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冰袋冷敷中药薰蒸冷热序贯疗法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踝关节骨折患者30例,于骨折后72 h内给予冰袋冷敷,于骨折72 h后给予中药加味桃红四物汤薰蒸治疗,通过观察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肢肿胀程度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结论:以冰袋冷敷中药薰蒸冷热序贯疗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早期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满意,其能有效促进肿胀消退,缓解疼痛,利于早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冷敷对手外伤术后早期肿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手外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仅给予冰袋冷敷,中药组则给予中药+冰袋冷敷。对比两组术后早期患处的肿胀、疼痛情况。结果:中药组VAS评分及患肢肿胀程度下降较常规组快,术后1 d起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时两组患肢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冷敷能显著改善手外伤术后早期肿胀,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黄悬液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冰敷、甘露醇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四黄悬液外敷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肢肿胀程度、VAS评分、患肢皮肤出现皱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肢皮肤出现皱褶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四黄悬液能显著缓解跟骨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黄水洗剂湿敷联合10%盐水冰袋冷敷对早期四肢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两组均采取骨伤科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另用三黄水洗剂湿敷联合10%盐水冰袋冷敷,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1)。结论:中药三黄水洗剂湿敷联合10%盐水冰袋冷敷可有效缓解疼痛,消除肿胀,在早期四肢骨折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肢闭合性骨折早期应用金黄散冷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下肢闭合性骨折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石膏托固定制动处理,对照组予冰袋冷敷患处,温度为4~8℃,每天外敷2次;治疗组采用金黄散冷敷,温度为4~8℃,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肢体的皮温、肿胀、疼痛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5天骨折端皮肤温度及肿体肿胀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闭合性骨折早期应用金黄散冷敷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肢局部肤温,对肢体的消肿及疼痛缓解有较确切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式冰袋在康复院四肢骨折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50例,两组病人按医嘱冷敷48小时,改良组使用改良式冰袋外敷,根据病人患肢选用合适弧度冰袋。常规组应用传统橡胶冰袋外敷,观察两组间疼痛、肿胀程度等等。结果:与常规组对比,改良组冷敷后2h、12h、24h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24h、48h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冰袋的降温、止痛、消肿效果优于传统冰袋,而且病人感觉舒适,可广泛应用于早期四肢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7.
杨飞娟 《中医正骨》2014,(12):65-65
目的:观察自冷式冰袋冷敷缓解髌骨骨折术后患膝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自冷式冰袋冷敷以缓解患膝肿痛,男31例,女24例;年龄19~65岁,中位数46岁;左侧39例,右侧16例。骨折类型,下极或上极撕脱型24例、粉碎型16例、横断型9例、纵裂型6例。分别在冷敷24 h、48 h、72 h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观察患膝肿胀情况。结果:本组55例患者,冷敷后患膝均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冷敷24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9分,中位数6分;肿胀程度重度6例、中度22例、轻度27例。冷敷48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8分,中位数5分;肿胀程度重度5例、中度18例、轻度32例。冷敷72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8分,中位数3分;肿胀程度重度3例、中度10例、轻度42例。结论:自冷式冰袋冷敷可有效缓解髌骨骨折术后患膝肿痛,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式冰袋与传统冰袋在骨科四肢骨折冰敷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50例,两组病人按医嘱冷敷48h,改良组使用改良式冰袋外敷,根据病人患肢选用合适弧度冰袋.常规组应用传统橡胶冰袋外敷,观察两组间疼痛、肿胀程度.结果:改良组与常规组对比,改良组冷敷后2h、12h、24h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48h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冰袋的止痛、消肿效果优于传统冰袋,而且病人感觉舒适,可广泛应用于早期四肢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黄悬液的研制及其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入住我科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3例,进行西医消肿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我科自制的中药"四黄悬液"外敷于患肢肿胀处,分别于治疗后2 d、4 d、7d进行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进行测试、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相比,P0.05,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于缓解骨折早期肢体肿痛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四黄悬液能有效缓解骨折早期肢体肿胀及疼痛,且用药安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伤科黄油纱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跟骨骨折术后Ⅱ度肿胀疼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以伤科黄油纱外敷患肢,每日1次;对照组常规治疗,每日1次换药,用酒精纱外敷包扎,观察其效果。结果:伤科黄油纱对治疗组患者伤肢骨折疼痛、肿胀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黄油纱治疗跟骨骨折术后Ⅱ度肿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冰袋冷敷序贯灸盒随身灸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患者40例,临床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纳入患者40例,均明确诊断为新鲜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平均39.5±13.5岁;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14h,平均3.8±1.7h;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1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少年体操运动员跟骨骨软骨病在运动训练中的综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45例跟骨骨软骨病,男20例,女25例;年龄7岁-15岁,平均年龄11岁。单足27例,双足18例。根据x线片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均诊断为跟骨骨软骨病。按损伤严重程度分为炎症水肿型43例(x片示:跟骨结节骨骺硬化、碎裂,局部软组织肿胀增厚)和骨骺撕脱型2例(x片示:跟骨结节处骨化中心翻转向上移位,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采用针灸、手法按摩、中药薰洗、微波理疗、牵拉治疗、支持带固定及康复练习等综合治疗。结果:对45例均进行临床观察,综合治疗2个月后,跟部肿胀、疼痛完全消失,训练时无疼痛者40例,肿胀消失,训练时疼痛者5例,肿胀、疼痛末消失者0例。结论:在运动训练中综合治疗跟骨骨软骨病比其他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还能保证运动员的训练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冷敷治疗踝关节骨折急性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抬高患肢置于功能位,结合药物消肿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冷敷于踝部,对肿胀消退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中药冷敷比常规治疗在患者肿胀消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冷敷在踝关节骨折急性期应用能起到减轻肿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自制中药"消肿贴"冷敷对踝关节骨折L-H分型围术期肿胀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40例踝关节骨折L-H分型围术期肿胀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给予自制中药"消肿贴"冷敷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肢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后,中药冷敷自制"消肿贴"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肿胀度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自制中药"消肿贴"冷敷对踝关节L-H分型骨折围术期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肿胀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悬液外敷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痛的疗效。方法将125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给予西医消肿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四黄悬液外敷于患肢肿胀处,分别于治疗后2,4,7 d进行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评定。结果治疗后4 d 2组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开始减轻(P均0.05),治疗后7 d明显减轻(P均0.01),且治疗组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四黄悬液能有效缓解骨折早期肢体肿胀及疼痛,且用药安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及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为(8.24±1.9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85±3.05)d;术后1周患肢肿胀及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桃红四物汤能明显缩短肿胀消退时间,利于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使用能明显减轻患肢肿胀,保护软组织,减少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并对围手术期患肢疼痛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后,由于跟骨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较特殊,皮肤血供少,容易引起局部组织肿胀,而局部肿胀将增加切口皮肤坏死、不愈合的发生率。目前认为最好在跟骨周围皮肤开始出现皱褶、肿胀消退时行手术治疗。因此,早期及时的消肿至关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局部肿胀3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薰蒸疗法对创伤性截肢后幻肢痛的疗效。方法:纳入30例伴有幻肢痛的创伤性截肢患者,采用以海桐皮汤薰蒸疗法为主,配合心理支持疗法、运动疗法等进行治疗,通过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及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个月,疼痛评定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现时疼痛强度均有明显改善。抑郁状态自评量表评分亦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满意率达86.7%。结论:海桐皮汤薰蒸疗法治疗创伤性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逐淤退肿散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踝部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踝部肿胀的患者在采用抬高患肢、早期冰敷、功能锻炼、静滴七叶皂苷钠等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逐淤退肿散外敷,记录皮肤皱褶出现时间,评估患者在治疗后肢体肿胀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皮肤皱褶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肿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淤退肿散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踝部肿胀疗效显著,能迅速消除足踝部肿胀,缩短皮肤皱褶出现时间,减少手术前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熨烫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加以中药熨烫于患肢切口上下10cm处予以熨烫治疗。用肿胀程度评定标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肿胀消退及疼痛程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肿胀疼痛程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天实验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术后7天实验组患肢肿胀消退及疼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中药熨烫治疗能明显缓解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