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氟哌酸(pefloxacin,PFLO)属于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剂,近年来在鼠足垫模型中证实对麻风菌有杀菌作用。为了评价其对麻风患者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作者于1985年7月~1986年4月在象牙海岸的Adzope 地区对10例以往未治疗过的麻风(LL7例、BL3例)进行了PFLO 的临床试验。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4~39(31.9±3.5)岁。疗前均有活动性皮损,细菌指数(BI)和形态指数(MI)均较高。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给予PFLO400mg,每日2次监服,疗期6个月,疗前按WHO 麻风化疗组的方案要求检查患者,治疗开始后,每月进行临床评价及血、尿常规和肝功能试验。此外疗前及治疗2、4和6个月时作组织病理检查和小鼠足垫接种,以检测其活菌比例和疗前麻风菌对DDS 及利福平(RFP)的敏感性。结果:10株麻风菌中有4株显示低度原发性DDS 耐药,但所有菌株对RFP 均敏感。所有患者对PFLO 治疗的疗效良好,在治疗2个月时,即有肯定的临床进步,表现为浸润消退,结节变平,鼻塞好转。细菌检直疗前平均MI 为37.9%,在治疗  相似文献   

2.
用国产甲氟哌酸(PF)对14例新发多菌型麻风治疗6个月,临床、皮肤查菌、组织病理学和菌血症检查均有明显进步。对其中9例于治疗前后测定麻风菌的活力,显示治疗1个月有2例繁殖,2和3个月时则均耒见繁殖。2例BL分别治疗6和12个月停药,前者停药10个月、后者停药4个月随访时病情恶化,提示治疗不足或有产生耐PF菌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
瘤型麻风     
患者男,59岁.全身皮肤麻木十年余,双下肢活动受限伴皮肤溃疡,恶臭1年余.患病后未到当地医院诊治.患者在14岁时曾和堂叔(后确诊LL麻风)学艺,同吃、同住达1年左右.10年前全身皮肤麻木,干燥,闭汗,未经治疗,双眉、头发逐渐脱落,双下肢逐渐行走困难,并出现溃疡、恶臭.  相似文献   

5.
瘤型麻风     
患者男,59岁.全身皮肤麻木十年余,双下肢活动受限伴皮肤溃疡,恶臭1年余.患病后未到当地医院诊治.患者在14岁时曾和堂叔(后确诊LL麻风)学艺,同吃、同住达1年左右.10年前全身皮肤麻木,干燥,闭汗,未经治疗,双眉、头发逐渐脱落,双下肢逐渐行走困难,并出现溃疡、恶臭.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麻风专家委员会197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五次会议,彻底地改变了以前关于瘤型麻风化学治疗的意见。这一改变的理由是:1.继发性氨苯砜抗药性的危害正出现于大多数国家。首先被证实的病例是1963年在马来西亚发现的,此后关于报告过的和未报告过的病例几乎随时随地在调查的地方都可发现,包括澳大利亚、缅甸、印度、日本、香港和菲律宾等。2.对抗麻风的第一线药物的药理学有了更好的了解,这包括快速杀菌作用的如  相似文献   

7.
瘤型麻风     
正患者男,28岁。主诉:面部、双上肢出现红色斑块、结节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及双手背出现红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红斑逐渐变大变厚,面部也出现类似皮损,并逐渐发展成结节状。患者在皮疹发展迅速或皮疹红肿明显时不规律就医,于多家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用药(具体药物不详)后消退,但停药后皮疹复发。6个月前眉毛、睫毛开始脱落。双上肢末端出现感觉障碍,自诉遇冷肌肉无力,遇热时面部轻度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二甲胺四环素(MINO)治疗瘤型麻 风的疗效、副作用及病人对药物耐受性进行了研究。 14例病人(BL 1、LL 13),其中新发未冶10例,复发未治4例,男性8例,女性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为A:MINO 200mg/d×30天以后100mg/d×5个月,治疗4例患者。B:MINO 100mg/d×30天以后100mg/d×5个月,治疗8例患者。C:MINO 100mg/d,在第一个月的第1、2、3天和第15、16、17天给药,以后  相似文献   

9.
64名门诊治疗的多菌型病人,其中BL41名,LL 23名,24名未接受治疗(未治组),25名接受联合化疗2-15个月(治疗组);15名DDS单疗10-30年(平均16.6年),研究时已结束治疗1-6年,无皮损,淋巴涂片查菌阴性(治后组)。各组研究时均无麻风反应;进行了麻风菌素皮试,测量晚期反应,并作淋巴组织增生测定。分别用麻风菌和BCG刺激。结果用刺激指数(SI)来表示,SI≥3.0者为阳性。麻素皮试未治组和治疗组全都是阴性,治后组4例阳转,但与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瘤型麻风发生Ⅱ型麻风反应。患者女,43岁。因眉毛脱落11余年,全身散在红斑2年余,加重伴发热4 d就诊。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四肢有大小不一的斑疹、斑块及结节,双耳垂肥大,眉毛、睫毛脱落,右侧耳大神经粗大。无麻风病家族史,在省外务工11余年期间,被误诊为"脂膜炎"、"荨麻疹"及"银屑病"。皮损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腹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为瘤型麻风。诊断:瘤型麻风发生Ⅱ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主要以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和氯苯吩嗪(B663)或硫酰胺类(TH)多种药物治疗麻风,其中只有RFP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由于麻风杆菌对上述所有药物均产生了耐药菌株和现有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急待开发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抗麻风药物。在这方面研究最多的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甲氟哌酸(Pefloxa—  相似文献   

12.
13.
作者试用转移因子(TF)治疗5例活动性麻风病人,其中4例LL型(例1、2、3、5),例4是BL型。例1与5对DDS耐药。TF治疗期间例1不用任何化疗药物,其余4例用DDS50mg/日或乙硫异烟胺750mg/日治疗。TF是由该麻风病院麻风菌素(麻素)阳性的健康职工淋巴细胞按Lawrence方法制备。每例病人在12周中分36次皮下和皮内总共注射将近7.4×10~9淋巴细胞的TF。病人在治疗前选择有代表性的皮损作活检,治疗后每2周在邻近部位重复1次。免疫治疗期间或以后凡出现麻风反应者取反应损害作活检。TF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均作麻素试验并自试验部位取材活检。所有活检标本均作HE和抗酸染色。皮肤查菌  相似文献   

14.
麻风的肉芽肿取决于病人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肉芽肿中的细胞,除了常见的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外,也可见到肥大细胞,其数目以瘤型者中比结样型者多。作者为观察肥大细胞在治过和未治过之瘤型麻风中的情况,曾研究过21例瘤型病人的皮肤切片,以H.E、  相似文献   

15.
国产甲基氟哌酸(Pefloxacin),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承担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89年7月在我县新民康复医院使用,共治15例现症多菌型(LL、BL)麻风病人,临床观察6个月。均为男性,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8岁,病期最短1年,最长7年。疗前均检查肝肾功能。尿血常规。查菌BI平均4.66,血清查菌均为阳性,平均临床记分为22.7。  相似文献   

16.
瘤型麻风病人在继续接受DDS治疗的时候,而出现复发(由于耐DDS麻风菌株的出现)。他们的复发损害保持瘤型麻风(LL或BL)的特征,包括组织样或过度活动那些阶段。同样,这些病人平时确实接受多年DDS治疗获得成功,停止治疗后而复发。然而,我们观察到后一类型的少数病人,在停止治疗后,复发时为结核样型损害,临床和组织学分类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将描述这些病例,并将讨论所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麻风化学治疗药物目前仅有4种,即氨苯砜、氯苯吩嗪、硫酰胺类药物(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和利福平.然而、由于氨苯砜和利福平耐药菌株的出现,氯苯吩嗪的皮肤变色,以及硫酰胺类药物的肝脏毒性等问题,所以,寻找新的抗麻风药物则是迫切需要的.甲氟哌酸(Pefloxacin,PF)和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CP)是具有抗多种分支杆菌活性的氟喹啉酮类似物.为了评价这两种药物抗麻风杆菌的活性,在小鼠中进行了药物  相似文献   

18.
瘤型麻风1例     
患者女,26岁。因全身结节1年余就诊。 患者1年多前先于右前臂屈侧出现一黄豆粒大红色结节,无明显痒痛,因当时已怀孕,一直未就诊。8个月前分娩后,结节逐渐增大、增多,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7天前就诊于当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断不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怀疑麻风转诊至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皮损疼痛等症状,无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7岁,农民。面部斑块伴浅感觉减退10个月余。2008年7月始患者出现肘窝部硬结伴疼痛,未予重视。次月遭遇车祸,导致头部及四肢轻度受损。治愈后出现上肢肌萎缩,同年9月27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收治,给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外周神经症状改善后出院。2009年出现小拇指挛缩畸形,相继波及其余手指.  相似文献   

20.
瘤型麻风1例     
患者女,49岁.全身浸润性红斑3年余,无明显瘙痒、疼痛,无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曾在外院诊断为脉管炎及硬皮病,对症治疗无效,于2010年5月1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全身红斑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