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0年我院开展的利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6例,在腹腔镜下用分离钳、分离剪或超声刀分离粘连,解除梗阻.结果 26例中成功22例,其中4例中转开腹,因肠管间及肠管与腹壁间广泛粘连而中转开腹.单纯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30个月,均无梗阻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是安全、实用的,具有损伤少、出血少、探查范围广、术后恢复快及各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不全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30例肠梗阻资料.3例因腹腔粘连束带导致梗阻,腹腔镜下切断束带解除梗阻;12例有既往剖腹史因小肠与小肠、腹、壁、肠系膜粘连、成角导致梗阻,腹腔镜下分离粘连、成角解除梗阻;6例有既往妇科盆腔手术史因盆腔粘连导致梗阻,腹腔镜下分离粘连解除梗阻;9例探查发现阑尾炎导致梗阻,同时行阑尾切除术.结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肠梗阻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避免开腹手术的创伤及术后易造成再发梗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肠粘连患者选择性施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可行性及方法进行探讨,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2年至2011年间收治63例肠粘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对其中34例诊断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择期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配合留置"术尔泰"液于腹内防止术后再粘连.术中设定气腹压力为11~15mmHg,2~3个操作孔.其中单纯粘连带引起症状者切除粘连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 34例患者中,28例腹腔镜下完成粘连松解术,2例因粘连致密分离困难中转开腹;2例不能造气腹中转开腹;1例分离时小肠破裂中转开腹;1例患者自己放弃手术.随访腹腔镜完成手术者3~12个月,无肠梗阻症状发生.结论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肠粘连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再发粘连机会更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和适应证.方法 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4例,其中因束带粘连致小肠梗阻者,在腹腔镜下切除束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或超声刀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 50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肠粘连松解术.4例因肠粘连广泛中转开腹手术.全部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24个月,无一例肠梗阻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再粘连机会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华社发 《当代医学》2010,16(13):97-97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成功利用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1例因肠管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损伤小肠而中转改为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47%。结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施行粘连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疑难病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2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获明确诊断,其中诊断为肠粘连6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2例,小肠系膜肿瘤1例,回肠良性肿瘤伴不全梗阻2例,空肠良性肿瘤伴肠套叠1例,回肠和乙状结肠脓肿合并内瘘1例,局限性肠炎伴肠穿孔或肠梗阻4例,肠系膜扭转3例,小肠内疝2例,腹膜假黏液瘤1例,慢性阑尾炎合并右附件囊肿或盆腔炎4例,阑尾黏液囊肿并发急性感染1例,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升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合并阑尾炎1例,结肠肝曲黏膜下层肿瘤伴出血1例,直肠癌Miles术后复发伴肠梗阻1例。32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均获得明确病因诊断,21例(65.6%)行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11例(34.4%)中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未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腹腔镜诊治技术在腹部疑难疾病的临床运用具有微创、直观、准确的优点,并可以同时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志辉  钟华  黎昕 《海南医学》2006,17(3):63-65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影像X线平片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88例各类肠梗阻的X线征象.单纯性肠梗阻68例,其中小肠粘连性肠梗阻40例,小肠粪石性肠梗阻13例,结肠梗阻9例,小肠恶性肿瘤一例,不明原因小肠梗阻5例.绞窄性肠梗阻12例,小肠扭转2例,盲肠扭转1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动力性肠梗阻16例.结果大部分肠梗阻表现为肠环扩张,积气积液,可见液气平面,单纯性肠梗阻肠环分布规律性、连续;绞窄性肠梗阻,有特殊征象"空回肠换位征"、"巨大肠环征"、"咖啡豆征".结论影像X线平片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资料,认真分析影像X线平片征象,对确定有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性质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结果 57例患者中腹腔镜下手术成功55例(96.5%),2例因肠管间粘连广泛致密,腹腔镜下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行局部小肠病变切除、肠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住院5.8 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例,采用手术治疗,在腹腔镜下行粘连松解术分离解除肠道粘连部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次调查中28例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中成功25例,3例中途急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因肠管间及肠管与腹壁间大范围粘连而行开腹手术,另外1例因腹腔镜下未发现明显粘连并横结肠积气扩张而行开腹手术;25例采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并随访均无梗阻复发。结论选择适合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指征的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并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SCT检查对机械性肠梗阻的部位、病因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8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正确诊断率为100.00%.梗阻位于结肠各段和十二指肠者18例,正确诊断率为100.0%,20例位于小肠,正确诊断率为80.00%;梗阻原因为肠道肿瘤21例、粘连性肠梗阻10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肠扭转和肠套叠各2例,其中2例患者术前病因诊断错误.结论 机械性肠梗阻术前MSCT检查,可以明确梗阻部位和原因,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为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B超、立位平片和腹部CT检查确诊,其中3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研究组)、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开腹手术(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拔导尿管时间、住院总天数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中小肠或肠壁损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肠漏、切口愈合不良、出现再次梗阻。结果研究组32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肠管间团状粘连,1例因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中途改行开腹手术;余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0.2±8.5)mL、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1.3±1.6)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0.3)d、拔导尿管时间(3.1±0.8)d、住院总天数(5.2±0.6)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人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70岁以上老年人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性肠梗阻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肠粘连和肠扭转,47例中绞窄性肠梗阻20例。手术后并发症1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性肠梗阻病因以肿瘤性肠梗阻,肠粘连和肠扭转为常见,高龄不是手术禁忌。做好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指证,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T小肠成像对肠梗阻部位及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美国GE Lightspeed64层螺旋CT仪进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MSCT对肠梗阻的检出率、病因和梗阻部位的判断价值。结果 46例肠梗阻患者均检出,检出率100%,27例移行带显示清晰,46例患者均可见肠管明显扩张(2.5cm)、积气及积液;病理证实高、低位梗阻均为23例,CT检查结果高位梗阻27例,低位梗阻19例,梗阻定位准确性91.30%(42/46);手术病理诊断粘连性肠梗阻16例,肠套叠肠梗阻6例,血运性肠梗阻4例,外伤性肠梗阻2例,内疝1例,肠扭转2例,肿瘤性肠梗阻12例,肿瘤压迫型梗阻3例,CT诊断粘连性肠梗阻12例,肠套叠肠梗阻7例,血运性肠梗阻4例,外伤性肠梗阻2例,肠扭转3例,肿瘤性肠梗阻16例,肿瘤压迫型梗阻3例。误诊5例,4例粘连性肠梗阻误诊为肿瘤性肠梗阻,1例内疝误诊为肠扭转,病因诊断准确率89.13%(5/46)。结论 CT小肠成像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度高,且用于肠梗阻病因、部位的鉴别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后期治疗、随访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Owing to its rarity and non-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s, a diagnosis of obturator hernia is often delayed until the patient pres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ften the diagnosis is made on a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or during exploratory laparotomy. While a laparoscopic approach is well described in an elective scenario, open surgery through a midline laparotomy has been the preferred approach for obturator hernia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However, a few cases of obstructed obturator hernia have been reported that have been managed laparoscopically.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 of two elderly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 CT scan helped clinch the diagnosis of obturator hernia as the cause and both were managed laparoscopical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合腹腔镜微创综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方法对1996年12月~2006年12月388例中的118例采用结合腹腔镜微创综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合腹腔镜微创综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疗效较好,118例全部治愈,其中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16例,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结合腹腔镜微创综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疗效好,能明显降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大同  项和平  李永生  李贺  洪磊 《当代医学》2010,16(36):101-103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9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3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3例病人中,粘连性肠梗阻20例,肠道肿瘤11例,嵌顿疝10例,肠扭转8例,先天性发育异常2例,肠腔内异物1例,肠套叠1例。术中行小肠切除吻合18例;结肠切除吻合及各类结肠造瘘13例;嵌顿疝复位修补8例;肠扭转复位6例;粘连松解6例;小肠切开取异物1例;单纯剖腹探查1例。术后因各种原因自动出院4例,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粘连是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急性肠梗阻的病情演变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评估及判断,及时的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CT图像。结果 18例肠梗阻(100%)诊断明确,其中4例肠壁坏死均有CT直接征象支持。10例(55.6%)的CT表现能明确肠梗阻分型,3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回肠远段见明显"小肠粪性纤维素征"。结论多层螺旋计算机扫描能够提供部分粘连性肠梗阻的粘连类型,使临床诊断明确、具体,指导临床选择一个更加适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孙小林  娄善华 《吉林医学》2004,25(12):19-21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急性肠梗阻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注意事项、手术并发症及优缺点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已成功地用于治疗由既往腹部手术后粘连、内疝(包括膈疝)、腹壁疝、肠扭转等所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结论:腹腔镜急性肠梗阻手术仍是一种探索性的手术,可以代替开腹手术治疗选择性的急性肠梗阻。对于梗阻原因不明者,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即可以明确梗阻原因,又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10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53例(48.2%),肠粘连25例(22.7%),腹外疝15例(12.6%),肠扭转6例(5.5%),肠套叠4例(3.6%),肠腔内粪石、异物5例(4.5%),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1。8%)。术后并发症39例次,占35.5%,死亡8例,占7.3%。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腹外疝、肠粘连分别为第二、三位的病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重视老年患者合并的全身疾病,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疗效及部分改进方法的实际意义。方法 总结1998~2003年期间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1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确诊后,11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1例辅以小切口开腹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中转开腹率为8.3%。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仔细操作,腹腔镜是现阶段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为理想的、最小的侵入性手术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符合现代外科的微创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