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干骨折均采用外固定架+VSD负压引流,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创面及骨缺损植骨或骨移植。[结果]65例中死亡5例,截肢5例,50例伤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二期愈合及骨折愈合;5例发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经处理后愈合。所有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开放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加负压封闭引流(VSD)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下肢开放骨折患者32例,清创后外露的骨折用软组织尽可能覆盖好,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使骨折端稳定,创面撕脱的皮肤采用反鼓切取中厚皮瓣原位回植的方法消灭创腔后再用VSD材料覆盖,不能消灭的创腔则留二次处理,最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将VSD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7~10 d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有9例用中厚皮瓣原位回植均成活,有19例创面二期植皮;4例去除VSD后有肉芽组织覆盖,少量骨组织外露,采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转移皮瓣后,创面愈合。骨折Ⅰ期临床愈合28例,延迟愈合4例,无骨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0个月。针道感染2例(6%)。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骨折,在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的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缩短Ⅱ期创面修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应用交锁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5例,根据Gustilo分类:I度27例,Ⅱ度30例,Ⅲ度8例;全部病例随访1—2a。结果:开放性胫腓骨骨折65例,61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共4例,治愈率93.8%。结论:交锁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快,软组织挫伤恢复快,治愈率高,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4.
张俊杰  孔丽萍 《中医正骨》2012,24(9):32-33,37
目的:观察外国定支架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0 ~ 72岁,中位数39岁;左侧11例,右侧10例;胫骨上段骨折5例,胫骨中段骨折9例,胫骨下段骨折7例.骨折Gustilo分类:ⅢA型7例,ⅢB型10例,ⅢC型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4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肝脾破裂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3例.观察术后创面、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一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负压封闭引流16例,其中撕脱皮瓣原位回植9例,皮瓣移植7例;外固定支架固定2周后再行负压封闭引流5例.引流时间5~14d,中位数7d.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年;创面均愈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5 ~ 38周,中位数21周.术后发生皮瓣坏死5例,均为皮瓣原位回植患者,经再次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创面愈合.术后5个月骨折不愈合3例,经拆除外固定支架、二期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术后钉孔感染2例,经换药治疗感染控制.采用Johner- Wruhs评分标准评价患肢功能:优12例,良7例,可2例.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促进创面和骨折的愈合,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叶铿  周玉 《中医正骨》2014,(2):77-78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对收治的21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实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l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髓炎及软组织感染发生,患肢功能良好。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加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重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做好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组合支架外固定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志君  郑玉鹏  王坤  姜泳 《中医正骨》2012,24(12):38-39
目的:探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24~52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GustiloⅢ骨折分型:ⅢA型21例,ⅢB型7例,ⅢC型3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脾破裂1例.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伤后3h内清创11例,伤后3~5h清创14例,伤后6~8h清创5例,伤后10 h清创1例.一期闭合创面23例,其中皮肤减张后直接缝合17例,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6例;负压封闭引流1~2周后二期闭合创面8例.创面感染2例,皮下出现积液,经通畅引流、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肌肉坏死1例,经3次清创并用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后,感染控制.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愈合28例,愈合时间4.5 ~6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例,2例去除外固定架行自体髂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1例去除外固定架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早期闭合创面,能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7~46岁,中位数36岁。左侧及右侧各7例。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5例。1例合并头皮外伤,2例合并肋骨骨折,1例合并骨盆骨折,均合并腓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4 h,中位数3 h。术后随访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l2个月,中位数11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其中创面二期缝合者3例、二期植皮者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中位数7个月。1例出现钉道感染,加强局部换药后痊愈。均未出现外固定松动、移位及骨折畸形愈合。结论: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创面愈合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采用VSD技术联合一期清创和二期植皮、皮瓣转移或骨折固定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4~79岁,中位数43岁。胫腓骨干骨折11例,踝部骨折5例,足部骨折7例。骨外露面积2 cm×1.5 cm至25 cm×13 cm。按照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ⅢB型19例、ⅢC型4例。合并颅脑损伤1例,上肢骨折2例,脊柱骨折1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闭合性骨折2例,下肢皮肤广泛脱套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8 h,中位数3 h。术后随访观察创面、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5例首次应用VSD后,因创面表浅,缺损面积≤3 cm~2,肉芽生长良好,患者拒绝二期创面植皮,选择创面自然修复愈合;1例因植皮后部分未成活,给予再次清创植皮及VSD治疗后创面愈合;1例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出现慢性骨髓炎,经积极抗感染、清创等治疗后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创面及骨折均愈合,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10~25 d,中位数14 d;骨折愈合时间4~18个月,中位数11个月。2例踝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足背伸受限,与胫前肌群的严重损伤有关;其余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在下肢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治疗中应用VSD技术,可促进骨外露创面早期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方式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0%(P0.05)。结论应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方式对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骨折得到更好愈合,为一种有效、安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四物汤加减联合VSD负压引流术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6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活血四物汤加减联合VSD负压引流术加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VSD负压引流术加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甲级愈合15例,乙级愈合2例,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10例,乙级愈合5例,丙级愈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四物汤加减联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21~60岁,中位数46岁;左侧23例,右侧37例。骨折部位位于胫骨中段18例、下段42例。Gustilo骨折分型,ⅢA型38例、ⅢB型19例、ⅢC型3例。合并腓骨中下段骨折36例、内踝骨折7例、尿道断裂1例、脑外伤5例、胸部损伤6例、腹部损伤2例,均合并胫前动脉断裂。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2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26周,中位数20周。末次随访时,依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本组优52例、良7例、可1例。术后并发轻度踝关节功能障碍5例,加强功能锻炼后,关节功能改善。均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28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结合腓骨钢板固定。按Gustilo分类,Ⅰ型13例,Ⅱ型22例,Ⅲa型5例。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42周(平均28周),无骨髓炎及骨不连发生。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钢板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固定胫腓骨中下段开放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采用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9-55岁,中位数29岁;左侧9例,右侧12例。骨折位于上段1例、中下段20例。Gustilo骨折分型,Ⅱ型7例、ⅢA型12例、ⅢB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5 h,中位数3.5 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中位数1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24周,中位数14周。术后10个月,参照罗从风等制定的标准评定下肢力线恢复情况,本组优20例、可1例。术后1年,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本组优14例、良4例、可3例。术后并发钉道感染3例,经换药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结论:采用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维持骨折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季尹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38-13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3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40个创面)接受了VSD的治疗和护理。结果:创面均完全愈合,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随访4~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对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及中西结合治疗的体会。方法: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结合中西医治疗,促进伤口及骨折愈合,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48例随访4~13个月,4~6个月骨性愈合42例,4例因创口感染致7~8个月愈合,2例骨不连。结论: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中医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够减少创伤,早期复位骨折,固定可靠,愈合快,功能恢复好,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胫骨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彻底清创、骨折固定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持续治疗7~10天,待创面新鲜肉芽生长满意后植皮治疗。结果 34例患者中,28例植皮全部成活,6例经二次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成活。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有效避免创面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9~56岁,中位数36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1例。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5例,Ⅴ型10例,Ⅵ型6例。合并伤: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2例,腘动脉损伤1例。26例患肢均肿胀明显,皮肤张力高,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表现出与损伤程度不符的剧烈疼痛,两点分辨觉减弱,其中21例足趾被动牵拉疼痛,3例患肢出现张力性水疱,19例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1例足背动脉未扪及,23例患肢血氧饱和度较健侧不同程度降低。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15例切口二期直接拉拢缝合,11例缩小创面后取中厚皮片植皮。2例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未能恢复者,二期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针道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继续用外固定支架,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切口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中位数7个月。按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5例,可3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保证创面的充分引流,加速术后患肢肿胀的消退,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外固定支架能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软组织的干扰,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在烧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四肢骨折合并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果:所有创面均被肉芽组织覆盖,肉芽组织新鲜,二期均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创面植皮均一期愈合,无1例钢板外露及骨髓炎发生。结论:内、外固定结合VSD治疗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烧伤取得满意的效果,是处理四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烧伤的一种新的、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AO外固定支架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外固定组,采取AO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另一组为交锁髓内钉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肿胀消除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手术失血量、肿胀消除时间上短于内固定组,在愈合时间上长于内固定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GustibⅢa型之下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案固定牢固,且愈合情况明显好于AO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严重创伤联合使用负压闭式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与锁定钢板外固定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17病例均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失、坏死或感染,给予VSD与锁定钢板外固定架处理创面。结果:所有患者持续负压引流5—7d后,创面再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骨折无分离移位.锁定钢板外固定架无松动移位、断裂。结论:联用VSD与锁定钢板外固定架处理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严重创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