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术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预防胆管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5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350例患者术前接受了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判断胆道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观察组350例患者术中无患者出现胆管损伤,对照组162例患者术中1例出现胆管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sitic回归分析发现,解剖因素、病理因素及技术因素是导致腹腔镜手术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结果: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患者胆管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胆管损伤危险的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和手术操作预防胆管损伤发生,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824例妇科患者的诊疗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总结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主要并发症为:皮肤灼伤5例,术后恶心、呕吐3例,下肢静脉血栓和淤血3例,切口疝2例,感染1例,1例腹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身体情况、术者操作技巧及手术指征掌握关系密切.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不断提高术者操作技巧、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及早采取措施治疗并发症,尽量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如何降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费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腹腔镜技术,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减少手术的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收集418例六类常见的腹腔镜手术进行研究。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5例中转手术、除1例肝肿瘤术中出血达700ml,术中输血5例,其他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手术时间15~200min,平均100min;术后并发症28例次,并发症总发生率6.7%,治疗费用6500—24500元。结论同一个熟练操作的腹腔镜协作小组,不同手术方式采用不同的手术技巧,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一次性用品和术后药物的应用,才能降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腹腔镜诊治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在全麻下,脐下做1.5cm小切口,建人工气腹,置1-2个穿刺鞘进腹探查;若明确诊断,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操作孔位置2-3个。根据病情再做相应处理。结果57例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脾破裂15例,肝破裂10例,小肠破裂8例,肠系膜损伤7例,腹膜后血肿6例,胰腺损伤3例,腹内多脏器损伤8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32例,19例中转开腹,6例诊断为腹膜后血肿无须处理。术后1例合并特重型脑外伤1周后死亡,其余56例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可明确诊断闭合性腹部外伤,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98例因计划生育手术而发生近期并发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计划生育手术中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有术中出血和血肿、膀胱、肠管及大网膜损伤、子宫穿~L,TZ术后感染等。导致计划生育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精,操作不熟练、未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等。结论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杜绝及减少手术并发症,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全面提高计划生育诊治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江山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并发症55例。对并发症具体类型、前三年与后三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并发症类型:气肿24例(占5.83%),腹壁血管损伤16例(占3.88%),出血6例(占1.46%)、感染7例(占1.70%)及切口疝2例(占0.49%);(2)2008-2010年气肿、腹壁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20例、12例及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2011-2013年气肿、腹壁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4例及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95%,前三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大于后三年(χ2=15.738,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虽为微创手术,但仍存在严重并发症。因此,应不断提高腹腔镜操作技术且采取有效预防对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中转开腹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LC的152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4.145%,原因可概括为解剖因素、术中出血、胆总管损伤、其他原因等,中转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把握LC手术适应证及术中精细操作是降低中转率的关键,当操作困难或对手术没有把握时,中转开腹是安全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方法对本院2年来开展的50例LC中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LC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操作技术及术中的判断和处理密切相关。结论预防LC并发症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精细,缜密思维,果断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长春  徐建 《现代保健》2012,(28):113-11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1年10月206例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结果:206例患者成功实施LC,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胆漏2例,中转开腹4例,手术时间31~164min,平均55min,术后住院3~15d,无腹腔感染、胃肠道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严格遵循手术操作原则,操作耐心细致,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可有效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以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扎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有输卵管系膜血肿与出血(3例)、膀胱损伤(1例)、小肠损伤(1例)、切口感染(10例),远期并发症主要有肠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2例)、慢性腹痛(3例)、异位妊娠(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术中严格无菌手术操作,彻底止血,可显著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解传仁 《现代医院》2005,5(10):17-19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术前确诊22例,占52.4%,术中探查证实20例,占47.6%。治愈40例,死亡2例,死亡率占4.8%。死亡原因首例入院前已延误4天(98小时),虽经手术抢救后,终因发展成严重脓毒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最后并发急性多尿型肾功能衰竭、DIC死亡,另1例因严重多脏器损伤大出血术中探查死亡。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十二指肠复合伤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早期确诊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07/2010-01收治的胰腺十二指肠联合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全部病例中胰腺损伤均早期诊断,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2例,本组抢救成功7例,术后1例死亡于休克不能纠正,术后并发胰漏3例,十二指肠漏2例。结论及早行手术探查修复损伤和有效的引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脑伤有效救治手段。方法:回顾分析20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开颅手术,剖腹探察,气管切开。结果:受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140例(68.6%),坠落伤28例(13.7%),打击伤及其他占36例(17.7%),格拉斯哥记分(GCS)越低,死亡率越高,脑中线移位程度与死亡率高低呈正相关。结论:适当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综合治疗,复合伤的及时治疗,能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林世磅  余东 《现代医院》2005,5(3):23-2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3~ 2 0 0 1年收治的 92例颅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格拉斯哥评分 3~ 15分。手术治疗 70例 ,保守治疗 2 2例。手术治疗中早期以钢板为主 ,后期以髓内固定为主。结果 患者远期疗效优良率达 85 %。术后并发症 12例 ,其中钢板断裂 3例 ,伤口感染 2例 ,骨折延迟愈合 3例 ,截肢 1例。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只要机体情况良好 ,均可早期行骨折内固定治疗。骨折尽量应用髓内固定及闭合复位。术后适当延迟负重时间 ,术后功能康复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5年间15例胎盘早剥,并对其诱发因素、分娩情况、并发症和诊治情况作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外伤所致胎盘早剥占首位,围生儿死亡率较高。结论:妊娠晚期避免外伤是防止发生胎盘早剥的重要措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SIADH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提出处理步骤和具体措施。结果15例按步骤限水后2~3天低血钠即开始改善,14天后血钠均恢复正常。3例死于脑伤过重,1例死于肺炎。结论SIADH诊断较困难,实验室检查指导和严密观察下限水试验性治疗对正确诊断和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中叶病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91年至2000年的34例肺中叶病变患者做出诊断及外科治疗,并做出分析。结果 34例中诊断为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12例;胸部X线检查表现肺中叶不同程度肺不张12例,肺门影增浓或团块影7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1例,假阴性1例;术后并发症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肺中叶病变诊断应根据病史,结合有关辅助检查综合分析,采用外科治疗安全、可靠,是疗效明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11月期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29例患者,其中鳞癌27例,腺癌2例。病变位于上段3例,中段12例,下段14例,手术切除26例,探查3例。对食管癌的术前准备、营养支持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89.66%,并发症发生率41.38%、手术死亡率6.90%,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最佳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加强围手术期营养,适当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适应症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多发骨折为主的多发伤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25分,将应用损伤控制手术(DCO)原则方法治疗多发骨折的48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应用损伤控制手术(DCO)原则方法治疗多发骨折的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并发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死亡1例,并发症3例;对照组的死亡5例,并发症11例,两组死亡率、并发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5分多发骨折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手术(DCO)原则方法治疗符合多发骨折的病情特点,早期针对性的处理结合后期一体化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景熙  辜勇  燕小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82-2183
[目的]了解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DAI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及治疗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脑震荡和原发脑干伤被包含其中,且常常与脑皮质挫裂伤伴发。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和CT、MRI诊断。60例DAI伤者中,手术治疗28例(46.66%),恢复良好6例(21.42%),死亡15例(53.57%);保守治疗32例(53.33%),恢复良好6例(18.75%),死亡14例(43.75%)。[结论]对DAI伤者采取支持及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可获提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