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志伟 《时尚育儿》2018,(4):264-265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49例并对其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参照组49例采取PFNA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和手术效果其中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老年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80%,参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60%,两组对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手术效果也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有效的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使老年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结果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最佳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远期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8髋,全髋关节置换术13髋,对其术后并发症随访5年 ̄11年,平均7.25年。结果:深部感染1髋(1.6%),异位骨化17髋(27.9%),假体脱位6髋(9.8%),假体松动16髋(26.2%)。结论:并发症的预防应把握术前、术中、术后多个环节。假体脱位及松动下沉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并发症,应提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5年至2003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0例(63髋),经正确的选择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作者就该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4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8.3%和90.2% 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行之有效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5.
韦秀京 《药物与人》2014,(4):167-16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训练床上排便;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护理60例患者,优良52例,占93.3%。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早期预防和控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9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发生感染的9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992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1%;检出病原菌15株,排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33%、20.00%、20.00%、13.33%、6.67%;患者年龄、有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有激素长期应用史、术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及引流时间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较多,与患者高龄、激素的长期应用、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根据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细胞因子与疼痛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30例设为试验组,同期纳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感染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疼痛指标水平包括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神经生长因子(NGF)、5-羟色胺(5-HT)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TNF-α、G-CSF、IL-6、CRP及IL-4分别为(1.68±0.34)ng/ml、(91.29±7.08)pg/ml、(9.03±0.24)pg/ml、(21.36±7.98)mg/ml、(1.56±0.21) n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血清NPY、β-EP、NGF及5-HT分别为(190.37±22.58)μg/L、(70.93±9.25)ng/L、(69.04±7.73)pg/ml、(17.39±1.84)ng/ml均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6 h、12 h及24 h VAS评分分别为(4.27±1.15)、(1.99±0.76)、(1.63±0.9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细胞因子及疼痛指标变化波动较大,较非感染患者升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治疗有效率,观察组vs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发生感染后临床症状情况,如体温升高、关节痛及相关炎症指标的改变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性别、手术时间、年龄、激素使用史、肥胖、免疫学疾病、糖尿病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6例患者中出现假体周边感染19例,发生率6.21%,共培养分离革兰阳性菌2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菌药使用、手术时间、免疫学疾病、糖尿病和激素使用史是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血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57.20±5.13)%、(93.06±4.98)分、(17.24±4.53)mm/h、(4.99±2.08)分、(10.28±1.34)mg/L、(8.06±2.05)×109/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好转患者4例,治愈患者15例。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临床症状较明显,一般与患者自身疾病、抗菌药使用和手术时间等有关,治疗中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尽量减少患者药物治疗和手术时间,尤其对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采取监控措施以降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黎健茗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56-455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通过手术利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与重建病损的髋关节,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改善及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种治疗手段[1]。本文介绍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通过我们认真、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从了解到掌握,循序渐进,无-例发生并发症和人工假体断裂或脱位,从而保证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28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对感染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措施,评价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感染25例,感染率为8.65%;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液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患者术后6个月,干预患者关节疼痛、活动、畸形和功能评分总评分达到(97.73±4.29)分,高于未干预患者的(78.84±3.45)分,干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均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在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系统的机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9.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系统的机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科所收治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分泌物或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包括:保留假体清创,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闭合冲洗3例;二期翻修5例.结果 3例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者,1例术后感染复发,后改为取出假体旷置,二期翻修.5例二期翻修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均荻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均未见感染复发.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以二期翻修较为理想.保留假体清创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58-70岁,平均63.5岁。分别行抗炎、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无一例行假体取出术。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14-21天。结果全部保留内固定物成功。5例患者随访个6-12个月无复发征象。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可有效保留假体,以杜绝因假体取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五年我院收治的7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术式差异进行分析,以甲组和乙组为例,分别应用内固定术式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等各项系数明显少于乙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低毒性感染引起疼痛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斌  何应平 《工企医刊》2002,15(4):28-28
现代医学对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日趋成熟,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一直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为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引起的疼痛原因及治疗方法,我们于1990年~2001年对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局部疼痛进行观察、处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5岁,平均65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8岁。38例关节置换术所用假体均为骨水泥型。其中术后半年出现疼痛10例,1年后疼痛5例,2年后疼  相似文献   

17.
陈良肖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00-140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4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护理组(观察组)两组,各24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在护理前后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率的差别。结果护理组24例患者中,对患者满意率的情况分别为:基本痊愈14例(占58.3%),显著进步8例,无效2例。而常规组中,患者满意率情况为:基本痊愈6例(占25%),显著进步10例,无效8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与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深部感染的病原菌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医院2003年1月-2010年1月进行THA手术的1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术后深部感染,通过细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观察采取Ⅱ期翻修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 THA感染患者经细菌培养后发现,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3例,大肠埃希菌感染2例,酿脓链球菌、肠球菌属感染各1例;患者进行Ⅱ期翻修术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8.2分达到87.6分,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THA术后深部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感染患者在采取Ⅱ期翻修术进行治疗后疗效明显,随访未发现复发,可视为THA术后深部感染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手足骨科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94例的年龄、性别、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等临床资料,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S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94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1例,感染率3.12%,检出病原菌27株,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70.3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含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髋关节手术史、贫血、长期类固醇激素使用史、吸烟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SSI与多种因素相关,为降低感染发生率必须从多方面、多阶段综合预防。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手术例数增加,人工髋关尊置换术后翻修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难题,其原因很多,翻修方法也因患者病情而异。我院骨科于2000年6月-2004年11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2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