及速率法测定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降低(P〈0.05或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CD4^+和CD8^+T细胞CD28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CD4^+CD25^high Tregs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P〈0.01)。CD4^+和CD8^+T细胞CD28表达在进展期明显低于稳定期(P均〈0.01),而CD4^+CD25^high Tregs在稳定期和进展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28表达、CD8^+T细胞C28表达均与其血清β2-MG水平呈负相关,而与Alb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CD4^+CD25^high Tregs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缺陷和CD4^+CD25^high Tregs扩增,并与病情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沙立度胺维持治疗对平台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3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16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帕米磷酸二钠每月1次,每次60~90mg,沙立度胺口服200~400mg/d,共6个月。16例观察组患者行支持治疗。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及2组VEGF和IL-6水平。并以18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和IL-6水平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EGF和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沙立度胺维持治疗明显降低平台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VEGF和IL-6水平,对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和兰 《山东医药》2012,52(30):59-6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8例MM患者(MM组)的血清Cys-C、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根据国际分期标准(ISS),28例MM患者中,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7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MM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ys-C水平随其IS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均<0.05)。血清Cys-C水平与血β2-MG水平以及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956、0.867,P均<0.05)。结论 MM患者血清Cys-C水平上调,并与肾功能损害及肿瘤负荷有关;其可作为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及肿瘤负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相关性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6例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正常体检成人55例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含量,观察其在不同类型中表达差别,关注不同生存年限患者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不同病变类型、不同预后患者中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呈正相关。结论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参与了疾病进展,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和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Ⅱ、Ⅲ、Ⅳ期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呈递增趋势,且均比Ⅰ期高,与Ⅰ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