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危急重症之一,在病人已经安全地渡过了急性期后,恢复期的护理对于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有直接的关系。笔者通过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的护理,认为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心理、疼痛、饮食、排便护理以及做好健康指导,对缓解或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提高治愈率,防治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的应用。方法:将人性化服务在PACU的应用具体化.对病人复苏前、复苏时、复苏后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我科以人性化服务方法实施人性化护理近1年,复苏前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情绪,复苏时能使病人平稳而舒适的度过复苏期,复苏后能使病人继续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顺利恢复。结论:复苏前、中、后采用人性化护理能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脊柱损伤常见于颈椎及胸腰段椎体的损伤,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特别是体位护理,尤其重要。做好体位护理,既可预防护理并发症,又关系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好坏。长期以来,我科加强对脊柱损伤病人的体位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日常生活中,因骨科疾病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牛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有时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也往往难以避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在骨科病人的医治中,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而在康复护理中,心理康复护理在全面康复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贯穿于整个骨科病人护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管理,减少和预防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保障麻醉后病人的安全恢复,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霞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11):70-7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2001年4月~2003年2月,我院对28例病人行THR术,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疾病恢复快,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蒲静  王心红 《贵州医药》2009,33(1):90-91
在日常生活中,因骨科疾病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有时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也往往难以避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在骨科病人的医治中,加强舒适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而在病人康复过程中,舒适护理在全面康复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贯穿于整个骨科病人护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红玲 《蚌埠医药》1995,13(4):28-29
本文就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监护的问题,阐述了麻醉恢复室护士所必须掌握的几个要领,以促进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关怀。医院开展整体护理必将深受广大病人的欢迎,这不仅符合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同时更代表了护理学科改革发展的趋势。然而整体护理如何向纵深发展,引起了护理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变革护理的基本行为,善于与病人沟通,给予病人关怀,是将整体护理落实到病人身上,让病人受益,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鲍素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701-2702
1998年3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全髂关节置换(THA)病人74例,经过精心护理和正确的康复指导,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病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打造“亲情护理”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探讨能体现人文达到高品位服务目标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以整体护理及护理新文化理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本框架,构造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体现“亲情关爱”的护理服务模式。先试点实施,逐步在全院铺开。结果 经医院团委多次民意测验病人对开展亲情护理热切赞同的达100%,对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达98%及以上。再次入院病人认为护士服务态度比过去有明显改善的达100%,病人对责任护士姓名知晓率达99%,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实现了主动服务、宾客服务、亲情服务。结论 亲情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使整体护理得到了升华,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病人要我服务为我要为病人服务,变单纯的技术服务为宾客礼仪服务”的护理文化氛围已基本形成。护理工作基本达到了病人满意、家属满意、医生满意及领导满意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进行康复护理,观察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30例病人分为康复护理组65例,对照组65例 .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发病来院住院后即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康复护理组肌力恢复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肌肉萎缩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亲情护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实施的效果。方法将亲情护理形式分二大部分,即由护理员完成的“生活护理服务”,由护士完成的“专业护理服务”。护士分成二个小组,一组为体外循环术后监护小组,由8名护士组成,负责病人的术后监护,其余二组每组由3名责任护士组成,每组负责10-14名病人的护理,病房设一名专业护十,对小组护士进行专科护理指导及负责全病房的健康知识宣教工作,每个病区配备3名护理员,24h在班。护理人员在完成本组病人的治疗、护理的同时,重点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把病人当作亲人一样进行呵护、关爱。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5%以上,护理质量满意率98%以上,护理差错率为零,护理措施实施达100%。结论 开展亲情护理,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自觉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脉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品位,赢得病人的普遍赞誉和信任。  相似文献   

14.
陈兴德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76-1177
我院自1998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收治了一级护理病人15373人,特护病人1358人。在完成治疗性护理的同时,注重生活护理,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拉近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避免一些因误解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还可全面客观地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为病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质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5年建立术后恢复室以来,收治病人1000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动态的、规范化的整体护理,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病人的术后恢复,病人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1 术后恢复室的设置与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浅析心理整体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外科疾病是常见病。患腹部外科疾病的病人,绝大多数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病人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这种反应便会加剧,进而影响手术和术后恢复,甚至出现并发症。做好腹部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了解病人术前术后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目标,实施护理计划,对患者术后康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韩菊红 《中国新医药》2004,3(9):122-122
心理护理是研究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孤寡老年病人(以下简称孤老病人)是老年病人组中的特殊群体,与其他病人比较,临床护理工作量更大,而护理效果亦有差异。究其原因,与孤老病人疾病的特点,心理健康水平及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有关。根据多年的护理实践,略谈如下护理体会。 1 护理中的特殊要求 ①对孤老病人的安排住在3~4人的病房为宜。病友过少不利于孤老病人的情感交流,过多则环境嘈杂,病员变动大,探视人员多,易刺激孤老病人产生悲观情绪。②尽可能做到专人包干护理,护理人员要求医德高尚技术熟练,以此取得病人的信赖,便于随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影响护理效果的…  相似文献   

19.
自我护理有助于病人基本需要的满足,有助于病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2001年1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52例慢性肾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并把自理学说用于慢性肾炎病人的整体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术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护理工作也正由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为使手术室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病人健康为目标,对病人实施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整体护理,受到广大病人的好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