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MA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为托恩醌(mitoxantrone)和阿糖胞苷(cytarabine)联合化疗。结果:10例患者中4例取得完全缓解,1例取得部分缓解,缓解率达50%。结论:在强力支持治疗的基础上,MA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王娟  杨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573-574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特点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对35例儿童ALL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儿童ALL起病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T-ALL12例(34·28%),伴有髓系抗原表达2例(16·67%),B-ALL23例(65·71%),伴有髓系抗原表达3例(13·04%)。染色体异常14例。结论:伴有染色体异常T-ALL较B-ALL不易缓解,易早期复发,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部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常规化疗,而以往采用的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或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效果又不够理想,为了寻找一种理想的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我们应用MEA方案(米托蒽醌 足叶乙甙 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准确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其中染色体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迄今报道涉及50多种特异的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  相似文献   

5.
殷献录  李静 《工企医刊》2001,14(3):24-25
我们从1995年8月~1999年3月,对13例缓解后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采用了中剂量甲氨喋呤MD-MTX)联合VDP方案,即长春新碱(VCR)加柔红霉素(DNR)加泼尼松(Pred),进行强化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MD-MTX-VDP)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13岁~57岁,中位年龄24岁。FAB分型:L_13例,L_28例,L_32例。初发12例,复发1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2岁~61岁,中位年龄29岁。初发18例,复发3例。FAB分型L_17例,L_211例,L_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FAB分型均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吴小建 《现代保健》2014,(16):66-68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好,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有效地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疗效,降低药物治疗的风险,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且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崔云  张福明  靳沛  杨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3,(2):388-389,391
目的以紫杉醇处理的Jurkat细胞为模型,研究细胞自噬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0μg/ml的紫杉醇处理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后,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C3β蛋白的表达变化,WST-1法检测PTX对Jurkat细胞的抑瘤率。结果 PTX处理Jurkat细胞0h、24h、48h后,抑瘤率分别为(4.2±1.2)%、(46.7±5.3)%、(65.9±9.4)%,组间比P均小于0.05;LC3β的平均荧光强度相对倍数分别(3.1±0.2)倍、(4.6±0.31)倍、(34.2±4.5)倍,组间比P值均小于0.05,与抑瘤率一样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强;免疫印迹也显示PTX处理24h和48h后,LC3β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结论细胞自噬在ALL化疗过程中活化,可导致化疗抵抗。  相似文献   

8.
樊丽群 《现代医院》2011,11(1):102-103
目的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化疗能够顺利完成,同时预防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化疗方案及对症支持治疗,严格执行临床护理,由护士主动对患儿及其家长作专科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及解释工作,根据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作适当的心理辅导。结果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积极配合,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患儿化疗期间,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治疗操作,使化疗达到最好的疗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7岁,因平卧后心慌,气促7 d来院。查体:T37℃,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左肺呼吸音低,闻及散在性干罗音,心率92次/min,律整,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B超示:左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少量),腹腔积液(少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7×10~9/L,Hh 112 g/L,PLT 59×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病理性原幼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占91%,胞体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部分细胞可见核仁,退化细  相似文献   

11.
张银刚 《智慧健康》2021,(9):182-184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剂量2.0~5.0g/m2,均治疗3个疗程后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结果 6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并发菌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在无锡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2017年1月接受化疗的全部ALL患儿中随机抽取454例样本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病情危重分级、病原菌检出情况、病原菌菌株分布情况,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454例ALL患儿菌血症发生率为20.48%,化疗后共发生菌血症118次,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主要集中于1~10岁;高危(HR)患儿并发菌血症占比最高,且主要集中在诱导缓解与巩固治疗阶段,呼吸道是其主要感染部位;共检出病原菌41类,1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株数最多;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耐药性高等可能是ALL患儿化疗后并发菌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童ALL化疗后常并发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的菌血症,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化疗期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中心静脉置管、多种抗菌药物使用、耐药性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密切关注ALL患儿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表达变化情况,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中心静脉置管,以降低菌血症发生风险,提高化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伏立康唑组及两性霉素B组,每组各47例,伏立康唑组给予伏立康唑配合一般支持治疗;两性霉素B组给予两性霉素B配合一般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真菌感染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伏立康唑组为72.34%,两性霉素B组为53.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两性霉素B组为44.68%,伏立康唑组为21.28%,伏立康唑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总有效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医院感染状况,对我院儿科199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ALL患儿10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发生医院感染38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屎肠球菌性败血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 例患者女性 ,16岁 ,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月余。于9月前因发热、皮肤淤斑、淤点 ,查血常规、行髓细胞学检查 ,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2 型 )”,行 VP方案 12次及DVP方案 7次化疗 ,均未取得完全缓解。 2 0余天前因头痛、呕吐 ,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后诊断“脑膜白血病”。 1周前因鼻出血、发热 ,体温波动在 38~ 4 0℃之间 ,伴鼻塞、轻咳入院行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后出血渐止 ,但体温未降至正常 ,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现为进一步确诊而入院。实验室检查 :Hb32 .0 g/ L,RBC1.0 5∶ 10 1 2 / L,WBC71.0× 10 9/ L,原淋 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与化疗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化疗的60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评估患儿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组10例、营养正常组36例和营养过剩组14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患儿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者相关性。结果三组粒细胞缺乏率均为100.00%,营养不良组感染率高于营养正常组、营养过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肝损伤率略高于营养正常组、营养过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与营养过剩组感染、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为(11.62±3.24)d,长于营养正常组的(6.62±2.14)d与营养过剩组的(7.01±2.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与营养过剩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感染、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317、-0.284,P<0.05);营养状况与肝损伤发生率无相关性(r=-0.199,P>0.05)。结论ALL患儿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与感染发生、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林健人 《智慧健康》2021,(18):166-168
目的 总结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高危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大剂量MTX治疗,统计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MTX 48h血药浓度分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期间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可能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探讨提升ALL患儿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对策.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ALL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化疗,患儿化疗1个月后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特异性疾病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半定量分析83例小儿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HSP70在小儿ALL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缓解组HSP70表达显著低于初治组;复发组HSP7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HSP70在小儿ALL中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可能是小儿ALL预后较差的一种标志。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半定量分析83例小儿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HSP70在小儿ALL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缓解组HSP70表达显著低于初治组;复发组HSP7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HSP70在小儿ALL中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可能是小儿ALL预后较差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2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为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感染状况。方法对某医院4年内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共7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共27例,占同期住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34.62%。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以皮肤及软组及上呼吸道最常见。白细胞减少、化疗是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