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研究阴虚和阳虚证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阴虚证与阳虚证都存在有血瘀的状况,但两者所引起的物质基础与客观指标的变化不同。阴虚证主要是血浆成份增高,阳虚证主要是血球成份增高。提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阴虚和阳虚证辨证的客观化。  相似文献   

2.
阴虚阳虚证患者的体温昼夜节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阳虚、阴虚患者和正常人腋温和肢端温度的昼夜节律,发现三组腋温昼夜节律时相无明显差异,峰值相位都在下午5时左右,谷值在凌晨4时左右,振幅差异亦不显著。肢端(手足心)皮肤温度变异较大,阳虚和阴虚组都表现为清晨最低,夜晚上升,易受昼夜节律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清末名医郑钦安论阳虚、阴虚作了考析。认为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养、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以畏寒肢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扶阳抑阴是郑氏创立火神学派的核心理论。诊治疴痼疾时,应及时合理使用温阳法,可望很好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阴虚阳虚大鼠行为性体温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阴虚阳虚状态下行为性体温调节功能的改变,本文研制了各种行为观察装置,观察了阴虚阳虚大鼠的畏寒喜暖、踡缩竖毛、筑巢,以及平卧位等体温调节行为,并对喜暖和筑巢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阴虚阳虚状态下动物体温调节行为发生相应的加强,这种体温调节行为是机体在阴虚或阳虚状态下导致的产热──散热失衡的自主性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略论阴虚,阳虚及其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学鹏氏公允和有说服力地指出:中医学中的阴阳分为三个层次;哲学观点,方法,医学层次。......肯定在哲学形式背后隐藏着合理的科学内涵,否则阴阳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并取得效果。[1]其阴阳概念有的较为空泛,的确意义不大,但为千年成功的实践所证实,关于阴液和阳气、阴虚规阳虚以及其治疗的那一部分则有重要的科学内涵,加以阐明具有颇大的理论和临床意义。1阴液及阴虚之本质胃阴即胃分泌的液质,狭义的阴精即指精液,大吐则确也可造成胃阳虚,精液过度耗泄确也可造成肾阳虚之类,而胃液、精液等这类泌向细胞外的粘港,其主要成…  相似文献   

6.
寒证热证时中枢,内脏尿内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梁月华  任红 《中医杂志》1991,32(12):38-40
机体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下维持整体的平衡状态。神经递质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其中以单胺类递质更为重要。其分布甚广,作用复杂,在疾病状态时各部位的含量有很大改变,治疗药物对其含量、代谢也有很大影响。既往的临床观察证明,热证患者尿内儿茶酚胺(CAs)排出量增多,寒证时减少,治疗后可使其恢复到正常。说明在寒证、热证形成中 CAs、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和分析大鼠寒热证候信息。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寒药组和热药组,并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知母加黄柏和附子加干姜,在用药第1、4、7、14天拍摄红外热图和测量腋温。结果:第7天寒药组大鼠尾根部和耳部的温度小于空白组(P<0.05),热药组尾根部温度大于空白组(P<0.05);第14天热药组尾根部和耳部的温度大于空白组和寒药组(P<0.05),3组大鼠腋温无显著差异。结论:红外热图能够反映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的部分寒热证候信息;大鼠尾根部是比较灵敏的反映红外热图寒热证候信息的部位;红外热图比腋温更灵敏,更客观。  相似文献   

8.
按“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筛选出52例典型的阴虚或阳虚患者,另设正常组20例。分别测定3组外周血白细胞、血浆皮质醇及外周血混合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果表明,3组间白细胞、血浆皮质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阴虚、阳虚两组GR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阳虚组与阴虚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提示GR减少可能是典型阴虚阳虚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同病理改变,而GR减少幅度上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临床表现不一致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生物学理论研究艾滋病(AIDS)阴虚内热证的实质。方法:通过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探讨AIDS阴虚内热证的生物学相关性。结果:AIDS阴虚内热证有明显的生物学相关性。结论:中医证侯的生物学相关性研究能够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型治疗中探讨阳虚易治阴虚难调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193)杨文华,万增志指导:戴锡孟,杨学爽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精华。它早已指出阴阳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阴阳失调则百病从生。故历代医家在临证中均注重调节阴阳,并在...  相似文献   

11.
寒热本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梁月华 《中医杂志》1996,37(12):747-750
1988年和1990年,两次讨论了寒证、热证本质。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又有很大的进展,如寒证、热证模型的改进,机能水平的研究,形成机制及治则的研究等。1 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研究概况有关“证”模型的研究国外也很重视并进行了研究。1989年,日本的关正威、池田宏等参考了中国证的研究,其中包括了我组对寒证,热证动物脑、肾上腺、血液内多巴胺—β—羟化酶(DβH)活性及尿内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变化的研究,以前列腺素—PGF1α(血液内PG1α的代谢产物)为指标研究胆石症、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辨治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类风湿性失节炎(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尚无特效疗法.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阴虚络热"是RA的常见临床证型,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养阴清热、宣痹通络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兹将对本病辨治的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阳虚,阴虚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及其本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雍履平 《中医杂志》2004,45(6):473-473
答:女性高血压病由先天遗传因素而肝阴自耗或心肾阴虚导致肝阳上亢是其一;又有后天绝经期冲任失调而肝肾阴虚引起肝阳上亢是其二.故病名多称"眩晕"、"肝阳"或"肝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阴虚、气虚、阳虚患者体质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福州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2例,及门诊体检者共100例,对所有入选者的营养状况分布特点及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排名第1的体质是平和质;血液透析患者除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其他各项营养生化指标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性别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小腿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握力、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阴虚质与气虚质及阴虚质与阳虚质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虚质血红蛋白均值显著低于其他2种体质(P<0.05)。3种体质患者TSF、上臂围、上臂肌围、小腿围、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质与血红蛋白、TSF相关(P<0.05)。结论 多数血液透析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阴虚、气虚、阳虚3种体质营养状况水平与血红蛋白、TSF相关,且阴虚质患者贫血较气虚质、阳虚质严重。因而日后应加强对阴虚、气虚、阳虚患者血红蛋白、TSF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凌昌全  陈哲 《中医杂志》1998,39(10):619-620
按“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筛选出52例典型的阴虚或阳虚患者,另设正常组20例。分别测定3组外周血白细胞、血浆皮质醇及外周血混合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果表明,3组间白细胞、血浆皮质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阴虚、阳虚两组GR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提示GR减少可能是典型阴虚阳虚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同病理改变,而GR减少幅度上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临床表现不一致的病  相似文献   

17.
阴虚自汗、阳虚盗汗临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光明中医》2008,23(5):667-668
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常见的一个病证,有自汗、盗汗之不同。李中梓在《医宗金鉴》一书中,对本病做了高度概括,他指出:“睡则汗出,醒则倏收,曰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者,曰自汗。”两种汗证虽表现不同,但病机重点俱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司有关。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阴虚湿热证的病因病机,探讨阴虚湿热证的证型、治法及用药,并分享2则临床病案。阎艳丽教授认为临床辨治阴虚湿热证时应权衡湿热与阴虚孰轻孰重,确立治则,均衡选择养阴药和清湿热药,适当佐以养血和血之剂,固护脾胃的思想贯穿始终,灵活辨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玉女煎对建立的实验性大鼠胃热阴虚型血热证候模型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胃热阴虚型血热证候模型组,玉女煎2.03、4.06、8.13 g(原生药)/kg 3个剂量治疗组,用燥热耗阴中药草乌水浓缩煎剂给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每天连续灌胃建立胃热阴虚型血热证候模型,第3d开始用玉女煎煎剂按剂量给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连续至7d,按照制定的实验动物中医证候体征观察级别计分评定记录表观察大鼠情况,于8d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后腹主动脉取血,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液细胞学及血液生化学,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内分泌激素,解剖记录胃溃疡出血情况,取脏器病理制片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本试验造模大鼠出现了烦躁、尿黄、牙龈粘膜红肿出血、舌色质红等胃热阴虚血热证候症状,以及血液、病理微观的相应证候变化,症状及变化表现符合胃热阴虚型血热证的诊断标准。玉女煎可显著缓解大鼠的阴虚血热证症状,可显著减少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甘油三酯。可显著减少胃出血溃疡数、鼻粘膜层均数、唇粘膜层均数,显著增加胃上皮层均数、胃粘膜层均数。可使内分泌激素6KPGF1α显著减少。结论:探讨了中医的证候实验动物模型,并为玉女煎的药性评价提供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半导体体温计,通过60例患者,每例每日6次(共720次)的体温测量,结果认为:阴虚、阳虚、瘀血三种证型肿瘤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时,一日内的变化是有差异的。阴虚组每日不同时刻体温波动明显,瘀血组每日平均体温偏高,以上两组最高体温出现在18点;阳虚组体温变化相对平稳,最高体温出现于14点;五心烦热的患者手心温度低于腋温。此项观察结果为临床测量体温的时间及诊断证型提供了新的客观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