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脉络宁、弥可保注射液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调控血糖、调节神经、镇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脉络宁、弥可保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腱反射和肌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前列地尔、脉络宁、弥可保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脉络宁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5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肥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优于单独应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3.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风其  张军 《中国药业》2007,16(7):41-42
目的评价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盐酸丁咯地尔0.2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对照组36例,脉络宁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4d为一疗程;然后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9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脉络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脉络宁注射液20 mL 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甲钴胺500μg,每日1次;对照组(40例)仅用甲钴胺治疗.疗效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7%,对照组为7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给予脉络宁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川芎嗪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9±0.3)mmol/L和(7.8±0.2)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DPN患者痛觉过敏及感觉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DPN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脉络宁、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与弥可保治疗组和弥可保时照组(各51例),观察其对DPN的临床疗效、NCV及血流变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P<0.05),NCV明显加快(P<0.01),血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脉络宁与弥可保能够明显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流变指标,对防治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肌肉注射弥可保、静脉滴注脉络宁针30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80 m l,1次/d,3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评价症状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2%,对照组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明显好转,肌电图测定的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增快。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疼性神经病变高压氧治疗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对糖尿病疼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疼性神经病变患者 39例 ,随机分为 HBO治疗及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对糖尿病疼性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  HBO治疗组有效率为 83.7%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HBO治疗糖尿病疼性神经病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有关[1].我们于2005年4月-2006年10月应用前列腺素E1加脉络宁注射液治疗DPN,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致残率相当高,其病因迄今未完全阐明,西医学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试用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部于1996年10月至2000年6月应用自血光量子疗法(又称紫外线血液照射法,简称UBO)加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脉络宁口服液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每次0.5mg,3次/d口服,持续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脉络宁口服液20ml,3次/d口服,持续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脉络宁口服液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临床选取确诊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患者64例,随机、双盲分入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在血糖控制的前提下,采用除原发病治疗药物外单独给予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口服3个月,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治疗前后和两组平行对照数据。结果 两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从总体上有改善,治疗前、中、后神经症状及体征总体情况比较的尸值均小于0.01,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依帕司他组有45.16%的患者神经病变症状明显改善,有41.94%的患者神经病变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两组在改善外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一定的疗效,与其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抗抑郁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伴随抑郁焦虑情况及抗抑郁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调查78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伴抑郁焦虑情况,将54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结果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伴随抑郁焦虑达87.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焦虑的改善程度明显提高,治疗组的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疼痛的缓解率也明显提高。结论抗抑郁治疗不但可以减轻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还可以改善血糖及缓解神经病变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黄芪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方法 以美国密歇根神经病变临床筛查及MDNS记分分级方法为诊断标准,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控制血糖、肌注弥可保、静脉点滴脉络宁针30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点滴地奥黄芪针80ml,1次/d、前列腺素E1针100μg,1次/d,两组均3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评估MDNS记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黄芪加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积聚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田彦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36-237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舒血宁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舒血宁与硫辛酸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45例,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舒血宁与硫辛酸联合应用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糖尿病接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合并周仅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为:患肢皮肤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刺痛、灼痛、发凉或有戴手套、穿袜感等;肌腱反射(膝位反射或(及)跟腱反射等)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改变;排除了其它病因;如酗酒、维生素B1缺乏,尿毒症及间歇性跛行等。自1992年5月至1996年6月我们共收治符合上述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入院时空腹血糖为12.6±1.5mmol/L(7.8~17.3mmol/L),糖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甲钴胺、西洛他唑,治疗组加用丹参酮IIA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脉络宁20mL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IIA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皂苷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发安  唐帅 《中国药业》2002,11(3):77-77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糠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按1988年WHO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合并神经病变50例,分为治疗组(三七总皂苷加胰岛素治疗)及对照组(B族维生素、卡马西平加胰岛素),给药后观察患自觉症状改善状况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2%。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