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钢丝捆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钢丝捆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90例,男66例,女24例,年龄24~68岁,中位数45岁;左侧36例,右侧54例;闭合性骨折85例,其中粉碎性骨折58例;开放性骨折5例,均为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6 h至3 d,中位数2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5个月。术后1个月因跌伤致钢丝断裂、聚髌器松脱1例,再次手术后,骨折愈合;术后并发患膝屈膝弹响1例,无疼痛,未进行特殊处理。参照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75例、良10例、可5例。结论:钢丝捆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小切口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8 ~45岁,中位数22.5岁;左侧4例,右侧2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前抽屉试验阳性18例;Meyers-Mckeever-Zaricznyj骨折分型,Ⅱ型10例、Ⅲ型14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5个月,中位数7.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中位数3.5个月;根据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6例、良7例、可1例.结论:小切口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司徒娇 《中医正骨》2014,(4):318-319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18例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男13例,女5例;年龄35-61岁,中位数45.5岁;均为开放性跟骨骨折;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9 cm至10 cm×23.5 cm。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术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17例;术后肌腱外露1例,二期行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中位数5.5个月;患肢踝关节功能均恢复。结论:对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杨丽明  傅瑞芸 《中医正骨》2013,(12):56-56,5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中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男37例,女23例.年龄17~64岁,中位数43岁.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均无感染、内固定松动、肌腱损伤、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8例、良10例、可2例.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后康复中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7例Kim分型均为ⅠB型,均选择锁定加压接骨板作为内固定器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于术后3 d开始进行功能锻炼,6个月完全负重。结果:随访7~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7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3~26周,中位数20周。X线片显示假体稳定,无松动表现。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HSS评分90~93分,中位数91分。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初步临床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钢板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小钢板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1~56岁,中位数38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均未见大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3±10.6)min,术中出血量(110.5±21.6)mL。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中位数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为124.1°±13.8°;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HSS膝关节评分(89.6±4.8)分,优15例、良9例、可2例。均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小钢板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纵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纵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9~63岁,中位数4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左侧15例、右侧12例。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Ⅳ型8例、Ⅴ型9例、Ⅵ型10例。骨折按照三柱理论分型,内侧柱和后柱2例、外侧柱和后柱8例、三柱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中位数8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复位、骨折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肢开始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17周,中位数15周。患肢开始负重时间12~15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屈曲122°~127°,中位数124°;伸直2.6°~2.9°,中位数2.8°。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后即刻89.4°±5.5°、术后3个月88.9°±4.8°、术后6个月88.3°±4.4°、术后12个月86.6°±4.1°;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后即刻8.1°±3.3°、术后3个月8.4°±3.2°、术后6个月8.8°±3.4°、术后12个月9.1°±3.5°。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77~96分,中位数87分,优21例、良5例、可1例。结论: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纵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患肢可以早期负重,可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至2017年8月,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8~72岁,中位数36. 5岁。横形骨折14例、纵形劈裂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45例。左膝29例,右膝3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h至6 d,中位数74 h。采用Bstman髌骨骨折疗效标准评价综合疗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中位数8. 5个月。术后12个月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27. 2±2. 0)分,优21例、良42例、差2例。差的2例中,1例因切口深部感染而进行3次清创术,最终感染控制,但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受限,采用手术松解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在CPM机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略有改善; 1例因内固定钢板与髌骨表面贴合不佳导致患膝疼痛,未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后去除内固定物,疼痛症状缓解,在CPM机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改善良好。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综合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卧位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侧卧位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32~94岁,中位数71岁;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1例.AO分型A2型29例,A3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8 d,中位数5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90 min,中位数45 min;出血量50 ~ 300 mL,中位数120 mL;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本组优37例、良4例、可2例.术后并发轻度股骨头切割、髋内翻畸形2例,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1例拆除内固定后遗留轻度跛行.无髓内钉断裂、股骨干骨折、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肺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侧卧位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且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董列军 《中医正骨》2012,24(4):75-7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依照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患者疲劳和加重患膝疼痛为度,为22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康复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22例28膝,术后1周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1膝,良5膝,可2膝.术后2周,置换膝关节主动活动度90°~105°,中位数99°;被动活动度100° ~ 120°,中位数112°.术后6个月,所有置换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下肢肌力均恢复良好,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无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对38例膝关节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6 例;开放性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中有18 例行急诊清创术后采用一期内固定术,2例先急诊清创待伤口愈合后按闭合性骨折处理.本组病例分别采用股骨外侧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股骨外侧远端钢板内固定加拉力螺钉内固定,股骨外侧远端钢板内固定加克氏针内固定,外侧高尔夫锁定干钢板及内侧L型钛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2例伤口感染经二期清创加冲洗治疗后愈合,其余均获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4.5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0°~11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应早期手术坚强内固定,同时力求骨折端解剖复位,并采用坚强的内固定,争取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39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男16例,女23例。年龄50~69岁,中位数58岁。单膝32例,双膝7例。膝关节退行性变10例,滑膜软骨瘤病22例,半月板损伤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5例。病程3个月至5年,中位数6个月。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基础护理、功能锻炼、疼痛护理,术中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随访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活动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时间(4.35±0.52)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患膝疼痛数字量表评分,术前(8.54±1.25)分,术后3 d(4.32±0.56)分,术后7d(2.23±0.55)分。术后3d,患膝屈曲125°~140°,中位数133°;过伸8°~10°,中位数9°。1例患者晨起时患膝轻度疼痛,活动后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及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36岁,中位数30岁;左侧10例,右侧5例。骨折Letenneur分型,Ⅰ型10例、Ⅲ型5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2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优14例、良1例。结论: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翻修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对7例髌骨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进行翻修治疗。男4例,女3例。年龄17~78岁,中位数5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左侧4例、右侧3例。骨折按照AO分型标准,A1型1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1例。初次手术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5例、髌骨环固定2例。初次手术至本次翻修手术时间2~11个月,中位数6个月。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测量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ostma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其中4例辅助应用"8"字钢丝减张固定,3例采用髂骨植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0个月,中位数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中位数14周。Bostman膝关节评分,翻修术前13~17分,中位数15分;翻修术后1年25~28分,中位数27分。膝关节活动度,翻修术前90°~110°,中位数95°;翻修术后1年110°~135°,中位数125°。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髌骨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可根据其骨折类型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必要时行髂骨植骨、辅助应用"8"字钢丝减张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沙宇  王必胜  车向东  卢正楷  贺毅 《中医正骨》2012,24(10):44-45,48
目的:探讨影响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医源性因素。方法:199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256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男122例156膝,女134例186膝。年龄46~78岁,中位数69岁。双侧膝关节置换86例,单侧膝关节置换170例。原发病:骨性关节炎212例,类风湿关节炎26例,痛风性关节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12例。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程度:0°~10°者161例,11°~20°者49例,21°~90°者29例,其中僵硬膝关节18例,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5°~55°;术前膝关节无屈曲畸形17例。合并症:膝内翻畸形189例,内翻畸形6°~20°,中位数13°;膝外翻畸形21例,外翻畸形6°~11°,中位数9°;抑郁症3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膝关节活动范围、HSS膝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6例患者手术时间80~156 min,中位数89 min。术后引流量492~932 mL,中位数532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4个月,中位数30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0°~60°者11例14膝,61°~95°者23例35膝,96°~135°者222例293膝。161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48.8±3.6)分升至术后(94.8±2.4)分,49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41.5±3.9)分升至术后(93.2±2.7)分,29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32.7±5.2)分升至术后(85.1±4.3)分,17例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0.2±4.6)分升至术后(96.8±2.7)分。26例37膝表现为5°~20°的伸膝迟滞。7例9膝出现切口感染,但感染未波及关节腔;2膝经换药后切口愈合,5膝行扩创缝合术后切口愈合,2膝行局部皮瓣转移术后切口愈合。结论:不恰当的手术技术、假体选择、术后制动、患者选择及不系统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均会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在围手术期管理中,应注意避免这些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2~53岁,中位数38岁;左侧10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Ⅴ型1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5 min,中位数73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 L,中位数260 m L。术后即行X线检查,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好12例、中等5例、差1例。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中位数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7周,中位数11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45°,中位数115°;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2~96分,中位数91分。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1例,经清创再缝合后切口愈合;并发腓深神经损伤2例,经口服甲钴胺片及抬高膝关节等处理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趾背伸肌力下降(4级)1例。结论: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良好、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采用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3~57岁,中位数33. 5岁;左膝12例,右膝18例。Meyer-McKeev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11例。膝关节侧位X线片均可见胫骨后方上移的撕脱骨块影,CT扫描示撕脱骨块横径5~10 mm18例、 10 mm12例,MRI示合并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 h至28 d,中位数7 d。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手术时间25~40 min,中位数3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 L,中位数30 m 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0周。患膝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0. 17±0. 85)分、术后10个月(91. 47±2. 23)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前(38. 26°±8. 85°)、术后10个月(120. 37°±6. 75°)。术后出现后抽屉试验阳性2例、膝关节伸直受限1例,经加强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无腘血管、神经束损伤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击顶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击顶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固定治疗单侧闭合性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25~56岁,中位数43岁。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和骨折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改善和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92.78±21.16)min,切口长度(2.31±1.67)cm。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3±0.68)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术前(22.34±8.45)分、术后6个月(87.21±7.32)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前不能主动活动、术后6个月128.35°±16.03°。均未出现再骨折、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击顶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6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20~60岁,中位数42岁。按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类,Ⅴ型35例、Ⅵ型25例。软组织损伤按Gustilo分型,Ⅰ型18例、Ⅱ型22例、ⅢA型9例、ⅢB型11例。合并脑外伤5例,胸肋部损伤7例,腹部脏器损伤4例,重要神经血管损伤5例,下肢其他部位骨折12例,上肢骨折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至18 d,中位数12 d。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下肢力线和长度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8个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给予择期植骨术后骨折愈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1 cm。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后第3天91.67°±7.35°增至132.48°±17.26°;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2.47±6.03)分升至(87.63±9.51)分;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30例、可5例、差1例。3例切口感染,经清洁换药和清创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出现膝骨关节炎,给予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可以有效控制损伤程度,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恢复患肢长度和力线,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