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急诊ICU收治的老年患者866例,研究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病原菌分布,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导致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其中98.88%的患者X线检查发现阳性征象,痰培养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相对较高,分别占39.32%和30.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基础疾病≥2种、有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89例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其中48例(53.93%)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7例(19.10%)患者症状缓解,18例(20.22%)患者病情恶化,6例(6.74%)患者死亡。结论 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80岁、有≥2种基础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对于减少肺部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3年7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325例,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0例,肺部感染率为24.62%;80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70.75%、革兰阳性菌24株占22.64%、真菌7株占6.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卒中类型、合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长期吸烟史、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4d与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大、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4d及意识障碍为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基础性疾病、高龄、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以及合并意识障碍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80例,发生肺部感染30例,调查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SPSSl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患者年龄≥60岁占83.3%、有吸烟史占33.3%、滥用抗菌药物占70.0%、侵入性操作占73.3%、并发高血压占70.0%、糖尿病占63.3%,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占66.7%;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以及住院时间的延长均导致住院老年COPD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老年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年龄≥60岁、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10.1%,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占首位;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差、侵入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71例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对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例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男性49例感染率26.92%,女性22例感染率24.18%,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1~55岁的24例感染率17.39%;56~73岁47例感染率34.81%;56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房颤、矽肺等基础疾病,感染率35.67%;53例应用抗菌药物,感染率31.36%;62例术后无效排痰,感染率91.18%;所有肺部感染患者均在肺结核术中进行了插管麻醉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26.01%;年龄、存在基础疾病、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术后有效排痰是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疾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侵入性操作及未有效排痰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避免术后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结果 112例患者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为主要表现,且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其中>80岁者发生率为8.36%,高于≤80岁患者的6.42%,并发≥2种基础疾病者为8.87%,高于并发1种疾病的患者的6.42%,侵人性治疗患者占9.84%,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的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及有无侵入性操作,给予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其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入院的62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2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6例,感染率为15.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住院时间≥30d、心功能Ⅲ级、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0.3%、21.0%、23.4%、23.9%、25.1%、22.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有吸烟史、有糖尿病、住院时间长、心功能ⅢⅣ级、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0.3%、21.0%、23.4%、23.9%、25.1%、22.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有吸烟史、有糖尿病、住院时间长、心功能Ⅲ级、侵入性操作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较复杂,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控制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300例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感染率,并对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动脉介入治疗后4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5.3%;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和穿刺部位感染,分别占52.2%、26.1%、13.0%和8.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d、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未使用抗菌药物、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心肌梗死患者动脉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且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应依据感染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ICU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年龄进行分组,≥60岁为试验组共58例,<60岁为对照组共112例;对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患者医院感染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21.8%;其中术后肺部感染11例占29.7%,侵入性操作治相关性感染17例占46.0%,切口感染9例占24.3%;年龄≥60岁患者肺部感染、静脉置管、泌尿道置管、胃肠减压鼻饲管、切口感染率均较<60岁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预防医院感染水平,对易感人群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侵入性操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6例,对发生肺部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80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2.47%、病死率为27.50%;感染组患者痰液经培养后分离出病原菌1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44.66%,革兰阳性菌51株占49.51%,真菌6株占5.83%;患者肺部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合并基础疾病、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侵入性操作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程度、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年龄≥60岁、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28g/L、上消化道出血、侵入性操作、肝性脑病和合并基础疾病均是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重视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