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9月诊治的32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AR、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病情脓毒症患者PAR、APACHEⅡ评分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时降钙素原(PCT)高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者,白蛋白(ALB)低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者(P0.05)。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PAR逐渐升高(P0.05)。328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73例,病死率为22.26%;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逐渐升高(P0.05)。糖尿病、PAR0.35、APACHEⅡ评分22.75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8.15分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APACHEⅡ联合PAR预测老年脓毒症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PAR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二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脓毒症短期死亡的临床价值较优。  相似文献   

2.
陈崇高  符厚萱 《大医生》2023,(15):111-114
目的 研究血钙联合急性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判断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澄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CU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死亡)和对照组(54例,存活)。比较两组患者血钙水平、MED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血钙水平、MEDS评分与SOFA、 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血钙水平、MEDS评分判断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MEDS、SOFA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MEDS评分与SOFA、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EDS评分联合血钙水平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87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5和0.759。结论 血钙水平、MEDS评分有助于判断脓毒症休克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能否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以及ALB联合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195例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ALB,并记录其余各项生理及实验室指标。以进入研究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ALB水平、ME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脓毒症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有无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ALB及各评分系统对预后的判定能力。结果 195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为14.36%。死亡组患者年龄、MEDS、APACHEⅡ、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而ALB水平低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中感染部位中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基础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比例均较存活组高(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是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水平、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ALB联合ME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43、0.756、0.781、0.760及0.789。结论 (1)ALB水平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ALB水平联合MEDS评分较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可更好地评估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116例,就诊后采集患者的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并行N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随访28 d,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N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区别;比较脓毒性休克和严重脓毒症组的N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区别;N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NEWS评分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NEWS评分;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大于严重脓毒症组;死亡组NEWS评分;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大于存活组(P<0.05);NEWS评分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807、0.883,P<0.05),NEWS评分;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预测死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80、0.865(P>0.05)。结论 NEWS评分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评分愈高提示患者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6-04我院ICU收入的脓毒症患者286例,根据脓毒症的风险分级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比较3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乳酸、CLI、MODS数目及病死率有无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CLI与APACHEⅡ评分及MODS数目的相关性。根据患者28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的APACHEⅡ评分、乳酸、CLI、MODS数目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CLI、MODS数目及病死率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的乳酸与严重脓毒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I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41,P=0.00);与MODS数目呈正相关(r=0.622,P=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糖尿病、脓毒症的分级、乳酸、APACHEⅡ评分、CLI、MODS数目与脓毒症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LI、乳酸、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LI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microRNA-25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RT-PCR)检测血清microRNA-25表达量。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和相关指标(WBC、CRP、PCT、D-D、Lac、Cys-C、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筛选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效果。结果:①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间、存活组和死亡组间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的PCT、D-D、Lac、Cys-C、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升高(P0.05);③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清microRNA-25表达量低于脓毒症组(P0.05);④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PCT、D-D、Lac、Cys-C、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microRNA-25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PCT、D-D、Lac、Cys-C、microRNA-25、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危险因素,且Lac、Cys-C、microRNA-25、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croRNA-25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Lac、Cys-C、microRNA-25、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急诊科住院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31例,入院后给予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所有入组老年脓毒症随访28 d,根据患者临床转归分成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NLR、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同时分析NLR、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NLR联合SOFA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APACHEⅡ评分与其他研究指标AUC的区别。结果死亡组患者NLR、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 0.01),两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 NL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795(P=0.001),SOFA评分的AUC为0.775 (P=0.001),APACHEⅡ评分AUC为0.889 (P=0.001)。APACHEⅡ评分AUC大于NLR(P=0.047)。NLR联合SOFA评分的AUC为0.878 (P=0.001),与APACHEⅡ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显著大于NLR(P=0.005)。结论 NLR联合SOFA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 score,MEDS)对于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并将其对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613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患者的证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E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Ⅱ)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随访28 d转归。根据患者MEDS评分分值将死亡风险分级:极低危险组(0 ~4分)、低度危险组(5~7分)、中度危险组(8~12分)、高度危险组(13 ~ 15分)、极高危险组(大于15分),各组间实际病死率采用X2检验比较。再对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预测死亡的独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MEDS与APACHEⅡ,SAPSⅡ和MEW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失访10例,完整记录603例。MEDS评分患者各组实际病死率分别为0%,7.7%,18.5%,46.7%,63%,各组间实际病死率有显著区别。生存组(440例)与死亡组(163例)之间年龄和四种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DS,APACHEⅡ,SAPSⅡ、MEWS评分均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因素,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767,0.743,0.741和0.636。结论 MEDS评分可以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进行分级,在患者28 d病死率方面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适用于急诊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分别根据否合并休克、入院7 d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组。根据是否合并休克分为无休克组102例及休克组27例;按入院7 d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93例和死亡组36例。比较无休克组和休克组的RDW及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情况;对RDW与血乳酸、SOFA、APACHEⅡ评分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无休克组与休克组患者RDW、血乳酸、SOFA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RDW、血乳酸、PCT、SOFA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DW与PCT、SOFA及APACHEⅡ评分存在正性相关关系。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RDW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21例)和存活组(79例)。比较病死组和存活组患者不同时间(入院时、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ESM-1、PCT水平,以及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ESM-1、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入院时血清ESM-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入院28 d后病死的影响因素及治疗3、7 d后血清ESM-1、PCT水平,血清ESM-1、PCT水平联合检测对入院28 d后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死组患者治疗3、7 d后血清ESM-1、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ESM-1、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重度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ESM-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85例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三组中死亡组患者第1d血浆BNP和NSE水平与存活组比较升高(P<0.05),第5d血浆BNP和NSE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BNP和NSE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渐降低(P<0.05)。结论血浆BNP和NSE联合监测有助于估计脓毒症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80-182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ICU脓毒症患者70例,根据是否发展为急性肾损伤把患者分为脓毒症AKI组(病例组)和非脓毒症AKI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生理学数据,分析脓毒症并AKI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临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全部患者28d死亡率为34.3%,脓毒症AKI组28d死亡率58.8%,其中死亡病人较好转病人高龄(年龄≥65岁),AKI分期3期,合并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感染未控制比例的增加而增加(χ2=7.771,4.975,8.992,3.927,13.607)(均P0.05)。(2)脓毒症AKI患者住ICU时间(P=0.002)、住ICU费用(P0.01)均高于非AKI组。(1)影响脓毒症AKI患者预后的因素以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情况及是否合并多障碍功能障碍衰竭等为主;且脓毒症AKI患者住ICU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分析本院2004-01~2006-12急诊病房118例脓毒症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260例, 病死率45.4%(118/260).男性与女性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病死率高于<60岁组(P<0.05);严重脓毒症病死率66.0%(105/159),MODS病死率77.2%(78/101),脓毒性休克病死率83.6%(61/73);脏器功能障碍>3个病死率91.3%(42/46);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96.0%(24/25), APACHEⅡ评分≥20分病死率61.2%(104/170).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OR大小依次是伴急性肾功能衰竭、老龄、脓毒性休克、MODS、严重脓毒症、APACHEⅡ评分≥20分、高血糖.结论 脓毒症有较高的病死率,老龄、严重脓毒症、MODS、脓毒性休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PACHEⅡ评分≥20分和高血糖是脓毒症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03~2010-10就诊于苏北医院急诊室、拟诊为脓毒症并住院的586例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动脉血乳酸测定,记录28 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预测因子分值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三种独立预测因子的预后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586例患者28 d死亡54例,死亡组三个预测因子均明显高于存活组(MEDS评分11.5分比4.2分,APACHEⅡ评分24.9分比19.2分,乳酸4.8 mmol/L比3.3 mmol/L,P均<0.01).MEDS评分≤4分患者病死率为2.7%,5~7分为4.7%,8~12分为13.8%,13~15分为30.0%,>15分达60.0%,趋势检验P<0.001.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乳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72、0.76,MEDS评分对28 d病死率预测能力优于血乳酸(P=0.017)及APACHEⅡ评分(P =0.008).结论 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是良好的危险分层工具,预测预后能力优于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肝衰竭、乳酸、去甲肾上腺素、医疗条件和肌酐评分(HELENICC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KI)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室(ICU)的S-AKI行CRRT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7 d死亡率分为存活组55例和死亡组44例。CRRT开始时,评估2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3(SAPS3评分)以及HELENICC评分,并计算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SAPS3评分、HELENICC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死亡组ICU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长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乳酸、肌酐值、肝衰竭发生比率、医疗条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SAPS3评分、HELENICC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HELENICC评分等级增高,病死率也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结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中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ICU24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为感染组131例,其中脓毒症48例,重度脓毒症43例,脓毒性休克40例;非感染组118例。比较两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结果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中,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PCT结合APACHEⅡ评分在指导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病情预测方面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严重脓毒症患者41例和脓毒症休克患者10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主要感染部位、APACHEⅡ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检测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浆NT-ProB-NP及肌酐水平,并计算eGFR。按预后分为存活组(28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NT-ProBNP、eGFR的变化及相关性,并以eGFR为协变量,比较两组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合计病死率为45.1%(23/5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NT-ProBNP和eGFR与存活组比较有差异(P<0.05)。NT-ProBNP与eGFR呈负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死亡组NT-ProBNP水平仍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及RT-ProBNP的改变均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回顾性研究乳酸清除率与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47例重度脓毒症患者入ICU后的APACHEⅡ评分、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入ICU 12 h后乳酸清除率及患者转归。分别将病例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和初始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31.03% vs 83.33%,P<0.01),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31.86±16.34)% vs(14.77±10.35)%,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29.45% vs 90.48%,30.67% vs 85.71%,P均<0.01)。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无相关性。结论乳酸清除率可用于早期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目标治疗后左心室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5例胆囊、小肠、结肠与直肠穿孔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行早期目标性指导治疗(EGDT)与急诊手术后由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医生做液体管理,记录24小时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72小时内超声心动图及部分治疗措施,根据28天生存状况分成存活组(9例)和死亡组(16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初始APACHEⅡ、72小时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分级高于存活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LVEDD与日累积液体正平衡、心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0.81,均P<0.05);死亡组LVEDD与日累积液体平衡、心率均无显著性关联。组合功能障碍死亡患者日累积液体正平衡高于单纯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近期肾损伤发生率低于单纯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目标治疗后,普遍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不增大、左心舒张功能障碍与EGDT达标后预后不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基于电子计算机扫描(CT)评估的骨骼肌脂肪变性,是否可以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住南京鼓楼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入院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差异。采用K-M曲线分析骨骼肌脂肪变性与非脂肪变性患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84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存活48例,死亡36例(病死率为42.86%)。(1)死亡组患者性别、骨骼肌脂肪变性比例、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血乳酸、肌酸激酶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脂肪变性组总体病死率(7例,8.33%)比较,脂肪变性组(29例,34.52%)明显增多,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经K-M曲线分析,骨骼肌脂肪变性组患者在任何一时间点的生存率均低于非骨骼肌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