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翠英 《中原医刊》2003,30(16):58-59
血液从颅内破裂的动脉或静脉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影响SAH死亡的因素很多 ,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消除影响因素 ,降低SAH病人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从 1996年 2月 2 0 0 2年 9月 ,我们共收治 2 2 6例SAH病人。男 136例 ,女 90例。年龄 16 6 9岁 ,均为首次发病 ,72h入院 ,按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而确诊的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 2 6例 ,肺部感染 32例 ,抽搐 13例 ,脑疝形成 31例和再出血7例 ,大便干燥 19例 ,早期活动 (不遵医嘱擅自下床活动 ) 3例。2 结果本组死亡率为 15 18%,低于文献报告 …  相似文献   

2.
神经源性肺水肿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少见 ,临床上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 1995- 0 1~ 1999- 12我院内科收治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1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回顾近 5年收治的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11例中 ,其中脑出血占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占 2例 ,男性 8例 ,女性 3例 ,最大年龄 68岁 ,最小年龄 4 2岁 ,平均年龄 55岁 ,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者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总例数的1.19% ( 11/92 )。确诊病人均经常规化验、头CT、X光、心电及血气分析等检查。1.2 临床表现 除出血…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危重症。深入研究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因素 ,对改善患者转归 ,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 1992~1998年经脑脊液、头颅CT、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共 7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9例患者中男性 35例 ,女性 4 4例 ;年龄 6岁~87岁 ,平均 5 8.2岁。1.2 临床症状与体征头痛 79例 ,呕吐 5 4例 ,意识障碍 18例 ,大小便障碍 9例 ,颈强 4 1例 ,克、布氏征阳性 2 0例。Hunt-Hess分级 :Ⅰ级 34例 ,Ⅱ级 2 7例 ,Ⅲ级 15例 ,Ⅳ级 2例 ,Ⅴ级 1例。1.3 合并症合并脑血管痉…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占脑血管疾病的10%~15%[1],其病情凶险,隐性期易并发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CVS),死亡率高.本文对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入院时神志清醒的30例SAH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CSF)置换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根据出血的原因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2种。本文讨论的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常见的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刘天祥 《医学文选》2001,20(4):489-490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因其起病急 ,病情凶险 ,致残、致死率高 ,因此一直成为神经内科重点研究课题。作者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探索采用脑脊液置换 (perm ut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PCSF)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48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8例均符合 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男 2 8例 ,女 2 0例。年龄 9~ 72岁 ,平均 47.5岁。首次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在发病 2 4小时内者 6例 ,2 4~ 72小时 2 0例 ,73~ 12 0小时…  相似文献   

7.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继发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急性肺水肿,而患者既往无原发性心、肺、肾等疾病。神经源性肺水肿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剧,进展迅速,如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可很快死亡。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6年4月抢救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发病年龄61岁。45岁~50岁4例,51岁~60岁7例,61岁~70岁9例,72岁以上2例。其中脑出血13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全部病例均…  相似文献   

8.
杨秀琴 《西部医学》2004,16(2):138-139
我院于1998—2000年门诊内科收治患者数11887例。其中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18例(脑溢血10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全部病例均按1987年南京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脊髓表面或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左右,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我院自2004年2月 ̄2007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其中28例采用了脑脊液置换术,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秀习  潘瑜 《右江医学》2002,30(4):362-362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的严重出血性脑血管病 ,约5 0 %为脑动脉瘤破裂所致 ,其它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本病病死率高。以动脉瘤破裂为例 ,首次出血死亡率为 10 %~ 15 % ,再次出血病死率为 4 1%~ 4 6 %。因此 ,预防再次出血成为护理本病的关键。 1998年~ 2 0 0 1年 ,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 82例 ,发生再出血 4 4例 ,占 5 4 .7% ,其中死亡 19例 ,占再出血的 4 3% ,现就 4 4例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预防措施 ,以降低本病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 ,男性 18例 ,女性 2 6例 ,…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造成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中风”。起病急,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按病变性质可分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共217例,其中男129例,女8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5岁,伴有瘫痪者108例,占49.8%,经精心护理延长了生命,减少了死亡。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快而且比较严重的疾病 ,脑血管痉挛是其主要并发症 ,病人动脉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60 %左右。大量研究表明 ,仅这一并发症本身占死亡或永久残疾患者的 14%~ 3 2 %。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在于缓解脑血管痉挛。我科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应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对 2 8例病人进行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8例 ,男 15例 ,女 13例 ,年龄 2 2~ 72岁 ,平均年龄 5 4岁 ,均以头痛、恶心、呕吐发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经头颅CT证实。体检表现为颈强直。昏迷…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美国(1969)脑血管的发病率占总人口 2.6%,占65岁以上人口的21‰,日本脑血管病占40岁以上人口的7.9‰。日本人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居首位,美国居第三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血管病中占有一定位置。据统计每10万人口中的发病率每年为5—20人,占脑血管总发病率的1/5~1/8。国内文献,长春1953~1973年20年中,共收治脑血管疾病4205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943例,占22.4%,我科1964~1977年,报导的1330例急性脑血管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51例,占11.3%,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很高,严重者可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近一年,我院对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均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3 2例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 2 96例 ,其中脑出血 (含蛛网膜下腔出血 ) 84例 ,脑梗死 (含腔隙梗死 ) 2 12例 ,并发MOF3 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3~ 89岁 ,平均 70 .2岁 ,其中 40~ 49岁 2例 ,5 0~ 5 9岁 4例 ,60~ 69岁 7例 ,70~ 79岁 8例 ,80~ 89岁 11例。脑出血组并发MOF 18例 ( 2 1.4% ) ,脑梗…  相似文献   

16.
运用护理对策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SAH[1].SAH起病急骤,国内报道约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且有20%-45%的SAH患者于首次出血后发生再出血,本病的预后与病因、病情及是否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护理有关.其中,再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危险的因素[2].因此,再出血的预防是SAH护理的重要环节.我科于2000-2002年共收治64例SAH患者,现将再出血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多发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我科自1963年至1977年秋,据不完全统计,共收容成人蛛网膜下腔出血700例。其中56岁以上的老年组210例,55岁以下的青壮年组490例,两组比例为1:2.5。老年组中,男性136例,女性74例,男:女约为2:1。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与青壮年人有所不同。现将其特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付秀丽  司徒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37-3938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发生的9例妊高征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脑出血1例,患者死亡;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其中1例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均治愈。结论:围产期妊高征患者易发生脑血管疾病,子痫患者比先兆子痫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疾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在软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突然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以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特点,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病可分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前者常见于先天性动脉瘤,其次为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出血所致。后者为脑外伤、脑出血、脑瘤出血穿破脑实质达脑室内或穿破大脑皮层流入蛛网膜下腔。临床表现分为三型:第一型特征是突然昏迷,脑脊液含血,恢复较快,少有后遗症,多  相似文献   

20.
翟素巧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65-165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脊髓表面或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左右.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我院自2004年2月~2007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其中28例采用了脑脊液置换术.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