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孕期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以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为目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对自身及胎儿健康更为关注,有较强的保健意识….目前,孕期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处于较为低下的位置,投入不足、形式单一等已不能适应孕妇需求;孕期健康教育基本流于形式,各基层医院参与孕妇学校活动的人数逐年减少.2008年1~6月,我院对200名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为完善基层医院孕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明星 《护理研究》2004,18(3):405-406
孕妇能否得到均衡的营养支持,不仅关系母亲自身的健康,同样影响胎儿乃至婴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孕期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心情和生活方式促进母子健康。妊娠期不是孕妇正常生理代谢与胎儿发育过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孕妇生理功能的全面调整过程。妊娠期妇女除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和生活、劳动所需之外,还要负担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的营养以及母体组织增生需要,具有特殊的营养需求。为使孕妇在孕期获得均衡营养,评估孕妇在这一特殊时期的营养认知情况,使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2000年5月-2000年9月对105名孕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恢复期精神病人对健康教育认知需求的内容与程度,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心理支持。从而达到巩固药疗,提高治愈率,促进精神病人的社会康复,方法 对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病人193例。采用自行设计“健康教育认知需求调查问卷”,由病人自行评估选择,对盲辅助测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人对精神病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对健康教育需求强烈。分布面较广;及对健康教育方法选择的趋间性,结论 为健康教育计划护理纳入护理常规提供了科学数据,并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以及母乳喂养中实行孕期健康教育,研究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将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保健的400例0~6个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儿童体检中为家属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产妇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并对其在产院进行的孕期教育效果以问卷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评估,依据评估得分分为两组,实验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80分及以上,参照组教育中康教育效果评估80分以下,对比两组产妇教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率、自然分娩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分娩知识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初产妇选择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的过程中,孕期健康教育存在很大影响,它能够提升母乳喂养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增加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分娩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士对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的健康教育状况,分析护士对不同危险度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8名心脏科护士进行有关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的健康教育状况方面的调查。结果:虽然86.5%的护士认为为患者提供有关恢复性生活方面的健康教育很有意义,但只有8.6%的护士偶尔涉及有关恢复性生活方面的健康教育。相当一部分护士对于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很不了解。护士对不同危险度冠心病患者提供恢复性生活健康教育的能力也较差。结论:护士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恢复性生活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护士应掌握有关冠心病患者恢复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并且应具备其危险度识别及分层指导的能力,从而为不同危险度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恢复性生活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期规范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至5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按照是否接受孕期规范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在产检时给予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参加孕妇学校接受规范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技能、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挤奶手法、托乳姿势、喂奶体位、含接姿势等技巧掌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规范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促进纯母乳喂养,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健康—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来。但孕妇也不例外,妇女在怀孕期间是一个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时期,随着人们优生优育意识的增强,孕妇中到医院就诊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健康检查的主动就诊行为。我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01年11月开始在产科门诊对孕期的健康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及施教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孕妇在孕期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探讨孕期宣教在围产保健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孕妇做相关需求及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 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普遍需求,但对孕期保健知识的内容需求有显著性差异,接受孕期宣教前后对孕期保健知识、孕期自我监护、分娩的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等掌握、态度及孕期心理有明显变化。结论 孕期宣教对围产期保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应根据孕妇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改进和调整孕期宣教的结构,提高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红  许红凤  张茜茜 《全科护理》2020,18(20):2577-2580
[目的]调查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对恢复性生活知识现状及性生活健康教育需求,为制订正确的性生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81例PCI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PCI术后病人性生活知识得分中位数为1分(0~5分),其中知识认知度高的病人有29例(35.8%),认知度低的病人有52例(64.2%)。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的病人PCI术后性生活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职业、月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入院诊断、是否首次PCI和是否对术后性生活恢复有顾虑的病人PCI术后性生活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病人性生活健康教育的需求得分中位数为17分(5~25分),其中需求较低的病人7例(8.6%),需求中等的病人58例(71.6%),需求强烈16例(19.8%)。是否对PCI术后性生活恢复顾虑的病人性生活健康教育需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居住地、职业、月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入院诊断和是否首次PCI的病人术后性生活健康教育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性生活知识得分与性生活健康教育需求呈低度正相关(r=0.323,P0.01)。[结论]PCI术后病人对性生活的恢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担忧,对恢复性生活的知识认知度不足,对性生活健康教育的需求水平为中等。临床工作中对于性生活恢复的教育比较缺乏,护理人员应重视性生活恢复的健康教育,做好相应的学习,运用多途径、多方式向病人宣传PCI术后性生活健康教育,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宣教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孕妇在孕期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为产前健康教育和孕期培训的授课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的方法,对49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在孕期对知识的需求不同,孕妇对分娩安全知识、产后恢复训练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需求较强,分别为77.6%,71.4%,65.3%。[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要根据孕妇的普遍需求来合理安排课时,满足孕妇的知识需求,从而更好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了解正常足月妊娠无任何剖宫产指征的初孕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从而有利于开展分娩方式的知情选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50例初孕妇及50例家属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结果书报杂志是孕妇获得分娩知识的主要来源.分娩方式与选择与产妇年龄有关.采取何种分娩方式,绝大部分初孕妇自己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家属支持情况的影响.结论应对初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多方面的分娩知识宣教,鼓励家属积极与初孕妇一起确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戴晓玲  王效  吴凯  朱格红  李亚会 《护理研究》2014,(10):3665-3667
[目的]调查宫颈癌病人性康复认知状况及病人性康复状况,探索科学、有效的性康复教育路径.[方法]选择妇科肿瘤中心一病区60例宫颈癌病人为观察组,二病区60例宫颈癌病人为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完成性康复认知状况基线调查,观察组采取标准的性康复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指导,分别于入院后1个月,采用相同的认知问卷对两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并与出院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性康复状况调查.[结果]基线调查资料显示,两组病人关于宫颈癌性康复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干预后1个月性康复认知得分为(12.37±0.56)分,对照组得分为(9.01±0.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5,P〈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性欲低下诊断量表综合得分为(12.60±2.06)分,对照组病人性欲低下诊断量表综合得分为(7.71±2.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9,P〈0.01).[结论]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于病人性康复认知的改善效果显著,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宫颈癌病人性康复.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nurses deliver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such problems, the types of emotional disturbances experienced by such nurses, and the needs of such nurses. Ninety urology nurses from six hospitals in northern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urvey by completing a Problems and Needs in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PNSHE) questionnair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NSHE consisted of three dimensions: patient's respons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and nurses' self-preparation. Among 26 items listed as "difficult," nurses faced 23 (89%), at frequencies ranging from "half the time" to "often". They faced "moderate" degrees of emotional disturbance and "moderate" needs for assistance. Over all,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was the dimension which arose most frequently, caused the greatest degree of disturbance and prompted the greatest need for assistance among nurses. Nurses were frequently disturbed by the problem of "evaluating effects of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st needed assistance for "lacking suitable materials."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demonstrated that ability in provid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years of nursing experience, and proactiveness in provid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of the problems, accounting for 21% of the variance. Ability in provid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emotional disturbance, accounting for 6% of the variance. Ability in provid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nd years of nursing experience were related to nurses' needs while provid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ccounting for 6% of the varianc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information of problems and needs encountered by nurses while delivering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hould also assist senior nurses in identifying educational courses and resources to develop competency in providing sexu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张中华  胡细娥  刘庭惠 《护理研究》2012,26(33):3089-3090
[目的]了解门诊家长对儿童听力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教育的需求及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为临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60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听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健康教育的需求等。[结果]家长的儿童听力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均较高,其中最高的是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听力异常、保护儿童听力的方法、听力异常的治疗方法。[结论]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儿童听力保健知识水平,引导家长认识到早期开展儿童听力检查及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所需要的健康教育模式,以便改进、优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方法对125例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认为最佳的健康教育时机和方法。结果93.6%的患者认为最佳教育时机在透析当天;97.6%要求在内瘘术前;100.0%患者要求在内瘘术后进行宣教。希望医护人员进行讲解的占96.8%;阅读派发宣教资料的占80.0%;希望通过影像宣教的占67.2%:由病友现身说法与言传身教的占59.2%;要求分次讲解的占89.6%;要求重复宣教内容的占97.6%;要求评价学习效果的占88.8%;要求一对一讲解的占87.2%,采取小组形式宣教的占30.4%。结论优化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能使患者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BL式孕期健康教育在降低初产妇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100名初产妇作为实验组,参加PBL式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将2010年9月~2011年3月参加我院孕妇学校课程并在我院分娩的100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情况、对分娩过程满意度以及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水平和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水平和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总剖宫产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18.
Adolescent mothering was investigated in 95 adolescent mothers who were 15-19 years old. Adolescent mothering behavior wa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age of the mother, grade in school, sex of the infant and maintenance of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baby's father. Specific deficits were noted in areas of social,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growth-fostering behavior and in response to infant distress. Health teaching, support, reinforcement and anticipatory guidance were some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对生命态度现状、影响因素及生命教育需求,为老年人生命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47例老年人对其生命态度和生命教育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生命态度总分(50.94±6.62)分,平均每条目得分2.04分,无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生命态度得分高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生命态度得分高于无宗教信仰的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2.63%的老年人想要了解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结论]老年人生命态度偏消极,受健康状况、宗教信仰等多因素影响;老年人生命教育需求较高,应重视老年人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特殊儿童生活质量越来越得到公众的关注,其心理护理对行为问题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特教家庭的生活质量,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报告可知,我国未入学的学龄期智力加精神残疾的儿童有5.78万人,占整体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少年的27.36%[1];特教儿童面临着各种问题,比较突显是日常生活能力、语言障碍、社会交往以及学习困难等问题,其关键点是情绪和行为问题,需要心理护理工作者长期的干预,近年来通过医教结合开展了多项工作,探讨适合个体化的心理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行为个训的方法,效果较好;特别是与特教学校合作,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和家长心理认知,及个训,使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康复状态有显著的变化,根据心理评价给予家长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正确的干预,及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本文以个案护理的方式,选取自闭症王同学和杨同学为例,结合心理评价结果、家长的情绪和行为个案护理康复训练,证实个案护理在特殊儿童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