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怅,弥补了伤寒之水足,门户不见而产生的伤寒温病之争已无必要。伤寒和温病都属外感热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各个方面既有联系和相似之处,区别和特点又非常显著,不可混为一谈。由于病因尚未突破。病名诊断还不明确,辨证纳领难以相溶,所以寒温统一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冉雪峰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师 ,他从医五十余年 ,医术精湛 ,造诣颇深。《冉雪峰医案》为他 81岁高龄时所作 ,书中记载了冉老先生医治内外妇儿各科病案七十一篇 ,虽此惟历年经历中千百之一 ,但反映了冉老他在临床治疗上既能遵从古法 ,又有独创精神 ,既宗《内经》原理、又融伤寒、温病学于一体 ,提出“伤寒原理可用于温病 ,温病治疗可通于伤寒”之见解。如“秋温”案、战汗案 ,颇非寻常 ,诚乃融寒温疗法于一炉之佳案。兹不揣简陋 ,就个人读书所得 ,略陈于次 ,以就正同道。伤寒、温病两者病邪性质大相径庭 ,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历代医家对此著述… 相似文献
3.
4.
5.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寒温之争。文章认为伤寒与温病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伤寒温病治理可通。 相似文献
6.
程汉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2
中医学中虽无传染病之病名,但对其认识却由来已久。金元以前的辨治多以《伤寒论》为基础,其后尤其在清代温病学说兴起后,众多学者反对以伤寒法治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伤寒与温病的学派之争。如何正确面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学书争鸣,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迄今依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8.
论伤寒下不厌迟 温病下不嫌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见于清·杨璇《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原文记载:“按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胜即下,其治法亦无大异,但伤寒其邪在表,自气分而传入血分,下不厌迟,温病其邪在里,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下不嫌早”。这对伤寒与温病的下法应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大,故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即概括论述了一切六淫外邪所致的各种急性热病,也包括了各种温病的某些大法在内.此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展,使温病学说从"广义伤寒"范畴中独立出来,特别是自金代刘完素至明清,各医家在温病创新上所取得的成就,形成了温病系统学说的独立学派.现扼要说明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1病因及传入途径
<素问@五运行大论>有"寒暑六入"之说,意即自然界六淫之邪,可用寒暑二者为首,区别其阴阳属性,划分为两大类.六淫就其本身属性而言,暑、风、火属阳邪;寒、燥、湿属阴邪.各种客邪伤人,莫不各因其邪气本身属性的阴阳以类相从,阳邪易与阳类相从而多犯偏上属阳的部位,阴邪易与阴类相从而多犯偏下属阴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伤寒温病长短纵横谈──朱邦贤戍午岁,笔者有幸就读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先后师从赵锡武、方药中门下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得以面聆岳美中、任应秋、董建华、潘澄濂、金寿山、塞春华、邓铁涛等诸公教诲,茅塞由斯顿开,学识因兹见长。虽隙驹... 相似文献
11.
《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温病是发生于春季的外感热病,为后世伏气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仲景《伤寒论》和《伤寒例》详细论述了伏气温病的症候和治疗。诸医学名家均宗仲景和《伤寒例》的伏气温病说,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治当清泄里热,不须发表。 相似文献
12.
泻下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泻下药性多峻猛,用之不当可导致不良后果。《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均记载了泻下法,且为临床广泛使用。在此,对两者的不同略作讨论,与同道共同探讨。1 病因病机不同伤寒(指狭义伤寒)与温病,是外感病中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即它们的基本矛盾是不同的:寒邪伤阳是伤寒的基本矛盾,而热邪伤阴是温病的基本矛盾。所以中医治疗伤寒,使用汗、下法时固守“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原则,以辛温苦寒直折其邪,此系服从于伤寒伤阳的基本矛盾而设;治疗温病时,则“泻阳之有余,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有忌汗、忌利… 相似文献
13.
14.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之间的学术争论在一千多年间,经历了温病隶属于伤寒、温病独立于伤寒、伤寒温病趋于融合等诸多局面。二者的关系虽然直到现代仍百家争鸣尚无定论,但从资料上看已经出现了二者融合的倾向,毕竟作为统属于外感热病学之下的两种学说,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妥善解决差异后的融合,必将对完善中医外感病学、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及造福广大患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詹青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4):4-5
伤寒、温病学说的创立,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所代表的是经典的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伤寒、温病学说是在中医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迄今在中医危重医学领域中仍独具特色与优势。本文试从中医临床医学发展角度出发,咎其两论在危重医学中的运用。1 伤寒、温病学说是在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19.
20.
《伤寒温病一体论》(下述简称《一体论》)一文,是当代名中医裘沛然教授旧作(原载本刊1982年第1期,现节选附后)。无论从总体构思抑或落笔文采来看,或者就论文规范及写作技巧来说,都堪称佳作。这也就是笔者为什么在众多的学术论文中,选析该文的原因所在。兹结合文章,试从四个方面作一介绍、分析、归纳与评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