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48~94岁,中位数74.5岁;骨折Evans-Jensen分型,Ⅰ型15例、Ⅱ型54例、Ⅲ型17例。均合并骨质疏松症;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28例、脑血管疾病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0 d,中位数5.5 d。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100 min,中位数50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中位数150 mL;8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中位数12周。术后患侧髋关节屈曲活动受限17例,未进行特殊处理;轻微跛行1例,患肢缩短约3 cm,未进行特殊处理。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42例、良25例、可16例、差3例。无感染、髓内钉断裂、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3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8例、女26例;年龄73-88岁,中位数75.5岁;按AO分型,31-A2.2型11例、31-A2.3型13例、31-A3.3型10例。骨折均由摔伤导致,受伤至手术时间1-6 d,中位数3 d。均合并骨质疏松,按照Singh指数法,轻度骨质疏松11例、中度骨质疏松16例、重度骨质疏松7例。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2±8.9)min,出血量(205.4±30.2)mL,住院时间(9.9±2.3)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个月,部分负重时间(4.6±1.0)周。至随访结束时,本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螺钉切割股骨头,未出现髋内翻畸形。末次随访时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评定,优2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端固定稳定,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62~89岁,中位数73岁。左侧9例,右侧14例。按骨折AO/OTA分型,A2.3型16例、A3.3型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85min,中位数56min。术中出血量80~200mL,中位数130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2周,中位数10周。术后5个月,本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84.83±14.03)分,优13例、良6例、差4例。术后2例螺旋刀片退出<1cm,嘱患者患肢不负重至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股骨颈短缩<1cm;1例螺旋刀片退出>3cm,取出螺旋刀片,骨折畸形愈合,残留髋内翻畸形。均未发生感染、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好,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发生在股骨颈关节囊外部分至股骨小转子下方5 cm区域内的骨折,是老年人髋部常见的损伤。非手术治疗需长时间卧床而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早期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越来越得到肯定。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我们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从病历系统中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基础疾病、骨折分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信息,并提取患者术后1个月的正侧位X线片,评估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并测量尖顶距。将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术后6个月骨折不愈合、螺旋刀片松动退出或切割股骨头颈部等1种及以上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内固定失效组,将未发生上述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内固定有效组。先对2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然后将其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内固定是否有效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内固定有效组纳入79例,内固定失效组纳入21例。2组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骨折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尖顶距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8,P=0.000;χ2=14.731,P=0.000;Z...  相似文献   

6.
冯涛  杨洪建 《吉林中医药》2015,35(4):378-380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PFNA治疗法,对照组仅采用PFNA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利于消除肿胀、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卧位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侧卧位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32~94岁,中位数71岁;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1例.AO分型A2型29例,A3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8 d,中位数5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90 min,中位数45 min;出血量50 ~ 300 mL,中位数120 mL;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本组优37例、良4例、可2例.术后并发轻度股骨头切割、髋内翻畸形2例,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1例拆除内固定后遗留轻度跛行.无髓内钉断裂、股骨干骨折、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肺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侧卧位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且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解剖型髓内钉(Zimmer natural nail,ZNN)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ZNN内固定治疗的6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从心理辅导、术前准备、术后服药、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5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注重发挥家属在协助沟通和治疗方面的作用.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住院时间18 ~25 d,中位数21 d.住院期间未发生褥疮、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15例患者的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要根据阿尔茨海默病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注重与患者及家属重复沟通,同时应注重监管工作,保证各项治疗措施得到安全、规范的执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11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辅助治疗组在术前常规CT检查后,将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模拟PFNA内固定手术;常规治疗组在术前常规CT检查后,不进行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2组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置钉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一般结果。辅助治疗组58例,术中一次置钉成功47例;常规治疗组59例,术中一次置钉成功33例;辅助治疗组患者一次置钉成功率高于常规治疗组(χ2=8.523,P=0.004);辅助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86.3±10.7)min,(121.5±11.6)min,t=17.053,P=0.000],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治疗组[(247.8±22.5)mL,(286.9±17.8)m...  相似文献   

11.
朱佳福  徐卫星  吴震  刘宏 《中医正骨》2020,(2):19-22,29
目的:观察牵抖收展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2例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牵抖收展复位41例、传统牵引床复位21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65~93岁,中位数82岁。A2.1型骨折51例、A2.2型骨折9例、A2.3型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比较2组患者的复位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1 d血红蛋白的差值)、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活动度4项),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与传统复位组相比,牵抖收展复位组的复位透视次数少[(3.9±0.6)次,(6.2±1.9)次,t=0.262,P=0.029]、手术出血量小[(26.3±1.2)g·L^-1,(32.5±2.6)g·L^-1,t=0.839,P=0.016],但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2)月,(4.6±0.1)月,t=4.159,P=0.081]。牵抖收展复位组1例术后出现夜间谵妄、1例因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腔积液,均经治疗后好转。传统复位组2例因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好转。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中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活动度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1±1.1)分,(41.3±1.7)分,t=4.013,P=0.706;(43.3±1.7)分,(42.8±1.2)分,t=0.225,P=0.063;(3.8±0.1)分,(3.5±0.3)分,t=1.452,P=0.071;(4.4±0.3)分,(4.2±0.2)分,t=1.426,P=0.068;(93.7±2.5)分,(91.3±1.7)分,t=2.923,P=0.087]。结论:牵抖收展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高,与传统牵引床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的综合疗效相当,但复位透视次数少、手术出血量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60~89岁,中位数70.5岁。对照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61~87岁,中位数69.5岁。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骨密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为35~60 d,中位数47.5 d;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为50~80 d,中位数65.5 d,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t=-8.900,P=0.000)。骨折均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中位数3.5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6.5个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9.207,P=0.000)。治疗组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切口愈合。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经过换药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切口愈合;肺部感染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泌尿系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转入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1,P=0.072)。术前2组患者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9,P=0.294);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t=2.607,P=0.012);2组患者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13.639,P=0.000)。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评价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优20例,良8例,可4例;对照组优13例,良5例,可1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317,P=0.021)。结论: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康复中应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下地时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比单纯运动康复治疗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31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者18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者127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分别比较2组中不同年龄范围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结果:①2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29±40.46)mL,(141.76±42.57)mL;t=0.931,P=0.189];动力髋螺钉组的术后隐性失血量小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301.75±110.13)mL,(210.36±42.59)mL;t=8.129,P=0.000];2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68±22.40)mL,(97.13±20.38)mL;t=1.453,P=0.098]。②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中不同年龄范围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比较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中年龄≥80岁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后隐性失血量均大于年龄〈80岁的患者[(158.29±48.26)mL,(87.27±32.13)mL;t=14.178,P=0.000;(326.84±100.63)mL,(215.26±32.27)mL;t=9.406,P=0.000];但两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47±17.50)mL,(99.44±21.11)mL;t=1.603,P=0.082]。③动力髋螺钉组中不同年龄范围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比较结果。动力髋螺钉组中年龄≥80岁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后隐性失血量均大于年龄〈80岁的患者[(149.76±50.16)mL,(94.67±28.93)mL;t=11.296,P=0.000;(246.67±38.69)mL,(190.00±21.52)mL;t=15.082,P=0.000];但两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9±16.96)mL,(97.25±19.93)mL;t=0.128,P=0.293]。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防旋髓内钉联合健步虎潜膏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0例.2组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健步虎潜膏治疗.2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采用VAS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评价髋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前后股骨粗隆及Ward区的骨密度差异,记录骨痂出现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在治疗后1周[(6.2±1.6)分比(7.9±1.6)分,t=3.683]、3周[(3.1±1.1)分比(5.4±1.4)分,t=4.239]、7周[(2.3±0.9)分比(4.0±1.3)分,t=3.571]时低于对照组(P<0.05);骨痂出现时间[(42.4±5.9)d比(49.2±6.2)d,t=4.139]、下地行走时间[(6.9±1.1)周比(8.7±1.2)周,t=3.695]、骨折愈合时间[(13.6±2.2)周比(16.2±3.1)周,t=3.473]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Harris髋关节评分[(89.8±7.2)分比(81.4±5.9)分,t=3.728]高于对照组(P<0.05);股骨粗隆骨密度[(0.782±0.142)g/cm2比(0.691±0.135)g/cm2,t=3.759]、Ward三角区骨密度[(0.628±0.071)g/cm2比(0.513±0.059)g/cm2,t=4.38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对照组为37.8%(1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7,P<0.05).结论 健步虎潜膏联合防旋髓内钉可减轻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促进骨折愈合,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内固定治疗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5例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患者的病例资料。37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8例采用PFLP内固定治疗(PFLP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①一般指标。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PFLP组[(8.05±1.75)cm,(15.05±6.36)cm,t=15.254,P=0.000;(124.50±8.50)mL,(315.50±6.50)mL,t=76.652,P=0.000],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PFLP组[(53.50±5.50)min,(74.50±7.60)min,t=27.652,P=0.000;(38.50±1.85)d,(64.50±3.35)d,t=30.746,P=0.000;(11.24±1.22)周,(14.06±1.53)周,t=1.620,P=0.026]。②Harris髋关节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6.352,P=0.109);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214,P=0.038);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836,P=0.016);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2组的升高趋势一致[(67.45±4.30)分,(80.35±3.00)分,(88.65±4.20)分,F=4.251,P=0.041;(56.26±2.40)分,(68.25±4.60)分,(78.37±3.30)分,F=7.528,P=0.012];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FNA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PFLP组(t=1.763,P=0.031;t=1.635,P=0.035;t=1.586,P=0.046)。结论:PFNA内固定与PFLP内固定治疗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均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前者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患者术后可以较早开始负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折固定方式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75例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PFNA),对照组35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组均联合中医治疗。随访3~4个月,对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结果:治疗后相比,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7%(P〈0.05),且SSTCM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患者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联合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加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分别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骨折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患者骨折愈合后采用创伤性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t=15.338,P=0.000;t=33.610,P=0.000;t=21.855,P=0.000),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0,P=0.090)。②术后对照组发生深部感染2例,髋内翻1例,螺钉松动部分退出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治疗组无骨折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复位加单臂外固定架在恢复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方面与动力髋螺钉固定相当,但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30例)与生理盐水组(30例)。60例患者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在关闭近端切口前,氨甲环酸组将1 g氨甲环酸溶入20 m L生理盐水中,注射于大腿近端外侧骨折部位周围深筋膜下方;生理盐水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第1、第3、第5天复查血常规,以术后第5天的检测结果计算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前血容量×(术前红细胞压积-术后第5天红细胞压积);术中失血量=术中吸引瓶液体量-冲洗液量+纱布增加的质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记录2组患者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值-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值),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氨甲环酸组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均低于生理盐水组[(410.9±65.2)m L,(565.4±72.8)m L,t=8.659,P=0.000;(326.0±75.9)m L,(392.2±81.4)m L,t=3.258,P=0.002;(70.5±146.5)m L,(190.4±151.6)m L,Z=-4.073,P=0.000;(16.2±8.1)g·L-1,(25.1±5.4)g·L-1,t=5.007,P=0.000];氨甲环酸组输血2例,生理盐水组输血8例,氨甲环酸组输血患者的比例小于生理盐水组(χ~2=4.320,P=0.038)。2组患者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且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