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明 《新中医》2009,(4):14-15
郁晓维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和教学工作30余年,对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治,尤其是咳嗽、泄泻等有较深的造诣,体会颇深。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急性咳嗽、泄泻之后往往会正气受损,邪气留恋,形成虚实夹杂之势,而导致久咳久泻迁延难愈。郁教授辨治久泻久咳,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疗效益彰。笔者有幸师从郁教授临证学习,深感其治疗久咳久泻辨证用药多有独到之处,现将郁教授辨治小儿久咳久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古代医家认为泄泻“无不由于脾胃”和“源于湿”,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归纳了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包括治湿、分利涩肠、益气养阴和节食等常用大法,“久泻不止”还需采用升举脾阳和温肾法,伤食泻要配合“消导”法,但便如水样时慎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泄泻是小儿常见疾患,在岭南地区尤为多见,故岭南历代医家皆重视小儿泄泻之证,并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治泄之法。罗笑容传承了岭南小儿医家治泄的思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总结了罗笑容对岭南地区小儿泄泻形成特点及辨证分型的认识,提出脾虚湿泻与湿热泻是岭南地区小儿泄泻最常见的证型,并着重介绍了罗笑容治泻三方,包括治脾虚湿泻的苍蚕止泻汤,治湿热泻热重于湿的加味葛根芩连汤,治湿热泻湿重于热的罗氏三花汤并附医案三则,解析其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久泻"又称慢性泄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长期反复发作的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杨小平教授业医3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对辨治久泻尤有独到见解。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1、山药苡仁治久泻:用生山药500g,苡仁1000g,共研成细末,搅拌均匀后取50g,加水煮成糊状粥,加闩糖适量,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半月。对顽固性泄泻有较好效果。泄泻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的一种肠道疾病。久泻(顽固性泄泻)的特点是:发病半年以上,反复发作,大便时泻,一日2次或3~4次。类似现代医学说的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6.
郁晓维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和教学工作30余年,对中医儿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咳嗽、泄泻等体会颇深。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急性咳嗽、泄泻之后往往会正气受损,邪气留恋,形成虚实夹杂之势,而导致久咳久泻迁延难愈。笔者有幸师从郁教授临证学习,深感其治疗久咳久泻辨证用药多有独到之处,现就郁教授治疗小儿久咳久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概说小儿泄泻,为儿科常见病之一。治小儿泄泻之法,前人论之甚详,无需赘述。至于小儿久泻伤阴,论述尚少,而临床上却并非少见。其特征为:泄泻日久不愈,眼眶凹陷,皮肤干枯松驰,失去弹性,小便涩少或闭,低热,口燥,咽干,舌红绛无津,脉数无力等。倘治不如法,往往可导致阴伤及阳,或阴阳两伤,而  相似文献   

8.
久泻必虚,虚当辨在脾与肾,治则有健脾与温肾之分,此乃治虚泻之法则。不明此理,往往事倍功半矣。古人云,治病必求其本,治虚泻亦然。《景岳全书》有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此言是就泄泻常识而论。至于久泻不愈,则未及概全。久泻则亡阴,阴亡势必累及阳,阳衰则周身失煦,寒从中生。盖脾胃为后天之本,主纳水谷,运化,升清别浊。脾失其常,则运化不利,水  相似文献   

9.
总结黄甡教授临床治疗小儿泄泻经验,临床将泄泻分为风寒泻、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久泻五种证型,针对每种证型泄泻的具体谴方用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六则医案,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进行详述,以供大家临床参考与诊治。  相似文献   

10.
邓满鱼 《陕西中医》2001,22(1):54-55
久泻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 疾、克隆氏病、顽固性肠功能紊乱等慢性肠道疾 病。泄泻、痢疾发病伊始,起因各不相同,每以实证 热证多见,病情迁延或治疗失当往往发展成为虚 中挟实、寒热错杂,病情日见深重的复杂局面。结 合这些年治疗泄泻多例的一些肤浅体会,参考有 关资料,欲找出久泻证治的某些特点,以期在治疗 上开拓思路,提高疗效。现简介如下。 1久泻的病证分析1.1久泻伤正,脾肾虚寒为病证主导: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最易伤及脾气脾阳,日久损及肾阳,肾阳不足,关门不利致久痢滑脱不禁。肾阳不足,火…  相似文献   

11.
泄泻四季均见发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临床疑难病症,长时间不明原因的泄泻会引发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失、贫血等严重后果。学生愚钝,有幸拜入张喜奎教授门下,在门诊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张师对泄泻的独特辨治经验揣测一二,略加总结。1久泻久痢,寒热错杂"寒热错杂"为《伤寒论》对诸痞证的病机概括,  相似文献   

12.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若迁延日久,常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治小儿泄泻之法,前人论之甚详,至于小儿久泻伤阴,论述较少,而临床上却并非少见。其症状为泄泻日久不愈,质稀如水,色黄浑浊,小便短少,皮肤干燥,眼眶凹陷,烦躁不安,低热,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红绛无津或起芒刺,脉数无力等。倘治不得法,则可形成阴津枯竭,阴阳两伤,以致变生慢惊风,甚则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3.
林培政 《新中医》1995,27(4):11-12
刘仕昌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经验林培政主题词结肠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刘仕昌慢性结肠炎,中医亦称“泄泻”、“下利”、“肠风”。临床症见肠鸣、腹胀痛、大便泄泻、日久难愈为主,前人认为其病变离不开脾胃,病因可分风、寒、湿、热、瘀。刘仕昌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4.
七味白术散之用治小儿泄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科  姜杰  唐勇  夏清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09-1809
就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七味白术散中立方本义进行探讨。认为七味白术散药性平和,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小儿泄泻的病机分为湿胜和脾虚两类,七味白术散当用于小儿泄泻而有遇者或小儿久泻不止者。  相似文献   

15.
山药苡仁治久泻用生山药500克,苡仁1000克,共研成细末,搅拌均匀后取50克,加水煮成糊状粥,加白糖适量,每日两次,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半月,对顽固性泄泻有较好效果。泄泻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的一种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6.
推拿配合三香散外敷治疗小儿泄泻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泄泻为小儿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甚则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为主症.临床上常规药物治疗往往见效慢.近三年来,笔者运用中医外治手法辨证施治配合三香散炒热外敷脐部治疗小儿泄泻8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总结吴文尧教授从"湿胜则濡泻"论治泄泻经验。吴文尧教授认为"湿胜则濡泻"反映了泄泻的主因,中医辨治应该顺应"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并且重视"湿胜则濡泻"理论,立足健脾化湿之法,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8.
张景岳认为,小儿之病之难,难在其证难辨。小儿泄泻,也不例外,亦有惑人难辨之证。若辨之不准,治不如法,辄易毫厘千里之误。现就临床所及,略举一隅。一、泄泻兼烦渴寒热真假惑人泄泻渴饮与不渴饮,是辨别寒泻、热泻的关键。寒泻不渴,或渴喜热饮,饮量不多;热泻口渴,渴喜冷饮,饮量特多,此为其常。故儿科前贤万全认为:寒泻者不渴,理中汤主之;热泻者必渴,五苓散调六一散主之。可临  相似文献   

19.
雷丰所著《时病论》,根据时病辨治体系将泄泻分为飧泄、洞泄、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饮泻,并对其病因病机证治条分缕析,认为泄泻包括因伏气致病与因时邪致病,病位主要在脾,涉及肝、肾,病理因素以湿为主,或夹痰、夹食、夹热等,治疗上强调健脾利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小儿泄泻多因外感风寒或暑热,内伤乳食,致脾胃运化失常;也有素体虚弱或久病脾虚,中焦运化无力等。分风寒泻、暑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病情恶化,可致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治当敛阴、固阳兼施。运用神术散加减口服、灌肠对小儿多种证型泄泻进行辨证论治,并总结典型病例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