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竹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及多糖含量为观察指标,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固液比、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并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玉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0℃,固液比1:30,提取时间3h,醇沉浓度90%,其中醇沉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该组合下干燥成品多糖平均含量为86.02%。结论:此优化工艺可靠、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选葛花总异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葛花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异黄酮提取总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观察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等因素对确定葛花总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葛花药材加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即第一次加入14倍量70%乙醇提取1.5h,第二次加入12倍量70%乙醇提取1.0h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论:优选的葛花总异黄酮提取工艺可为新药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玉竹中玉竹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超声时间及超声次数等4个因素对玉竹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玉竹多糖的提取液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最大吸收波长490 nm,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0.44%。玉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60 m l水,浸泡20 m in超声提取2次,每次20 m in。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从玉竹中提取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野葛藤中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葛藤异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葛藤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葛藤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20,超声提取时间30min,超声温度为20℃,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86%。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对葛藤异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射干中异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文亮  秦民坚  王峥涛 《中药材》2000,23(8):486-487
采用正效试验法研究射干中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射干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药材粒径、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结果表明,射干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药材粉碎为4 ̄20目,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2次,每次1小时。  相似文献   

6.
玉竹总皂苷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玉竹总皂苷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超声波提取玉竹总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超声波提取玉竹总皂苷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60℃,液料比60,超声时间30min。结论:超声波法与传统加热回流法提取玉竹总皂苷的提取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超声波法具有简单、快捷、省时等优点,为从玉竹中提取总皂苷提供高效、节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玉竹中的四个高异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竹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分离方法(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玉竹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5,7-dihydroxy-3-(2-hydroxy-4-methoxybenzyl)-6,8-dimethylchroman-4-one(1),(3R)-5,7-dihydroxy-3-(4-hydroxybenzyl)-6,8-dimethylchroman-4-one(2),(3R)-5,7-dihydroxy-3-(4-hydroxybenzyl)-8-methoxy-6-methylchroman-4-one(3),(3R)-5,7-dihy-droxy-3-(4-hydroxybenzyl)-6-methylch-roman-4-one(4)。结论: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很少见。  相似文献   

8.
玉竹中甾体皂苷及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竹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甾体皂苷类和高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结合国内外文献,笔者对玉竹中的甾体皂苷及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波谱学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今后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核磁波谱数据归属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红车轴草总异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红车轴草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及总异黄酮得率进行了优选。结果: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8倍量,在80℃下提取3h,共提取2次,并进行了工艺验证。结论:最佳工艺得率明显高出正交实验组得率。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中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桂芝  云琦  高晓黎 《中成药》2002,24(11):828-831
目的:优选出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豆异黄酮(大豆黄素,金雀异黄素)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大豆粉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大豆异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以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每次加80%乙醇量为大豆粉量的16倍。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提取液中两种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玉竹叶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玉竹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离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HMBC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玉竹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反式-对羟基桂皮酸(2),顺式-3-己烯醇-β-D-葡萄糖苷(3),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香豆酰胺(4),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5),芹菜素(6),金圣草黄素(7),腺苷(8),肥皂草苷(9)和异牡荆素(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玉竹叶部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6,8,10为首次从黄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栽培和野生玉竹的形态学比较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栽培玉竹和野生玉竹的性状与显微特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玉竹多糖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栽培和野生玉竹在性状、显微上区别明显,多糖的含量野生玉竹为9.67%,栽培玉竹为8.05%.野生玉竹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玉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玉竹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以玉竹中含有的主要甾体皂苷类成分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玉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玉竹进行真伪鉴别;采用HPLC-ELSD对其皂苷类成分(25 S/R)-spirost-5-ene-3β-ol 3-O-β-D-gluc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简称POD I)进行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条件:3个展开系统1石油醚-三氯甲烷-甲醇-甲酸(1∶9∶0.65∶0.05);2三氯甲烷-丙酮-甲酸(7∶1.1∶0.05);3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酸(5∶2∶0.3∶0.03)。显色剂1%铁氰化钾溶液和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1混合。HPLC-ELSD条件: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48∶5∶47),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器ELSD,雾化气N2,流速1.6 L·min-1,漂移管温度42.6℃,Gain值为4。结果:薄层色谱能区分玉竹及伪品;POD I在0.514 5~9.261 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3.09%,RSD 1.5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为更有效的控制玉竹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不同种源玉竹多糖含量比较及分析,为玉竹种质资源利用与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主分布区玉竹野生种质资源21份,考察农艺性状、经纬度与海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Excel,SPSS,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供试玉竹种源间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湖南与四川种源多糖含量较高,其次为浙江种源;多糖含量与叶宽、根状茎直径、海拔相关性较低,在叶大而狭长,茎较粗,果实较大的低经纬度种源中较高;12个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44%;21个种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植株较高大,茎较粗,果实大,叶片较多而狭长或宽厚,根状茎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共筛选出8个优良种源,良种选育时,可优先在湖南与四川平昌种源中选择,其次为浙江临安、浙江磐安与吉林抚松种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载的中药玉竹的基源植物,并对中药玉竹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研究中药玉竹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形态、功效以及炮制方法鉴别女萎和葳蕤,又对中药玉竹进行本草考证,分别进行了名字来源的考证,植物形态的考证以及对其功效进行了论证,并对现代玉竹的食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考证出玉竹在历代本草品种来源:本草中记载的葳蕤为现代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本草中记载的女萎为今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玉竹的本草考证包括名字来源的考证,玉竹又名荧,地节,马薰,称为玉竹以表示根状茎形状。茎似小竹竿,叶光莹如竹叶,地下根状茎长而多节,故有玉竹和地节之称。形态考证:根状茎圆柱形,互生叶,叶椭圆形,先端尖。玉竹功效为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玉竹现代不只作为药品应用,还广泛应用在保健品以及食疗中。结论:玉竹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适应广,用量大,疗效好。加强对玉竹的应用研究,生产方面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将玉竹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把玉竹的产业做大、做强,让玉竹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表明玉竹具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人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玉竹中提取的高异黄酮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玉竹中提取高异黄酮,作用于肺癌细胞A549;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高异黄酮12.5,25,50,100 mg·L~(-1)作用于A549细胞6,12,24 h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与细胞凋亡相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对抗杀伤性蛋白(Bak)和与细胞周期相关的磷酸化周期素依赖激酶2(p-Cdc 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c 2)及p38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异黄酮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P0.05,P0.01),高异黄酮对A549细胞处理12 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5);与空白组比较,25,50,100 mg·L~(-1)高异黄酮可显著促进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k表达,抑制Bcl-2表达(P0.01),可显著促进细胞周期蛋白p-Cdc 2和p38表达,抑制Cdc 2表达(P0.01)。结论:玉竹中提取的高异黄酮对A549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使A549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G2/M期,其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p38 MAPK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玉竹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确定玉竹最佳采收期,控制玉竹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玉竹药材中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醇浸出物的含量,运用多重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采收时间内的变化规律为前期增长较慢,中期增长较快,后期增幅变缓,且在9月底之后各成分含量基本上都趋于平稳,此时玉竹中多糖、皂苷、黄酮、醇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9%,0.453%,0.141%,57.48%。玉竹中多糖、皂苷、黄酮、醇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并没有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持续高速增加,3年即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7.67%,0.436%,0.141%,55.59%。结论:玉竹主要活性成分随玉竹的生长发育不断累积,但含量并非都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最佳采收年限为3年生,最佳采收期为9月底,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提高玉竹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法优选射干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射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8倍量80%乙醇,每次提取90 min.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精水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黄精水提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黄精浸膏量及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本试验黄精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60min.结论: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玉竹的名称、基原、学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开发含玉竹的经典名方提供参考。玉竹,最早以“女萎”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多以“萎蕤”为正名,近代以来本草、方书则多以“玉竹”为正名。古代玉竹有委萎、女萎、萎蕤等不同称谓,三者名称相似且历史上存在同名异物混用情况。唐代苏敬根据功效不同单独将具有治痢功效的女萎列在《新修本草》草部中品;北宋苏颂则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医籍药方的不同能效,认为三者为不同来源的药材;三者名实不清在历史上持续了较长时间。笔者按照时间发展脉络,对三者名实进行考订,得出委萎和萎蕤系同一药材,即今百合科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女萎为毛茛科女萎Clematis apiifolia,厘清了三者的源流关系。历代所用玉竹的主流来源为今百合科玉竹P. odoratum的根茎,其野生分布较广,资源量大。古代著录的玉竹产地主要为山东泰山、安徽滁州、舒州及陕西汉中;近代以河北北部,湖南邵阳所产量大质优;现代以产于江苏海门的“江北玉竹”,安徽安庆、铜陵、南陵的“安玉竹”,河北丰润、玉田、遵化、怀来和辽宁绥中、锦西、建昌、凌源、辽阳、海城、盖平所产的“关玉竹”,湖南邵阳的“湘玉竹”为道地药材。古代玉竹的品质以“肥白者良”,现代则以根条粗壮,色泽黄亮,质地柔润,无僵皮、不泛油者为佳。玉竹在古代的产地加工多为“阴干”,现代则多采用晒或蒸后经搓揉再干燥。古代炮制多刮去皮后在蜜水中浸泡再蒸透,现代则多洗净切厚片生用。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以百合科玉竹P. odoratum的根茎为来源,根据处方炮制要求选用相应规格;基于《温病条辨》益胃汤中玉竹注明“炒香”,以达到芳香醒脾的作用,可参考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清炒法进行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