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勇  邹季  胡庆奎 《中医正骨》2020,(4):63-67,74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前外侧联合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9~70岁,中位数40岁。均为闭合型骨折,均合并腓骨远端骨折,AO/OTA分型均为C3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3周,中位数10 d。术中先通过前外侧入路固定腓骨远端骨折,再通过内后侧入路固定胫骨远端骨折。随访观察切口和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切口甲级愈合12例;术中部分缝合切口2例,经负压吸引、延期缝合后切口愈合;术后并发前外侧切口皮缘坏死1例,但未出现内固定物外露,经皮瓣移植覆盖后切口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48周,中位数24周。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本组AOFAS评分80~100分,中位数90分;优12例,良3例。术后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腓浅神经压迫症状,未行特殊处理,14例症状改善或消失;并发前外侧切口皮缘坏死的1例,腓浅神经压迫症状无改善。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前外侧联合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显露充分,固定可靠,切口和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观察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18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 ~20周,中位数17周.踝关节功能按有关标准评定,优7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2.22%.结论:前外侧切口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在骨盆漂浮体位下通过踝关节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后Pilon骨折患者24例,采用骨盆漂浮体位从踝关节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3.3个月;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0 mL;术后切口均未发生感染、皮缘坏死,均为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4周;末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评分优16例,良5例,中3例,差0例。结论:后Pilon骨折手术治疗时采用骨盆漂浮体位,通过踝关节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暴露清晰,骨折复位和钢板螺钉放置简便,固定牢固,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Rüedi-AllgwerⅢ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Rüedi-AllgwerⅢ型闭合性 Pilon 骨折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22~58岁,中位数38岁。左侧28例,右侧18例。均合并腓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7~15 d,中位数11 d。随访观察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中位数14个月。按照 Burwell-Chamleyilon 提出的 Pilon 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对复位质量进行评价,解剖复位39例、复位可5例、复位差2例。2例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后感染控制;均无骨不连、关节僵硬、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按 Mazur 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37例、良2例、可5例、差2例。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Rüedi-AllgwerⅢ型Pilon 骨折,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分柱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Ⅱ型、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改良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分柱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Ⅱ型、Ⅲ型Pilon骨折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0~65岁,中位数43岁;Rüedi-Allg?werⅡ型15例,Rüedi-Allg?werⅢ型8例;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均为Gustilo-AndersonⅠ型和Ⅱ型。均合并胫骨远端四柱骨折。采用Bue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综合疗效,并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6个月,中位数15个月。解剖复位16例,复位可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25周,中位数15周。末次随访时,本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2.4±11.5)分,优11例、良9例、可3例。2例前内侧切口出现浅表感染,给予扩创、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出现胫后神经激惹症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出现屈■长肌挛缩,其中2例经康复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行屈■长肌延长术后恢复正常;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深层软组织感染、骨髓炎、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分柱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Ⅱ型、Ⅲ型Pilon骨折,骨折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18-69岁,中位数39.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肱骨髁间骨折;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5例。依据肱骨远端骨折的AO分类,C1型10例、C2型18例、C3型30例。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中位数15.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24个月,中位数6.5个月。依据改良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30例、良20例、可7例、差1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治疗后切口愈合;并发异位骨化1例,经手术切除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尺神经损伤1例,经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后,患肢功能及感觉恢复。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王兴国  王宗扬  刘震 《中医正骨》2013,(12):62-63,65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内外联合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男23例,女41例.年龄50~76岁,中位数63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类,A2型8例、A3型14例,B1型11例、B2型12例、B3型5例,C1型9例、C2型5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 h至11 d,中位数2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患肢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3个月,中位数14个月.64例患者中,61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6周,中位数8周;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术前掌倾角-21°~10°,尺偏角-23°~5°,桡骨远端短缩2~14 mm;术后掌倾角13°~16°,尺偏角16°~25°,桡骨远端短缩1~2 mm.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39例、好转19例、未愈6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乐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9~51岁,中位数37岁。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4例。按胫骨干骨折的AO分型,B1型7例、B2型10例、C1型7例。合并腓骨骨折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48 h,中位数14 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数6个月。骨折均愈合。1例针孔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感染被控制。均无骨坏死、骨不连、骨折再移位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4例。结论: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4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经验,手术采用漂浮体位下经髂腹股沟联合K-L前后入路的手术方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45例患者,经前后联合入路复位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所有患者修复后的骨折移位尽量都小于3mm,其中30例小于1mm。未发生急性感染、深静脉血栓、医源性神经损伤、大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脱落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复杂髋臼骨折漂浮体位下从髂腹股沟联合K-L前后入路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手术效率、保证复位固定效果、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超踝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该方法治疗30例高能量损伤并累及胫骨中下1/3的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18周,中位数12周,术后6~21周拆除外固定架,中位数10周。按照AOFAS踝与后足评分:优22例,良4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非超踝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的AO/OTA C3型Pilon骨折,能够尽可能的使踝关节面复位,避免严重软组织损伤和置入的钢板所带来的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早期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2~53岁,中位数38岁;左侧10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Ⅴ型1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5 min,中位数73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 L,中位数260 m L。术后即行X线检查,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好12例、中等5例、差1例。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中位数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7周,中位数11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为105°~145°,中位数115°;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82~96分,中位数91分。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1例,经清创再缝合后切口愈合;并发腓深神经损伤2例,经口服甲钴胺片及抬高膝关节等处理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趾背伸肌力下降(4级)1例。结论: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创伤小,骨折复位良好、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骨膜髂骨板移植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2例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Pilon骨折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0~59岁,中位数34岁;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术前踝关节CT显示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范围2.5 cm×1.5 cm至3 cm×2 cm。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骨膜髂骨板移植治疗。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中位数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骨折愈合后3个月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2例、良8例、可2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骨膜髂骨板移植是治疗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2~68岁,中位数42岁。按照uedi-Allgwer骨折分类,Ⅱ型9例、Ⅲ型5例。所有患者均合并腓骨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2例切口感染,经清创、持续灌洗、负压引流后切口愈合;1例切口感染后并发慢性骨髓炎,经拆除内固定、更换外固定支架固定后感染得到控制。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照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5例、良4例、可2例、差3例。结论: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崔冰  李奎  宁宇  王德超  程峰  张志敏 《中医正骨》2012,24(1):62-63,6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 ~ 63岁,中位数46岁;术后观察患者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惠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均骨性愈合.肘关节屈曲95°~ 140°(中位数125°),伸直0°~45°(中位数15°);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能维持肱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惠肘功能恢复满意,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8例胫骨Pilon骨折病人(其中II型16例,Ⅲ型12例)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7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采用Mazur等提出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78.6%。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漂浮体位下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治疗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利用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对患者外踝后踝骨折、前后侧入路治疗内踝骨折,进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220例患者中除了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换药扩创痊愈后,其余患者均为甲级愈合。对220例患者进行了必要的术后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骨折情况均已痊愈,没有出现钢板松动或是断裂的情况。结论利用漂浮体位下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有助于患者踝关节骨折位置的暴露,对后踝和内踝的解剖复位固定十分有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8~52岁,中位数3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AO分型,A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4例,B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3例,B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2型舟骨骨折1例,C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4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5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2型舟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5 d。术中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再根据舟骨骨折情况,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舟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1周),舟骨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中位数4个月)。末次随访时,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范围为120°~180°,中位数138°;Mayo腕关节评分(88.44±7.98)分,优10例、良6例、可2例。均无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损伤及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舟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司徒娇 《中医正骨》2014,(4):318-319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18例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男13例,女5例;年龄35-61岁,中位数45.5岁;均为开放性跟骨骨折;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9 cm至10 cm×23.5 cm。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术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17例;术后肌腱外露1例,二期行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中位数5.5个月;患肢踝关节功能均恢复。结论:对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例闭合性后侧Pilon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8~61岁,中位数40岁;车祸伤8例,扭伤10例;KlammerⅡ型7例,KlammerⅢ型1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18例均合并外踝骨折,6例合并内踝前丘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中位数20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1周,中位数9周。至术后12周时所有患者均已完全负重。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86~94分,中位数90分;优14例,良3例,一般1例。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效。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