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东  徐勇  孙雪梅  王超  文德才 《四川医学》2010,31(2):229-23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预防全凭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100mg,B组在麻醉结束拨管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100mg,C组在麻醉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30min、1、2、4、8h的疼痛感觉程度,同时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和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4h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在术后1h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苏醒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全凭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疼痛,降低苏醒拨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镇痛衔接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全麻后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行相同的麻醉处理,手术结束前10 min,A组静注芬太尼1μg/kg,B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C组患者不注入任何止痛药物;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基础值、拔管前及拔管后5、10、30 min的MAP、HR值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拔管过程中咳嗽情况,拔管即刻、拔管后5、10、30 min的VAS评分及苏醒期SAS评分等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组间不同时刻的MAP、HR和Sp_O2值以及不同时刻的VAS评分和患者苏醒期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AP、HR和Sp_O2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变化,VA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MAP、HR和Sp_O2值随时间的变化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A、B两组,且C组VAS评分、SAS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C组患者拔管过程中容易出现持续咳嗽,患者镇痛效果较差,容易出现躁动。A、B两组间不同时刻的MAP、HR值、不同时刻的VAS评分、苏醒期SAS评分以及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 A组患者Sp_O2值显著低于B组(P0.05),且A组患者咳嗽发生情况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将镇痛衔接理念应用于全麻苏醒期患者的预防,可以很好地减少躁动发生,有助于维持患者拔管过程中心率及血压稳定,氟比洛芬酯及芬太尼均可以实现良好的镇痛衔接效果,有效减少躁动发生,但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相比,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时间应用氟比洛酚酯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60例,随机分4组,每组15例,随机均分为术前30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A组)、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B组)、术前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C组)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4组患者术后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于术后4h,8h,16,24h,48h随访病人,观察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相应的VSA评分,记录首次应用PCEA时间、镇痛药累积用量。结果:A,B,C三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A,B,C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B组患者的VAS评分曲线较为平稳。A,B,C三组患者术后首次要求PCEA时间均晚于D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术后镇痛药用量均小于D组(P〈0.05),其中B组患者患者用量最少(P〈0.05)。结论: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芬醋静脉注射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有最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欧英余  刘英海  张薏 《四川医学》2009,30(10):1546-154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PCIA分别使用舒芬太尼(A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B组)。观察术后48h内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S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术后48h内A、B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PCA使用次数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镇静评分于4h、8h和12h时间点明显高于B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好,镇静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鼻内镜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术前给药组(A组)、术后给药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20名。A组于术前15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C组不给药,分别观察术后6h和12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术后6和12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A组术后6h VAS评分低于B组,但术后12h无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120例ASAⅠ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麻。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C组在手术前后均静注生理盐水10ml。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h、1h、2h、6h、12h、24h和48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比洛芬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后24h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沪〈0.05),B组0.5h、1h、2hVAS评分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6h、12h、24h显著低于C组(均P〈0.05),3组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静脉应用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见,对于创伤小的手术术后镇痛和多模式互补镇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单一的术前静脉给药并不能减轻或抑制患者整个围术期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ASA I~II级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B组(氟比洛芬酯术毕缝皮时给药组)、C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复合术毕缝皮时给药组)和D组(对照组)。镇痛给药方法: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 B组患者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C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和手术结束缝皮时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D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围术期心电图、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记录患者术毕苏醒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1 h(T4)、2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12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B组、D组患者T1的MAP、HR值与T2、T3、T4、T5比较明显升高或增快(P <0.01);组间比较,B组、D组患者T1的MAP、HR值较A组、C组T1对应值明显增大。B组和D组术毕5min时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01),术后2h内镇痛需求次数显著多于A组、C组(P <0.01),术后24h回访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显著低于A组、C组(P <0.05 或 P <0.01)。结论 凯纷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急性疼痛,而且术后12 h内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淼  吴秀英 《中外医疗》2009,28(7):63-6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C组)。参数设定:负荷量5mL,持续输注2mL/h,PCA2mL,锁定时间10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参与术后镇痛的3组病人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C组的镇痛效果最好,VAS评分均小于A组和B组(P〈0.05),PCA的按压次数少于另外2组(P〈0.05),镇痛后满意度也好于另外2组,且镇痛后的不良反应最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磊  杨梅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2):817-819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分别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e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术后行PCIA,分为3组。布托啡诺组(A组,n=25):布托啡诺10 mg+阿扎司琼50 mg;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B组,n=30):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5 mg+阿扎司琼50 mg;舒芬太尼组(C组,n=35):舒芬太尼200μg+阿扎司琼50 mg,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手术结束前20 min开启镇痛泵,镇痛泵设置采用连续输注给药方式。术后48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CIA按压次数、是否额外注射镇痛药补救、Ramsay镇静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4分;4~24 h VAS评分,C组低于A、B组(P〈0.05,P〈0.01)。PCIA 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3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所有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最高不超过3分,A组术后12 h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好,但是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布托啡诺组镇静效果弱于舒芬太尼组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减少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效应。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给药方式、时间、剂量。[方法]选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B组气腹后即刻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双盲法观察患者术后2h(T1)、6h(T2)、24h(T3)的VAS评分。观察围拔管期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躁动、呛咳、拔管后1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VAS评分于T1时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拔管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手术前给药镇痛效果优于手术开始后给药,并能维持满意的镇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在消化道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A组),术前氟比洛芬酯组(B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C组)。A组术毕静脉注射吗啡0.03mg/kg,B组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12、24、36h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组术后12、24、36h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3组患者术后应用吗啡PCA镇痛,其参数为:PCA剂量2ml,背景计量0,锁定时间为15min。记录术后6、12、24、36、48h的VAS评分,48h的PCA次数及所剩药液量,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结果:术后6、12、24hA组的VAS评分高于B、C组(P<0.05),术后6、12、24hC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48hA组的剩余液显著少于B、C组(P<0.05),按压次数显著多于B、C组(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镇痛于消化道肿瘤术后镇痛在减少吗啡用量的情况下能达到良好的镇痛目的,而且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娜  王白云  罗红菱  王永东 《吉林医学》2011,(10):1935-193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60例,随机分成K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K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F组静脉推注0.9 NaCl溶液4 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6、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两组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更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24小时内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氟比洛芬酯5mL(50mg),B组则静注生理盐水5mL, 两组病人术毕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即PCEA);记录两组病人术毕拔管时的反应、术后镇痛副作用和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的 VAS评分及各分隔时间段PCA(即自控键)的使用情况.结果:术毕A组病人全部安静拔管,B组病人全部出现躁动, A组术后镇痛副作用明显比B组少(P<0.01);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时的VAS评分, 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且各相隔时间段使用PCA的量A组也明显少于B组(P<0.01);在8小时、16小时、24小时时两组的VAS评分和各相隔时间段用PCA情况基本相同(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上腹部手术病人,有效且安全,能有效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前使用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B组),每组20例。A组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2 mg/kg。记录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镇痛评分(VRS)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A组苏醒时间长于B组(P0.01);B组苏醒拔管后10、20、30 min的VRS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拔管后2 h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早期的镇痛效果较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盆腔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盆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术后PCIA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2.5mg;B组,术后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氟哌利多2.5mg;C组,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50mg、氟哌利多2.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的镇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Ramesay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盆腔手术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效果,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术前预先镇痛及单纯吗啡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吗啡30 mg 0.9%NaCl镇痛组(A组,n=30),术后吗啡20 mg 0.9%NaC l镇痛组(B组,n=30),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 吗啡20 mg 0.9%NaCl镇痛组(C组,n=30),术前氟比洛芬酯100 mg 术后吗啡20 mg 0.9%NaC l镇痛组(D组,n=30)。镇痛泵参数设定:负荷量5 mL,持续输注量2 mL/h,自控镇痛(PCA)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各组24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泵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 h,B组VAS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24 h内,B组PCA使用次数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患者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术前预先镇痛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并于术后接受PCIA的中老年(年龄≥45岁)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手术切皮前15min、术中关胸后即刻分别给予安慰剂20ml,术后镇痛泵中给予(舒芬太尼100μg+雷莫斯琼0.9mg)/100ml;B组:手术切皮前15min给以安慰剂20ml,术中关胸后即刻给予氟比洛芬酯2mg/kg,术后镇痛泵中给予(舒芬太尼100μg+雷莫斯琼0.9mg)/100ml;C组:手术切皮前15min、术中关胸后即刻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术后镇痛泵中给予(舒芬太尼100μg+雷莫斯琼0.9mg)/100ml;D组:术中给药方法同C组,术后镇痛泵中给予(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200mg+雷莫斯琼0.9mg)/100ml。除D组外,其余各组术后镇痛泵药袋中均加入脂肪乳20ml作为安慰剂。各组PCIA泵的设置均为背景量2ml/h,单次负荷量1ml,锁定时间20min。观察各组术后即刻(10h)、4h、8h、24h的疼痛程度及PCIA按压次数、术后镇痛质量、舒芬太尼用量、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氟比洛芬酯(或安慰剂)给药后2h、4h、8h、24h采取静脉血行血栓弹力图(TEG)测定凝血功能变化,并记录术前与术后24h肾功能数值。结果 A组、B组术后舒芬太尼总量明显多于D组(P〈0.05)。各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镇痛泵的按压次数与有效按压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镇痛质量明显优于A组,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给药前后不同时点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呕吐发生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恶心发生率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中老年患者胸科手术术后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降低单纯使用舒芬太尼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且不会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分别联合氢吗啡酮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2-11月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56例,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 氢吗啡酮0.15 mg/kg +雷莫司琼0.6 mg + 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流速为4 mL/h,单次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A组) 、氟比洛芬酯50 mg(B组) 及生理盐水5 mL(C组) .观察评估术后(术毕患者清醒) 0、6、12、24、48 h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不良反应,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4 h 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率、血气分析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术后6、12 h疼痛NRS评分A、B组均显著低于C组(P< 0.05) ,B组虽低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48 h疼痛NRS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与C组相比,术后24 hA、B组CRP均明显降低(P< 0.05) ,B组低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恶心呕吐评分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与C组相比,B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 0.05)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B组平均住院时间较A组缩短1.32 d,但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使用帕瑞昔布钠或氟比洛芬酯均可增强氢吗啡酮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降低炎性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其中氟比洛芬酯或比帕瑞昔布钠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对择期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子宫次全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于切皮后静脉注射加入凯纷50mg的生理盐水15mL(共20mL);B组于切皮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分别记录术后1、2、4、6、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h镇痛药(扶他捷)服用量和不良反应,并统计患者对24h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1、2、4、6hVAS评分A组均低于B组(P<0.05);术后24h镇痛药扶他捷服用量A组(45±5)mg低于B组(75±6)mg(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恶心)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对24h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方面,A组好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纷用于择期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B组术后立即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C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观察术后1、2、4、8、12、24 h疼痛评分,凝血功能障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