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维生素E对肉桂挥发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 innam omum 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肉桂油为肉桂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肉桂油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另外还含有倍半萜、黄酮类及其苷、二萜内酯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1],很容易氧化,随着肉桂油的氧化,其折光率增大,肉桂油折光率增大的数值能够很好地反映肉桂油的氧化程度。因此,本文通过检测肉桂油的折光率,采用初均速法[2],经恒温加速试验测定肉桂油的稳定性,并与室温留样观察对比,结果一致。同时研究表明在肉桂油中加入一定量VE,可使肉桂油的稳定性明显提高。1仪器与药品1.1仪器:RE-52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及品质的肉桂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部位及品质的肉桂、肉桂心、官桂采用浸泡煎煮、直接煎煮2组,在煎煮方法相同的前提下分别测定其挥发油的含量。结果:肉桂挥发油含量是浸泡煎煮>直接煎煮,且以肉桂心的挥发油含量最高。结论:肉桂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临床需要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肉桂挥发油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并进行药物安全性实验.方法:以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糖脉康对照组、肉桂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各组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共2周.检测血糖、血脂水平,称量体重,计算肝指数,光镜观察肝组织变化,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大剂量肉桂挥发油组血糖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肉桂挥发油能抑制高脂饮食所致雄性模型大鼠的体重增加;血脂、肝功能、肝指数各组间比较无差异性.肉桂挥发油大、小剂量组光镜下可见大鼠肝脏脂肪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以成人常用剂量65倍量连续给药7天,实验小鼠无死亡.结论:肉桂挥发油具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并能够减少肝细胞脂肪沉积,对血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肉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探讨了β-环糊精包括肉桂挥发油的工艺,采用挥发油蒸馏液加入β-环糊精直接进行包结,工艺简单、稳定,包结率及油利用率均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特性。方法:采用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考察多孔淀粉用量对桂皮醛收率、体外溶出度和受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镜法对固化粉末进行物相表征。结果: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质量比2∶1,桂皮醛收率达92.6%;肉桂挥发油被固化后,桂皮醛体外溶出速率加快,受热稳定性提高。结论: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不同条件下白术挥发油中苍术酮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苍术酮及白术内酯含量,以苍术酮及白术内酯的相对含量作为衡量苍术酮变化的指标。结果:白术挥发油纯品中的苍术酮在室温日光条件下,第6 天分解率达到12%以上,在室温避光条件下基本不变。挥发油吐温-80 溶液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苍术酮在第5 天的分解率达到30%以上,在冷冻避光条件下基本不变。挥发油中的苍术酮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均不稳定,其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在不同条件下,白术挥发油中苍术酮的稳定性不同,稀溶液中48 小时内比较稳定,苍术酮较其纯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正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功能,用于阳瘘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等症。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症。中医临床常将肉桂配伍当归成为药对从而组方制 相似文献
10.
11.
桂枝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the Volatile oil of Ramulus Cinnamomi,VORC)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片法、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足肿胀法及大鼠急性肺炎模型观察VORC抗炎作用。结果VORC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大肠杆菌内毒素(LPS)所致大鼠急性肺炎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VORC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肉桂中有效成分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TM(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85nm;温度:20℃;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35:65);流速:1mL·min^-1。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产自越南的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苦楝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苦楝干皮、枝皮和根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苦楝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楝干皮、枝皮和根皮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应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苦楝干皮、枝皮和根皮中分别鉴定出47,62,56个化学成分.苦楝干皮与枝皮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38.574%,27.178%;苦楝根皮的主要成分为α-可巴烯,相对含量为18.057%.结论:苦楝皮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综合开发利用苦楝皮药材资源时应分部位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厚朴煮散的粉碎粒度,考察加水量对其煎出物的影响,为该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5种规格的厚朴煮散,采用HPLC检测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检测波长294 nm,流动相甲醇-水(82∶18),柱温30℃。以厚朴酚、和厚朴酚转移率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碎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比较。结果: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水煎液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厚朴煮散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过10目筛,含有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厚朴煮散煎煮1次,煎煮时间10 min时,24目煮散加20倍量水的煎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加10倍量水煎煮50 min)的5.1,2.5倍;10目煮散加10倍量水的煎液中二者分别达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结论:厚朴饮片制成煮散后可节省药材和煎煮时间,可推广于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石香薷和海州香薷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2种香薷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从海州香薷和石香薷挥发性成分中分别检出39,46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70.50%,92.44%.结论:香薷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含高级烷烃、烯烃、醇、酮、酚及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医药、食品应用价值,为香薷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HS-SPME-GC-MS测定艾叶挥发性成分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分析艾叶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先做单因素试验,后采用L8(27)正交试验,以挥发性成分峰面积总和为指标考察最佳萃取条件,并考虑两两交互作用。结果:试验得出最佳萃取条件:样品1.0 g,80℃萃取40 min,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萃取头萃取,在250℃解吸附3 min检测,萃取手柄深度规固定在#2。用优化好的方法对艾叶样品进行分析,共分辨出84个色谱峰,准确鉴定出66个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4.46%。结论:萃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萃取温度与样品质量的交互作用,然后是萃取时间,最后是样品质量,除样品质量外其他因素都对萃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该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艾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主要对二年及三年肉桂再生皮与六年原生皮从药材性状及组织显微构造进行比较鉴定,为再生皮代替原生皮、合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