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能量氩离子激光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在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一周术区结膜或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胚芽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低能量氩离子激光组,以功率0.1~0.15W,时间0.2s,计数56~187点进行光凝,每次间隔1周,共1~3次;B组为常规能量氩离子激光组,以功率0.2~0.3W,时间0.2s,计数。17~166点进行光凝;C组为对照组不行光凝。结果:A组激光后并发症(结膜灼伤、结膜出血)较B组少(P〈0.05),随访一年,复发率A组为6.67%,B组为10%,C组为33.33%。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封闭胬肉术后一周新生血管胚芽,能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可作为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封闭新生血管胚芽的疗效。方法对5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1周术区结膜或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胚芽的病人行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封闭新生血管胚芽,以功率0.1~0.15W,时间0.2s,光斑直径100~200μm,计数56~187点光凝,每次间隔1周,共1~3次。结果随访13~19个月,平均(15±3.2)个月,复发率为7.1%。结论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封闭翼状胬肉术后1周新生血管胚芽,能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可作为防止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小玲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2):49-50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切除是常用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为防止胬肉复发,手术后采取局部滴丝裂霉素C,局部锶90放射治疗等,虽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易导致巩膜溃疡、角膜炎、白内障等并发症[1]。我院用低能量氩离子激光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1周术区出现新生血管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65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26例)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39例)复发等患者均给予0.04%丝裂霉素滴眼液,每日3次,每次1滴,连续1周;后改为0.02%丝裂霉素滴眼液,每日2次,每次1滴,连续1周。结果:显效79例(60.76%),有效48例(36.92%),无效3例(2.32%)。结论:丝裂霉毒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低浓度噻替哌液滴眼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视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表疾病 ,传统方法采用手术切除 ,但术后复发率非常高。我科 1999年至 2 0 0 1年对 12 6眼翼状胬肉术后应用 0 .0 0 5 %噻替哌液滴眼 ,使复发率明显减少。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患者 110例 12 6眼 ,其中男5 1例 5 8眼 ,女 5 9例 6 8眼 ,均为原发眼。年龄 38~ 72岁 (平均 5 4.8岁 ) ,病程 2~ 12年 (平均 8.6年 ) ,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 2mm以上 ,大小 3.2~ 6 .5mm ,平均4 .5mm。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 ,局麻下行翼状胬肉头部转移术。术中充分分离上、下两侧的病变组织 ,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合并干眼症的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翼状胬肉病例56例(62眼),按照有无合并干眼症分为干眼症组(24例)和无干眼症组(32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结果:干眼症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干眼症组。结论:合并干眼症的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与干眼症本身导致的眼表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手术本身对正常眼表功能造成了新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眼表功能的重建,进一步影响了泪膜的形成与稳定,为变性结膜的增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诊中发现的早期复发患者,若有明显高出结膜面的增生肉芽组织予以先行剪除,在复发的胬肉组织内注射氟尿嘧啶0.2ml,联合配置0.25%氟尿嘧啶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连续1周,之后每天1次,连续3周。结果:42例患者,共46眼痊愈28眼(60.87%),显效14例(30.43%),有效4例(8.69%),无效0例(0%)。结论:氟尿嘧啶治疗翼状胬肉术后早期复发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患者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9.
胡斌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4(4):346-346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外眼病 ,临床治疗多为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达 2 0 %~ 70 % [1] 。我们在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早期 ,采用平阳霉素结膜下注射治疗 3 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5例 ,其中男 1 6例 ,女 1 9例 ;右眼 2 0例 ,左眼 1 5例 ;年龄为 2 8岁~ 65岁 ,平均年龄 40岁。原发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均为单纯切除胬肉 ,暴露角膜缘外 3mm巩膜 ,烧灼局部角膜缘及巩膜表面的出血点。术后 1∶2 0 0 0噻替哌和氧氟沙星眼水每日 4次点眼。翼状胬肉复发时间为术后 3周~ 6周。2 2 治疗方法 先将…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既影响视力,又影响美容,病因比较复杂。以往多采用胬肉单纯切除,复发率比较高[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多种治疗方法,但都不甚理想。本科自1997年10月以来,采用胬肉切除联合带有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配合应用丝裂... 相似文献
11.
125眼原发性翼状胬肉分别采用3种术式,结果以胬肉转移结膜下埋藏术效果最好,并认为术后胬肉复发本质是修复创伤的血管结缔织增生,继而瘢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是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而不确切,复发率高.胬肉切除后复发率可高达24%、89%不等。笔从丝裂霉素在抗青光眼手术中应用得到启示,在翼状胬肉切除中应用丝裂霉素棉片以预防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的可靠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此病术后的复发率高达20%-30%[1],且复发后再次手术更加困难,复发率更高。因此,防止胬肉术后复发是眼科临床的难题之一。自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对对例(24只眼)翼状摄肉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取得良好的疗效,有效地防止了香肉的复发,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病例本组共对例(24只眼),其中男8例(8只眼)。女13例(16只眼),年龄叩一70岁届肉静止期14只眼,活动期10只眼。豆.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都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双讯法对比观察60例各种类型的翼状胬肉术后病人,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组术后眼内点滴0.02%丝裂霉素C(MMC),B组术后点0.04%MMC;C组术后点生理盐水,A,B组术后点MMC两周随访观察6~24个月,A,B组无复发,C组复发率40%,结果提示翼状胬肉后点MMC,可以有效地防治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15.
季明汉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125眼原发性翼状胬肉分别采用3种术式,结果以胬肉转移结膜下埋藏术效果最好,并认为术后胬肉复发的本质是修复创伤的血管结缔织增生,继而瘢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C能有效抑制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预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术后1周拆线后开始注射1次氟尿嘧啶0.3毫升,以后每周观察1次,如有复发倾向,可每周注射1次,总共不超过10次.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18例、4例中断复查,2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术后注射氟尿嘧啶可有效预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用于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翼状胬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术中采用平阳霉素进行冲洗;对照组21例,术中不采用任何抗生素。术后对全部患者随访3年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4.76%(1/21),对照组为33.33%(7/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阳霉素进行术中冲洗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