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其病史、颞骨CT、听力学检查资料,将其分为外耳道狭窄组(23例25耳)和外耳道闭锁组(31例33耳),分别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术,术中均取腹股沟游离皮瓣,自制改良菱形皮...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中耳畸形特点,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996年1月10年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获随访,资料的先天性外耳道畸形44例(50耳)。结果先天性外耳道闭锁44例中6例接受双耳手术,全部病例伴不同程度的再廓和听骨链畸形。  相似文献   

4.
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畸形13例中的13耳进行了手术治疗,行单纯外耳道成形术3耳,鼓室开放术1例,鼓室成形术9耳。术后听力明显提高9耳,其中语言频率范围达到实用听力水平6耳。本文分析了外,中耳各部位畸形的相互关系,并对手术方法,操作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与硅胶管治疗兔外耳道瘢痕狭窄的疗效。方法将16只外耳道瘢痕狭窄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植皮组和不植皮组各8只,各组在兔的双侧外耳道分别植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和硅胶管,在植入后5、15、30、60天时,植皮组测量两侧的外耳道直径变化;不植皮组分别取双侧外耳道瘢痕组织HE染色观察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变化、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TGFβ1)表达,比较两种材料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结果植皮组使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侧各时间点兔外耳道直径明显大于硅胶管侧;不植皮组植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侧外耳道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明显少于植入硅胶管侧(P〈0.05),TGFβ1mRNA表达亦明显较硅胶管侧降低(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治疗兔外耳道狭窄方面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硅胶管。  相似文献   

6.
直入式径路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直入式路手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及中耳畸形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分析了1988年1月-1997年12月10年间经直入式径径路手术治疗的患者53耳。按患者术前高分辨率颞同CT图像中外耳道区内骨质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硬化型,松质型、气化型和混合型4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烧伤可造成外耳道狭窄闭锁。扩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我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于1994年开始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hapememoryaloy)材料做外耳道扩张支架,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一、材料和方法1994~1996年共治疗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耳道狭窄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例外耳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骨部狭窄1例、软骨部病变3例、软骨部+骨部病变2例、外耳道及中耳病变4例。本组6例患者采用耳道内切口入路或(和)耳后切口入路去除狭窄性病变,扩大外耳道腔;4例合并慢性中耳炎患者则同时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50个月,8例患者恢复良好,2例患者再次出现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结论:外耳道成形术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狭窄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有家族史的5例先证者进行系谱分析,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单基因遗传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后狭窄或再闭锁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后出现狭窄或闭锁的患者行再次手术,选取耳道后方作切口,切除狭窄或闭锁的瘢痕,扩大外耳道,术腔植皮,7耳同期鼓室成形。结果10耳中2耳外耳道出现再狭窄,经局部注射激素,纱条压迫后缓解,术后语频听力提高15dBHL者7耳,听力无改变3耳。结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后狭窄或再闭锁病例,再次手术仍是有效的方法,并可同期行鼓室重建。  相似文献   

11.
我科对18例单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的患儿,行耳廓再造、外耳道及鼓室成形术治疗.其中行1次手术7例,2次手术7例,3次手术4例.经随访1~5年,再造耳廓外形满意,外耳道宽畅,实用听力提高15~25dB,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外耳道闭锁或狭窄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外耳道闭锁或狭窄的更好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接受外耳道成形术的外耳道闭锁或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15耳中术后出现再闭锁1耳,其余患者外耳道均获得扩大。结论 外耳道闭锁或狭窄可根据先天性或后天性,伴或不伴中耳乳突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关键在于成形外耳道和外耳道口,移植皮片覆盖缺损区并成活。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伴胆脂瘤1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chuknecht( 1 989)报告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伴胆脂瘤的发病率为 8% ,我科 1 985~ 1 997年收治 68例先天性耳畸形患者 ,伴有胆脂瘤者 1 9例 ,发病率为 2 7.9% ,临床误诊 1 5例。为使同道重视 ,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术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1年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36例(38耳),按Altmann分型法分为Ⅰ型畸形11耳,Ⅱ型23耳,Ⅲ型4耳。手术采取上鼓室-鼓窦进路17耳,乳突前上进路21耳,根据外耳道、鼓室和听骨链发育情况分别行单纯外耳道成形术或外耳道一鼓室成形术。结果 术后2周语频听力提高15dB以上者29耳(76%),其中听力改善30dB以上、气-骨导间距小于15dB者14耳(37%),术后听力无明显好转者9耳(24%)。术后随访1年以上听力改善者24耳(63%)。术后并发外耳道再狭窄2耳、鼓膜外侧移位6耳、不完全性面瘫6耳和轻度感音神经性聋1耳。结论 听力重建术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有效手段,其效果与患耳畸形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有关。术前全面评估听力水平和影像学检查、术中找到封闭的鼓室及预防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致外耳道胆脂瘤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外耳道胆脂瘤在临床并非罕见,多属先天性原发性外耳道胆脂瘤,而由耳外伤后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所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我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外伤耳后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所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是耳部外伤的常见并发症。作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外伤性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患者1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患者,实施外耳道成形术重建外耳道改善听力。对新外耳道的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外耳道畸形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制定与决策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文收集07年9月—10年9月期间资料完整的73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者。入选标准依据Jahrsdoerfer的中耳评分法;术前伴难以控制的外耳道感染、胆脂瘤破坏鼓室者除外;平均随访时间22.0月、平均手术年龄12.8岁。治疗方法采用耳甲切口、上鼓室入路,常规替尔氏皮片外耳道植皮。新鼓膜采用颞肌筋膜或乳突骨膜外覆盖部分裂厚皮片,或小外耳道皮肤转位与小鼓膜形成新鼓膜;凡士林抗生素纱条紧密填塞固定外耳道植皮,如无感染发生3-4周后取出,取出后常规膨胀海绵或消毒棉球扩张。结果狭窄组19例(95.0%)达实用听力(ABG〈30dB),且长期结果稳定,外耳道并发症少。其中4例(20.0%)术后气骨导差小于10dB。新外耳道感染及耳甲腔耳周皮肤湿疹和鼓膜外移钝角化少见。闭锁组仅27例(50.9%)获实用听力(ABG〈30dB),并发症多。两组之间在听力改善、长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闭锁组的效果较差。结论新外耳道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与是否伴有小鼓膜和正常外耳道皮肤密切相关,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对完全闭锁者再造外耳道需要更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虚拟耳镜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颞骨薄层CT检查,其中8例接受外耳道成形术、鼓室成形术。螺旋CT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经软件三维重建后,以虚拟耳镜方式观察中耳等结构。结果:虚拟耳镜能够清晰显示镫骨、锤砧复合体、面神经(仅限鼓室段)、砧镫关节、圆窗龛及中耳腔等结构,与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7.5%、100.0%、i00.0%、75.0%、100.0%和100.0%。结论:虚拟耳镜有助于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术前评估,使手术方案达到个体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9例手术后发生耳道狭窄、闭锁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医源性外耳道狭窄、闭锁的发病原因,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7.1~2009.1,131例(133耳)外耳道、中耳手术的病例资料,其中9例(10耳)出现术后狭窄或闭锁(7.52%)。结果 4例外耳道胆脂瘤(5耳),2例外耳道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发生时间均在术后三个月以内,且在手术当中均有外耳道骨质暴露而未进行皮肤移植。狭窄病例局部药物处理后病情改善,闭锁病例半年后再次行外耳道成形术效果良好。结论对原发外耳道、中耳疾病(肿瘤、外耳道胆脂瘤等)术中处理不当,术后复诊、换药不及时均会造成医源性外耳道狭窄、闭锁。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症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症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6~2002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经过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症446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47耳,分别为外耳道口狭窄、外耳道狭窄、感染引起的听力下降、单纯气导听力下降和面神经麻痹,其中听力下降10dB12耳,下降20dB19耳;下降30~40dB12耳。结果 造成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骨性外耳道开放不足,继发感染,鼓膜外侧愈合,未掌握面神经畸形的解剖特征。43耳进行了再手术,其中包括外耳道口狭窄24耳,外耳道狭窄9耳,听力下降8耳,面神经麻痹1耳。与并发症出现后进行比较,再手术使听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0耳听力提高了10—20dB(23.3%),21耳提高了20~30dB(48.8%),12耳提高了30~40dB(27.9%)。面神经麻痹1耳再手术后2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5耳采用保守治疗。结论 外耳道再狭窄和鼓膜的外侧愈合是造成手术后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严重的面神经畸形病例不要为了提高听力而损伤面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