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约占10%。治疗上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但如处理不当,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或后遗症。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笔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5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多是由高能量暴力引起的骨折,手术难度大,易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骨髓炎、骨不愈合,2003年6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简单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及植骨治疗此类骨折7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46例,26例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2例,后孟氏骨折6例,经鹰嘴骨折脱位8例;20例行内固定结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可调节支具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0例,后孟氏骨折5例,经鹰嘴骨折脱位5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组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调节支具组术后采用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10~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为(12.6±2.4)周,可调节支具组愈合时间(13.8±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9.98°±12.59°,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42.15°±15.35°,MEPS评分平均为91分(58~96分),优2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可调节支具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06.98°±10.36°,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21.32°±17.67°,MEPS评分平均为82分(55~92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可以使肘关节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外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2例(SchatzkerⅣ型41例,Ⅴ型25例,Ⅵ型26例),男性61例,女性31例;年龄31~77岁,平均54.2岁。所有患者均为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Ⅰ型38例,Ⅱ型26例,Ⅲ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内固定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关节炎发生率,并对伤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以及微动移位分别为(183.09±26.47)min、(304.75±51.47)mL、(0.57±0.11)周、(0.14±0.03)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47±34.23)min、(361.37±56.83)mL、(0.74±0.15)周、(0.31±0.07)mm;观察组术后膝关节评定优良率以及术后愈合率分别为97.83%(45/46)和93.48%(43/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38/46)和78.26%(36/46),而术后关节炎发生率观察组2.17%(1/46)低于对照组13.04%(6/4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愈合程度高、关节炎发生率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总结分析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R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13例,其中闭合骨折9例,开放骨折4例,采用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结果 1例创面感染,2例出现针道红肿,1例开放骨折4月后仍无明显骨痂形成,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1例患者出现明显创伤性关节炎,于1年后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双边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8年3月采用单边超踝关节T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22例(Ruedi-Allgower分型)患者。外固定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根据伤口软组织情况在术后2~3w开始每2w踝关节屈伸活动15min,让关节得到锻炼。结果:2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效果满意,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本组22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结论: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探讨超踝外固定支架配合简易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6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资料,手术采用超踝外固定支架牵引复位配合克氏针简易内固定的治疗.结果 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8~25周,平均 20周;术后踝关节功能按Mazur评分标准:优1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88%;除1例出现针道感染外,其余伤口愈合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发生,手术过程无血管、神经副损伤.结论 采用超踝外固定支架配合简易内固定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可带架早期活动踝关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四肢长管骨骨年近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自 1994年以来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 ,经临床应用 118例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和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4~ 2 0 0 1年共完成对 118例骨折病人的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 ,男 76例 ,女 4 2例 ,年龄分布 :2 0岁以下 11例 ,2 1~ 4 0岁 4 3例 ,4 1~ 6 1岁 2 5例 ,6 0岁以上 39例。骨折部位 :肱骨干 14例 ,股骨颈 17例 ,股骨干 36例 ,胫腓骨 5 1例。骨折性质 :新鲜骨折 10 3例 ,陈旧性骨折 15例 ,闭合性骨折 6 0例 ,开放性骨折 5 8例 ,…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对比分析腕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组(47例)和闭合复位组(39例),关节镜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关节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闭合复位组(t=19.311、3.333、2.069,P<0.001、P=0.001、P=0.042)。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患者腕关节旋前、旋后、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活动度均明显大于闭合复位组(t=7.820、4.299、3.515、3.740、3.643、5.066,P均<0.001),Cooney腕关节评分明显高于闭合复位组(t=6.194,P<0.001);关节镜组患者中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22例、良20例、可3例、差2例,明显优于闭合复位组患者的腕关... 相似文献
18.
19.
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骨折是目前治疗骨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护理中 ,为确保治疗效果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关键的环节。我科自 1 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 ,对90例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 ,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90例 ,其中胫腓骨骨折 45例 ,股骨干骨折2 5例 ,桡骨骨折 1 0例 ,肱骨骨折 5例 ,前臂双骨折 5例。2 整体护理体会2 1 术前护理 大多数病人对外固定架有一种畏惧心理 ,也顾虑手术的治疗效果 ,致使病人精神高度紧张和情绪不安 ,所以我们护理人员要关心他 ,开导他 … 相似文献
20.
治疗肱骨骨折的方法很多,疗效各异。1999年10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画线法经皮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14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