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威  倪陈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6):762-764,767
目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例以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入院患儿,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寄生虫感染、血液系统肿瘤等疾病, 确诊为EG, 给予抗过敏药物、白三烯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EG有反复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甚至出现吞咽困难、肠梗阻、肠穿孔;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内镜检查:黏膜粗糙、充血水肿, 点片状红斑或糜烂;活组织病理检查:病变部位每高倍视野超过15~20个嗜酸性粒细胞。皮质激素等治疗后, 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好转直至消失。结论:EG是一种胃肠道变态反应性良性疾病, 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3.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随着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该病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00余例报道[1],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该病误诊率较高。本文报道我院2014年接诊的1例EG伴腹水的病例。1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主因"腹痛40余天,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5例EG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贵祥 《四川医学》2001,22(8):741-741
患者 ,女 ,34岁。因腹痛、腹泻 1月于 2 0 0 0年 4月2 4日入院。患者于 1月前不明原因出现腹痛 ,以中腹部为甚 ,呈隐痛 ,伴腹泻 ,每天 3~ 5次黄绿色稀水样大便 ,无粘液、脓血、里急后重感 ,无畏寒、发热、呕吐等症状。院外诊断肠炎 ,先后口服氟哌酸 ,静滴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 ,病情无好转。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消瘦 ,腹平软 ,中腹部压痛 ,无反跳痛、肌紧张 ,移浊(- ) ,肠鸣音活跃 ,余 (- )。入院辅查 :血常规 :WBC8.5× 10 9/L,N0 .51,L0 .2 1,E0 .2 8。大便常规无特殊 ,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钡剂灌肠摄片无异常发现。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6岁,因腹泻1周入院。病前1周因进食肉馅饺子而出现脐周疼痛,腹泻、水样便7~8次/d,无脓血,伴恶心,无呕吐、发热,于当地卫生所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先锋必)5 d(用量不详),症状无改善,来我院就诊。无寄生虫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心肺无异常,腹软,脐周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15次/min。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0.14×10~9/L,分类示中性粒细胞0.09,淋巴细胞0.06,嗜酸性粒细胞0.80;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200×10~9/L。粪便常规:白细胞1~2个/HP;便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示:降结肠黏膜皱襞粗大并有充血、水肿及片状浅糜烂。病理学检查示:黏膜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  相似文献   

7.
栾某,男,45岁,主因"腹痛、腹胀1周",由门诊于2004年10月8日上午9:30以"腹痛原因待查:消化性溃疡?"收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1周前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牵引后背,疼痛持续存在,阵发性加重,嗳气频作,大便有时不成形,3~5次/d,无泛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等症状,至收入院时已自行口服洛赛克1周,20 mg/次,1次/d,无缓解.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将我院先后经消化科、普外科诊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opathies,EG)是一种较少见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漏诊.现总结1例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正>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偶可累及胃肠道以外的器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率较高。现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7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护理,患者病程时间长,对治疗前景有焦虑情绪,入院后注重心理护理、消化道症状观察、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热情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病因,尽量避免一切致病因素,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正>例1.女,44岁,因腹泻原因待查入院。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3~5次,呈稀水样,无黏液、脓血,否认发热,伴腹胀、进食后上腹不、适、食欲减退、胸闷、心悸、乏力。既往无过敏史,入院查体:T 36.5℃,BP 110/70 mm Hg。神清合  相似文献   

16.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该病缺少特异性,临床中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 1 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56岁,主因呕吐、腹痛、便血1 d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量约300 ml,内含咖啡样物。不久后出现上腹持续性、撕裂样疼痛,阵发性加重,与体位、活等无关,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数小时后出现便血,5~100 ml/次,共计3~4次,暗红色或黑色,伴心悸头晕和乏力。我院急诊予以禁食、抑酸、补液和抗  相似文献   

18.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易于误诊,我们对经治的16例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胃肠镜及病理、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效果、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50%的患者发病有诱发因素,21%患者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所有患者症状中均有腹痛,其次为腹泻(36%).其主要特点为外周血、骨髓、腹水中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胃肠道EC浸润.14例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后随访15天至5年,有3例复发,但无恶变患者.结论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主要为青壮男性发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外周血、骨髓中EC增多,胃肠道EC浸润为本病主要特征,需与急腹症及其他可引起EC增多的疾病相鉴别.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E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现将2004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3例EG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例EG患者,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40岁,65岁;女性1例,年龄24岁;病程1 d~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