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0~16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病例,探讨急诊儿童青少年死亡原因及特点,以期寻找救治急重症儿童,减少急诊儿童死亡的切入点,为降低儿童青少年病死率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调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16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分为新生儿组(≤28 d)、婴儿组(28 d<年龄≤1岁)、幼儿组(1岁<年龄≤3岁)、学龄前组(3岁<年龄≤6岁)、学龄期组(6岁<年龄≤10岁)、青春期组(10岁<年龄≤16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导致儿童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伤害死亡、猝死、疾病终末期,呼吸衰竭及呼吸、心跳骤停等。死亡原因第一位是意外伤害,占40%;第二位是猝死,占15%;第三位是呼吸衰竭和疾病终末期,各占13%。在意外伤害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86∶1。其中交通伤占首位(42.5%),其次是坠/跌落伤(25.0%)。儿童死亡存在年龄阶段的差异,青春期组以交通伤为主要伤害类型(42.85%),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和婴儿组以交通伤和坠/跌落伤为主要伤害类型,幼儿组以交通伤(28.57%)和异物(28.57%)为主要伤害类型,其次是坠/跌落伤(14.28%)、溺水(14.28%)及中毒(14.28%)。儿童死亡地点发生在来院途中是第一位占37%,其次是在家中占32%,院前死亡占69%,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发生院前死亡明显高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组儿童。结论 通州区0~16岁儿童青少年急诊死亡前3位的原因是:意外伤害死亡、猝死、呼吸衰竭及疾病终末期,不同年龄段死亡原因不同,死亡地点多为院前,年龄越小发生院前死亡风险越高,男孩多于女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步行者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儿童交通伤害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广州市12所小学全体在校生13 645名,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步行者发生道路交通伤害年发生(人)率为8.4%,男生高于女生(x2=56.32,P=0.000),民办学校明显高于重点和普通学校(x2=34.07,P=0.000)。下午16:00~17:00为伤害高峰,占45.4%,住宅区道路(27.1%)和人行道(26.1%)是伤害的主要场所。伤害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45.6%),20.8%的步行者出现功能损失。致伤的主要车辆是自行车(占37.3%);驾驶员(49.5%)和步行者(39.5%)的过失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减少儿童发生道路交通伤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百色市急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伤害的急救与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析院前急救及到本中心就诊的4816例急诊伤害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女之比为2.15∶1,21~50岁占63.73%。伤害类型:前五位依次为交通伤(40.34%),斗殴伤(21.20%),工业外伤(11.73%),中毒(9.55%),烧烫伤(7.81%)。伤害占同期急诊总量的12.79%,伤害病死率为1.39%,伤害死因占前三位的是交通伤、斗殴伤、中毒。伤害的高发时间和地点:交通伤及斗殴伤发生的时间以每日18:00~24:00发生最多,占45.75%;伤害发生地点前三位依次为道路、公共娱乐场所、施工工地。结论百色市急诊伤害病死率高,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致伤、致死因素为交通伤、斗殴伤、中毒、工业外伤。伤害的急救和预防是今后急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本区域院前急救的特点,以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为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的院前死亡病例。结果:本组男女比率为2.57:1;年龄从3~92岁;死亡率为2.03%;高峰死亡年龄段为80~89岁(15.85%);9:00~12:00和6:00~9:00时间段的死亡病例相对较多;院前急救死亡的常见病因是猝死(25.61%),、交通伤(20.73%)、溺水(8.54%)。结论:普及急救知识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人群中普及以CPR为主的初级急救知识,由第一目击者立即开始CPR,缩短院前反应间期等,均可提高院前急救复苏成功率。应加强对猝死、心血管急症及交通伤等疾病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抓住白金10min和黄金1h的抢救时机是降低院前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宁夏某三甲医院2016—2021年因伤害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为其抢救、宣教和制定预防措施等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9 623人,采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伤害的种类、预后转归、住院费用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等资料,利用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9 623例儿童伤害临床资料,男女比例为1.85∶1,伤害类型依次为交通意外、跌倒/跌落、烧烫伤、异物伤害、中毒等。儿童伤害乡村与城镇占比为1.08∶1(P<0.05)。交通意外、跌倒/跌落主要分布在夏季,分别占33.3%、32.7%;烧烫伤主要分布在夏季,占28.0%;异物伤害主要分布在春季、冬季,分别占28.6%、27.1%;中毒主要分布在夏季、春季,分别占26.9%、26.2%;其他伤主要分布在夏季,占30.7%。不同伤害类型间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交通意外的住院费用最高。结论 加强伤害的预防尤其重要,尽量避免儿童遭受重大伤害,并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ICU44例意外伤害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意外伤害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ICU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意外伤害患儿44例,占PICU收治患儿总数的6.7%,其中男27例(61.4%),女17例(38.6%),男女比例为1.58:1。其中婴幼儿组25例(56.8%),学龄前儿童组10例(22.7%),学龄期儿童组9例(20.45%)。意外伤害种类依次为异物、中毒、交通伤、咬伤、跌落伤、溺水。各年龄段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不同,婴幼儿期主要伤害类型是异物11例(44.0%),其余年龄组主要是中毒、交通伤、咬伤。结论儿童意外伤害不仅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建立完善的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急救系统十分重要,而制定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干预措施时应考虑年龄、性别及伤害类型等因素,切实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伤害发生特点,为预防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共监测儿童伤害病例7988例,其中男童5233例、女童2755例,男女性别比1.90∶1;1~3岁组病例最多2844例,占总数的35.60%。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刀/锐器伤、动物伤、机动车车祸。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5.46%)、公共居住场所(21.14%)、学校与公共场所(15.36%);伤害性质主要为浅表损伤、开放性损伤、扭伤拉伤脱位、骨折、烧烫伤;绝大多数病例为轻度,经治疗后回家休息。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针对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应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淑华 《中外医疗》2008,27(16):159-16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因地制宜实施院前救护.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院前救治的664例进行临床分类和分析.结果 院前救护的664例中,创伤病人364例,占54.82%,内科188例,占28.31%.儿童54饲,占8.13%,农药中毒46例,占6.93%,妇产科及其他50例,占7.53%.结论 工业、交通的发展,创伤病人有增无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因素;儿童院前救护仍占相当的比例;农药中毒在农村的院前急救中仍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主要疾病谱,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为改善创伤院前急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823例院前急救创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院前急救患者中,就诊时已死亡患者12人,占1.46%,其余有效病例811例中,男性(60.67%)明显高于女性(39.33%),男女比例约为1.54:1.创伤院前急救患者中以青壮年居多,20 ~59岁占85.08%;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44.02%)、斗殴伤(19.98%)、坠落伤(9.12%).结论:创伤院前急救患者的主要疾病谱前3位依次为交通伤、斗殴伤、坠落伤,男多于女,青壮年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仙桃市城镇居民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 000名0~14岁儿童1年中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9.05%,男女之比1.86∶1;7~12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最高(17.35%);0~2岁组发生率最低(0.42%),伤害类型发生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2.30%)、交通事故(14.68%)、钝器伤(13.76%)、刀/锐器伤(7.34%)、烧烫伤(6.42%)。结论加强小学幼儿园伤害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特点和伤害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仙桃市城镇居民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 000名0~14岁儿童1年中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9.05%,男女之比1.86∶1;7~12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最高(17.35%);0~2岁组发生率最低(0.42%),伤害类型发生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2.30%)、交通事故(14.68%)、钝器伤(13.76%)、刀/锐器伤(7.34%)、烧烫伤(6.42%)。结论加强小学幼儿园伤害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特点和伤害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0~6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现状和疾病负担,探讨家庭安全隐患对儿童伤害的影响,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平谷区3个镇53个行政村和25个幼儿园的2 558名0~6岁儿童进行伤害状况调查及家庭安全状况观测。结果平谷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6.45%,伤害发生的高峰为2岁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为1.50∶1。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跌伤(38.18%)、动物咬伤(27.88%)、烧烫伤(15.15%)、锐器伤(5.45%)和被下落物击中伤(3.03%)。伤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平均为708.09元。大多数家庭存在5~14个安全隐患,家庭安全隐患越多,儿童伤害发生率越高。结论北京市农村0~6岁儿童伤害情况较为严重,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应该针对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丽冰  于海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645-1647
目的从2010年北京120院前急救呼救病种中找出创伤呼救的特点和趋势,为创伤的现场救治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10年120院前急救呼救病种构成、创伤呼救的月份分布特点及创伤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年120受理343 119次院前急救呼救,呼救病种构成前三位依次是:创伤19.81%(包括交通伤及除交通伤以外的其他外伤)、脑血管病14.30%、心血管病13.07%。全年创伤呼救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在各类创伤呼救中,交通伤占第1位。结论 2010年北京120院前急救呼救病种构成中创伤占第1位,创伤呼救具有时间分布特点,交通伤是创伤呼救的主因,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采取更有效的对策减少创伤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创伤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成都双流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发病时间、发病季节、发病原因和死亡情况等,探讨机场急救患者的患病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出诊病历共1523例,描述性分析院前急救患者发病相关因素与其患病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1)双流机场院前急救患者,男776例,女747例,男女比例1.04:1;年龄1~85(44.56 ± 16.68)岁.2)排名前5的疾病是:外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诊高峰期在6~8月和11月~次年1月,平均出诊169次/月.外伤以6~9月最多,主要为车祸伤,其次为意外伤害;神经系统以2、6月较多;消化系统疾病以7月居多;呼吸系统以7、12月居多;心血管系统以8、11月较多.3)医务人员出诊到达时间(6.01 ± 1.26)min.4)死亡12例,其中,2例为肿瘤晚期病人,6例为心脏性猝死,4例为脑血管意外.结论 机场院前急救主要以外伤为主,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应加强病患多发季节和对应航班的保障工作,加强意外伤害管理和防治,以及加强乘机相关疾病的旅行宣讲.暑运期间、西藏自治区旅游旺季为旅客疾病多发时间段,意外伤害为机场等公共场所特殊高发病种,通过对机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特点调查分析,有利于急救人员针对性培训,做好旅行医疗宣讲,更好地分配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急诊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彭绩  周海滨  杨力  周华  张英姬  张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765-1766,1759
目的探讨儿童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04~2005年深圳市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点0~14岁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诊儿童伤害类型、原因及年龄、性别特征。结果8130例急门诊伤害儿童患者中,损伤类型前四位是浅表损伤、开放性伤、脱位扭伤/劳损和骨折。损伤外部原因前四位依次是跌落、刺伤、钝器伤和交通事故。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家中(47.9%)、公路/街道(24.8%)和学校(20.9%);伤害儿童性别比为2.08,平均年龄为6.22±3.88,随着年龄的增加,男童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女童人数逐渐减少。结论伤害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应针对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早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儿童伤害的预防意识,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沙市雨花区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了长沙市雨花区辖区内一、二、三级综合性医院3所,并将于2005年4~8月期间在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 438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2 585名(75.19%),女性853名(24.81%)。性别比3.03:1;平均年龄为(29.33±27)岁;职业以农民(53.9%),工人(24.03%)和学生(9.42%)为主;伤害多发生于道路(47.27%),工作场所(29.58%)和家中(14.11%);时间呈现出三高峰,分别为7~8点钟、12~13点钟和17~18点钟;导致伤害发生的前4位主要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47.27%)、钝器伤(18.85%)、跌落(18.18%)、刺伤(9.45%);以意外事故为主(88.37%)。结论交通伤害和职业伤害已成为该区伤害预防与控制的优先领域,伤害主要影响社会劳动人群。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急诊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了解深圳市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了深圳市、区和镇3所医院,并将于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在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调查9762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7273名(74.51%),女生2489名(25.49%),姓别比2.92:1;平均年龄为(26.4±12)岁;职业以工人(62.08%)、学生(10.23%)和专业技术人员(4.68%)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工作场所、道路和家中;时间多集中于上午9~10点和下午5-6点;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钝器伤(36.47%)、跌落(26.17%)、刺伤(16.92%)、交通事故(12.75%);以意外事故为主(86.50%)。 结论 职业伤害、儿童伤害和交通伤害已成为深圳市伤害预防与控制的优先领域。伤害主要影响社会劳动人群,因此,开展职业伤害、儿童伤害和交通伤害的预防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治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为减少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ICD-10)对长治市1999年~2008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长治市1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为144.0/10万.婴儿期主要意外死亡原因为意外窒息,占62.7%;1岁~4岁儿童为交通意外,占25.2%.结论:意外死亡为可避免死亡指标.加强全社会的健康安全教育,开展预防意外伤害的技术培训,提高父母和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意外发生后的应变能力等为降低儿童意外伤害所致死亡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主要疾病疾病谱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归纳总结近2年2983例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病例,进行疾病谱分类。结果院前急救疾病谱前六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和急性中毒以20~40岁为主,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是院前急救疾病谱的主要组成部分(占70.5%),危重病例占院前急救的1/4左右,而一般急诊占院前急救的2/3以上。结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中毒的抢救是院前急救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0.
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谱构成梯次及特点,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135例急救病人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2.23∶1,20~49岁占57.03%;院前急救病种排在前6位的是交通伤、意外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消化系疾病;院前死因前5位的是交通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意外伤;大型事件中以重大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暴力伤、群体中毒为多见。结论加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